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釘企飛”三國殺,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釘企飛”三國殺,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行業“兩大一小”的格局能被打破嗎?

文|豹變  陳法善

編輯 | 劉楊

「核心提示」

以釘釘上線為標志,協同辦公在國內已經走過了九年。從釘釘與企業微信的“兩強爭霸”,到飛書加入后的“三國殺”,再到2023年越跑越快的AI競賽,協同辦公江湖仍在不斷躁動。行業“兩大一小”的格局能否被打破?“釘企飛”拼的究竟是什么?

人均年度經常性收入(ARR)1.25萬美元(約合8.9萬人民幣),算是有競爭力的崗位嗎?如果這是互聯網大廠某業務線的人均產出,員工又該拿多少工資?

國家統計局2023年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1.4萬元。也就是說,1.25萬美元離平均工資線還有不小的距離,這是協同辦公軟件飛書在2022年交出的業績。

B端軟件賺錢難是行業共識,釘釘、企業微信對營收數據的披露也相當謹慎。從時間看,釘釘、企業微信分別上線于2015、2016年,與字節2016年自研的飛書并沒有明顯“代溝”,但前兩者抓住了協同辦公的第一波紅利,以及疫情帶來的爆發期。

據QuestMobile測算,2023年4月,飛書MAU(月活躍用戶)約為1200萬,大約相當于釘釘的1/17,企業微信的1/9。

互聯網“二八定律”決定了規模約等于話語權,增加了飛書追趕的難度。在互聯網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字節能否保持對飛書的投入強度,就成了影響飛書未來走向的關鍵變量。

2023年初,字節跳動CEO梁汝波曾表示,公司對飛書的研發投入不低于抖音和TikTok,但“從現在來看,ROI(投入產出比)不是很劃算”。他強調,會堅持對企業服務的投入,但也要注意加深認知,更加精益。

據36氪報道,2022年飛書員工增長至8000人。與釘釘、企業微信相比,這個數字堪稱“頂配”。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該往哪個方向使勁,決定了未來成敗。在習慣了字節“大力出奇跡”的風格后,飛書還能打破行業“兩大一小”的格局嗎?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流量紅利期,互聯網有充分的試錯空間,加上大廠業績好、不差錢,即便受挫,也不會傷筋動骨,大不了重頭再來。

但如今流量見頂,“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一旦押錯寶,很可能就跟機會失之交臂,后續再想翻身,難度不可謂不大。

強如阿里,前幾年押注消費升級,重點扶持天貓,變相放棄了海量的草根賣家,結果讓主打極致低價的拼多多靠“砍一刀”“僅退款”快速崛起。

在內容、C端上擁有絕對護城河的騰訊,押注長視頻,結果被抖音、快手等“偷了塔”,雖然騰訊通過視頻號瘋狂補課已經有所成效,但市場蛋糕的大頭已經被“抖快”吃到了嘴里。

在協同辦公這條細分賽道更是如此。

對字節跳動來說,其快速崛起與內部的賽馬機制不無關系:同一個賽道,上線若干APP,哪個跑出來了,就把資源All in。這套打法更符合C端用戶,因為個人使用一款APP的成本較小,容易跟風嘗鮮,從而快速測試出產品的市場潛力。

而在協同辦公賽道,讓企業先試水五六款協同辦公軟件,然后從中選一個,顯然不現實。因為每用一個,企業都需要把人、事、財、權等重新搬到網上,相信沒有多少企業愿意反復折騰。于是,做精飛書、打造標桿案例,就成了飛書的選擇。

為了打開知名度,飛書在明星企業家、明星公司上投入了更多資源和精力。小米創始人雷軍、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等,都公開表達過對飛書的支持。飛書官網展示的合作案例中,小鵬汽車、蔚來汽車、海底撈、元氣森林等知名度較高、社交聲量大的品牌,被放在了C位。

這種樹立標桿的做法,很多公司都做過,例如新浪微博在推廣初期,就是邀請姚晨等明星入駐,打造一個樣板,帶動其他明星、知名人物開賬號,進而吸引粉絲進場,活躍生態。

但C端屢試不爽的做法,在B端效果不一定好。因為B端用戶把“家”搬到網上,需要對業務、組織架構、溝通方式進行重構,決策鏈路較長,很難用流量一下子催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規模積累,更需要穩扎穩打。

而在功能上,飛書追求極致的協作體驗,雖然收獲了不少粉絲,但對企業而言,這些功能跟釘釘、企微在本質上沒有太大差距,想挖這兩家的墻角自然也就沒那么容易。

飛書這種立標桿、重細節的選擇,更適合初期做好口碑的階段,但隨著釘釘、企微跑馬圈地加速,留給飛書“精耕細作”的時間不多了。

實際上,飛書跟抖音的上線時間接近,但后者早已跑通了電商、直播、信息流等變現通路,成了字節最賺錢的“印鈔機”。相比之下,飛書依然是協同辦公領域的追隨者,至少說明了樹標桿、打造先進人設的策略效率并不高。

意外之喜與劍走偏鋒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有句名言:消費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

協同辦公在國內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

在協同辦公發展的最初階段,行業關鍵詞是移動辦公的普及,主要參與者是釘釘、企業微信,以2015年釘釘上線為起點。

釘釘可以說是阿里跟騰訊爭奪C端社交市場失敗后的意外驚喜——來往APP失敗后,團隊要找出路,準備在不被看好的協同辦公這一細分市場破釜沉舟。

彼時,市場普遍認為,只有針對C端用戶需求的APP,才有可能成為擁有上億用戶的爆款產品。在此之前,國內還沒有一款B端APP能走俏。微信為了不影響用戶體驗,在B端一直保持克制。而當時國外的協同辦公軟件多為PC端,總之,市場容量缺少可資參考的坐標。

但企業的痛點切實存在:工作和生活信息通過微信、QQ、郵件、短信、電話傳遞,很容易出現遺漏,效率不高,加上當時移動互聯、“免費”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廣大中小企業迫切想要一款免費的協同辦公軟件,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

測不出市場邊界的釘釘創始團隊也猶豫過,all in協同辦公是否太過于冒險,一旦失敗,甚至可能意味著在阿里職業生涯的終結。最終,釘釘在湖畔花園“閉關”打磨近9個月后,于2015年1月上線了1.0版本,點燃了燎原的星星之火。

上線之初的釘釘實在難以撼動微信在社交領域的地位,也因此得以在低調發育中不斷壯大,等微信反應過來,在2016年4月推出企業微信時,釘釘已經抓住了一部分用戶的心智。

由于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兩家公司正面硬剛同一業務,往往以“燒錢”潦草收場,企業微信沒有選擇跟釘釘正面對線,加上珍惜羽毛的微信沒有貿然將用戶池開放給企業微信,導致雖然背靠騰訊,企業微信的冷啟動進展緩慢。

企業微信的另辟蹊徑“雖遲但到”,在2019年底的3.0版本中,開放了加個人為好友、客戶群、客戶朋友圈等功能,才打通了人無我有的“B2B2C”鏈路,跟釘釘差異化競爭,確立了兩強并立、各有春秋的格局。

在公司積累跟時代紅利剛好契合的節點,釘釘、企業微信恰如其分的把握住了轉瞬即逝的機會窗口,做出了正確的決定,開拓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飛書沒有這么幸運,2016年開始自研、2017年上線,在初期對外部需求的反應不夠敏捷,很長一段時間里只是字節內部自用的辦公軟件。也因此錯過了最初的市場窗口期。

誰接住了“潑天的流量”?

在2020年之前,協同辦公主要由運營驅動,隨著移動互聯網逐漸飽和,釘釘、企業微信似乎快要摸到天花板了。

而2020年春天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意中開啟了協同辦公新階段,眾多大型企業、業態搬到了線上,對業務數字化的需求也從“毛坯房”變成了“精裝修”。由于飛書的加入,行業格局也變成了“三國殺”。

率先接住流量的是釘釘。在線辦公、在線教育成了全民剛需,使得釘釘的用戶規模迅速膨脹:從2019年底的“服務1000萬家組織”,變成了2020年8月的“1500萬家”。在疫情催化下,釘釘用戶規模在幾個月內就增長了50%。

數量增加之外,更關鍵的是做深生態。疫情之前,不少企業只用釘釘考勤、打卡、發工資條等基礎功能,業務系統還圈定在公司內網之中。疫情讓釘釘意識到,如果不改變,很可能“就死了”,因此加速了業務的全面線上化。特別是中大型企業、教育系統、政務系統等對協同辦公有剛需的單位,率先融入釘釘。

在不窮看來,to B軟件不可能為客戶包辦一切,需要激發客戶解決問題的創造力。因此,釘釘在這一階段把重點落在加強PaaS、SaaS等通用能力上,通過低代碼、拖拉拽等方式,降低應用開發門檻,使企業碎片化的需求得以快速被解決。

井噴的需求擠爆了釘釘的服務器,而釘釘也借勢實現了高速增長。原阿里云智能總裁行癲在與《財經》主編何剛的一場對話,很生動地形容了這種變化:

“之前經常琢磨,秋天是怎么變化到冬天的?是一天天的溫度降下來的,還是一個突然變化過程?后來發現,絕大部分時候是一夜之間冷空氣襲來,一場狂風冷雨,季節就完成了轉換。這次疫情對于數字化轉型進程的影響,有這個味道。不少需求因疫情而加速,很多事情本來是需要三五年的發展過程,可能會在一年之內就完成轉換。”

企業微信也吃到了疫情的紅利。就在疫情開始前幾個月,騰訊恰如其時地打通了企業微信跟個人微信的鏈路,相當于剛做好熱身運動,比賽的發令槍就打響了。

跟釘釘借力線上辦公、線上教育類似,企業微信在疫情期間的兩大抓手是線上問診和私域運營。其中,私域運營沉淀為企業微信差異化競爭的大殺器,成了商品零售、服務、培訓等需要跟大量C端客戶溝通的崗位的首選。

飛書也因為疫情而被加速推向市場:2020年2月,字節宣布飛書向1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開放三年的商業版免費使用權。據參與過當時飛書推廣的字節市場部員工回憶,任務下得很急,召集不少電商老板聽線上宣講,甚至請來了打響抖音直播帶貨“第一槍”的羅永浩,把新創業的公司開在了飛書上。

由于市場上已經存在類似功能的產品,飛書在差異化方面,選擇主打極致產品體驗和“先進管理”理念。

從結果上看,雖然飛書在文檔協作、信息的透明度和流轉等功能上口碑不錯,但對企業來說,更愿意為能“直接賺錢”的服務買單,單個功能做到“天花板”,很難成為掏錢的理由。加上飛書用戶基數太小,未能就此改變協同辦公的格局。

AI競賽,越跑越快

2023年,協同辦公全面開啟AI競賽。由于生態各異,各家也選擇了不同的AI發展路徑。

釘釘的B端優勢,以及更完善的組織架構管理功能,其AI與一線工作場景結合得更緊密,能對前端需求快速反應。例如,HR在紙上畫個招聘草圖拍照上傳后,幾秒鐘之后,一個數字化招聘專員小程序就生成了,自動跟進從簡歷篩選、預約面試,到辦理入住等全流程,招聘效率大大提升。

為了方便在各種場景下能快速使用AI,只要在對話框輸入斜杠“/”,就能調出AI入口,擺脫了此前釘釘功能略顯復雜的短板。

2023年初,釘釘正式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開啟全面智能化。目前,釘釘17條產品線已經全面接入大模型,包括低代碼、知識庫、釘釘會議、IM群聊、酷應用等,滿足千行百業的碎片化需求。在AI的加持下,目前釘釘的付費企業數超過10萬家,付費DAU超2300萬。

企業微信則憑借在C端用戶方面的優勢,與個人微信、小程序一起,構筑起微信大生態的護城河。疊加AI之后,企業微信可以在營銷獲客、私域運營、客服機器人等場景,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

有贊創始人兼CEO白鴉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2024上表示,將公司優秀的結案報告、客戶成功手冊“喂”給AI后,企業微信便有了啟發式對話的能力。

例如,當店員苦惱如何提升銷售業績時,AI會提示從企微2000個好友中篩選10個高凈值客戶,優先聯系和維護,以便順利轉化成業績;甚至能向客戶提出更好的運營建議,并自動執行,交付結果。

相比之下,飛書向外界透露的AI進展較少。在飛書官網可以看到,其AI主要應用于語言智能翻譯、各場景的語言轉文字、自動問答、智能糾錯及預警、智能推薦等,更側重于協同辦公。

也就是說,面對AI提供的超車機遇,飛書依然將重心放在了極致的文檔體驗、優化組織協作上。

而修煉這種能力能否縮小飛書跟釘釘、企微的差距尚未可知,卻容易使得飛書降維去接受WPS、微軟等傳統辦公軟件的挑戰。例如,WPS已經在置頂的工具欄、鼠標光標里增加了“WPS AI”入口,提供續寫、潤色、擴寫等內容生成,以及文檔閱讀服務。

不過,AI給行業帶來的改變尚處于初期,微軟Office接入ChatGPT-4,百度如流也發布了AI助手,對現有協同辦公玩家而言,沒有誰更安全,都面臨著機會與考驗,也因此更需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釘釘

436
  • 早開會晚總結、上班禁玩微信微博?釘釘被曝嚴抓考勤
  • 招商證券聯合釘釘打造AI“招小聚”,榮獲信通院“高質量數字化轉型十大典型案例”

微信

4.9k
  • 早開會晚總結、上班禁玩微信微博?釘釘被曝嚴抓考勤
  • 微信上線新功能,聊天引用消息可回復語音和表情包

字節跳動

4.1k
  • 字節跳動:尚在與美政府商談之中,未達成任何協議
  • 抖音:網傳“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加入新加坡國籍”為不實信息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釘企飛”三國殺,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行業“兩大一小”的格局能被打破嗎?

文|豹變  陳法善

編輯 | 劉楊

「核心提示」

以釘釘上線為標志,協同辦公在國內已經走過了九年。從釘釘與企業微信的“兩強爭霸”,到飛書加入后的“三國殺”,再到2023年越跑越快的AI競賽,協同辦公江湖仍在不斷躁動。行業“兩大一小”的格局能否被打破?“釘企飛”拼的究竟是什么?

人均年度經常性收入(ARR)1.25萬美元(約合8.9萬人民幣),算是有競爭力的崗位嗎?如果這是互聯網大廠某業務線的人均產出,員工又該拿多少工資?

國家統計局2023年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1.4萬元。也就是說,1.25萬美元離平均工資線還有不小的距離,這是協同辦公軟件飛書在2022年交出的業績。

B端軟件賺錢難是行業共識,釘釘、企業微信對營收數據的披露也相當謹慎。從時間看,釘釘、企業微信分別上線于2015、2016年,與字節2016年自研的飛書并沒有明顯“代溝”,但前兩者抓住了協同辦公的第一波紅利,以及疫情帶來的爆發期。

據QuestMobile測算,2023年4月,飛書MAU(月活躍用戶)約為1200萬,大約相當于釘釘的1/17,企業微信的1/9。

互聯網“二八定律”決定了規模約等于話語權,增加了飛書追趕的難度。在互聯網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字節能否保持對飛書的投入強度,就成了影響飛書未來走向的關鍵變量。

2023年初,字節跳動CEO梁汝波曾表示,公司對飛書的研發投入不低于抖音和TikTok,但“從現在來看,ROI(投入產出比)不是很劃算”。他強調,會堅持對企業服務的投入,但也要注意加深認知,更加精益。

據36氪報道,2022年飛書員工增長至8000人。與釘釘、企業微信相比,這個數字堪稱“頂配”。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該往哪個方向使勁,決定了未來成敗。在習慣了字節“大力出奇跡”的風格后,飛書還能打破行業“兩大一小”的格局嗎?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流量紅利期,互聯網有充分的試錯空間,加上大廠業績好、不差錢,即便受挫,也不會傷筋動骨,大不了重頭再來。

但如今流量見頂,“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一旦押錯寶,很可能就跟機會失之交臂,后續再想翻身,難度不可謂不大。

強如阿里,前幾年押注消費升級,重點扶持天貓,變相放棄了海量的草根賣家,結果讓主打極致低價的拼多多靠“砍一刀”“僅退款”快速崛起。

在內容、C端上擁有絕對護城河的騰訊,押注長視頻,結果被抖音、快手等“偷了塔”,雖然騰訊通過視頻號瘋狂補課已經有所成效,但市場蛋糕的大頭已經被“抖快”吃到了嘴里。

在協同辦公這條細分賽道更是如此。

對字節跳動來說,其快速崛起與內部的賽馬機制不無關系:同一個賽道,上線若干APP,哪個跑出來了,就把資源All in。這套打法更符合C端用戶,因為個人使用一款APP的成本較小,容易跟風嘗鮮,從而快速測試出產品的市場潛力。

而在協同辦公賽道,讓企業先試水五六款協同辦公軟件,然后從中選一個,顯然不現實。因為每用一個,企業都需要把人、事、財、權等重新搬到網上,相信沒有多少企業愿意反復折騰。于是,做精飛書、打造標桿案例,就成了飛書的選擇。

為了打開知名度,飛書在明星企業家、明星公司上投入了更多資源和精力。小米創始人雷軍、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等,都公開表達過對飛書的支持。飛書官網展示的合作案例中,小鵬汽車、蔚來汽車、海底撈、元氣森林等知名度較高、社交聲量大的品牌,被放在了C位。

這種樹立標桿的做法,很多公司都做過,例如新浪微博在推廣初期,就是邀請姚晨等明星入駐,打造一個樣板,帶動其他明星、知名人物開賬號,進而吸引粉絲進場,活躍生態。

但C端屢試不爽的做法,在B端效果不一定好。因為B端用戶把“家”搬到網上,需要對業務、組織架構、溝通方式進行重構,決策鏈路較長,很難用流量一下子催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規模積累,更需要穩扎穩打。

而在功能上,飛書追求極致的協作體驗,雖然收獲了不少粉絲,但對企業而言,這些功能跟釘釘、企微在本質上沒有太大差距,想挖這兩家的墻角自然也就沒那么容易。

飛書這種立標桿、重細節的選擇,更適合初期做好口碑的階段,但隨著釘釘、企微跑馬圈地加速,留給飛書“精耕細作”的時間不多了。

實際上,飛書跟抖音的上線時間接近,但后者早已跑通了電商、直播、信息流等變現通路,成了字節最賺錢的“印鈔機”。相比之下,飛書依然是協同辦公領域的追隨者,至少說明了樹標桿、打造先進人設的策略效率并不高。

意外之喜與劍走偏鋒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有句名言:消費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

協同辦公在國內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

在協同辦公發展的最初階段,行業關鍵詞是移動辦公的普及,主要參與者是釘釘、企業微信,以2015年釘釘上線為起點。

釘釘可以說是阿里跟騰訊爭奪C端社交市場失敗后的意外驚喜——來往APP失敗后,團隊要找出路,準備在不被看好的協同辦公這一細分市場破釜沉舟。

彼時,市場普遍認為,只有針對C端用戶需求的APP,才有可能成為擁有上億用戶的爆款產品。在此之前,國內還沒有一款B端APP能走俏。微信為了不影響用戶體驗,在B端一直保持克制。而當時國外的協同辦公軟件多為PC端,總之,市場容量缺少可資參考的坐標。

但企業的痛點切實存在:工作和生活信息通過微信、QQ、郵件、短信、電話傳遞,很容易出現遺漏,效率不高,加上當時移動互聯、“免費”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廣大中小企業迫切想要一款免費的協同辦公軟件,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

測不出市場邊界的釘釘創始團隊也猶豫過,all in協同辦公是否太過于冒險,一旦失敗,甚至可能意味著在阿里職業生涯的終結。最終,釘釘在湖畔花園“閉關”打磨近9個月后,于2015年1月上線了1.0版本,點燃了燎原的星星之火。

上線之初的釘釘實在難以撼動微信在社交領域的地位,也因此得以在低調發育中不斷壯大,等微信反應過來,在2016年4月推出企業微信時,釘釘已經抓住了一部分用戶的心智。

由于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兩家公司正面硬剛同一業務,往往以“燒錢”潦草收場,企業微信沒有選擇跟釘釘正面對線,加上珍惜羽毛的微信沒有貿然將用戶池開放給企業微信,導致雖然背靠騰訊,企業微信的冷啟動進展緩慢。

企業微信的另辟蹊徑“雖遲但到”,在2019年底的3.0版本中,開放了加個人為好友、客戶群、客戶朋友圈等功能,才打通了人無我有的“B2B2C”鏈路,跟釘釘差異化競爭,確立了兩強并立、各有春秋的格局。

在公司積累跟時代紅利剛好契合的節點,釘釘、企業微信恰如其分的把握住了轉瞬即逝的機會窗口,做出了正確的決定,開拓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飛書沒有這么幸運,2016年開始自研、2017年上線,在初期對外部需求的反應不夠敏捷,很長一段時間里只是字節內部自用的辦公軟件。也因此錯過了最初的市場窗口期。

誰接住了“潑天的流量”?

在2020年之前,協同辦公主要由運營驅動,隨著移動互聯網逐漸飽和,釘釘、企業微信似乎快要摸到天花板了。

而2020年春天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意中開啟了協同辦公新階段,眾多大型企業、業態搬到了線上,對業務數字化的需求也從“毛坯房”變成了“精裝修”。由于飛書的加入,行業格局也變成了“三國殺”。

率先接住流量的是釘釘。在線辦公、在線教育成了全民剛需,使得釘釘的用戶規模迅速膨脹:從2019年底的“服務1000萬家組織”,變成了2020年8月的“1500萬家”。在疫情催化下,釘釘用戶規模在幾個月內就增長了50%。

數量增加之外,更關鍵的是做深生態。疫情之前,不少企業只用釘釘考勤、打卡、發工資條等基礎功能,業務系統還圈定在公司內網之中。疫情讓釘釘意識到,如果不改變,很可能“就死了”,因此加速了業務的全面線上化。特別是中大型企業、教育系統、政務系統等對協同辦公有剛需的單位,率先融入釘釘。

在不窮看來,to B軟件不可能為客戶包辦一切,需要激發客戶解決問題的創造力。因此,釘釘在這一階段把重點落在加強PaaS、SaaS等通用能力上,通過低代碼、拖拉拽等方式,降低應用開發門檻,使企業碎片化的需求得以快速被解決。

井噴的需求擠爆了釘釘的服務器,而釘釘也借勢實現了高速增長。原阿里云智能總裁行癲在與《財經》主編何剛的一場對話,很生動地形容了這種變化:

“之前經常琢磨,秋天是怎么變化到冬天的?是一天天的溫度降下來的,還是一個突然變化過程?后來發現,絕大部分時候是一夜之間冷空氣襲來,一場狂風冷雨,季節就完成了轉換。這次疫情對于數字化轉型進程的影響,有這個味道。不少需求因疫情而加速,很多事情本來是需要三五年的發展過程,可能會在一年之內就完成轉換。”

企業微信也吃到了疫情的紅利。就在疫情開始前幾個月,騰訊恰如其時地打通了企業微信跟個人微信的鏈路,相當于剛做好熱身運動,比賽的發令槍就打響了。

跟釘釘借力線上辦公、線上教育類似,企業微信在疫情期間的兩大抓手是線上問診和私域運營。其中,私域運營沉淀為企業微信差異化競爭的大殺器,成了商品零售、服務、培訓等需要跟大量C端客戶溝通的崗位的首選。

飛書也因為疫情而被加速推向市場:2020年2月,字節宣布飛書向1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開放三年的商業版免費使用權。據參與過當時飛書推廣的字節市場部員工回憶,任務下得很急,召集不少電商老板聽線上宣講,甚至請來了打響抖音直播帶貨“第一槍”的羅永浩,把新創業的公司開在了飛書上。

由于市場上已經存在類似功能的產品,飛書在差異化方面,選擇主打極致產品體驗和“先進管理”理念。

從結果上看,雖然飛書在文檔協作、信息的透明度和流轉等功能上口碑不錯,但對企業來說,更愿意為能“直接賺錢”的服務買單,單個功能做到“天花板”,很難成為掏錢的理由。加上飛書用戶基數太小,未能就此改變協同辦公的格局。

AI競賽,越跑越快

2023年,協同辦公全面開啟AI競賽。由于生態各異,各家也選擇了不同的AI發展路徑。

釘釘的B端優勢,以及更完善的組織架構管理功能,其AI與一線工作場景結合得更緊密,能對前端需求快速反應。例如,HR在紙上畫個招聘草圖拍照上傳后,幾秒鐘之后,一個數字化招聘專員小程序就生成了,自動跟進從簡歷篩選、預約面試,到辦理入住等全流程,招聘效率大大提升。

為了方便在各種場景下能快速使用AI,只要在對話框輸入斜杠“/”,就能調出AI入口,擺脫了此前釘釘功能略顯復雜的短板。

2023年初,釘釘正式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開啟全面智能化。目前,釘釘17條產品線已經全面接入大模型,包括低代碼、知識庫、釘釘會議、IM群聊、酷應用等,滿足千行百業的碎片化需求。在AI的加持下,目前釘釘的付費企業數超過10萬家,付費DAU超2300萬。

企業微信則憑借在C端用戶方面的優勢,與個人微信、小程序一起,構筑起微信大生態的護城河。疊加AI之后,企業微信可以在營銷獲客、私域運營、客服機器人等場景,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

有贊創始人兼CEO白鴉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2024上表示,將公司優秀的結案報告、客戶成功手冊“喂”給AI后,企業微信便有了啟發式對話的能力。

例如,當店員苦惱如何提升銷售業績時,AI會提示從企微2000個好友中篩選10個高凈值客戶,優先聯系和維護,以便順利轉化成業績;甚至能向客戶提出更好的運營建議,并自動執行,交付結果。

相比之下,飛書向外界透露的AI進展較少。在飛書官網可以看到,其AI主要應用于語言智能翻譯、各場景的語言轉文字、自動問答、智能糾錯及預警、智能推薦等,更側重于協同辦公。

也就是說,面對AI提供的超車機遇,飛書依然將重心放在了極致的文檔體驗、優化組織協作上。

而修煉這種能力能否縮小飛書跟釘釘、企微的差距尚未可知,卻容易使得飛書降維去接受WPS、微軟等傳統辦公軟件的挑戰。例如,WPS已經在置頂的工具欄、鼠標光標里增加了“WPS AI”入口,提供續寫、潤色、擴寫等內容生成,以及文檔閱讀服務。

不過,AI給行業帶來的改變尚處于初期,微軟Office接入ChatGPT-4,百度如流也發布了AI助手,對現有協同辦公玩家而言,沒有誰更安全,都面臨著機會與考驗,也因此更需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东乡| 浦城县| 贞丰县| 会理县| 闽侯县| 鹤壁市| 南汇区| 北安市| 安岳县| 沧州市| 贺州市| 克拉玛依市| 久治县| 康乐县| 平利县| 荔浦县| 安仁县| 浙江省| 抚宁县| 吴忠市| 措美县| 湘乡市| 五常市| 柯坪县| 长葛市| 灯塔市| 延庆县| 元谋县| 瑞安市| 青铜峡市| 万宁市| 孙吴县| 神农架林区| 涪陵区| 大连市| 怀柔区| 井研县| 龙井市| 民和|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