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1月1日,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開啟首次商業(yè)化運行航次。
“愛達·魔都號”的首航線路為7天6晚的國際郵輪航線,從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出發(fā),途經韓國濟州、日本長崎和福岡,并于1月7日返回上海。
愛達郵輪有限公司(下稱愛達郵輪)是“愛達·魔都號”的船東和運營方,其隸屬于中船郵輪,后者是中國船舶集團為發(fā)展郵輪產業(yè)組建的公司。
“愛達·魔都號”全長323.6米,型寬37.2米,最大高度72.2米,總噸位13.55萬噸,船體涂裝以絲綢之路為主題,借鑒了敦煌飛天的飄帶元素。
全船共有20層甲板,2125間豪華客房和套房,滿載可容納5246名乘客,其首航旅客來自國內各省份,也包括國外乘客,數量為3000多人。

搭乘“愛達·魔都號”首航的乘客馮硯昕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她今天是和先生、5歲的兒子一起搭乘郵輪出行,馮硯昕在2019年了解到國產大郵輪開始建造,當時就和家人約定,未來乘坐這艘郵輪出海體驗。
去年得知“愛達·魔都號”首航路線即將開售,她第一時間就搶到了船票。對于這次家庭旅行,馮硯昕頗為期待,她計劃帶兒子參與郵輪上針對兒童開設的積木拼搭等課程,夫妻兩人則會重點體驗“愛達·魔都號”的火鍋等中式餐飲,以及郵輪上展示的敦煌文化特色展覽。
中船郵輪戰(zhàn)略管理部主任、愛達郵輪董事會秘書顧鵬程表示,在吃、喝、娛、樂、購方面,“愛達·魔都號”為乘客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同時也融入了讓中國消費者感到親切的產品,比如圍繞海上絲綢之路的主題,設置了藝術畫廊和展品。
“愛達·魔都號”擁有16層公共區(qū)域,占地4萬平方米,接近六個標準足球場,包括演藝中心、餐廳、酒吧、棋牌室、購物中心等設施,還將實現主要區(qū)域5G網絡信號覆蓋,被譽為移動的“海上城市”。
船上的酒吧和餐廳共計26間,最大的宮廷餐廳跨越三到四層甲板,可以同時容納1470人就餐,上演大型演出的大都會劇院也可同時容納近千人。“愛達·魔都號”還設置了中國最大的海上免稅店,包括珠寶腕表、服飾美妝、食品等多個品類超過200個國內外品牌。

“愛達·魔都號”于2019年10月開始建設,承建方為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下稱外高橋造船)。今年11月4日,其正式命名為“愛達·魔都號”,交付船東愛達郵輪。外高橋造船為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旗艦船廠。
中國也成為繼德國、法國、意大利、芬蘭之后,全球第五個具有建造大型郵輪能力的國家。世界造船業(yè)皇冠上的三顆明珠——航母、液化天然氣船及大型郵輪,均已被中國攻克。
去年12月15日,“愛達·魔都號”移泊至其母港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在此次首航前,“愛達·魔都號”進行了兩次試運營,驗證郵輪運營能力。
愛達郵輪已經公布了“愛達·魔都號”2024年的全年航線,船票價格從人均二、三千到一萬多元不等,價格根據季節(jié)、航線、天數、房型等因素變化。
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邱羚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國內郵輪市場經歷了三年的停航,在2023年艱難復航,預計2024年會迎來全面復蘇,“愛達·魔都號”在這個關鍵轉折點迎來了首個商業(yè)運營航次。
她認為,這次首航是對本土郵輪制造能力以及郵輪全產業(yè)鏈建設能力的驗證,另一方面,也能真正實現郵輪產業(yè)鏈的閉環(huán)發(fā)展,完成國內擁有郵輪和運營郵輪的突破。
邱羚同時提及,“愛達·魔都號”的未來運營仍將面臨諸多挑戰(zhàn),包括運營隊伍磨合、理順關鍵工作流程,以及與國內外港口在通關、物流方面的協(xié)作,都需要通過未來航程的打磨使之更為順暢。
在現有的東北亞航線外,“愛達·魔都號”還將部署中國至東南亞國家的郵輪航線,并適時推出海上絲綢之路郵輪航線。
除“愛達·魔都號”外,愛達郵輪旗下還擁有另一艘郵輪“地中海號”。其全長292米,總噸位8.6萬噸,擁有1057間豪華客房和套房,可容納2680名乘客。去年9月30日,“地中海號”已開始運營以天津為母港的國際郵輪航線。
愛達郵輪旗下的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也于2022年8月在外高橋造船開工建造,該郵輪計劃于明年4月下塢搭載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