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馮雨晨
可川科技(603052.SH)連續兩天上演“地天板”行情。
1月4日早盤競價階段,可川科技一度跌停,開盤后逐步拉升,10點40分成功封板,上演“地天板”行情,成交金額超6.98億,截至收盤未打開漲停,報收53.68元/股,創歷史新高。
前一日(1月3日),該股盤中也上演了“過山車”走勢。1月3日早盤,可川科技同樣在10點40分后的十分鐘內股價從跌停到漲停,午后,再度向下調整,截至當日收盤回調至1.79%。
累計來看,2023年12月28日至1月4日近5個交易日中,可川科技拿下四個漲停,累計上漲逾49%。
誰在買入可川科技?機構霸榜近兩日龍虎榜買一席位。
1月4日可川科技龍虎榜數據顯示,上榜營業部席位全天成交1.25億元,買入金額為7621.92萬元,賣出金額為4868.13萬元,買一為機構專用席位,買入額3364.98萬元。1月3日龍虎榜數據顯示,上榜營業部席位全天成交2.77億元,買入金額為1.36億元,賣出金額為1.41億元,買一和賣三均為機構專用席位,合計凈買入4471.3萬元。
市場炒作可川科技的熱情或來自于MR概念。MR全稱為Mixed Reality,即混合現實技術,其是與AR、VR技術合并實現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而產生的新的可視化虛擬環境。
此前消息,蘋果公司在2023年12月正式量產第一代MR產品Vision Pro,首批備貨40萬臺左右,2024年的銷量目標是100萬臺,第三年達到1000萬臺。受此影響,“果鏈”和混合現實概念股都迎來一波大漲。
在1月2日盤后披露的股價異動公告中,可川科技聲明,關注到有媒體對于MR產品概念相關的報道。公司不直接生產MR設備,公司開發的其中一款芯片制程保護功能膜為MR設備生產做配套。2023年芯片制程保護膜產品的營業收入及利潤占比較小,不足5%,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資料顯示,可川科技主要從事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功能性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客戶為消費電子及新能源汽車終端品牌商、零組件生產商及制造服務商。產品最終被應用到蘋果、華為、聯想、小米、vivo等消費電子產品以及寶馬、上汽、北汽等品牌新能源汽車上。
2022年10月,可川科技登陸上交所,發行價格34.68元/股。從歷史業績來看,可川科技“發揮穩定”,2020年至2022年,可川科技凈利潤分別為7729.37萬元、1.04億元、1.58億元。但截至2023年三季度,可川科技業績下滑明顯,歸母凈利潤7555萬元,同比下降42.15%;扣非凈利潤6276萬元,同比下降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