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伊始,龍湖就開始對組織構架進行調整,這次變動的是長三角城市公司。
1月4日晚,據界面新聞了解,龍湖近日已將南京公司與合肥公司合并,新成立的公司為合寧公司,合寧公司負責人為原合肥城市總陳濤,原南京城市總閆強另有安排。
陳濤曾任龍湖云南事業部運營總經理,于2023年2月才調任合肥公司總經理。閆強則是在2023年初才加入龍湖,由旭輝控股集團營銷中心總經理跳槽至龍湖集團擔任蘇南事業部總經理。
龍湖集團方面向界面新聞表示,此次調整是公司順應長三角一體化趨勢,在聚焦核心城市群、持續提升管理效能的戰略目標下做出的主動調整。
房地產發展模式發生變革,企業內部也需要“變”。作為為數不多還未出險的民營房企之一,龍湖選擇以組織變革推動經營效率提升。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此變動就是最近兩日的事情,看起來突然,實則是十分正常。“作為一家市場化公司,需要應對很多來自外界的變化,企業自身也要加速變化。”
在他看來,面對如今的房地產市場,房企不僅是要求生存,更要發展好,必須根據自身情況去做戰略性變化,變化“突然”也說明這家企業的自動化效率較高。
近兩年來,房地產行業調整不斷,房企們也在加快轉型步伐,在調整組織架構的同時進行人事換防,既是為了降本增效,更希望向管理要紅利。
在2023年12月份,碧桂園就開啟了新一輪變動,合并成立了7個新的區域,將區域總數縮減至21個。央企中國金茂也啟動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取消了與區域平臺地點重合的城市公司。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南京和合肥一直都是龍湖的主力城市,而且南京和合肥本就有一些城際之間的交互,兩個城市公司合并對于集團來說肯定有優勢,至少可以資源互補,“應該不存在誰吞并誰的說法。”
不過,對于龍湖為何會從這兩個城市公司入手,接下來是否還會有其他城市公司面臨變動,龍湖方面并未做出任何回應。
事實上,在如今的房地產行業環境下,不僅南京、合肥是龍湖的主力城市,可以說整個長三角城市群都算是龍湖重要的市場。2022年,龍湖在長三角地區的銷售占比達到38.5%;2023年,長三角區域的銷售在集團的占比仍超三成。
為此,龍湖還把地產航道業務的部分職能部門辦公地點從北京搬至上海虹橋,足以看出龍湖對該區域的重視程度。
但具體到南京市場,龍湖的這兩年銷售業績并不算突出。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龍湖在南京實現銷售額58.73億元,排第12名;2022年在南京銷售額68.68億元,排第16名。
近兩年的南京市場有壓力,是不少房企的共識。2023年9月初,南京再宣布放開限購,成為國內首個全面放松的核心城市。即便如此,市場行情仍未有明顯復蘇。
當時,一名南京的項目營銷總告訴界面新聞,南京在2021年之前的市場非常好,甚至沒有遭遇過波谷,但是現在可以說是進入到最低谷了,主要與大環境有關。
在合肥市場,龍湖反而相對具有優勢,2022年實現銷售金額146.9億元,位列第二名,僅次于保利發展;2023年銷售額為92.36億元,排在第五名。
從龍湖最新的動作來看,正試圖通過對組織架構進行優化,從而達到提升管理的目的。
2022年9月份,龍湖滬蘇公司已合并了龍湖蘇南公司,合并后仍稱“滬蘇公司”,蘇南公司則降級為事業部。
如今,龍湖在2024開年再對城市公司進行調整,也是對外釋放信號,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中先將內部管理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