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閑置資金購買理財,是許多上市公司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增加投資收益的途徑,然而伴隨著信托產品雷聲不斷,監管層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的行為也似乎加強了關注。
1月11日,咸亨國際(605056.SH)發布公告,由于違規使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等多個現金管理不當行為,公司及多名高管被浙江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具體來看,經浙江證監局查證,公司存在三項資金管理不當問題:
一是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后未嚴格監管用于主營業務。2022年公司3000萬元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后與其他自有資金一起購買理財產品,產品到期后已贖回。
二是募集資金專戶之間存在部分資金混用于不同募投項目的情況。
三是2023年2月至4月期間,公司自有資金現金管理金額超出董事會授權額度。
浙江證監局表示,公司行為違反了募集資金管理的相關規定,公司董事長王來興、總經理夏劍劍、時任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鄒權、董事會秘書葉興波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關規定,對違規行為應承擔主要責任。
公司及上述人員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咸亨國際指出,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收到《警示函》后高度重視,將嚴格按照浙江證監局的要求積極整改,并將以此為鑒,認真吸取教訓,持續加強對《證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學習,強化信息披露事務管理,提高規范運作意識,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切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促進公司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公司表示,本次監管措施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的經營管理活動。
資料顯示,咸亨國際2021年7月登陸上交所,主營業務包括工器具、儀器儀表等類產品的MRO集約化供應商,并從事上述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
公司上市以來業績較為穩定,2021年和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19.93億元和21.24億元,同期凈利潤1.99億元和2.07億元。
界面新聞記者也發現,公司在上市首年末,交易性金融資產就高達2.02億元,系閑置自有資金和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所致。
2022年,公司又兩度召開董事會會議,審核通過了公司及子公司共同使用不超過人民幣4億元和6億元的額度進行現金管理,投資的產品品種為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理財產品。
2022年年報來看,當年末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下降至1.86億元,其中當年度購買信托產品3.1億元,賣出2.87億元,期末信托產品余額1.26億元。
進入2023年8月,咸亨國際突曝部分信托產品逾期信息,公司也因此收到上交所下發的監管工作函。
據最新公告顯示,公司購買的中融-融睿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助金222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共計9000萬信托產品全部逾期,包括本金和收益至今未收回。
此外,截至2023年11月29日,公司共持有五個信托產品,賬面價值約1.07元,均出現逾期情況。
其中,中融-豐盈176號集合資金股權投資信托計劃2000萬元,截止到2023年8月5日尚未收回本金257.06萬元,上述款項未見最新進展。
浙金·匯業497號融創天津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2500萬元及剩余投資收益截止到2023年8月5日全部未能收回,截止到2023年11月29日收回537.50萬元。
浙金·匯業508號融創肇慶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1800萬元剩余投資收益截止到2023年8月5日全部未能收回,截止到2023年11月29日收回386.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