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覃思悅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蓋世威(K-Swiss)管理層近日再生變動。
這家美國運動品牌于本月宣布,公司聘請了行業內的資深人士Andrew Richard擔任品牌新任生活方式副總裁。上任后,Andrew Richard將直接向品牌總裁Barney Waters報告。而后者剛剛于去年11月來到蓋世威。
Andrew Richard的公開簡歷顯示,其在耐克、亞瑟士、銳步、彪馬等多個運動品牌都有過工作經驗,且最終都進入了高管行列。比如在日本運動品牌亞瑟士,Andrew Richard擔任北美商務副總裁;在德國品牌彪馬,Andrew Richard的職級最高到過全球鞋類產品銷售主管;此前運動品牌巨頭耐克的戰略渠道和關鍵客戶主管也由其擔任。
Andrew Richard在一份公開聲明中表示:“我很高興加入一個擁有很多未來潛力的品牌。蓋世威在網球領域的領導地位是生活方式業務增長的大機會。”
蓋世威于1966年在美國成立,成立初期主打休閑鞋產品。而在專業運動領域,網球鞋一直是該品牌的核心產品。

2019年,蓋世威和同公司的帕拉丁(Palladium)一起,被特步集團以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42億元)的價格收購。同年,特步還與美國鞋業巨頭Wolverine Worldwide成立了合資公司,運營Wolverine旗下戶外品牌邁樂(MERRELL)和高端跑鞋品牌索康尼(saucony)。
被特步收購后,蓋世威與中國市場的聯系明顯變多,其中最受體育界關注的莫過于去年年初與中國男子網球運動員張之臻的簽約。
張之臻在2023賽季首進ATP大師賽八強、首進美網單打32強的戰績,讓蓋世威在媒體界收獲了不少聲量。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蓋世威極有可能成為繼索康尼之后,特步旗下第二個錄得盈利的子品牌。

特步集團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集團上半年營收65.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8%。其中,特步主品牌收入54.3億元,同比增長10.9%。索康尼、邁樂等其他品牌也有超過10億元的營收貢獻。
2023年上半年,索康尼進駐特步上海運營中心,成為集團第一個錄得盈利的新品牌。Wolverine也在季度財報中指出,索康尼是公司的“高增長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索康尼持續增長的同時,Wolverine于去年又收獲了一位中國買家:Wolverine將旗下休閑鞋品牌Hush Puppies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知識產權以5880萬美元(約合4.2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給了此前品牌在中國大陸的代理方北京嘉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特步集團內已形成較為分明的品牌矩陣:特步主品牌特步定位大眾運動市場,索康尼和邁樂針對專業運動市場,另兩個子品牌蓋世威(K·SWISS)和帕拉丁(Palladium)則針對時尚運動市場。
特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特步上市15年來,營收從13億元升至130億元,增長10倍。累計派息近60億元人民幣,歷年來派息比例均保持在50%以上。目前,特步的市值已經穩定在200億以上。
丁水波介紹,跑鞋未來仍將是特步的絕對核心產品,集團同時也將繼續推進多品牌戰略。根據特步的第五個五年規劃(2021年-2025年),公司預計到2025年,特步主品牌仍是主力,收入將達到人民幣2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3%;包括索康尼在內的新品牌預計2025年收入規模達40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

不難發現,收購海外品牌、推行多品牌戰略是國產運動品牌近幾年的“常規動作”。
國產運動品牌“老大”安踏除了安踏主品牌和FILA外,已經開始培養第三增長曲線:2022年,迪桑特(DESCENTE)、可隆(KOLON SPORT)等品牌所在的“其他品牌”板塊實現高增長,收益44.1億元人民幣。
收購了英國百年鞋履品牌Clarks的非凡領越(前“非凡中國”)去年一季度收入大漲684.6%,為堅持“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策略的李寧再添助力。
深陷侵權風波的中喬體育也申請了“外援”:中喬于2020年完成對茵寶(Umbro)中國股份的收購,交易額為6250萬美元。
整體來看,除了FILA,國貨運動品牌旗下一眾新品牌的體量還較小,仍處于快速增長期。以特步為例,去年,蓋世威和帕拉丁所在的時尚運動分部收入14.03億元,占集團總收入的10.8%。索康尼和邁樂所在的專業運動板塊收入4億元人民幣,占比更小。
這些海外品牌能否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持續增長,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