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來咖智庫
提起古茗,不少讀者可能會感到陌生。相比較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COCO、茶百道等膾炙人口的品牌而言,古茗似乎是一家比較小眾的品牌。
然而打開招股書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古茗是一家擁有9001門店,商品銷售額(GMV)192億元的品牌。此外,古茗還號稱是中國最大的大眾現制茶飲品牌,以及全價格帶下中國第二大現制茶飲店品牌。

有讀者會覺得古茗所謂的“中國第一”有點扯,從數據來看似乎也是如此。門店數量方面,蜜雪冰城的數量已經超過3.6萬家,是國內唯一一家突破3萬家的現制飲品商,而古茗還在為突破1萬家而奮斗;營收方面蜜雪冰城2022年全年及2023年前9個月分別實現135.76億元和153.93億元收入,古茗同期營收則為55.59億元和55.71億元,相差甚遠。不過古茗在招股書中很巧妙地將蜜雪冰城的細分市場定義為“平價茶飲”,自己則處在大眾現制茶飲市場,因此獲得了該細分市場的中國第一。

01、古茗還是“有點東西”
盡管在賽道排名上,古茗耍了點“小心機”,但不可否認的是,古茗從浙江溫嶺起家,走到今天即將登陸港交所主板,顯然是有點東西的。
從利潤方面來看,雖然古茗的營收遠不及蜜雪冰城,但是利潤增長率就顯得非常感人了。根據招股書中的數據顯示,古茗的利潤增幅還是很有亮點的:2022年全年古茗的利潤為7.88億元,而到了2023年僅前九個月就已經干到了10.45億元,如果對比2022年和2023年的前九個月,利潤增長率高達73.2%,利潤表成長性十足。


打法來看,古茗也向公眾成功展示了兩大策略:
一是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依舊適用。目前古茗仍然在北京和上海沒有門店,且古茗在二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占總門店數量的79%,有38%的門店位于遠離城市中心的鄉、鎮。相比較發家于鄉鎮的“雪王”已經走到臺前,古茗仍然躲著“隱秘的角落”里深耕著下沉市場,也就是這樣的下沉度,拿到了前面提到的利潤增長;
二是重者恒重。之所以前文提到很多讀者對古茗沒有感知,是因為古茗開店的策略前期基本上就是圍繞著長江以南進行,甚至就是繞著浙江轉。招股書顯示,2023年在已經建成的規模以上八個省,貢獻了古茗全年87%的GMV。古茗還在招股書中提到,自己向97%以上門店提供兩日一配的冷鏈配送,平均配送成本僅占GMV的約0.9%,根據灼識咨詢報告,遠低于行業2%的平均水平。這與開店地域緊密相連也有著很大的關系。

02、下沉市場的攪局者or王者?
單純從產品價格來說,古茗的客單價為14.76元,蜜雪冰城為7.36元,后者顯然“更具性價比”,如果從感性角度分析,低價的產品更容易在下沉市場存活,尤其現在到處都在宣揚年輕人消費降級之類的,怎么看古茗都沒啥市場。但是從招股書來看,古茗在下沉市場不僅經營得非常順利,而且獲得了可觀的利潤,似乎有點反直覺。
仔細看看就不難發現,古茗在下沉市場鋪的開好主要得益于加盟商賺得爽。
簡單來說,古茗的加盟商單店經營利潤達到人民幣37.6萬元,加盟店單店經營利潤率達到20.2%,而根據灼識咨詢報告,同期中國大眾現制茶飲店市場的估計單店經營利潤率約為10%-15%。特別是,在四線及以下城市,于2023年,實現人民幣38.6萬元的加盟商單店經營利潤,為該等地區2022年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逾10倍。
爽不爽看效果。截至2023年9月30日,在開設古茗門店超過兩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個加盟商經營3.1家門店,75%的加盟商經營兩家或以上加盟店。
這說明開古茗真的能賺錢,加盟商自然愿意“用腳投票”。出來混都是要賺錢的,這年頭品牌廠家能不收割加盟費,還能帶著小弟們一起喝湯吃肉,已經比絕大多數“品牌”不知道高明到哪去了,一來二去下沉市場門店越開越多,位置越開越下沉。
03、古茗的“隱憂”
雖然古茗在根據地大本營的八個省下沉市場已經很牛,但并不代表此時就可以躺了。放眼全國,古茗仍然有十幾個省市市場處在“真空狀態”。這些地方說好聽點叫未來的機會,說不好聽也有可能“絞肉機”,甚至成為“致命一擊”。
按照一般發展規律來看,古茗遲早會進入這些市場。然而這些市場中,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規模管理難度加大,尤其是開拓一些人口并不密集的地區,前文提到的遠低于同行業的物流成本也將被大幅削弱,是否會拖累古茗整體利潤率水平尚屬未知。
對于古茗來說,想要守住自己的基本盤不被對手掀翻,只能選擇走出去,主動攻入對方的腹地中,把戰火引過去。所以,擴張是古茗唯一的選擇。
另外,古茗登陸港交所后的前景也不夠明朗。2021年6月30日,號稱“新式茶飲第一股”的奈雪的茶登陸港交所,結果當天就發生閃崩。要知道,2021年的港股還是具有打新賺錢效應,同年快手上市曾經讓中簽的人大賺了一筆,而奈雪的茶上市當天,如果跑的稍微慢點都可能虧錢。現如今的港股市場資金流動性遠不如2021年,古茗上市后的表現如何將難以預測。
此外,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飲品店行業2017-2022年的CAGR高達21.5%,顯著高于軟飲料行業的4.1%,且預計到2027年現制茶飲市場規模將提升至人民幣4845億元,占 2027年飲品店行業市場份額的69.5%,預計 2022-2027年CAGR仍高達19%。
在這樣市場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奈雪的茶仍然在虧損,而且股價走勢“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目前僅2.88港元。一向自詡高端的奈雪的茶上市后表現如此,對于古茗上市后的走勢是否存在影響,仍然是個未知數。

結語
招股書顯示,中國的現制飲品市場正蓬勃發展,相比較成熟的市場,具有龐大的增長空間。根據灼識咨詢報告,2022年中國的現制飲品人均年消費量約為18杯,而美國、英國及日本則分別為322杯、222杯及167杯,反映現制飲品市場在中國具有巨大擴張潛力。
中國現制飲品市場GMV由2017年的人民幣1,488億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幣4,21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3.1%。預計到2027年,市場GMV將進一步增長至人民幣10,312億元,成為下一個萬億級市場。此時古茗們尋求上市,顯然在為下一輪競爭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