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獵云網 韓文靜
1月9日晚間,科大訊飛公告稱,公司擬將控股子公司訊飛醫療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訊飛醫療本次發行規模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的15%。
分拆完成后,科大訊飛仍將維持對訊飛醫療的控制權。
作為A股市場的人工智能明星企業之一,科大訊飛長期以來備受關注,其股價不斷創歷史新高,去年股價最高時達81.9元每股,市值曾一度逼近2000億元大關。
時至今日,科大訊飛股價逐漸震蕩回落,市值跌破千億大關,相較于最高點已經跌去超五成,截至1月10日收盤,最新市值為912.38億元。
早在2021年8月,科大訊飛就擬分拆訊飛醫療上市,不過之后并無下文。此時重啟分拆上市計劃,科大訊飛釋放出其持續加碼AI醫療賽道的又一信號。
開年大動作:醫療業務赴港“單飛”
AI浪潮下,各行各業涌現出新的變革機會,而在人工智能的所有應用中,醫療領域被認為是人工智能最具潛力和價值的應用場景之一。
1999年,科大訊飛以語音技術起家,之后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底層,在教育、智慧城市、安防等領域探索。2015年底,伴隨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浪潮,科大訊飛嘗試進軍醫療。
科大訊飛做醫療的思路很清晰,它并沒有選擇大而全的鋪開,而是基于自身在語音、影像以及深度學習方面的優勢,打造相應產品。
2016年,訊飛醫療成立,官網介紹顯示,基于科大訊飛二十余年積累的國際領先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技術,訊飛醫療在智慧醫院和基層醫療AI應用領域,利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核心技術,實現AI導醫導診、語音電子病歷、影像識別、輔助診斷、外呼隨訪等功能模塊。
根據科大訊飛發布的公告,通過系統性創新,訊飛醫療在提升醫院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基層醫生診療能力等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賦能各級醫療機構、區域管理平臺、居民和患者。
業績層面,根據公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訊飛醫療的虧損在不斷擴大。2020年-2022年,訊飛醫療的營收分別為3.2億元、3.56億元、4.94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923萬元、1.03億元、2.6億元;扣非后凈利分別為1428萬元、-8356萬元、-2.16億元。
在訊飛醫療發展的過程中,引來了包括科訊投資、鴻道投資的加注,此外,招商資本旗下的深圳市天正投資有限公司也曾入股。
根據分拆預案,訊飛醫療本次發行的股票為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境外上市外資股 ( H??股),均為普通股;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發行規模方面,訊飛醫療本次發行的初始發行規模為不超過緊接發行后經擴大后總股本的15%?超額配售權行使前),即不超過 2008.99萬股。
據悉,本次分拆上市后,科大訊飛仍將維持對訊飛醫療的控制權,持股比例為52.47%。
拆分上市,意欲何為?
早在2021年8月,科大訊飛就曾籌劃分拆訊飛醫療赴港上市,計劃集資約5億美元,但后續并無更多消息。
2023年,在ChatGPT的帶動下,作為AI概念股的科大訊飛,繼續探索大模型出現給醫療健康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同年10月24日,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訊飛曉醫”,正式面世,這款APP面向普通人群開放,可以提供預問診、體檢報告分析等能力。
進入2024,科大訊飛對于訊飛醫療的分拆進一步提上日程。業界普遍認為此舉是科大訊飛釋放其加碼AI醫療賽道的又一信號。
本次分拆完成后,訊飛醫療將進一步深耕醫療行業市場,科大訊飛則進一步重點提升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及通用大模型和其他主要應用場景的產品布局的性能水平。
從資產結構優化角度,訊飛醫療分拆上市有助于其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進而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融資效率,降低整體資產負債率。
從業務發展角度,訊飛醫療將作為獨立融資平臺深耕醫療人工智能相關業務,有利于增強訊飛醫療在行業的技術儲備及市場開拓的能力,提升綜合競爭力,從而提高上市公司綜合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醫療作為科大訊飛下一步業務成長中非常重要的支撐領域,有望為集團提供巨大營收增長點,打開科大訊飛“第二增長曲線”。
畢竟,當下的科大訊飛正面臨短期的業績承壓。去年前三季度,科大訊飛的業績并未隨著AI概念飛升。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26.14億元,同比下降0.37%;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9936.21萬元,同比下降76.36%。
其中,科大訊飛第三季度業績下滑明顯。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7.72億元,同比增長2.89%;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2579.01萬元,同比下降81.86%。
科大訊飛在2023年三季報中表示,公司第三季度歸屬凈利潤的下滑,主要原因系公司積極搶抓通用人工智能的歷史新機遇,在通用人工智能認知大模型等方面堅定投入。
隨著拆分的落定,訊飛醫療的發展有望提速,其業績的增長將同步反映到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中,流動性也將顯著改善。
隱形的“投資捕手”
事實上,分拆訊飛醫療上市,只是科大訊飛資本運作的冰山一角。
作為國內的AI龍頭,科大訊飛在專注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的同時,還多次向資本市場出手,通過對外投資,拓展其產業布局。
據天眼查顯示,成立至今,科大訊飛共有47條投資動態。僅在過去的2023年,就對外出手十余次,其中包括AIGC社區服務商元碼智能、文旅行業5G+AR智慧云平臺提供商方天圣華、致力于超寫實 AI 數字生命體研發的良勝數字……
這些年來,科大訊飛的投資主線逐漸清晰,涉足智慧教育、智能城市、AI語音、智能汽車等領域,均與科大訊飛重點業務賽道十分吻合。
放眼整個資本市場,科大訊飛投出過不少“獨角獸”,部分企業已完成IPO,還有一些正走在IPO的路上。
2020年5月,三人行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其中,科大訊飛占其首次公開發行后總股本的3.19%,為公司第六大股東。
2020年7月,寒武紀在科創板上市。上市前,科大訊飛持有公司股份數量426.87萬股,占比1.19%。
2023年12月,優必選成功登陸港交所,正式成為港股“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在2015年就已入股優必選的科大訊飛,獲利匪淺,當年12月,科大訊飛耗資900萬美元入股優必選。
IPO之前,科大訊飛系仍持有優必選約0.21%股權。若以開盤價376億港元市值計算,科大訊飛系持有的股權價值約7900萬港元。
2023年11月23日,智慧出行領域的美行科技,在遼寧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股權結構顯示,科大訊飛持股19.02%;騰訊旗下的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
對外投資之外,科大訊飛還做起了LP。
2022年6月21日,科大訊飛發布公告,擬與普通合伙人蘇州科訊創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及有限合伙人蘇州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蘇州恒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蘇州科訊園豐天使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
這并非科大訊飛第一次做LP。自2016年起,科大訊飛就以LP的身份,出資成立了訊飛海河基金、合肥連山基金等多家公司。
此外,科大訊飛還低調地孵化了另一獨立運作的投資品牌——訊飛創投。
據悉,訊飛創投重點圍繞人工智能硬科技及其在企業服務、教育、醫療、智能出行、科技金融、工業互聯網、消費升級等領域的落地,展開AI+賦能型的產業生態投資,主要投資對象為技術驅動的成長型公司。自團隊成立以來,訊飛創投先后投資了商湯、主線科技、國儀量子等優秀獨角獸公司。
這些年來,科大訊飛的身影開始密集出現在投資圈,如何通過投資強化自己的生態,并在人工智能方面開啟新的盈利點,是科大訊飛需要持續探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