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貴州“老虎”李再勇大搞政績工程:建一條索道花9個億,每年只用一個月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貴州“老虎”李再勇大搞政績工程:建一條索道花9個億,每年只用一個月

專題片指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政治監督中發現,仍有一些地方、個別領導干部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力,無視黨中央三令五申,罔顧實際盲目決策、任性施政,造成嚴重后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張旭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制的四集電視專題片《持續發力 縱深推進》播出后引發廣泛關注。2024年1月7日晚20時,該專題片播出第二集《政治監督保障》。

該集選取了3個典型案例,分別是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李再勇大搞政績工程;黑龍江省富裕縣龍安橋糧庫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趙志明身陷糧食腐敗;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僰王山鎮原黨委委員、副鎮長吳小龍從收受紅包開始,最終成為 “蠅貪蟻腐” 

專題片指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政治監督中發現,仍有一些地方、個別領導干部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力,無視黨中央三令五申,罔顧實際盲目決策、任性施政,造成嚴重后果。

李再勇:任性施政,建一條索道花9個億,每年只用一個月

“違背新發展理念所帶來的后果,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一種經濟的災難、社會的災難。”貴州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再勇出鏡懺悔道。

公開簡歷顯示,李再勇,男,仡佬族,1962年8月出生,貴州務川人,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

李再勇1983年畢業于貴州農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從桐梓縣元田區元田公社干部做起,1995年升任貴州省桐梓縣委書記。此后,李再勇在省內多個地級行政區先后歷練長達18年,歷任遵義市紅花崗區委書記、黔東南州副州長、銅仁地委副書記、貴陽市市長、六盤水市市委書記等職務。

2016年12月,54歲的李再勇出任貴州省委常委,躋身副省級,一個月后任兼任省委秘書長。2022年1月,李再勇補選為貴州省政協副主席。2023年1月貴州省政協換屆之后,李再勇未繼續擔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但仍然以省政協黨組成員的身份亮相活動,直至3月被查。同年11月7日,李再勇被“雙開”。隨后在11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對李再勇作出逮捕決定。

經查,黨的六大紀律李再勇項項皆違反、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相互交織。其中,他嚴重背離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一些盲目決策,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失。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監督檢查室副主任張新說,李再勇嚴重違反政治紀律、政治規矩,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違背新發展理念,盲目舉債搞勞民傷財、破壞生態環境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使得他所任職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債臺高筑,對他所任職地區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2013年到2017年,李再勇擔任六盤水市委書記期間,推動興建了23個旅游項目,其中有16個項目已被貴州省列入低效閑置項目。這些項目每一個遠看都成群連片、規模浩大;靠近一看,有的人跡稀少、冷冷清清;有的經營停滯、大門緊鎖;有的甚至成了半拉子工程,荒草叢生。而李再勇當初為了建這些項目,不顧當地財政實際承載能力盲目舉債,僅債務利息一項就給國家造成了9億余元的重大損失。

他主政六盤水的三年多里,當地新增債務達1500億余元,從2013年到2017年債務增長率超300%,給當地留下了極其沉重的包袱。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原因在于李再勇想的不是當地的發展,而是自己的“發展”。

“認為離中管干部只有最后一步了,希望搞一些大手筆、大動作,搞一點大動靜,這樣才能夠引起上級的關注,所以說還是自己的私心。”李再勇反思道。

六盤水是一座因“三線建設”而興的工業城市,煤炭、建材、鋼鐵是傳統支柱產業。李再勇一上任,就提出要“換道超車”,全力發展旅游,要將六盤水打造成百年不落后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由于當地自然風光資源不多,也不是傳統的旅游目的地,一些干部和群眾也曾提出過質疑。

然而,李再勇對不同聲音一律聽不進去,強行拍板、強力推進,給各個區縣下達硬性要求。“當時我就講,旅游是可以做到無中生有、小題大做,要求大家每年都要謀劃一批項目,招商一批項目,啟動一批項目,要完工一批項目,也沒有算過經濟賬,然后就開始叫大家投。”李再勇說。

上馬大量旅游項目要耗費巨額資金,錢從哪里來,李再勇的思路是無中生有,沒錢就去借。黨中央三令五申,要嚴控新增政府債務、嚴防隱性債務風險,嚴禁通過融資平臺違規為政府項目融資,李再勇卻都置若罔聞,不顧六盤水財政實際承載能力,新成立了6家融資平臺公司,把融資額納入干部績效考核指標,項目有的包裝成企業項目要求公司去融資借貸,有的壓給區縣去籌資并實施,“一把手”如此錯誤導向之下,有的區縣為完成任務,也不惜違法違規操作。

李再勇說,“如果當時我借的這筆錢要由我來還,我肯定不會去借,但是由政府來還我就去借了,反正過幾年一換(崗位),一拍屁股走人,后邊繼任者誰來接誰承擔責任,有點擊鼓傳花的味道。”

張新表示,在李再勇的推動之下,應該說六盤水市各級政府一時上行下效,盲目地進行舉債,甚至一度出現了一塊土地同時多次抵押貸款,隨意更改融資資金的使用等一些違規行為。上上下下以發展旅游業論英雄,到處是工地,一片虛假的繁榮景象。

這虛假的繁榮景象,就是李再勇想要的“政績”。至于未來能不能盈利,債務還不還得上,全不在他考慮之列。

李再勇最為重視的梅花山滑雪綜合體項目就是個典型例子。他號稱要打造“中國西部滑雪之都”,既不考慮六盤水只有一個多月滑雪季,也不考慮六盤水已經原有兩個滑雪場,仍拍板興建包括29個子項目的梅花山滑雪綜合體,舉債30多億,其中打造近萬米的“亞洲第一索道”就花了9個多億。如今,除了冬天那一個多月,其余時間該項目游客稀少,舉步維艱。經查,僅梅花山滑雪場建設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8600萬余元。

“他不是不知道生態的紅線在哪里,也不是不知道他這樣大搞形象工程會給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由于他的‘政績’沖動,不惜以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為代價。”張新說。

界面新聞注意到,近年來,因政績觀扭曲,大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被抓的官員不在少數,該違法違紀問題也成為了眾多官員典型犯罪的特點。

2023年5月5日,中紀委機關報刊發表一篇名為《少造景 多造福》的評論提到,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10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公開通報。其中,福建省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家東;河北省廊坊市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大廠回族自治縣委原書記谷正海;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委原書記何健等多人涉及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問題,給人深刻警醒。

文中列舉了多個案例,其中“為追求短時間內出‘政績’,盲目決策新建6座驛站,建成后大多逐漸荒廢”,正是福建省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家東所為。

黑龍江省原糧食局3任局長落馬:感覺你這么多錢也該給我

2023年2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關于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加大涉糧腐敗問題懲治力度,持續推動糧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切實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專題片介紹,黑龍江作為全國產糧第一大省,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自2021年8月,全國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開展以來,截至2023年11月,黑龍江省紀檢監察機關向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堅決亮劍,保持查辦案件高壓態勢,嚴懲糧食系統腐敗問題,立案1011件,采取留置措施132人,作出黨紀政務處分1367人,13名廳局級干部受到查處,省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省原糧食局胡東勝、朱玉文、辛敏超等三任局長。

“我當局長以后,因為你管的是全省的大糧食、大糧倉,感覺有點飄飄然,還是對自己的自控力(不強),沒有按照黨的要求去做。”黑龍江省原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朱玉文在鏡頭前表示。

朱玉文在2016年到2019年期間擔任黑龍江省原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2023年1月被“雙開”,移送司法機關。他涉嫌非法收受財物1700萬余元,其中超過一半發生在省糧食局任職期間。他和另兩任落馬的省糧食局局長突出的共性就是利用職權牟利。

黑龍江省紀委監委第五監督檢查室主任李英麗說,糧儲部門的“一把手”,主要是在政策性糧食倉儲審批環節為他人謀取利益,這就是典型的利用職權,審批權限(牟利)。

黑龍江糧食收儲量巨大,對于民營糧庫來說,如果能成為國家政策性糧食委托收儲庫點,就能獲得國家撥給的收購、儲存、銷售等多項補貼,收益豐厚且“旱澇保收”。對收儲資格確定握有決定權的朱玉文,自然成為各路糧企老板爭相“圍獵”的目標。他先后接受6家民營糧庫請托,為它們成為國家糧食委托收儲庫點提供幫助,從中收受數百萬元。

“挺坦然地接受(行賄)。感覺你這么多錢也該(給我),我不支持你,你也不一定掙這么多。實際上你去為企業服務是你的職責,不能把公權力作為謀私利的一種途徑,這是不允許的,就是教訓很深刻。”朱玉文懺悔道。

2018年,富錦市政府檢查發現有家基層民營糧庫存在違規問題,將它列入風險隱患監管企業,這家糧庫為了保住收儲資格,托關系找到了朱玉文。朱玉文收下了這家糧庫送上的30萬元,轉頭就向下屬打招呼,使得這家糧庫的委托收儲資格未受任何影響。

黑龍江省原糧食局前后三任“一把手”以權謀私、靠糧吃糧,自然難以擔負起監管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使得黑龍江糧食購銷領域亂象頻發,甚至一些國有糧食企業實際被私人老板完全把控,致使國有資產不斷被掏空,直接危害糧食安全。

趙志明曾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龍安橋糧庫總經理,經查,他貪污糧庫公款2400萬余元,挪用公款1400萬余元,2023年3月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龍安橋糧庫是在2015年由5家國有糧庫改革重組的,富裕縣政府持股51%、民營企業鼎倉公司持股49%。趙志明原本是鼎倉公司的老板,在這次改制中當上了龍安橋糧庫總經理。

趙志明擔任總經理后,全無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應有的責任意識,想的不是共贏,而是獨占,“我過去凈干個體了,也沒在國企(干過),有時候就忘了是國有控股。”趙志明說。

當時,富裕縣由縣糧食局長兼任龍安橋糧庫黨委書記、董事長,履行行政管理、國資監管等職責。然而,連續幾任董事長卻都嚴重失職失責、放棄監管。第一任董事長魏洪光甚至一上任就作出了一個惡劣的示范。2015年,按照合作協議,由鼎倉公司出資為龍安橋糧庫建設6個保溫倉,快建好時,魏洪光得知國家將對國有糧庫搭建露天臨時儲糧罩棚給予補助,立即起了套取國家補貼的念頭,授意趙志明將保溫倉外表偽裝成罩棚,等套完補貼再改回來。

6個保溫倉偽造成罩棚,憑空套取了1500萬元補貼款,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魏洪光身為縣糧食局長,卻造假挖國家墻腳,趙志明看在眼里,自然有樣學樣、變本加厲。他中飽私囊的主要做法,就是先用龍安橋糧庫資金訂購糧食,一旦糧價漲了,就換成個人公司接手銷售,利益獨占。

黑龍江省拜泉縣紀委常委監委委于雪說,糧食漲價的時候,以他個人公司名義去做,如果跌了就是換成國有糧庫,就是偷梁換柱。公家下本,然后風險由公家承擔,個人獲利。

除了用這種方法貪污國有企業應得利潤,趙志明還從糧庫不斷挪用公款,為自家經營的磚廠、酒廠、路橋等企業“輸血”。

專題片表示,趙志明之所以能如此為所欲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幾任董事長都毫不作為,監督監管形同虛設。龍安橋糧庫里的董事長辦公室,實際長期無人辦公。

調查發現,龍安橋糧庫從成立以來從未開過黨支部會議,黨的領導完全虛化;也從未召開過董事會,所有重大決策趙志明一人說了算。國有企業完全變成了趙志明個人的“自留地”,導致做貿易糧掙錢成了主責主業,國家糧食收儲這一最重要的職能職責反而被弱化忽視,給糧食安全造成嚴重隱患。

“自己有私心,太貪了,現在說啥都沒用了,后悔也沒用了。”趙志明說。據悉,黑龍江省通過這一案件舉一反三,全省排查出77家存在類似問題的糧庫,相關違紀違法人員均受到黨紀國法嚴肅查處。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貴州“老虎”李再勇大搞政績工程:建一條索道花9個億,每年只用一個月

專題片指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政治監督中發現,仍有一些地方、個別領導干部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力,無視黨中央三令五申,罔顧實際盲目決策、任性施政,造成嚴重后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張旭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制的四集電視專題片《持續發力 縱深推進》播出后引發廣泛關注。2024年1月7日晚20時,該專題片播出第二集《政治監督保障》。

該集選取了3個典型案例,分別是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李再勇大搞政績工程;黑龍江省富裕縣龍安橋糧庫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趙志明身陷糧食腐敗;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僰王山鎮原黨委委員、副鎮長吳小龍從收受紅包開始,最終成為 “蠅貪蟻腐” 

專題片指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政治監督中發現,仍有一些地方、個別領導干部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力,無視黨中央三令五申,罔顧實際盲目決策、任性施政,造成嚴重后果。

李再勇:任性施政,建一條索道花9個億,每年只用一個月

“違背新發展理念所帶來的后果,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一種經濟的災難、社會的災難。”貴州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再勇出鏡懺悔道。

公開簡歷顯示,李再勇,男,仡佬族,1962年8月出生,貴州務川人,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

李再勇1983年畢業于貴州農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從桐梓縣元田區元田公社干部做起,1995年升任貴州省桐梓縣委書記。此后,李再勇在省內多個地級行政區先后歷練長達18年,歷任遵義市紅花崗區委書記、黔東南州副州長、銅仁地委副書記、貴陽市市長、六盤水市市委書記等職務。

2016年12月,54歲的李再勇出任貴州省委常委,躋身副省級,一個月后任兼任省委秘書長。2022年1月,李再勇補選為貴州省政協副主席。2023年1月貴州省政協換屆之后,李再勇未繼續擔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但仍然以省政協黨組成員的身份亮相活動,直至3月被查。同年11月7日,李再勇被“雙開”。隨后在11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對李再勇作出逮捕決定。

經查,黨的六大紀律李再勇項項皆違反、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相互交織。其中,他嚴重背離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一些盲目決策,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失。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監督檢查室副主任張新說,李再勇嚴重違反政治紀律、政治規矩,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違背新發展理念,盲目舉債搞勞民傷財、破壞生態環境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使得他所任職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債臺高筑,對他所任職地區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2013年到2017年,李再勇擔任六盤水市委書記期間,推動興建了23個旅游項目,其中有16個項目已被貴州省列入低效閑置項目。這些項目每一個遠看都成群連片、規模浩大;靠近一看,有的人跡稀少、冷冷清清;有的經營停滯、大門緊鎖;有的甚至成了半拉子工程,荒草叢生。而李再勇當初為了建這些項目,不顧當地財政實際承載能力盲目舉債,僅債務利息一項就給國家造成了9億余元的重大損失。

他主政六盤水的三年多里,當地新增債務達1500億余元,從2013年到2017年債務增長率超300%,給當地留下了極其沉重的包袱。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原因在于李再勇想的不是當地的發展,而是自己的“發展”。

“認為離中管干部只有最后一步了,希望搞一些大手筆、大動作,搞一點大動靜,這樣才能夠引起上級的關注,所以說還是自己的私心。”李再勇反思道。

六盤水是一座因“三線建設”而興的工業城市,煤炭、建材、鋼鐵是傳統支柱產業。李再勇一上任,就提出要“換道超車”,全力發展旅游,要將六盤水打造成百年不落后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由于當地自然風光資源不多,也不是傳統的旅游目的地,一些干部和群眾也曾提出過質疑。

然而,李再勇對不同聲音一律聽不進去,強行拍板、強力推進,給各個區縣下達硬性要求。“當時我就講,旅游是可以做到無中生有、小題大做,要求大家每年都要謀劃一批項目,招商一批項目,啟動一批項目,要完工一批項目,也沒有算過經濟賬,然后就開始叫大家投。”李再勇說。

上馬大量旅游項目要耗費巨額資金,錢從哪里來,李再勇的思路是無中生有,沒錢就去借。黨中央三令五申,要嚴控新增政府債務、嚴防隱性債務風險,嚴禁通過融資平臺違規為政府項目融資,李再勇卻都置若罔聞,不顧六盤水財政實際承載能力,新成立了6家融資平臺公司,把融資額納入干部績效考核指標,項目有的包裝成企業項目要求公司去融資借貸,有的壓給區縣去籌資并實施,“一把手”如此錯誤導向之下,有的區縣為完成任務,也不惜違法違規操作。

李再勇說,“如果當時我借的這筆錢要由我來還,我肯定不會去借,但是由政府來還我就去借了,反正過幾年一換(崗位),一拍屁股走人,后邊繼任者誰來接誰承擔責任,有點擊鼓傳花的味道。”

張新表示,在李再勇的推動之下,應該說六盤水市各級政府一時上行下效,盲目地進行舉債,甚至一度出現了一塊土地同時多次抵押貸款,隨意更改融資資金的使用等一些違規行為。上上下下以發展旅游業論英雄,到處是工地,一片虛假的繁榮景象。

這虛假的繁榮景象,就是李再勇想要的“政績”。至于未來能不能盈利,債務還不還得上,全不在他考慮之列。

李再勇最為重視的梅花山滑雪綜合體項目就是個典型例子。他號稱要打造“中國西部滑雪之都”,既不考慮六盤水只有一個多月滑雪季,也不考慮六盤水已經原有兩個滑雪場,仍拍板興建包括29個子項目的梅花山滑雪綜合體,舉債30多億,其中打造近萬米的“亞洲第一索道”就花了9個多億。如今,除了冬天那一個多月,其余時間該項目游客稀少,舉步維艱。經查,僅梅花山滑雪場建設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8600萬余元。

“他不是不知道生態的紅線在哪里,也不是不知道他這樣大搞形象工程會給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由于他的‘政績’沖動,不惜以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為代價。”張新說。

界面新聞注意到,近年來,因政績觀扭曲,大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被抓的官員不在少數,該違法違紀問題也成為了眾多官員典型犯罪的特點。

2023年5月5日,中紀委機關報刊發表一篇名為《少造景 多造福》的評論提到,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10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公開通報。其中,福建省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家東;河北省廊坊市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大廠回族自治縣委原書記谷正海;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委原書記何健等多人涉及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問題,給人深刻警醒。

文中列舉了多個案例,其中“為追求短時間內出‘政績’,盲目決策新建6座驛站,建成后大多逐漸荒廢”,正是福建省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家東所為。

黑龍江省原糧食局3任局長落馬:感覺你這么多錢也該給我

2023年2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關于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加大涉糧腐敗問題懲治力度,持續推動糧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切實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專題片介紹,黑龍江作為全國產糧第一大省,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自2021年8月,全國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開展以來,截至2023年11月,黑龍江省紀檢監察機關向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堅決亮劍,保持查辦案件高壓態勢,嚴懲糧食系統腐敗問題,立案1011件,采取留置措施132人,作出黨紀政務處分1367人,13名廳局級干部受到查處,省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省原糧食局胡東勝、朱玉文、辛敏超等三任局長。

“我當局長以后,因為你管的是全省的大糧食、大糧倉,感覺有點飄飄然,還是對自己的自控力(不強),沒有按照黨的要求去做。”黑龍江省原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朱玉文在鏡頭前表示。

朱玉文在2016年到2019年期間擔任黑龍江省原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2023年1月被“雙開”,移送司法機關。他涉嫌非法收受財物1700萬余元,其中超過一半發生在省糧食局任職期間。他和另兩任落馬的省糧食局局長突出的共性就是利用職權牟利。

黑龍江省紀委監委第五監督檢查室主任李英麗說,糧儲部門的“一把手”,主要是在政策性糧食倉儲審批環節為他人謀取利益,這就是典型的利用職權,審批權限(牟利)。

黑龍江糧食收儲量巨大,對于民營糧庫來說,如果能成為國家政策性糧食委托收儲庫點,就能獲得國家撥給的收購、儲存、銷售等多項補貼,收益豐厚且“旱澇保收”。對收儲資格確定握有決定權的朱玉文,自然成為各路糧企老板爭相“圍獵”的目標。他先后接受6家民營糧庫請托,為它們成為國家糧食委托收儲庫點提供幫助,從中收受數百萬元。

“挺坦然地接受(行賄)。感覺你這么多錢也該(給我),我不支持你,你也不一定掙這么多。實際上你去為企業服務是你的職責,不能把公權力作為謀私利的一種途徑,這是不允許的,就是教訓很深刻。”朱玉文懺悔道。

2018年,富錦市政府檢查發現有家基層民營糧庫存在違規問題,將它列入風險隱患監管企業,這家糧庫為了保住收儲資格,托關系找到了朱玉文。朱玉文收下了這家糧庫送上的30萬元,轉頭就向下屬打招呼,使得這家糧庫的委托收儲資格未受任何影響。

黑龍江省原糧食局前后三任“一把手”以權謀私、靠糧吃糧,自然難以擔負起監管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使得黑龍江糧食購銷領域亂象頻發,甚至一些國有糧食企業實際被私人老板完全把控,致使國有資產不斷被掏空,直接危害糧食安全。

趙志明曾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龍安橋糧庫總經理,經查,他貪污糧庫公款2400萬余元,挪用公款1400萬余元,2023年3月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龍安橋糧庫是在2015年由5家國有糧庫改革重組的,富裕縣政府持股51%、民營企業鼎倉公司持股49%。趙志明原本是鼎倉公司的老板,在這次改制中當上了龍安橋糧庫總經理。

趙志明擔任總經理后,全無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應有的責任意識,想的不是共贏,而是獨占,“我過去凈干個體了,也沒在國企(干過),有時候就忘了是國有控股。”趙志明說。

當時,富裕縣由縣糧食局長兼任龍安橋糧庫黨委書記、董事長,履行行政管理、國資監管等職責。然而,連續幾任董事長卻都嚴重失職失責、放棄監管。第一任董事長魏洪光甚至一上任就作出了一個惡劣的示范。2015年,按照合作協議,由鼎倉公司出資為龍安橋糧庫建設6個保溫倉,快建好時,魏洪光得知國家將對國有糧庫搭建露天臨時儲糧罩棚給予補助,立即起了套取國家補貼的念頭,授意趙志明將保溫倉外表偽裝成罩棚,等套完補貼再改回來。

6個保溫倉偽造成罩棚,憑空套取了1500萬元補貼款,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魏洪光身為縣糧食局長,卻造假挖國家墻腳,趙志明看在眼里,自然有樣學樣、變本加厲。他中飽私囊的主要做法,就是先用龍安橋糧庫資金訂購糧食,一旦糧價漲了,就換成個人公司接手銷售,利益獨占。

黑龍江省拜泉縣紀委常委監委委于雪說,糧食漲價的時候,以他個人公司名義去做,如果跌了就是換成國有糧庫,就是偷梁換柱。公家下本,然后風險由公家承擔,個人獲利。

除了用這種方法貪污國有企業應得利潤,趙志明還從糧庫不斷挪用公款,為自家經營的磚廠、酒廠、路橋等企業“輸血”。

專題片表示,趙志明之所以能如此為所欲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幾任董事長都毫不作為,監督監管形同虛設。龍安橋糧庫里的董事長辦公室,實際長期無人辦公。

調查發現,龍安橋糧庫從成立以來從未開過黨支部會議,黨的領導完全虛化;也從未召開過董事會,所有重大決策趙志明一人說了算。國有企業完全變成了趙志明個人的“自留地”,導致做貿易糧掙錢成了主責主業,國家糧食收儲這一最重要的職能職責反而被弱化忽視,給糧食安全造成嚴重隱患。

“自己有私心,太貪了,現在說啥都沒用了,后悔也沒用了。”趙志明說。據悉,黑龍江省通過這一案件舉一反三,全省排查出77家存在類似問題的糧庫,相關違紀違法人員均受到黨紀國法嚴肅查處。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囊县| 鄂尔多斯市| 罗源县| 高尔夫| 闻喜县| 镶黄旗| 贵德县| 双鸭山市| 保定市| 安阳市| 中超| 陆川县| 乌什县| 金坛市| 垣曲县| 北安市| 海南省| 昌都县| 盐源县| 昌宁县| 施甸县| 阳朔县| 项城市| 澄江县| 珲春市| 延寿县| 扶沟县| 阿拉善左旗| 松滋市| 杭锦旗| 新密市| 灵武市| 开封县| 右玉县| 基隆市| 十堰市| 洪洞县| 卢氏县| 治县。| 夏津县|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