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食代
在中國消費者越發追求性價比的當下,價格親民的意式餐廳連鎖品牌薩莉亞(saizeriya)迎來了一波“吃貨紅利”。
小食代留意到,總部位于日本的薩莉亞公司昨日發布了2024財年一季度(注:2023年的9~11月)合并財報。其中,以中國市場為主的該公司亞洲業務的銷售額和經營利潤雙雙大漲。
在中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三地,薩莉亞一季度的銷售額和經營利潤也均實現了十分可觀的增長,并開出新店。這似乎成為了當前“消費分級”趨勢下,平價餐飲備受追捧的又一佐證。
下面,我們一起來關注下。
北上廣強勁增長
這家日本餐飲連鎖成立于1967年,主打經濟實惠、快捷美味的意大利風味菜肴,提供披薩、意面、色拉、小吃、甜品以及酒水等,于2003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由于人均消費較低,薩莉亞有著“意大利版沙縣小吃”、“西餐界蜜雪冰城”之稱。
一季度,這家提供平價意式西餐的連鎖品牌在中國“賺翻了”。
小食代翻閱的財報顯示,期內,以中國市場為主的薩莉亞亞洲業務的銷售額為198.3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76億元),同比增長26.5%,經營利潤為32.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同比增長56.3%。
盡管薩莉亞沒有直接披露中國內地業績,但財報中分別提及了各個細分城市的業績表現。
其中,上海一地的銷售額為56.2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7億元),同比增長32.4%,經營利潤為11.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553萬元),同比大漲68.9%;廣州的銷售額達到58.4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87億元),同比增長26.1%,經營利潤為9.6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765萬元),同比增長46.5%。
在“三大一線城市”中,薩莉亞在北京的業務規模最小,但增速同樣驚人。一季度,銷售額為22.5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1億元),同比增長31.1%,經營利潤為3.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74萬元),同比增長51.9%。
由此簡單計算可知,薩莉亞一季度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銷售額約為137.3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76億元),經營利潤約為24.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
內地近400家店
根據最新出爐的財報數據,截至2023年11月末,薩莉亞全球門店為1549家,其中1051家店位于日本本土,在上海有156家,廣州有163家,北京有68家,中國香港地區有58家,中國臺灣地區有21家。
按此簡單加總,薩莉亞在大中華區一共經營著約466家餐廳,其中內地市場有387家。一季度,薩莉亞在廣州等地新增開店,對業績做出了貢獻。小食代留意到,官網資訊顯示,2023年末,薩莉亞在廣東市場又新增了5家門店。
這家“西餐界蜜雪冰城”的城市布局和選址策略十分有意思。
雖然定位為價格親民的意式西餐,但和蜜雪冰城等品牌先從下沉市場做起不同,薩莉亞瞄準了一線城市,在華門店集中開在上海、廣州、北京、香港地區、臺灣地區。
但與此同時,據媒體此前報道,薩莉亞的門店不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選擇核心商圈地段,反而傾向于核心城市的非核心位置,甚至直接選擇已經倒閉的餐廳門店,簡單裝修下門面就直接營業,以降低房租和裝修成本。
為了控制成本,薩莉亞還是預制菜“骨灰級玩家”。據悉,其門店背后都有完善的中央廚房配置,將食材預加工后作為半成品統一配送至門店,從而大大節省了做菜時間,同時也提高了翻臺率。
去年,被稱為“功勛級掌門人”堀埜一成(2022年退休)來華參加一個餐飲大會時曾經指出,薩莉亞的核心競爭力包括了三點:低成本運營,安心、不難吃的食物,剛剛好的環境及服務。
據介紹,薩莉亞的門店里,正式員工1.5人,正式員工的工時占比僅為總員工工時的15%,僅此一項就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由于各種降本增效的措施,薩莉亞在其出品水準上做到了足夠便宜。憑借這一價格優勢,這家平價餐飲連鎖一季度整體表現強勁,包括日本國內業務也實現了扭虧為盈。
財報顯示,薩莉亞一季度的全球銷售額為526億日元,同比增長22.1%,超出市場預期的51.4億日元;經營利潤為34.6億日元,同比增長103.8%;凈利潤27億日元,是上年同期的2倍,超出市場預期的26億日元。
平價策略
小食代留意到,在社交媒體上薩莉亞也是個“網紅”。
“都2023年了!!這價格是真實存在的嗎...”一年多前,一個網友曬出薩莉亞10多元的肉醬面、意面、土豆泥和雞米花等菜單,發出這樣的感嘆。這個帖子得到了6.5萬個點贊、8700多條留言。“快艾特你的窮鬼閨蜜,來吃薩莉亞吧”,另一個視頻獲得了2.7萬個點贊,近5000條留言。
事實上,在西式快餐市場,平價消費不僅成為主流,而且正在擴大占比。
紅餐大數據發布的《中國西式快餐品類發展報告 2023》顯示,人均消費在40元以下的品牌數占比已經超過92%,相比2021年度有所提升;其中人均20元以下的品牌數占比63.5%。
“可見,平價西式快餐產品的市場需求極大,人均在40元以上的品牌數占比有所下降,而人均消費在60元以上的品牌數占比不到4%,高端西式快餐所占據的市場空間頗為有限。”上述報告分析指出。
因此,多數西式快餐品牌均選擇低價策略。
光大證券在2023年的一份研報中指出,本土西式快餐如華萊士、派樂漢堡和貝克漢堡等主打低價策略,其人均消費不足20元。而國際品牌賽百味、漢堡王、肯德基和麥當勞等也在積極布局下沉市場,人均消費在30元左右。
有意思的是,根據紅餐大數據,在前十大餐飲品牌中,除了人均消費一騎絕塵高達90元左右的Shake Shack之外,薩莉亞的人均消費其實是第二高的,為46元左右。但顯然,薩莉亞也吃到了這波平價餐飲強勁需求帶來的紅利。
“我們不會漲價。”薩莉亞社長松谷秀治昨天在出席記者會上再次重申了不漲價策略。“作為生存措施,如果我們不提高價格就會破產,我們當然將不得不提高價格。但就公司目前的情況來說,情況并非如此。”
“(不漲價的話,)顧客來店頻率會增加,客戶數量會增加,商店數量會增加,營業額也就隨之增長。”松谷秀治表示,在成本端,該公司會專注建立更高效率的運營模式,例如在全部門店引進自助結算和桌面掃碼點餐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