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田鶴琪 記者 呂雅萱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成本僅14.6元的淀粉丸被包裝成“863復活丹”,售價最高達6980元。新年伊始,這起涉及全國25個省、206家經銷商的保健品詐騙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24年1月1日,據央視網報道,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人民法院對一起保健品詐騙案進行了判決,總經銷商強某犯銷售偽劣產品罪、虛假廣告罪、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合并處以有期徒刑15年;判決二級經銷商陳某某、劉某某等6人犯詐騙罪,分別處以有期徒刑5年、3年;判決楚某犯倒賣公民信息罪,處以有期徒刑3年。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時間回到一年半前,2022年6月21日,景德鎮南河公安分局民警在轄區內日常走訪時,接到被詐騙人子女報警,其稱,自己的父多次通過快遞購買某科技公司銷售的“863復活丹”保健品,被騙4萬余元。
1月3日,界面新聞聯系到家住江蘇淮安的劉女士。她的父親正是“863復活丹”的購買者之一。劉女士講述,她的父親今年80歲,3年前就曾花費2000多元購買過“863復活丸”。
據其介紹,父親年輕時是一名教師,退休后每個月能拿七八千元錢的退休工資。父親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有購買保健品的習慣,家里常年囤積大量保健品,“他也是希望自己身體健康,不想給子女添麻煩,但在我看來,這些保健品沒有發揮任何作用?!?/p>
劉女士的父親是如何接觸到保健品銷售的?她向界面新聞回憶,父親有時候會在電視上看一些保健品廣告,便主動打電話咨詢。如此下來,一些保健品推銷員會自動找上門來,劉女士認為,父親的個人信息可能已被售賣。
她介紹,“每次打電話來推銷的那些人說話都很溫柔親切,親切地叫叔叔阿姨,讓人不忍拒絕。”有一次父親接到來自安徽的保健品推銷電話,她告訴對方不要再打過來,但是對方還是持續給父親打電話,“我聲稱要報警了,那個人才沒再打來?!?/p>
劉女士表示,保健品推銷員有自己的一套銷售話術,前期他們會不斷推銷自己的產品質量好,讓消費者買了試試,沒有效果可以退款,但是,消費者想要退款的時候已經聯系不到人了,“我父親還比較要面子,即使發現沒效果被騙了,也不會去找推銷者?!眲⑴空f。
據央視新聞報道,景德鎮市公安局南河分局偵查發現,“863復活丹”經銷商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了參與電視購物的老年人信息后,安排業務員偽裝成電視購物健康顧問推薦“復活丹”保健產品,聲稱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達到其詐騙老年人錢財、非法獲利的目的。
面對父親買回來的很多保健品,劉女士會驗證后告訴父親這些是三無產品,“他知道后也不再吃了,但還是私下會主動購買”,無法及時阻止。劉女士跟父親生活在兩個城市,一年會回去看望幾次父親,面對父親反復購買保健品的行為,她表示很無奈。
據央視新聞報道,在江西省公安廳刑警總隊的指導協調下,景德鎮市公安機關搗毀“863復活丹”南京分公司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繳獲價值30余萬元“保健品”,徹底查清一個涉及全國25省、206家二級經銷商的詐騙網絡。2023年9月,公安部在全國同步發起全國集群打擊戰役,對總經銷、生產商、二級分銷商進行精準打擊。歷時90余天,以總經銷商強某為首的養老詐騙團伙成員全部落網。
據法治日報引述警方介紹,該詐騙犯罪團伙由總經銷(委托方)、生產方、分銷方3部分組成,形成一個較為完整詐騙犯罪鏈條。
總經銷(委托方)是一家名為西安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由其負責“863復活丹”產品設計、外包裝設計、定制宣傳資料及產品總經銷。生產方是經總經銷委托,由西安某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對“863復活丹”進行生產并完成產品包裝。而分銷方遍布全國各地,負責開拓客源信息,物色有經濟實力和消費能力、注重身體保養、身患疾病的老年客戶群體,掌握客戶病史、身體狀況以及個人需求等情況,利用虛假宣傳資料給被害人洗腦,虛構療效,引誘被害人購買。
該團伙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被害人聯系方式后,以電話銷售、快遞貨到付款形式,將每盒成本為14.6元的“863復活丹”以每盒1000元至6980元不等價格賣給被害人,達到非法獲利的詐騙目的。
2023年3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曾對外發布檢察機關依法懲治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并發布打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工作情況。數據顯示,2022年,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2376件3943人,起訴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7933件144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