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受利好政策加持,2023年最后一個月樓市成交出現小幅“翹尾”,百強房企銷售業績迎來環比增長。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12月百強房企單月業績環比增長15.7%,11月的環比數據是下降4.1%。
不過,從全年的累計業績來看,降幅仍在繼續擴大。中指數據顯示,2023年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62791.0億元,同比下降17.3%。
這其中,近七成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同比降低,有31家房企同比降幅高于30%,民營房企占27家。
在市場深度調整之下,仍有部分房企表現突出,如中海地產、華潤置地、招商蛇口、建發房產、華發股份、越秀地產、保利置業、大華集團等房企的銷售均實現正增長,其中聯發集團、國貿地產、象嶼地產等多家地方國企的增幅均在20%以上。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2023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繼續承壓,整體仍處在低位調整期?!疤貏e是下半年以來市場基本處于低位運行,預期支撐不足、企業推盤積極性降低。雖然年底各大房企加大供貨量和營銷力度,但樓市復蘇動能不足、銷售端也未有明顯起色?!?/p>
2023年,僅剩16家規模房企全口徑規模超過千億,千億房企數量進一步減少,對比2022年減少4家。
克而瑞數據顯示,2023年百強房企銷售門檻值也繼續下移,且各梯隊門檻均降到近年最低。從不同梯隊房企銷售門檻值的變化來看,TOP10房企保持較高的發展韌性,銷售操盤金額門檻為1613.7億元,同比降低3.5%。
TOP20和TOP30梯隊房企格局變動加劇,門檻分別同比降低25.4%和25.2%至599億元和379.4億元;TOP50門檻也降低20.9%至234.8億元,TOP100門檻降低4.9%至110.4億元。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的房企銷售排行榜顯示,2023年房企銷售額TOP10分別是保利發展、萬科、中海地產、華潤置地、綠城中國、招商蛇口、碧桂園、建發房產、龍湖集團和金地集團。對比1-11月,綠城中國與招商蛇口互換位置,其余房企位次不變。

對比2022年全年,銷售額TOP10分別是碧桂園、保利發展、萬科、華潤置地、綠城中國、中海地產、招商蛇口、金地集團、龍湖集團和建發房產。保利發展晉升為行業第一名,碧桂園從第一跌至第七,中海地產從第六名上升至第三名,建發也上升兩名排行第八,綠城中國穩坐第五名。
2023年,房企銷售目標設定相對保守,普遍有所下調。從典型房企的銷售目標來看,僅越秀地產和建發房產等提高了銷售目標,如建發房產年初表示全年銷售業績要增長10%-20%。
從最終的銷售目標完成率來看,2023年有9家房企目標完成率均值為98.5%,其中華潤、越秀地產、建業集團、天地源、建發房產等完成全年目標。其中,建發房產2023年銷售額1890.6億元,同比增長11.2%。中海地產、招商蛇口的目標完成率均低于90%。
分城市來看,2023年百億房企重倉一、二線城市,30家百億代表企業的一、二線城市業績貢獻合計占比為85.4%,較2022年上升3.4個百分點。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其中一線城市銷售額占比較2022年增加2.46個百分點至21.6%,連續兩年持續上升,市場需求支撐度較強。
在多項有利政策帶動下,部分強二線城市市場活躍度正在增加,因此二線城市銷售額占比也有小幅上升,銷售額貢獻仍達到63.8%;三四線城市市場繼續承壓,2023年業績貢獻率為14.6%,較2022年下降3.3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長三角、粵港澳(內地)、京津冀三大城市群銷售貢獻突出,合計占比超六成。2023年,百億企業長三角、粵港澳(內地)、京津冀城市群的銷售額貢獻較大,占比分別為38.15%、15.56%、11.62%,合計占比65.33%,分別降低1.04、0.62和增長0.07個百分點。
此外,成渝城市群受連續兩年持續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人口持續凈流入、購房首付和房貸利率降低等因素影響,區域內需求旺盛,市場率先恢復,銷售占比同比提升1.24個百分點。
具體到城市,上海、杭州、北京、廣州、南京、成都、蘇州、武漢、廈門、深圳分列2023年百億代表企業城市銷售額前十名。其中,成都銷售額同比增速較快。
展望2024年,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認為,2024年重點房企銷售有望筑底企穩。
2023年,重點房地產企業銷售整體呈現“前高后低”走勢,房地產央國企銷售業績韌性較強,民營房企業績受市場調整沖擊影響較大。近期政策指出“一視同仁”支持房企融資,提出“三個不低于”,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2024年,在宏觀經濟向好及支持政策綜合影響下,房企銷售有望筑底企穩,房地產企業風險出清將提速。”其中,“三大工程”將是政策發力主要方向,預計將對2024年穩投資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會對銷售恢復、穩定預期起到積極作用。
同時也需要注意,2024年新房銷售市場依然面臨調整壓力。若經濟持續恢復、置業意愿改善,疊加城中村改造如期推進,銷售規?;蚩蓪崿F小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