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豹變 趙若慈
編輯|劉楊
「核心提示」
劇集《繁花》的豆瓣評分已經達到了8.1,成為今年首個高分熱播劇。《繁花》能頂住壓力走出“江浙滬”,像去年的《狂飆》那樣,為長視頻平臺開個好頭嗎?
2012年,金宇澄寫下的一句“上帝不響,像一切全由我定”,引出了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上海灘眾生相。2024年伊始,王家衛籌備6年、拍攝3年的《繁花》帶著上海韻味展現在觀眾眼前。
劇集剛播出,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爭執不休。褒貶不一的評價并沒有阻止《繁花》的熱度持續上漲。1月4日,《繁花》在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破30000。根據云合工具箱的熱搜監控,“繁花”相關總共上榜微博熱搜155條。1月5日上午,“唐嫣演技”“寶總、汪小姐”“繁花寶總全名叫什么”等相關詞條便占據熱搜榜前幾位。
《繁花》能否成為2024年的《狂飆》?經歷了爆款劇集頻出的2023年,長視頻平臺終于走出“漫長的季節”了?
《繁花》爆火,王家衛帶你炒A股?
“看到現在,我認為討論《繁花》到底上海不上海,到底原不原著是特別沒意義的事情,它的氣質特別完整,王家衛哪怕在拍真正市儈的人,都能拍出一種王氏的感覺,永遠純情、永遠復雜、永遠自我、永遠孤獨。”一位網友在微博上如此評論。
2023年12月27日,由中央電視臺、騰訊視頻、上海電影、上海繁花里出品,王家衛執導,改編自金宇澄同名小說的年代大劇《繁花》在央八黃金檔、騰訊視頻同步播出,分為普通話、滬語兩個版本。
當網友們還在吵得不可開交時,1月4日,《繁花》豆瓣開分8.1,成為今年首個高分熱播劇。隨著劇集的持續播出,不少觀眾也扭轉了評價一二集“不知所云”的態度,開始沉迷追劇。
這部劇能夠頻繁登上熱搜,一部分原因在于原著粉和導演粉。
一方面,《繁花》在文學界被譽為上海的“清明上河圖”,茅盾文學獎評委王春林曾高度評價:“說到上海敘事,自白話小說盛行以來,一直到金宇澄的《繁花》橫空出世,大約有4位作家是絕對繞不過去的。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他們分別是韓邦慶、張愛玲、王安憶、金宇澄。”
另一方面,導演王家衛憑借自己獨特的敘事和影像風格,成為香港電影界獨樹一幟的存在,也直接影響了一代人對香港電影美學的理解。況且,在2013年《一代宗師》公映之后,觀眾們已經將近10年沒有看到王家衛親自執導的作品了。
文學、影視頂流的碰撞本身就帶有話題性,再加上故事發生在八九十年代的老上海,讓《繁花》多了幾分地域和時代的特征。
更有趣的是,即使講述的是上個世紀的人生百態,《繁花》依舊能夠在某些時刻切中當下人的情緒。
比如,第一集中,1990年中國股市初開,有人憑借股票躋身上位,有人半天之間一貧如洗。電視劇中用一句經典臺詞道破了股市的變幻莫測:“紐約的帝國大廈曉得吧,從底下跑到屋頂要一個鐘頭,從屋頂跳下來,只要8.8秒,這就是股票。想從股票上賺錢,先要學會輸。”
這句臺詞甚至吸引了不少財經博主分析《繁花》。網友們也跟著調侃,這是王家衛在教你炒A股。
此前《繁花》宣發時透露,上影集團花5億為其買下一個影視基地,側面反映出了《繁花》的投入之大。
據《界面新聞》報道,1月4日下午,某旅行平臺上,劇中同款房間已改為“英國繁花套房”,一晚的價格從15930元漲到了16888元,并且近三天英國套房都已經被預訂。另外,和平飯店和劇方合作的1460元定制雙人餐被搶空,就連寧波紅幫裁縫店的電話都被打爆了,因為很多人想要定制胡歌同款西裝。
網友們紛紛猜測,這下《繁花》一定能回本了。
目前,關于劇版《繁花》的討論早已超出了原著的范疇,從對金宇澄筆下的上海、王家衛鏡頭里的上海,到真實的上海,從演員的演技到“王家衛受害者聯盟”。當《繁花》16集響起《東京愛情故事》的配樂時,又喚起了不少觀眾的時代記憶。
很少有哪部劇引發的討論能夠涉及如此之廣的范圍,所以即便是劇集改編本身存在爭議,當《繁花》熱度破30000、持續登上熱搜的時候,意味著它讓今年的國產劇市場實現了開門紅。
長視頻走出“漫長的季節”?
回顧2023年的長視頻劇集市場,年初全網模仿《狂飆》高啟強、高啟盛擁抱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年中《漫長的季節》范偉的那句“往前走,別回頭”讓人回味悠長,年末播出的《繁花》再次讓一部劇集成為全網討論的話題。
影視寒冬的低谷過去,生存的壓力下各大平臺持續降本增效,并且向微短劇、微綜藝等領域開拓。劇集內容卷向精品化,廣告投放開始回暖,最終,長視頻之爭依舊打在爭奪廣告商和會員數上。
近期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愛奇藝2023年三季度會員收入達到50.1億元,同比增長19%,環比增長1%。但會員收入增長來源于減少會員折扣,三季度,愛奇藝會員數為1.08億,同比增長6%,環比下滑3%。
阿里“一拆六”后,202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受大麥與阿里影業線下娛樂業務強勁收入增長,以及優酷線上訂閱增長帶動,阿里大文娛集團本季度收入57.79億元,同比增長11%。
騰訊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數字內容方面,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同比下降3%,環比增長1%,達到 1.17 億。
可見,面對內容驅動會員增長的現實,優質劇集仍然是長視頻平臺的稀缺產品。在探索會員制的同時,國內長視頻平臺都在想方設法為品牌方服務,也迫于生存壓力將廣告越塞越滿。
據財經網報道,《繁花》一集最多的有10條廣告,包括劇首播報、前情回顧、片頭片尾、中插和創意廣告等。前三類廣告連著,《繁花》可以一口氣播6條廣告,時間長達50秒左右。
不過,對于廣告的態度,市場卻出現了另一種聲音:資本就該流入這樣的優質劇集中。“還真別說,有幾集結尾的廣告形式好有趣,竟然長達七八十秒,我剛開始還以為是正片彩蛋,看到后面才恍然大悟是廣告。”一位微博用戶表示。
但也有人對觀看體驗進行了吐槽。一位用戶對《豹變》表示:“買了會員之后,跳過廣告之后發現進度條內還有內插廣告,手動跳過之后,看到一半又有中插廣告,這還不算上中間的軟廣植入。”
從東北復興到上海風情,2024看什么?
《漫長的季節》豆瓣高贊評價中,有一條寫到,“東北真是一塊文學的熱土”。《繁花》的觀眾在當“自來水”時,也時刻強調,一定要看滬語版。
當不少人對東北影視作品的印象還停留在《鄉村愛情》時,東北早已成為一片待挖掘的文化沃土。《Hello!樹先生》《白日焰火》《平原上的火焰》為點燃了“東北熱”的第一道火,寒冷的氛圍孕育了不少“中式黑色電影”。
后來,《吉祥如意》《保你平安》等帶有明顯地域特色的電影、基于后工業時代的東北創作的《人世間》《漫長的季節》等劇,都讓“東北”再次成為文化熱詞。
王家衛鏡頭下燈光旖旎的黃河路引發了一批老上海人的懷舊熱潮,同時也引發了“精神上海人”對想象中上海的討論。
滬語也是這部劇中觀眾們津津樂道的一部分。此前《愛情神話》上映,帶著“靈啊靈啊”走出上海,最近“阿拉來了”“儂好呀”開始成為網友們打招呼的方式,類似于“看‘繁花’不看滬語版,就相當于去重慶的火鍋店點清湯鍋底”的梗層出不窮。
方言強化了影視作品的地域特征,代入感沉浸感更強,也代表了一種身份識別標簽。
從架空世界觀轉向對文化、地域的挖掘,無論是東北文藝復興,還是滬語文化滲透,都代表著長視頻平臺開始“落地”,思考觀眾到底喜歡怎樣的內容,什么樣的內容能夠引起共鳴。
根據廣電總局最新發布的《全國拍攝制作電視劇備案》公示,2023年11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62部、2135集。
2023年,懸疑依舊成為備受觀眾喜愛的題材。繼愛奇藝的迷霧劇場之后,騰訊全力打造的X劇場連續推出了三部高分好劇:《漫長的季節》《繁城之下》《歡顏》。2024年“唐探IP”將重出江湖,《唐人街探案之青年偵探團》在X劇場待播片單中。
另外,現實主義時代劇近兩年頻出爆款。最近,電影《三大隊》上映一周后,秦昊、陳明昊主演的同名電視劇隨之上線。緊接著,王凱、楊爍、董子健、楊采鈺等主演的電視劇《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宣布將于1月8日起在CCTV-1黃金時間和愛奇藝、騰訊視頻播出。
總之,無論長視頻平臺是否已經走過“漫長的季節”迎來收獲,一定程度上,《繁花》《漫長的季節》《狂飆》等優質劇集都印證了:觀眾不是不能為廣告買單,而是不為爛片買單。
如果《繁花》能在兩極分化的爭論中走出來,或許我們可以對2024的國產劇集多幾分期待。
你看《繁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