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戲觀察
一年半時間,巨人網絡從2022年年中聯席CEO吳萌辭職、史玉柱回歸監制原始征途,到24剛開年1月1日張棟接替劉偉擔任CEO。
相比在產品市場上的低調,巨人的頭部掙扎額外激烈。而隨著劉偉的卸任,在游戲價值論看來巨人算是真正的進入后史玉柱時代。
在早些年史玉柱已經開始慢慢隱退時,我們曾一度認為可能會是紀學鋒、丁國強、彭程中的一位接棒掌舵巨人,后來吳萌的突然崛起似乎又成了眾望所歸。
但最終,這些人一個個的出走,負責后史玉柱時代掌舵的,是一個突然殺出,與史玉柱一樣“大嘴巴”的張棟。
張棟到底會帶領這個已經20年的游戲帝國駛向何方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的是,這個已經略顯沉寂的帝國,需要一些新鮮血液,需要重新站在聚光燈下。
那里本該有巨人的位置。
網絡大V史玉柱
上海灘這里從來不缺少故事,史玉柱和陳天橋就是這樣一對CP。
2004年,史玉柱從盛大整個挖來了《英雄年代》團隊,在保健品幫他徹底翻身后,開始涉足網游行業。當時的史玉柱已經開始顯露他“大嘴巴”的本色。
在一篇采訪當中他直言,“2003年在玩《傳奇世界》時,發現了好多不合理的地方,我向陳天橋建議后,他卻沒做修改,這讓我感覺到網游還有巨大的空間?!?/p>
在當年能夠說出“教陳天橋做游戲”的或許只有史玉柱這樣的“狂人”,畢竟另外一個叫馬化騰的年輕人在一年前同樣也曾拜訪過陳天橋,只不過當時馬化騰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帶著團隊去上海向陳天橋請教了一番,想看看創造奇跡的《傳奇》到底有何魅力。
然而虔誠請教的馬化騰后來在《凱旋》這款游戲上一敗涂地,自此打定注意只做以QQ游戲大廳為代表的休閑類游戲,這一口氣直到2008年才緩過來。
而帶著“我教你做游戲”的狂人史玉柱卻一炮而紅,于2005年上線的《征途》造就了另外一個網游大佬,自此史玉柱的江湖地位徹底不可撼動。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史玉柱的“大嘴巴”開始一刻不停,在接受各種媒體采訪時常常語出驚人,在談到《征途》能成時,他說秘密之一是,“養100個人陪1個人玩”。
這個秘密后來也成了國產網游的標配。
進入社交媒體時代后,史玉柱更是如魚得水,2009年底史玉柱開通了微博,取名為“史玉柱大閑人”。他在簡介里主動給自己貼上三個標簽:好色、黑心、大嘴巴。

他在微博里展示自己的生活,透露和馬云等朋友的密切交往,點評時事,追述往事,發表著各種話題的議論。到了2012年年中,他的粉絲數突破了600萬,成為了知名大V。
在大嘴巴這點上,張棟是史玉柱的最佳接班人
也就是史玉柱開通微博的2009年,張棟從騰訊跳槽到了巨人。
或許是看著自己的大老板在微博上高強度上網沖浪,對線各路豪杰,張棟的內心也埋下了這樣一顆“大嘴巴”的種子。
只是當時的他還人微言輕,需要靜待時機,這個時機就是他從巨人離開,執掌網易與暴雪的合資公司網之易。
2013年,張棟加入網易,組建了網易暴雪游戲中國發行和電競團隊,此后歷任上海合作部總經理,上海網之易法定代表人及執行董事等職位。
負責網之易后,張棟開始徹底放飛自我,微博成了他的第二辦公場所,高頻率社交回復與玩家們打成一片,相處融洽。
然而在魔獸由點卡制轉入月卡制的歷史節點上,張棟語出驚人,對于各種反對月卡制的玩家“陰陽怪氣”,頗有動視暴雪后來的那一番,“你們沒有手機嗎?”的意思。

或許,動視暴雪就是從這里學來的靈感。
張棟也自此徹底在暴雪系玩家當中打開了“名聲”,只是這不妨礙張棟在此后依舊頻頻發聲,他一度成為了網之易的最佳新聞發言人。
2022年起,張棟加入網易云音樂管理團隊,負責商業化及市場等多項工作,同時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這種暫離游戲行業的身份轉變并沒有讓其在社交平臺上偃旗息鼓,在暴雪與網易停止合作時,你可以看到他各種“犀利”的評論,并且一直延續到了如今沸沸揚揚的暴雪與網易可能復婚,在這種事情上,張棟只會遲到,永不缺席。

與暴雪網易無關的事宜上你同樣可以看到張棟的身影,23年5月三連銳評開團米哈游《崩壞:星穹鐵道》將其沖上輿論的峰尖浪口。

雖然張棟類似免責聲明式的與游戲行業進行了切割,希望以玩家的身份來輸出觀點,但攻擊性極強的言論還是讓身后的網易云音樂遭了殃,被玩家連帶一起噴的灰頭土臉。
這么高頻率的沖浪和對線強度,在目前國內游戲公司CEO們中可以稱之為頂流。
對了,張棟就在前兩天還轉發了暴雪前CEO考迪克離任的黑白照。

劉偉11年CEO生涯回顧
也就是張棟離開巨人加盟網之易的2013年,史玉柱辭去巨人網絡CEO職務,由劉偉接任。
早在珠海的巨人大廈時期,劉偉就已經是史玉柱的秘書,是心腹人員,她完整陪伴著著史玉柱一起經歷了巨人大廈的失敗,腦白金的東山再起,巨人網絡的功成名就。
網上關于史玉柱和劉偉的報道有很多,作為史玉柱的心腹愛將,當年號稱四個火槍手之一,跟隨其超過30年。
根據之前的采訪,“如果把整個公司看成一艘船,老史是舵手,他要把握方向,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崗位去配合他,但是日常管理他基本上不管了,我就要把握全局了。”
某種意義上,劉偉一直扮演的是巨人內政大管家的角色,史玉柱離開,劉偉接任CEO,只是換了一個站在臺前的人,負責日常管理。
史玉柱離開后的業務一代目其實是策劃出身、從劉偉手中接任總裁的紀學鋒。當時的紀學鋒憑借《征途2》一戰,擊敗了主導《仙俠世界》的丁國強上位,負責巨人整個集團向手游轉型。
馬后炮來說,巨人在手游第一波野蠻生長中并沒有占到足夠的便宜,《虛榮》、《街籃》都未能收獲預期,手游市場同樣只能依靠征途IP。
2016年1月紀學鋒明確卸任總裁2017年出走。
與此同時,2012年加入巨人網絡的吳萌,三年后拿出《球球大作戰》,成為《征途》之后巨人的支柱產品,時至今日依舊可以保持暢銷前百。某種程度上,主打年輕用戶的球球一度符合頭部渴求大DAU的特性。

球球的成功也幫助吳萌成為業務帶頭人二代目。
2020年1月2日,巨人網絡宣布任命《球球大作戰》制作人吳萌出任公司聯席CEO,全面負責公司業務,同時也是巨人首位85后高管,當時的說法是此次任命意味著”公司已完成管理層的年輕化調整,公司發展開啟新篇章?!?/p>
這時劉偉負責的依然是公司投資、集團公共職能等業務。
2022年6月,吳萌離職。關于離職原因官方給出的是個人原因。
吳萌離開兩個月后,史玉柱在微博官宣復出。復出之后親自監制新手游《原始征途》。
2023年3月,《原始征途》正式上線公測,首月流水突破3億元。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67億元,同比增長44.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85億元,同比增長39.87%。
然而《原始征途》這款游戲的成功并不能掩蓋巨人在這11年其實是掉隊的。根據巨人的財報顯示,2012年其年收入就達到了21.5億元,凈利潤9.9億元。
11年后,巨人的業績與11年前,基本沒有差別,而這11年是中國游戲產業產值從600億到3000億的飛躍。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去說,劉偉也算是穩住了史玉柱離開后的巨人,這并不容易,并且她也不算是業務線的負責人。期間她還深度參與了公司的私有化進程,并且參與了Playtaki一案,盡管失敗了,但在當時看Playtaki的確可以為巨人帶來一輪飛躍。
現在,劉偉最終離任。
巨人正式進入后史玉柱時代
劉偉的卸任,一定意義上代表著老巨人自此將舞臺徹底讓給了更為年輕的一代。
對于巨人而言,此次的確需要的并不只是新一任大管家,而是對外能戰略指導開疆拓土,對內保持穩定文武兼備的掌舵人。
其實吳萌擔任二代目的時候,巨人網絡也嘗試革新,推出業務合伙人制,在業務上提拔了一批年輕骨干,讓懂業務、懂用戶的年輕人成為一線業務負責人。
在海外取得不錯成績的《Super Sus》就是在這樣的制度下推出的產品,它的制作人傳聞就是出自吳萌的《球球大作戰》項目組。
但吳萌畢竟還是離開了,史玉柱救火,利用自身影響力和對征途IP的理解詮釋確實讓《原始征途》為巨人續了一大口血。
但這些年巨人無論是外部輸血還是資本運作,都只能解巨人的一時之急,包括AI的相關計劃也只是起步階段的長期布局。
決定巨人命運的關鍵還是離開征途的自研產品,能否尋找到下一個《球球大作戰》這樣的新作。
這個任務,已經62歲的史玉柱縱有心,亦無力,而劉偉一直以來就不是負責業務線,尋找三代目成為了巨人的當務之急。
就在我們以為三代目將同樣出自公司內部時,張棟突然殺出,接手巨人。
并且,與之前紀學鋒和吳萌接任時,有劉偉作為名義上的CEO不同,這一次劉偉也選擇了退居幕后,這給予了張棟更勝于前兩任的權利。
對于巨人而言,到了現在這個階段能打的武將比文臣更重要,張棟出任CEO很可能意味著巨人將從之前10年的保守當中徹底轉變。
與劉偉的低調不同,張棟身上有著一種屬于年輕人銳氣,以及和玩家們直接溝通的勇氣,這在巨人身上是已經很久違的一種氣質。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史玉柱被認可的原因和影響力不只是風趣詼諧的網絡發言,而是確實能帶產品力挽狂瀾的戰績。
張棟的這種銳氣和勇氣到底是只停留在微博上,還是真的能夠運用到公司管理中,給巨人帶來朝氣,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