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鐵礦石價格創下自2021年8月以來的新高。
截至1月3日,即2024年內第二個交易日收盤,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上漲2.83%,報收1017.5元/噸,創28個月來新高;前一個交易日報收1002元/噸,突破1000元關口。
我的鋼鐵網鐵礦石分析師陳效楠表示,支撐礦價偏強運行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三方面。
一是成材端庫存整體矛盾并不大,且市場對于開春后需求的預期仍舊存在,對上游原料端需求形成支撐;二是港口端鐵礦石現貨庫存雖然近期表現累庫,但與往年同期水平相比仍舊處于低位;三是市場對于鋼廠原料端的補庫預期依舊存在,但隨著鋼廠補庫的結束,后期礦價可能面臨回調的風險。
據我的鋼鐵網消息,1月3日,全國累計九家鋼廠發布調價信息,最高漲價幅度達30元/噸。其中,首鋼長治對螺紋鋼、理計光圓鋼筋、盤螺、線材價格統一上調20元/噸,對型鋼價格統一上調30元/噸。
下游鋼價也有所上漲。據我的鋼鐵網統計,1月3日螺紋鋼均價較上一交易日價格上漲14元/噸;中厚板均價較上一交易日價格上漲17元/噸;角鋼均價較上一交易日價格上漲9元/噸;槽鋼均價較上一交易日價格上漲10元/噸;鋼絞線均價較上一交易日價格平穩。
國泰君安期貨指出,近期下游鋼鐵成材現貨成交環比略微轉暖,帶動上游爐料估值小幅度走高。鐵水產量延續季節性下滑,但同比依然偏高,港口累庫后同比依然偏低,基本面對于鐵礦價格仍存一定支撐。
鐵礦石能否繼續穩定在1000關口仍然存疑。國泰君安指出,市場對于未來供需的演變預測分歧較大。
一方面,主流礦發運依然寬松穩定,港口庫存后期累積向上驅動預期較足;另一方面,鐵礦需求和下游成材需求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近期的補庫驅動只反映出季節性下的常態趨勢,并未有太多超預期的表現。
也有其他機構表達了對鐵礦石或回落的預測。寶城期貨認為,鐵礦石供需格局持續走弱,經營狀況不佳疊加環保限產,鋼廠停產檢修增多,礦石終端消耗繼續回落,上周樣本鋼廠日均鐵水產量和進口礦日耗環比下降,且降幅擴大,疲弱需求易抑制礦價。
據我的鋼鐵網消息,山西省內已累計停產檢修高爐11座,日影響鐵水產量約在3.85萬噸,日產能利用率為73.45%,相比上期下降10.35%。1月5日后,昌鑫兩座高爐也將進入停產檢修狀態,屆時山西省內鋼廠高爐產能利用率將下降至70%以內。
還有多家鋼廠進入檢修期。1月2-31日,山東萊鋼永鋒鋼鐵有限公司開始檢修,兩座轉爐輪流停產,每座轉爐停半個月,兩座高爐休風一個月,產線減產,日均影響產量0.7萬噸。
廣東中南鋼鐵、六安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均自1月2日起,對轉爐進行檢修,預計影響總產量約2.5萬噸和6.5萬噸。浙江譽鑫實業有限公司將于1月4日停產,預計復產時間2月26日,日均影響產量0.3萬噸。
據我的鋼鐵網統計,上周全國247家樣本鋼廠鐵礦石庫存環比增37萬噸;港口庫存繼續回升,45港庫存環比增105萬噸。
供應端,上周全球鐵礦石發運總量環比減少182.2萬噸,仍處于高位水平;需求端,日均鐵水產量環比減少5.36萬噸至221.28萬噸。
從上述數據看,近期鐵礦石供應穩定但需求有所回落,或難以支撐鐵礦石價格繼續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