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盧奕貝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位于深圳龍華區的會員制超市Costco開市客還沒有開業,香港旅行團已按耐不住。
一家名為領華的旅行社2024年的1月第一周宣布開團,另一家名為東瀛游的大型旅行社也加入混戰,推出兩日一夜旅行購物團——他們的目的地是,將于1月11日開業的Costco開市客。截至1月8日,領華的Costco掃貨團從1月11日至18日都已經爆滿。
Costco開市客購物團只是一種“分流”或者“差異化”。因為在香港旅行社的產品名單中,另一家大型會員制超市山姆已經被當成了一個“景點”——旅行團不僅帶香港人去山姆爆買,還附贈山姆會員卡,甚至安排惠州、珠海等周邊城市游玩的食宿,每人費用最低為400元。

更早嗅到商機的是香港的巴士公司。
跨境巴士公司星島粵港通、環島中港通、永東等早在2023年10月起,便陸續推出深圳各山姆門店往返香港專線——旅游大巴或商務車們準點在山姆門口接送乘客,來回100元就能讓從旺角到屯門的香港居民“絲滑”購物,還免除搬運重物的辛苦。
具體也無法考究從何時開始,香港人來深圳的消費半徑已經不僅限于各大購物中心、網紅餐廳或按摩、美甲店;他們帶回的手信也早已不是鮑師傅、酸菜魚或盒馬榴蓮,而是山姆的產品。
如今每到周末,深圳山姆會員店的前海和福田門店就會被港人擠滿。他們操著港式粵語,一邊感嘆著“好平(好便宜)”,一邊將量販式大包裝的商品們塞到鼓脹的購物袋中——那些動輒6人份的蛋糕、零食和烤雞將被他們從門店扛過口岸。

實惠、高性價比是內地超商對香港人最大的吸引力。
據社交平臺上的信息,同款大富翁玩具在香港海港城賣249港元,在山姆99元就能買到;在香港賣120港元的厚切豬排,山姆賣約60元。服務態度也是香港人熱愛來深購物的重要原因,例如深圳山姆店甚至會提醒客人取用冷凍冰塊保鮮。
此外 ,香港超市市場長期被少數集團壟斷。根據市場調查機構EuroMonitor的數據,香港兩大超市集團的市場合共占據了全港近七成市場份額,處于寡頭競爭的格局。這也導致如盒馬、山姆等頻繁上新、價格內卷的競爭很少出現在香港。此外,香港地價高昂也令量販式超商難以在此生存。
香港人對于內地山姆的熱情讓旅行團開團的現象,或許能被視為深港兩地跨境消費環境變化的一個縮影。
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12月30日,香港居民全年有5334萬人次“北上”,其中超過4000萬經由深港口岸出境。“南下”的訪港內地旅客全年則錄得2654萬人次——北上香港人數量已反超并大幅高于南下內地客的數量。
匯率的變化或許也影響了人們的消費選擇。
2018年12月,人民幣兌港元匯率高位為1.25,眼下則為1.09,而與此同時香港的消費是一直上行的,由此出現了“北上消費”窗口。 對香港人來說,內地消費性價比較以往更高。反過來看,內地游客去香港也會感覺到購買奢侈品并不如過去一般實惠。
更重要的是,深港兩地交通與支付方式已經有了極大的進化。
深圳福田站至香港西九龍的高鐵于2018年9月23日正式投入運營,還未等兩地居民適應這個出行方式便陷入3年蹉跎。至開關后,高鐵的便利性被極大開發。截至2023年12月30日,深圳2023年出入境人員總量達1.64億人次,日均達45.07萬人次,鐵路發送旅客總量突破8000萬人次,到達旅客6900萬人次,創深圳鐵路旅客到發客流人數新高。
并且高鐵部門還在不斷優化。8月,港鐵和廣鐵共同宣布,推出廣深港高鐵跨境運輸新產品“靈活行”。從8月14日開始,香港西九龍站到深圳福田站區間,采取地鐵化運營,并在當日免費改簽一次的基礎上,增加了3次“靈活行”免費改簽。此外,“港車北上”等政策也推助兩岸流通。
在支付方式方面,在港版支付寶、微信的不斷滲透推廣下,至今仍習慣現金、銀行卡和八達通支付的香港人也愿意嘗試改變。
比如,AlipayHK早前攜手一眾灣區商戶在2023年10月推出多重優惠,用戶在內地及澳門,只要見到“支付寶”或“Alipay+”標識,就可以以港幣結算進行支付,與在本地操作無異,也可享受優惠匯率、免兌換手續費等活動。事實上,眼下深圳大部分購物中心或餐廳,都會擺上吸引香港人消費的港版支付渠道或活動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