界面新聞記者 | 界面工業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旗下渤海油田油氣產量創下新高。
1月12日,界面新聞從中海油獲悉,2023年渤海油田累產油氣當量超3680萬噸,比去年增加230萬噸,增幅約6.67%,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原油產量超3400萬噸,天然氣產量超35億立方米。
去年,渤海油田探獲渤中26-6億噸級油田,連續五年實現億噸級新發現,其下屬的億噸級油田墾利6-1油田、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氣田一期開發項目等多個項目提前投產,新增原油產量占全國原油總增量的50%左右。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春生稱,2023年,渤海油田全年共完成新井投產450余口,創歷史新高。其中,新井貢獻原油產能超370萬噸,產量達到設計產值的120%。
截至目前,渤海油田擁有50余個在生產油氣田、近200座生產設施,累產油氣當量超5億噸,日產油氣當量突破10萬噸,是中國海上產量最高、規模最大的主力油田,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原油生產基地。
海洋油氣已經成為中國油氣增產的主力。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油氣產量當量超過3.9億噸,連續七年保持千萬噸級快速增長勢頭,年均增幅達1170萬噸油當量,形成新的產量增長高峰期。
其中,國內原油產量達2.08億噸,同比增產300萬噸以上,較2018年大幅增產近1900萬噸。
海洋原油大幅上產成為關鍵增量,產量突破6200萬噸,連續四年占全國石油增產量的60%以上。
中海油下屬的渤南、陸豐、流花、恩平等油氣田群是海上油氣產量的主要增長點。除了渤海渤海3000萬噸級原油生產基地之外,南海東部也建成了2000萬噸級的大型油氣生產基地。
中國海油工程技術部副總經理劉義勇介紹稱,2023年公司建成投產14個海洋油氣工程項目,實現產能1074萬噸油當量,新增產量超470萬噸油當量。
工程裝備建設能力是實現海洋油氣開發的重要支撐。
去年,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洋石油122”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完成主體建造,精度控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國最長的深水油氣混輸管道“深海一號”二期海底長輸管道鋪設完工,深水長輸海底管道鋪設能力和超深水裝備技術實現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