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 郁娟
2023年全年,英國化石能源發電量降至104億千瓦時(104 TWh),達到195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近日,英國氣候新聞網站Carbon Brief結合了英國政府公布的電力生產數據和市場信息,得出了上述結論。
Carbon Brief于1月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英國化石能源的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33%。其中,天然氣發電占全部發電量的31%,燃煤和燃油發電約分別占1%。
可再生能源和核電的發電占比分別為43%和13%,另有7%的電力來自進口,3%的電力來自垃圾焚燒等渠道。
“化石能源發電量的下降,由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擴張和電力需求下降帶來。” 該報告作者稱。
Carbon Brief報告顯示,自2000年代中期起,英國的電力總需求量急劇下降,去年用電總量為313億千瓦時,這一數字相比2008年的396億千瓦時,下降了21%。主要原因有英國制造業衰退、服務業占比上升,以及天然氣價格過高等。
同期,以風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高速擴張。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從2008年的23億千瓦時上升到2023年的135億千瓦時,十六年間增長了近5倍。
其中超過半數的電力都來自風電,達82億千瓦時,生物質和光伏發電也有一定比例。
英國提出目標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對電力行業減排,英國政府2021年確立目標,到2035年實現電力系統100%脫碳。
但英國電網創下的“低碳紀錄”,因為核電發電量的下滑、可再生能源增長緩慢,可能面臨反彈風險。
同日,彭博社對英國政府公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電力數據和法國電力公司英國子公司的發電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英國核電站的發電量在2023年跌至42年來最低點。
“這可能使英國增加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導致英國更難實現凈零排放目標。” 彭博社報道稱。
彭博社報道顯示,由于一座大型核電站在2022年退役,2023年英國核電發電量降至37億千瓦時,相當于上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Carbon Brief對這一數據的測算則為41億度電。
根據界面新聞查詢英國政府官網,英國核電供應電量在1998年達到頂峰,為90.6億千瓦時,此后一直波動下降。2021-2022年的供電量分別為41.7千瓦時、43.3億千瓦時。根據上述兩機構測算,無論采用哪一數據,去年英國核電發電量都為近年歷史新低。
根據英國政府數據,英國核電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高速發展,在“騰飛”之前,1982-1983年英國核電供應電量分別為38.7億千瓦時和43.9億千瓦時。
“到2026年底,英國目前在運的五座核電站按壽命周期將縮減至三座。英國政府需要考慮,在可再生能源出力下降時,如何提供清潔備用電力。” 彭博社稱。
英國在2022年4月制定了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因俄烏沖突使歐洲遭遇能源危機、天然氣價格高居不下,為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該國將目光轉向可再生能源、氫能和核電。
英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電力系統中95%的電力都來自可再生能源、核電等低碳來源。英國計劃,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量達50 GW,2050年國內核電的裝機量達24 GW。
英國實現核電目標的起點并不理想——由于投產時間早,大部分核電站近年都將退役。世界核能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英國在運核電規模為6.5 GW,共四座核電站、九個核反應堆,首次并網時間從1983-1989年不等。
為實現核電增長,英國政府規劃下一階段確保八座核反應堆投產,并設立了基金資助有關小型核反應堆的研發和建設。
除核電的“更新換代”危機之外,Carbon Brief報告顯示,2020年至今,英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乏力。其中部分原因是裝機量增長“跟不上”。
由于補貼力度不夠、項目回報率低,2023年11月,英國政府海上風電補貼的競拍遭遇流拍,成為近期風電領域標志性事件之一。路透社報道稱,當月英國政府吸取教訓后,旋即表示將下次競拍的最高電力補貼提高三分之二。
根據英國政府官網,目前英國已投產的海上風電項目規模為13.9 GW。此外路透社數據顯示,另有13 GW的海上風電項目處于建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