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梁怡
近日,賽爾通信服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爾股份)闖關創業板獲得受理。
賽爾股份是一家專業從事通信網絡技術服務和智能化運維產品、無線網絡深度覆蓋產品及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下游客戶主要為中國鐵塔、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游客戶的回款周期較長,導致賽爾股份的應收賬款高企。另外,作為一家靠技術吃飯的公司,其研發投入遠不及同行。
超6成收入來自中國鐵塔
報告期內(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賽爾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6.33億元、7.93億元、8.50億元和5.1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831.69萬元、4211.86萬元、6299.84萬元和3512.68萬元。
通信技術服務行業最終客戶主要是運營商,由于我國運營商較為集中,因此行業的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收入占當年銷售收入比例分別為99.31%、99.70%、99.21%和99.43%,其中,來自于第一大客戶中國鐵塔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67.08%、64.45%、65.20%和67.09%。

賽爾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在中國鐵塔綜合代維服務省份數量市場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游運營商處于產業鏈的主導地位,業務規模大,審批流程長,一般需要縣級、市級及省級公司分別對已經完成的工作量進行匯總、核對及審批,所需的時間較長,回款周期較長,導致收入確認時間與客戶回款時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因此,報告期內,賽爾股份的應收賬款高企,其中應收賬款余額與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33.42%、34.91%、32.78%和64.37%。公司的應收賬款、合同資產賬面合計余額分別為3.39億元、3.52億元、4.22億元和5.41億元,占總資產比例分別為60.72%、60.56%、59.46%和67.84%。
現金流量來看,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波動也較大,其凈額為分別為9780.02萬元、2268.04萬元、6495.02萬元、-1922.77萬元。
研發投入不及同行
據悉,我國通信技術服務行業已形成多元化、市場化競爭格局,一是以中通服、中移建設為代表的通信運營商下屬的通信技術服務企業,此類企業脫胎于運營商原有維護、建設部門,承擔移動通信技術服務項目總包方的角色,不直接與其他類型的移動通信技術服務企業競爭。二是以華為技術、中興通訊等為代表的移動通信設備制造商,此類企業既提供移動通信網絡設備,也提供相關移動通信技術服務。三是第三方移動通信技術服務企業,該類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市場參與者眾多。
招股書顯示,第三方通信技術服務商主要是以潤建股份、宜通世紀、超訊通信、中富通、 嘉環科技、元道通信等為代表。
界面新聞注意到,賽爾股份的研發投入不及同行。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2340.38萬元、2369.34萬元、2848.26萬元和 1677.80萬元,占比分別為3.70%、3.37%、3.35%和3.27%。

本次IPO,賽爾股份擬募集資金5.07億元,其中2.5億元用于運維能力服務提升項目,1.27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剩余1.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新三板掛牌信披違規
賽爾股份成立于2002年7月,由張杰、鄭建紅、袁曉軒分別出資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設立。
目前,房宗訓持有公司股份39.1401%,為賽爾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且擔任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
2016年10月13日-2017年12月21日期間,賽爾股份在新三板掛牌。
截至2017年4月30日,由于賽爾股份未在2016年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四個月內編制并披露年度報告,違反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信息披露細則》第十一條之規定,構成信息披露違規。鑒于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全國股轉公司對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對公司時任董事長房宗訓、董事會秘書劉浩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