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陳碧婷
在國內珠寶行業里,愛迪爾資歷不深,經營亦乏善可陳,卻長期自帶話題。
上市之后,高歌猛進地發起強勢并購,又因對賭失利而跌落神壇。然后,股東內斗、互揭傷疤的戲碼,吃瓜群眾吃了一路。
在資本市場待了9年,幾乎成了一個笑話。而今,這家珠寶企業已經走到危險的懸崖邊。如果不出意外,它將成為2024年退市第一股。
鎖定退市
在嘗夠了爆雷、內斗以及業績疲軟后,深市珠寶第一股*ST愛迪(002740.SZ)的命運已無法逆轉。不出意外的話,它將會成為2024年退市第一股。
與9年前登陸資本市場的高調和喧囂相比,如今的公司門庭冷落,投資者們已加速逃離。
昨日,公司股價收報于0.56元/股,連續12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股。接下來8個交易日里,即便連續漲停,也難以起死回生。
公司股價崩潰,應該和一則公告相關。
2023年12月22日,公司披露自查發現,約5.5億元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的應收賬款及存貨涉嫌被相關人等非法侵占、背信損害公司利益的情形,公司已向深圳警方報案。
消息披露后,引發當日股價大跌4.85%,并跌破1元生死線。此后,再也沒有回到1元之上。
幾天后,公司披露,第一大股東李勇的一致行動人王均霞所持公司約962.31萬股,將在12月18日至29日掛網拍賣,更加重了中小投資者的焦慮,28、29日跌幅合計9.76%。
跨進2024年,公司壞消息不斷。其中,福建龍巖中院不予受理公司債權人海峽客家公司和唐娜對公司重整申請,涅槃重生的唯一生機被掐斷。
風險苗頭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已經出現。因2022年經審計的歸母凈資產為負值,2022年度財務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自去年5月5日起,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連虧4年
在國內黃金珠寶行業,可能沒有哪家上市企業,如*ST愛迪這般狼狽不堪。
農技推廣員出身的蘇日明,2002年創立愛迪爾,不幾年就將其打造成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品牌連鎖銷售于一身的珠寶企業,并于2015年登陸深交所,成為深市首家上市珠寶企業。
這時,蘇日明的野心開始膨脹。在他的主導之下,出手闊綽地發起了多起并購,在行業里在刮起了小旋風。
2017年,深圳大盤珠寶51%股權被愛迪爾以2.55億元收入囊中。同年,公司分別向成都蜀茂鉆石、江蘇千年珠寶發起收購,對價分別為7億元、9億元。
為給公司降低風險,蘇日明為這些收購上了“保險”:大盤珠寶承諾2017年-2019年3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38億元;2017年至2020年:蜀茂鉆石承諾3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2.51億元;千年珠寶承諾3年凈利潤不低于2.97億元。
然而,這場賭局沒讓蘇日明高興多久。到交卷時,它們的業績承諾均未完成。
2019年,公司針對合并大盤珠寶形成的商譽累計計提減值準備9730.24萬元。次年,再計提商譽減值4.53億元。
受此影響,愛迪爾走上虧損之路。2019年至2022年,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約3億元、15.59億元、7.72億元和7.09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繼續虧損約2.12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陷入流動性危機,債臺高筑。截至2023年9月末,總負債23.01億元,資產負債率飆至151.91%。
內斗不止
是福建人天生寧睡地板,也要做老板的基因,激發了蘇日明的創業激情。1994年,他走出鄉村,成了一家珠寶企業的打工仔。
沉浸珠寶行業4年后,他和弟弟蘇永明創辦了一家小型首飾加工廠,這就是愛迪爾的雛形。
2001年夏天,蘇氏兄弟、蘇日明妻子狄愛玲聯合設立深圳愛迪爾首飾,業務進入公司化運營,團隊以家族成員為主。
即便上市之后,蘇日明、狄愛玲夫婦;蘇永明、蘇清香夫婦4人,仍合計持有上市公司44.80%股權。
在前述3起收購完成后,公司業績急轉直下。
2020年4月,蘇日明辭任董事長,由千年珠寶創始人李勇接任。截至去年9月,后者持有上市公司6.93%股權,系第一大股東。
一年后,蘇日明與李勇的內斗開始。前者指控后者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侵害公司利益等,并向董事會提議罷免李勇。
罷免李勇受挫之后,蘇日明變成一位舉報人。隨后,千年珠寶虛開增值稅發票等一系列家丑被拋出,遭到監管部門重罰。
受債務和訴訟的影響,2021年11月,蘇日明及其一致行動人(狄愛玲、蘇永明、蘇清香)合計持有股權被全部凍結等。去年9月,已在前十大股東行列中消失。迄今,李勇及其一致行動人王均霞所持上市公司全部4108.96萬股被司法凍結。
這引發了連鎖反應。公司不僅經營每況愈下,欠薪、訴訟雪片般飛來,債權人們也沒有耐心了,直接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兩任董事長內斗,結果兩敗俱傷。小投資者們在漫長的陪跑中,更是損失慘重。如今,公司市值不及當年高峰時的一個零頭。
截至2023年11月20日,公司股東戶數仍有1.71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