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委十五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建好以現代產業為支撐的實力彭州,突出科創引領,堅定實施“制造強市”戰略,高質量構建“3311”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專業化產業園區,加快建設彭派實力之城。

近年來,全市工業制造業發展成效顯著,一顆顆璀璨的工業明珠在彭州大地上熠熠生輝。今天,我們走進“制造強市 彭派實力”企業篇——四川精智儀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精智儀表”),一起來看看四川精智儀表在供水管理平臺以及計量儀表領域的彭派實力。

四川精智儀表位于彭州天府中藥城,成立于2014年3月,占地面積約5萬余平方米,是一家專注于集供水管理平臺和智能計量儀表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行業先進的生產設備,技術工藝完善、檢測手段完備、生產保障有力。
通過在彭近十年的深耕,四川精智儀表憑借自主研發的智慧綜合營收系統,已從全省20多家同類企業中脫穎而出、名列前茅。同時,公司累計取得了20余項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和專利證書,并成為成都市計量檢定測試院彭州水表檢定站,具有水表首檢的資質。
精準監測
水表裝上“智慧大腦”
“你好,你們本月用水量數據異常,可能存在漏水問題……”日前,四川精智儀表工作人員在“智慧水務”平臺分析水表數值時發現,彭州一家企業用水量“飄紅”,于是打去了這通提醒電話。經檢查后反饋,是企業內一隱蔽水龍頭在漏水。
能夠精準監測用水異常,得益于四川精智儀表為終端水表裝上了“智慧大腦”。
自成立以來,四川精智儀表圍繞“智慧城市”建設,積極構建智慧水務數據平臺,主要以智慧管理平臺和物聯網水表、無線遠程集抄系統和光電遠傳水表、IC卡水表等智能水表為核心,為各類供水企業提供水表、水表箱等30多個超過200種規格的產品,其“彭州造”的產品已遠銷省內外。企業年生產水表達200萬套,年生產能力達到1.5億元,是西南、西北地區較大的水表制造基地。
對于供水企業來說,精準了解區域內的供用水數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智能水表基于物聯網技術,同時具備數據采集、處理、存儲、通信等功能,除了能自動抄讀數據上傳后臺,還能對用戶近期和本年度用水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信息更加精準透明,老百姓用水也實現了“心中有數”。
據了解,過去的機械水表,只能依賴人工抄表,抄表核算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耗時長,弊端明顯。2015年,四川精智儀表開始著力研發營收系統,解決供水企業的人工抄表成本和水資源漏損問題,同時也方便群眾在線充值繳費。

“這套營收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整合了市面上的普表、IC卡水表、電子遠程水表、NB-loT水表和超聲波水表,為供水企業提供智慧水務平臺,他們只需進入該系統,就能隨時掌握區域內的用水信息。”四川精智儀表技術質量部主管王孝林表示,“目前,這是第三代營收系統,已在河南、貴州、四川等地廣泛應用。
相對于看不見的傳感器,營收系統更像是各種傳感器的集成終端。從供水前端到供水末梢,通過不同的傳感器系統,收集供用水各個環節的數據,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為供水公司提供增值化的服務。
成都首個
水表檢定站落戶彭州
水表作為日常用水計量器具,流量必須符合國家檢定規程,檢定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走進四川精智儀表,看到檢定人員正在水表前仔細檢定,并為它們打上“身份證”。
“經過三年時間,我們聯合成都市計量檢定測試院在彭州成立了水表檢定站,成為了成都市唯一一家水表和電磁流量計流量檢定中心。”王孝林表示,“也就是說,小區的總表、大口徑水表都必須在檢定員手里經過檢驗合格后才能安裝給用戶。當然,對自己家的水表有疑問,也可以送到我們這里來進行第三方檢定。”
據了解,檢定過程中,四川精智儀表的檢定人員嚴格按照計量檢定規程,對水表外觀、密封性、示值誤差進行檢定,對于有疑問的水表增加檢定次數,排除隨機因素,確保準確性。截至目前,四川精智儀表已配備立式、水平、大表、小表等不同水表校驗裝置10余臺,最大可以校驗DN200的大口徑水表。
“我們秉著公平公正的服務理念進行檢定,并為企業節省了送檢檢定的成本。”四川精智儀表總經理黃鋮說,“對于用戶來說,經過我們檢定合格的水表和流量計,都是符合國家規定的,屬于合格產品,可以放心使用。”

一直以來,四川精智儀表依靠強有力的研發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多次引領智能水表行業產品革新,積累大量自主知識產權,走出了一條高品質路線。
對于黃鋮來說,雖然成長在安岳縣,但彭派之城的強勁動能讓他看到了公司無限的未來。談起未來規劃,黃鋮表示:今后,四川精智儀表將繼續加大智慧科技管理領域的研發投入,力爭把“彭州造”遍布省內外,將公司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互聯網水務管理及智能型水表制造企業,持續為“構建智慧城市”貢獻力量。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