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鈉電車型交付,鈉電量產化序幕拉開】
孚能科技配套首輛鈉電車型下線;美國固態鈉電池實現創紀錄金屬循環率;Novonix歐洲負極計劃擱置;2023年中國刀片電池出貨量超140GWh,預計未來兩年內中國新規劃的刀片電池產能將超200GWh;12月份國內批發銷量數據將超過110萬輛,全年將近940萬輛;2023年全球鋰電池產量為1210.0GWh,同比增長14.2%,其中動力與儲能電池產量分別為879.3GWh和220.1GWh,同比增長6.7%和57.3%;蔚來汽車發布全域900V高壓架構及46105大圓柱電池;寧德時代將推出凝聚態電池的車規級版本。小米汽車發布CTB一體化電池技術;億緯鋰能發布“麟駒”系列電池。
平安證券分析指出,持續看好在鈉電產業鏈具有先發優勢的企業,在快充電池產業鏈深耕的相關企業以及大圓柱動力電池產業鏈龍頭、建議關注液冷超充站產業鏈相關企業以及在車載電源系統發展較快的相關企業。
【鋰電材料持續下跌,鈉離子電池優勢削減】
業內人士指出,碳酸鋰的價格在20萬元/噸時,鈉離子電池的邊際成本可領先約24%;當碳酸鋰價格下滑至10萬元/噸,鈉離子電池的邊際成本價格領先12%左右;而當碳酸鋰價格跌至5萬元/噸,鈉離子電池的邊際成本僅領先約5%。
而據上海鋼聯數據,截至12月27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10.25元/噸,較去年年底下降超四成,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已不再明顯。
【鋰電池價格暴跌50%儲能項目建設成本下降30%】
據財聯社,11月份,我國儲能電池銷量為16.0GWh,環比增長15.1%。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相比去年高位跌去近80%。業內人士稱,原材料大跌,鋰電池價格跌幅接近50%,這使得儲能項目的建設成本下降30%以上。目前,碳酸鋰價格穩定,鋰電池價格處于較低位置,而風電、光伏電站規模持續增長,有利于共享儲能的發展。
【資金再度借道電池ETF逢低布局板塊】
鋰電板塊連連大漲后再度調整,資金逢低布局意圖明顯。據Wind數據,電池ETF(561910)于十日均線上方盤整,獲資金接連三日增倉,五日中三度凈流入。
圖片來源:雪球
圖片來源:Wind
【板塊位于極低估值區域】
圖片來源:Wind
電池ETF(561910)跟蹤中證電池主題指數(以下簡稱:CS電池指數),涵蓋電池制造、核心材料、鋰電設備、儲能逆變器核心標的。其中超5成權重為新能源車概念。而從產業角度,CS電池指數更聚焦新能源車產業核心部分,更具高成長、高彈性特征。場外投資者可以借道聯接基金(A類:016019;C類:016020)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