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牛其昌
曾經的六連板牛股豪美新材(002988.SZ)終因“牛皮吹破”而受到監管處罰。
1月11日,豪美新材連收深交所下發的紀律處分決定書和廣東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豪美新材董事長董衛峰、董事會秘書陳濤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四條的規定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公司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兩人及豪美新材被深交所給予以公開譴責的處分,并被廣東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界面新聞注意到,2023年11月3日,豪美新材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擦邊”時下大熱的華為汽車。
比如“公司已取得共280個車型定點項目,客戶覆蓋了寶馬、奔馳、本田、豐田等合資車型,廣汽埃安、比亞迪、華為問界、長安等國產品牌”、“公司已經取得問界系列車型定點,主要提供電池托盤產品,但前期量一直較小,問界M7量產后為公司帶來了一定的訂單增量”。

受上述消息刺激,11月7日至11月14日,豪美新材股票及可轉債價格持續大幅上漲,股票交易三次觸及異常波動,可轉債交易出現兩次異常波動。其中豪美新材錄得六連板,期間股價累計漲幅達77.16%。
值得一提的是,豪美新材在11月9日、13日披露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稱,公司前期披露的汽車輕量化業務相關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也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信息。
直至深交所11月14日向其發出關注函,要求豪美新材對業務情況進行詳細描述,并詢問是否存在炒概念、蹭熱點情況后,豪美新材才開始“改口”。
在回復函中,豪美新材稱此前“公司已取得共 280 個車型定點項目,客戶覆蓋了寶馬、奔馳、本田、豐田等合資車型,廣汽埃安、比亞迪、華為問界、長安等國產品牌”的表述不夠嚴謹、準確。
11月16日,豪美新材在《關于汽車輕量化業務相關披露事項的更正公告》中進一步表示,公司的定位是整車廠的二級或三級供應商,直接客戶主要為凌云股份等汽車零部件企業,相關產品終端應用涵蓋了華為問界等國產品牌以及寶馬等合資車型。
此外,公司的電池托盤材料主要通過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工、裝配后供應于問界系列相關車型。初步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向零部件企業出貨的應用于上述問界車型相關產品金額約479萬元(含稅),占公司前三季度銷售收入比例約0.11%,對公司目前收入、利潤影響較小。
11月15日至11月17日,豪美新材股價應聲下跌,再次觸及異常波動。深交所直言,豪美新材的相關表述對投資者產生了誤導,導致股價連續異常波動,性質惡劣、情節嚴重。
公開資料顯示,豪美新材一家專業從事鋁合金型材和系統門窗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建筑用鋁型材、汽車輕量化鋁型材、一般工業用鋁型材和系統門窗,2020年5月登陸深交所上市。
從業績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豪美新材實現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1.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