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八大趨勢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八大趨勢

新能源汽車行業洗牌正在加速。

文|勝馬財經  周瑞俊

編輯|歐陽文

勝馬財經觀察發現,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風起云涌,相比2022年,行業價格戰、汽車質量問題等仍是關注重點;在這一年里,行業也迎來了不少新變化和新趨勢,諸如新玩家的入局、智能化的進一步推進、產業鏈上的公司紛紛謀出海等等。伴隨著競爭的加劇,新能源汽車的行業格局也在進一步重塑,接下來我們將從這一年發生的大事件來總結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趨勢。

趨勢一:降價潮來襲,盈利道阻且長

事件:特斯拉降價

進入2023年,受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終止影響,包括比亞迪、大眾、奇瑞在內的十多家車企都陸續宣布對旗下新能源汽車漲價。

而已經取得盈利的特斯拉則進行反向操作,宣布旗下車型Model 3和Model Y降價,最大降幅分別達到3.6萬元、4.8萬元,并試圖通過降價來進一步爭奪市場份額。這也是特斯拉繼2022年10月以來進行的4個月內的兩次大規模直接降價。

2023年8月中旬,車企集體降價開啟第一次熱潮,包括特斯拉、極氪、零跑、哪吒、歐拉、上汽名爵、上汽大眾、奇瑞新能源在內的8家車企,相繼推出了相關的降價舉措。臨近年底,年中持續的價格戰也進一步升級。據不完全統計,近20家車企啟用價格手段。

勝馬微評:特斯拉降價引起的價格戰正在引發市場連鎖反應,新能源汽車市場新一輪爭奪戰一觸即發,但并非所有玩家都支撐起價格戰,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車企處于賣一臺虧一臺的局面,2024年隨著“價格戰”進一步持續,行業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也將進一步呈現,甚至會導致一些車企因為競爭壓力過大而不堪重負,而倒在半路上。

趨勢二:行業格局進一步重塑

事件:威馬汽車宣布破產、合資品牌退出中國,創二代車企銷量提升

2023年造車新勢力洗牌加劇,10月9日,天眼查APP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增一條申請破產審查信息。該信息顯示,本次破產審查經由威馬汽車科技集團自行申請,經辦法院為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次日上午,威馬汽車官微發布聲明,坦承于7日向法院提交了“預重整”申請,并期望通過預重整實現“全面優化各個部門和業務板塊,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而另一邊,合資車企不少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繼鈴木、雷諾、菲亞特、謳歌、JEEP遺憾退出中國市場后,廣汽三菱也在2023年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但與此同時,2023年,創二代車企銷量卻紛紛大幅增長。自2023年6月以來,脫胎于東風汽車的嵐圖汽車銷量連月上漲。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智己汽車,旗下LS6連續六周蟬聯中大型純電SUV銷量榜首。長安汽車孵化的深藍汽車,銷量便突破10萬輛只花了14個月。

勝馬微評: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格局尚未“定型”,各梯隊選手之間的差距并不算大,隨著更多玩家的加入與退出,2024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格局將進一步迎來變化。

趨勢三:互聯網新玩家入場,汽車智能化加速

事件:小米、華為造車

11月15日,工信部網站發布第37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包括兩輛產品商標為“小米牌”的汽車。12月28日,小米第一款汽車SU7發布,在汽車行業投下“震撼彈”。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重點介紹了新車的智能化技術。其中,僅自動駕駛投資就達到47億元,團隊規模超1000人,其目標是2024年殺入行業第一陣營。

與此同時,小米汽車還發布了變焦BEV、超分辨率占用網絡技術,以及道路大模型等自動駕駛技術。其中,城區領航輔助NOA系統計劃2024年年底開通100個城市。

而在近期,華為也成立車BU獨立新公司,未來華為和汽車相關的核心技術,包括智能駕駛、鴻蒙座艙等都將獨立在新公司,而長安汽車在這家新公司占股40%。另外,華為還向賽力斯(601127)、奇瑞、江淮、北汽發出股權開放邀請,并希望中國一汽集團加入。

勝馬微評:隨著華為、小米等科技巨頭加入“戰團”,中國新能源汽車被注入更多“互聯網基因”,加速從電動化駛向智能化的新高地。

趨勢四:輔助駕駛、開城速度大比拼

事件:奔馳、寶馬、長安汽車、極狐汽車等國內外汽車品牌紛紛宣布成功獲得L3級測試牌照

12月22日,長安汽車宣布已經成功拿到17張高快速路的L3級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成為最早且單批次最多獲得此類牌照的企業。另外還有寶馬、奔馳、智己汽車已經拿下了北京、上海的有條件L3級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截至目前,國內已有北京、上海、重慶這三個城市開放了L3級自動駕駛路測,共計6個品牌獲得測試牌照。數據顯示,中國市場上擁有L2級輔助駕駛及以上高階智能駕駛的智能汽車滲透率為31.4%,到2025年會達到49.9%。

勝馬微評:高階自動駕駛競賽大幕由此拉開,2024年的城市NOA必定更卷。

趨勢五:上游原料價格不斷下降

事件:磷酸鋰價格驟降

2023年年初,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接近60萬元/噸,至4月下旬已低于18萬元/噸,隨后價格雖有所反彈,但經不住行業高庫存壓力,至6月末重新掉頭下行,12月26日,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顯示,當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10.25萬元/噸。有市場分析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未來碳酸鋰價格低于10萬元/噸將成常態。

勝馬微評:過去兩年碳酸鋰產能擴張速度太快,但遭遇今年開始的需求增速降檔,競爭壓力陡增。未來,隨著價格進一步下降,磷酸鐵鋰企業可能將成為產業鏈里利潤最薄的環節,但在壓力之下,也有部分廠商將注意力轉移到國外市場。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特斯拉、戴姆勒、福特、Stellantis集團、Rivian等多家國際主流車企表露出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意愿。其中,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剛剛和寧德時代簽約,后者將在歐洲當地向Stellantis集團供應磷酸鐵鋰電池的電芯和模組,助力Stellantis集團在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生產。

趨勢六:出海成為新風向標

事件:多家新能源車企出海戰績斐然

2023年新能源汽車的出海動作更加頻繁,布局更加深入。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為109.1萬輛,全年有望突破120萬輛(不含海外生產),增速達80%。

今年4月18日,長安汽車發布“海納百川”計劃,加速推進長安汽車的國際化發展。截至2023年,長安汽車已經進入60余個海外市場,1-11月,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海外銷量220849輛,同比增長38.1%。

比亞迪則在2023年蟬聯多國銷冠,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德國、日本、法國、巴西、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等海外58個國家及地區,全球版圖進一步完善。銷量數據上,今年1-11月,比亞迪累計出口206670輛,同比增長363.4%。

哪吒汽車也是中國新能源品牌海外擴張的先行者。截止5月11日,哪吒汽車設立了海外直營店與超30家海外經銷商。目前,哪吒汽車全球用戶近40萬,海外產品在泰國等市場取得細分市場月銷量第一,出海版圖遍及東盟、南美、中東市場。此外,其上半年正式開建的泰國工廠也已經投產。

勝馬微評: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行業內卷升溫,在海外市場發展壯大則意味著新的增長空間。隨著中國新能源的規模優勢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制造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新能源出口市場仍然向好前景可期。

趨勢七:競爭加劇,商戰升級

事件:長城、比亞迪的中場戰事

5月25日,長城汽車的官方公眾號以及微博發布聲明稱,早在2023年4月11日,長城汽車便向相關部門遞交了舉報材料,就比亞迪旗下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兩車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當日中午,比亞迪官方賬號回應稱長城送檢的車輛不符合國標要求,檢測報告無效。

勝馬微評: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發力插電混動業務之后,市場份額的爭奪已經白熱化。作為第一個吃到細分市場紅利且已經全面領跑的企業,比亞迪肯定會成為眾矢之的。未來一段時間,企業之間拼技術、拼價格還會是市場常態,畢竟,對于各家企業而言,搶到更多的市場份額,才是最終的目的。

趨勢八:質量問題仍是攻堅戰

事件:各汽車品牌頻現事故

2023年開年,山東濟南的一輛理想L9在路邊發生自燃事故。2023年末,理想旗下另一款新能源汽車理想L7也因突發交通事故引發社會關切。12月25日晚,廣東清遠交警通報理想L7事故情況:事故造成小汽車駕駛員及一名乘客死亡,另一名乘客受傷。涉事小汽車涉嫌超速行駛。

今年4月,鄭州的高女士向媒體投訴,在河南鉑潤歐拉4S店購入一輛歐拉好貓車型的新能源汽車,但在7月3日正常行駛途中突然剎車失靈,油門失去動力,導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

10月,小鵬汽車被曝出兩起起火交通事故;11月3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濕地發生一起極氪009底盤碰撞后冒煙事件。事件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11月25日,成都警方通報的一起特斯拉連撞11車事故引熱議。

勝馬微評:汽車行業的質量問題,可謂老生常談。過去一年,各大汽車品牌依然是質量事故不斷。面對頻發的事故,監管也進一步出手。今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表示為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提高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保障社會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委托,將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質量和安全問題仍是攻堅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八大趨勢

新能源汽車行業洗牌正在加速。

文|勝馬財經  周瑞俊

編輯|歐陽文

勝馬財經觀察發現,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風起云涌,相比2022年,行業價格戰、汽車質量問題等仍是關注重點;在這一年里,行業也迎來了不少新變化和新趨勢,諸如新玩家的入局、智能化的進一步推進、產業鏈上的公司紛紛謀出海等等。伴隨著競爭的加劇,新能源汽車的行業格局也在進一步重塑,接下來我們將從這一年發生的大事件來總結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趨勢。

趨勢一:降價潮來襲,盈利道阻且長

事件:特斯拉降價

進入2023年,受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終止影響,包括比亞迪、大眾、奇瑞在內的十多家車企都陸續宣布對旗下新能源汽車漲價。

而已經取得盈利的特斯拉則進行反向操作,宣布旗下車型Model 3和Model Y降價,最大降幅分別達到3.6萬元、4.8萬元,并試圖通過降價來進一步爭奪市場份額。這也是特斯拉繼2022年10月以來進行的4個月內的兩次大規模直接降價。

2023年8月中旬,車企集體降價開啟第一次熱潮,包括特斯拉、極氪、零跑、哪吒、歐拉、上汽名爵、上汽大眾、奇瑞新能源在內的8家車企,相繼推出了相關的降價舉措。臨近年底,年中持續的價格戰也進一步升級。據不完全統計,近20家車企啟用價格手段。

勝馬微評:特斯拉降價引起的價格戰正在引發市場連鎖反應,新能源汽車市場新一輪爭奪戰一觸即發,但并非所有玩家都支撐起價格戰,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車企處于賣一臺虧一臺的局面,2024年隨著“價格戰”進一步持續,行業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也將進一步呈現,甚至會導致一些車企因為競爭壓力過大而不堪重負,而倒在半路上。

趨勢二:行業格局進一步重塑

事件:威馬汽車宣布破產、合資品牌退出中國,創二代車企銷量提升

2023年造車新勢力洗牌加劇,10月9日,天眼查APP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增一條申請破產審查信息。該信息顯示,本次破產審查經由威馬汽車科技集團自行申請,經辦法院為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次日上午,威馬汽車官微發布聲明,坦承于7日向法院提交了“預重整”申請,并期望通過預重整實現“全面優化各個部門和業務板塊,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而另一邊,合資車企不少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繼鈴木、雷諾、菲亞特、謳歌、JEEP遺憾退出中國市場后,廣汽三菱也在2023年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但與此同時,2023年,創二代車企銷量卻紛紛大幅增長。自2023年6月以來,脫胎于東風汽車的嵐圖汽車銷量連月上漲。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智己汽車,旗下LS6連續六周蟬聯中大型純電SUV銷量榜首。長安汽車孵化的深藍汽車,銷量便突破10萬輛只花了14個月。

勝馬微評: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格局尚未“定型”,各梯隊選手之間的差距并不算大,隨著更多玩家的加入與退出,2024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格局將進一步迎來變化。

趨勢三:互聯網新玩家入場,汽車智能化加速

事件:小米、華為造車

11月15日,工信部網站發布第37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包括兩輛產品商標為“小米牌”的汽車。12月28日,小米第一款汽車SU7發布,在汽車行業投下“震撼彈”。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重點介紹了新車的智能化技術。其中,僅自動駕駛投資就達到47億元,團隊規模超1000人,其目標是2024年殺入行業第一陣營。

與此同時,小米汽車還發布了變焦BEV、超分辨率占用網絡技術,以及道路大模型等自動駕駛技術。其中,城區領航輔助NOA系統計劃2024年年底開通100個城市。

而在近期,華為也成立車BU獨立新公司,未來華為和汽車相關的核心技術,包括智能駕駛、鴻蒙座艙等都將獨立在新公司,而長安汽車在這家新公司占股40%。另外,華為還向賽力斯(601127)、奇瑞、江淮、北汽發出股權開放邀請,并希望中國一汽集團加入。

勝馬微評:隨著華為、小米等科技巨頭加入“戰團”,中國新能源汽車被注入更多“互聯網基因”,加速從電動化駛向智能化的新高地。

趨勢四:輔助駕駛、開城速度大比拼

事件:奔馳、寶馬、長安汽車、極狐汽車等國內外汽車品牌紛紛宣布成功獲得L3級測試牌照

12月22日,長安汽車宣布已經成功拿到17張高快速路的L3級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成為最早且單批次最多獲得此類牌照的企業。另外還有寶馬、奔馳、智己汽車已經拿下了北京、上海的有條件L3級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截至目前,國內已有北京、上海、重慶這三個城市開放了L3級自動駕駛路測,共計6個品牌獲得測試牌照。數據顯示,中國市場上擁有L2級輔助駕駛及以上高階智能駕駛的智能汽車滲透率為31.4%,到2025年會達到49.9%。

勝馬微評:高階自動駕駛競賽大幕由此拉開,2024年的城市NOA必定更卷。

趨勢五:上游原料價格不斷下降

事件:磷酸鋰價格驟降

2023年年初,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接近60萬元/噸,至4月下旬已低于18萬元/噸,隨后價格雖有所反彈,但經不住行業高庫存壓力,至6月末重新掉頭下行,12月26日,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顯示,當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10.25萬元/噸。有市場分析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未來碳酸鋰價格低于10萬元/噸將成常態。

勝馬微評:過去兩年碳酸鋰產能擴張速度太快,但遭遇今年開始的需求增速降檔,競爭壓力陡增。未來,隨著價格進一步下降,磷酸鐵鋰企業可能將成為產業鏈里利潤最薄的環節,但在壓力之下,也有部分廠商將注意力轉移到國外市場。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特斯拉、戴姆勒、福特、Stellantis集團、Rivian等多家國際主流車企表露出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意愿。其中,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剛剛和寧德時代簽約,后者將在歐洲當地向Stellantis集團供應磷酸鐵鋰電池的電芯和模組,助力Stellantis集團在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生產。

趨勢六:出海成為新風向標

事件:多家新能源車企出海戰績斐然

2023年新能源汽車的出海動作更加頻繁,布局更加深入。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為109.1萬輛,全年有望突破120萬輛(不含海外生產),增速達80%。

今年4月18日,長安汽車發布“海納百川”計劃,加速推進長安汽車的國際化發展。截至2023年,長安汽車已經進入60余個海外市場,1-11月,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海外銷量220849輛,同比增長38.1%。

比亞迪則在2023年蟬聯多國銷冠,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德國、日本、法國、巴西、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等海外58個國家及地區,全球版圖進一步完善。銷量數據上,今年1-11月,比亞迪累計出口206670輛,同比增長363.4%。

哪吒汽車也是中國新能源品牌海外擴張的先行者。截止5月11日,哪吒汽車設立了海外直營店與超30家海外經銷商。目前,哪吒汽車全球用戶近40萬,海外產品在泰國等市場取得細分市場月銷量第一,出海版圖遍及東盟、南美、中東市場。此外,其上半年正式開建的泰國工廠也已經投產。

勝馬微評: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行業內卷升溫,在海外市場發展壯大則意味著新的增長空間。隨著中國新能源的規模優勢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制造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新能源出口市場仍然向好前景可期。

趨勢七:競爭加劇,商戰升級

事件:長城、比亞迪的中場戰事

5月25日,長城汽車的官方公眾號以及微博發布聲明稱,早在2023年4月11日,長城汽車便向相關部門遞交了舉報材料,就比亞迪旗下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兩車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當日中午,比亞迪官方賬號回應稱長城送檢的車輛不符合國標要求,檢測報告無效。

勝馬微評: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發力插電混動業務之后,市場份額的爭奪已經白熱化。作為第一個吃到細分市場紅利且已經全面領跑的企業,比亞迪肯定會成為眾矢之的。未來一段時間,企業之間拼技術、拼價格還會是市場常態,畢竟,對于各家企業而言,搶到更多的市場份額,才是最終的目的。

趨勢八:質量問題仍是攻堅戰

事件:各汽車品牌頻現事故

2023年開年,山東濟南的一輛理想L9在路邊發生自燃事故。2023年末,理想旗下另一款新能源汽車理想L7也因突發交通事故引發社會關切。12月25日晚,廣東清遠交警通報理想L7事故情況:事故造成小汽車駕駛員及一名乘客死亡,另一名乘客受傷。涉事小汽車涉嫌超速行駛。

今年4月,鄭州的高女士向媒體投訴,在河南鉑潤歐拉4S店購入一輛歐拉好貓車型的新能源汽車,但在7月3日正常行駛途中突然剎車失靈,油門失去動力,導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

10月,小鵬汽車被曝出兩起起火交通事故;11月3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濕地發生一起極氪009底盤碰撞后冒煙事件。事件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11月25日,成都警方通報的一起特斯拉連撞11車事故引熱議。

勝馬微評:汽車行業的質量問題,可謂老生常談。過去一年,各大汽車品牌依然是質量事故不斷。面對頻發的事故,監管也進一步出手。今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表示為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提高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保障社會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委托,將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質量和安全問題仍是攻堅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赤峰市| 长寿区| 石棉县| 宜兴市| 合江县| 锦州市| 美姑县| 黄骅市| 泰和县| 江陵县| 会泽县| 民乐县| 昌黎县| 文水县| 二连浩特市| 天全县| 孝昌县| 沅陵县| 祁阳县| 禹州市| 余姚市| 开原市| 汪清县| 新巴尔虎右旗| 罗山县| 栖霞市| 五莲县| 寿光市| 廊坊市| 香格里拉县| 抚顺市| 洛隆县| 嘉善县| 天镇县| 南开区| 封开县| 泗阳县| 明星| 太白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