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充電站里暗藏“殺機”,投資者需警惕被割韭菜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充電站里暗藏“殺機”,投資者需警惕被割韭菜

充電樁雖火,投資需謹慎。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新能源觀察家 沈十六

編輯|和 暢

“2萬元投資商用充電樁,23天收益3.2萬元”“總投入七八千、每月躺賺三四千”“投入5個充電樁,一年收益51.8萬元”……

近期,新能源前瞻在一些社交平臺發現了“新商機”,原來充電站還能把一個個充電樁分開銷售,讓動輒投資過百萬元的充電站生意,大大降低了投資門檻。

來源/小紅書 新能源前瞻截圖

新能源前瞻試圖咨詢一下充電樁的投資事宜,被商家告知需要先花費22萬元認購一個充電樁(兩把充電槍)。

與新能源前瞻一樣感覺該項目“不靠譜”的還有顧富。

顧富已經退休,但閑不下來的他對充電站有一些了解,剛好又看到某公司的加盟海報,就想著合作建充電站。顧富和該公司約定,公司出充電樁,他負責建設、審批落地、運營等,就付了9.8萬元的加盟費。

顧富簽訂合同后,該公司卻要求他補足22萬元購買充電樁,否則就沒有收益。察覺不對勁的顧富要求退9.8萬元,最終無果。

作為運營充電站多年的資深人士,廣州丹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重點認為,耗費22萬認購一個充電樁來分成服務費,這樣的項目并不劃算。“我感覺收入與成本不對等,項目的回本周期、盈利空間是比較差的。”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投資充電站成了一片“藍海”。但消費者還是不能頭腦發熱,盲目投資,不然就很有可能成為任人收割的“韭菜”。

01 22萬元認購充電樁,3年回本?

新能源汽車行業迎風口,作為下游市場的充電站和充電樁也進入了尋找投資項目者的視線。

27歲的吳軍在2023年拿到了退伍金,加上存下的錢,手上有近50萬元現金。所以,吳軍打算找一個項目“錢生錢”。

他無意中發現,早高峰的車流里,數不清的綠牌小電車將油車包圍,甚至找不到幾輛藍牌車。一個關于新能源車補能的想法在他腦中盤旋。

用40萬元認購了兩個充電樁的劉帆也表示,“這幾年新能源車銷量和保有量增長得很快,而且充電是剛需。就我自己觀察,杭州位置好一些的充電樁,高峰時段基本上都是滿充,有時候還需要排隊充電。”

新能源前瞻在與吳軍和劉帆的溝通中發現,他們都堅信出租車、網約車、貨拉拉、配送車司機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抓緊時間賺錢,會毫不猶豫地放棄慢充,成為快充的一名“信徒”。

圖/營運車輛在使用快充樁,來源/林重點供圖

為了弄清楚充電站的運營以及充電樁認購項目的可行性,劉帆入職了一家充電站投資平臺。他告訴新能源前瞻,建立充電站需要與物業簽訂長期合約,向發改委審批,報備住建部門,再得到電力部門的同意。這些都做完,還需要進行施工、上電、通電測試等一系列工序。“僅僅是這些手續,半年內都跑不下來。”

吳軍一方面不想被這些繁雜的運營流程影響,另外礙于資金有限,所以當他看到可以認購一個充電樁的項目時,覺得比較符合他。

劉帆也向新能源前瞻表示,“22萬元一個充電樁”很正常,因為在他看來,一座有20個充電樁的充電站落地杭州需要400萬元左右投入,考慮到場地選址、施工、維護運營等支出,這個價格并不高。”

劉帆解釋道,“22萬元認購的充電樁項目是全托管運營,還包括維修設備和模塊的更新,合作期限是10年。投資者只需要一次性投入資金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公司操作。投資者全款付清,90個工作日之內,充電樁交付。”

溝通中,新能源前瞻發現,投資充電樁后續還需要繳納部分費用。“回本之前不需要支付車位租金,但回本后是需要承擔部分費用的。比如一個車位租金是500元/月,你需要承擔55%的費用,即275元/月。”

按照劉帆的說法,投入22萬元后就可以參與充電樁的服務費分成,預計每月平均收益在6000元左右浮動,2.5-3年內能夠回本。

劉帆進一步表示,投資者在回本之前,拿到的是65%的服務費分成;回本之后,拿到的服務費流水為55%。

02 認購充電樁,小心被割韭菜

“22萬元認購一個充電樁?根本不賺錢!”

2023年4月,顧富在被要求補足22萬元購買充電樁后,察覺到價格虛高,沒有盈利空間。于是,他選擇退出,但9.8萬元的加盟費是退還無門了。

顧富的兒子去了該公司實地調查發現,“它目標群體都是些年齡大、鑒別能力不高的人。”

作為多年從業者,林重點也對22萬認購一個充電樁的價格心存疑慮,“感覺像是‘金融盤’。即使排除金融詐騙的嫌疑,花費22萬認購充電樁的性價比也頗低。”

“我們自己在廣州建充電站,平均一把充電槍的成本是6-9萬元,即一個充電樁的成本為12-18萬元。如果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造價還會高一些,大概是一個樁16-18萬元的成本。”在林重點看來,一個充電樁的成本肯定不會高于22萬元。

另外,據林重點介紹,充電站后續的管理也并不麻煩。充電樁的故障率很低,使用5-8年后才會存在損壞事故。充電站平時不需要人維護,即使存在事故,也會有廠家處理。“我建設的充電站基本上都是‘無人管理’,每周才會去1-2次。”林重點如是說道。

圖/無人管理的充電站,來源/林重點供圖

充電站只需要清潔工每天打掃衛生就行。“我們會在場地周邊請兼職清潔工,衛生費大概是一個月幾百元,開銷并不高。”

林重點算了一筆賬:如果投資者每月按照服務費65%的比例獲得6000元分成,意味著該充電樁每月有9230元服務費收入,即一把充電槍每天有150元左右的服務費流水。

林重點告訴新能源前瞻,“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粗略估計,即便在充電樁密集的浙江省,也只有1%的充電樁才能達到這個水平。”

顧富也表示,“山東的投資者說過,一個充電樁一個月的收益也就1000-2000元,收益遠遠達不到承諾的6000元。”

“盡管充電站實際運營中還存在一定的電力損耗,會擠占服務費的收益,但花費22萬元認購一個雙槍充電樁,只為獲得服務費收入的65%,整體的成本高了,收入還低了。”林重點如是說。

按照林重點推算,包括劉帆自己在內,投資單個充電樁的回本周期至少不會像宣傳中說的“2.5-3年”

03 自建充電站如何實現盈利?

那么,投資充電樁是不是一個好生意呢?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一年時間內,有56421家與充電站相關的公司注冊成立,較2022年同比上升55.51%。

截至目前,林重點已經擁有6個充電站,共計80個充電樁、160把充電槍。

2021年年末,林重點從新聞關注到充電站的發展,并在2022年上半年著手準備,目前總共投資了1000多萬元。

比起2010年前后投資充電站的“先行者”,2022年才布局充電站的林重點確實是一個“后來人”。但他始終不后悔當初的決定,“充電站市場是一個藍海市場,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

“我有些充電站是2022年建的,也有2023年建的,甚至是在2023年11月的新站。因為位置比較靠近城市中心區域,保守估計,我每一個充電站的回本周期都在3-5年。另外,充電站的場地合同期限很長,有的長達15年。即使是5年回本,依舊存在長達10年的盈利期。”

毫無疑問,位置是影響充電站投資回報率的最大因素。

林重點的自建站生意經就是“搶奪中心區域的場地”。因為在他看來,偏遠地區的充電站就只能依賴物流園、集散點貨運司機,而位于中心區域配套發達,還能夠吸引到滴滴司機、游客、打工族等,用戶群體多樣。

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周迪、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等業內人士均認為,充電站選擇在城市商圈、交通樞紐等車流量高、用電需要高的地區,才能保證充電站的利用率。

“優越的地理位置意味著更高的流量和現金潛力。”

全球并購工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也表示,“隨著房市有價無市現象的出現,地產的價值下降,而位于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區域的充電站則成為了稀缺資源,具有較高的戰略價值。”

林重點以廣州、深圳為例介紹,他表示,扣除一些荒涼地、無證地、短租地等,適合建充電站的好位置幾乎沒有了。正如他所說,好位置的關鍵要素就是,市中心區、產權無糾紛、可以長租等。

圖/北京市中心的車位,來源/新能源前瞻拍攝

林重點認為,在城市發展穩步向前的前提下,在中心區域建站屬于安穩型投資,穩賺不賠,而且賺的也不會少。但是中心區域外建站,大部分情況就屬于“自殺型”投資了。

回顧過去的2023年,身為“充電站投資人”的林重點為充電量會持續增長欣喜過、為是否加大力度建設充電站配套設施躊躇過、為爭奪市中心車位焦慮過,唯獨沒有后悔過。

毫無疑問,充電樁和充電站并非不能投資,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投資回報率還比較高。但投資者選擇加盟或者購買其中一個充電樁時,必須要辨別虛實,摸清情況,切莫被“花言巧語”割了韭菜。

參考資料:

《12萬建充電樁能做到年入60萬?我們和行內人聊了聊》,來源:差評;

《我眼中的廣東充電市場》,來源:充換電研究所。

*文中吳軍、劉帆、顧富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界面财经号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北京
界面财经号由界面新闻JMedia联盟升级而来,集结财经、商业领域优质原创微信公众号,分享、解读最新财经热点和商业新闻。

下載界面新聞

充電站里暗藏“殺機”,投資者需警惕被割韭菜

充電樁雖火,投資需謹慎。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匡達

文|新能源觀察家 沈十六

編輯|和 暢

“2萬元投資商用充電樁,23天收益3.2萬元”“總投入七八千、每月躺賺三四千”“投入5個充電樁,一年收益51.8萬元”……

近期,新能源前瞻在一些社交平臺發現了“新商機”,原來充電站還能把一個個充電樁分開銷售,讓動輒投資過百萬元的充電站生意,大大降低了投資門檻。

來源/小紅書 新能源前瞻截圖

新能源前瞻試圖咨詢一下充電樁的投資事宜,被商家告知需要先花費22萬元認購一個充電樁(兩把充電槍)。

與新能源前瞻一樣感覺該項目“不靠譜”的還有顧富。

顧富已經退休,但閑不下來的他對充電站有一些了解,剛好又看到某公司的加盟海報,就想著合作建充電站。顧富和該公司約定,公司出充電樁,他負責建設、審批落地、運營等,就付了9.8萬元的加盟費。

顧富簽訂合同后,該公司卻要求他補足22萬元購買充電樁,否則就沒有收益。察覺不對勁的顧富要求退9.8萬元,最終無果。

作為運營充電站多年的資深人士,廣州丹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重點認為,耗費22萬認購一個充電樁來分成服務費,這樣的項目并不劃算。“我感覺收入與成本不對等,項目的回本周期、盈利空間是比較差的。”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投資充電站成了一片“藍海”。但消費者還是不能頭腦發熱,盲目投資,不然就很有可能成為任人收割的“韭菜”。

01 22萬元認購充電樁,3年回本?

新能源汽車行業迎風口,作為下游市場的充電站和充電樁也進入了尋找投資項目者的視線。

27歲的吳軍在2023年拿到了退伍金,加上存下的錢,手上有近50萬元現金。所以,吳軍打算找一個項目“錢生錢”。

他無意中發現,早高峰的車流里,數不清的綠牌小電車將油車包圍,甚至找不到幾輛藍牌車。一個關于新能源車補能的想法在他腦中盤旋。

用40萬元認購了兩個充電樁的劉帆也表示,“這幾年新能源車銷量和保有量增長得很快,而且充電是剛需。就我自己觀察,杭州位置好一些的充電樁,高峰時段基本上都是滿充,有時候還需要排隊充電。”

新能源前瞻在與吳軍和劉帆的溝通中發現,他們都堅信出租車、網約車、貨拉拉、配送車司機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抓緊時間賺錢,會毫不猶豫地放棄慢充,成為快充的一名“信徒”。

圖/營運車輛在使用快充樁,來源/林重點供圖

為了弄清楚充電站的運營以及充電樁認購項目的可行性,劉帆入職了一家充電站投資平臺。他告訴新能源前瞻,建立充電站需要與物業簽訂長期合約,向發改委審批,報備住建部門,再得到電力部門的同意。這些都做完,還需要進行施工、上電、通電測試等一系列工序。“僅僅是這些手續,半年內都跑不下來。”

吳軍一方面不想被這些繁雜的運營流程影響,另外礙于資金有限,所以當他看到可以認購一個充電樁的項目時,覺得比較符合他。

劉帆也向新能源前瞻表示,“22萬元一個充電樁”很正常,因為在他看來,一座有20個充電樁的充電站落地杭州需要400萬元左右投入,考慮到場地選址、施工、維護運營等支出,這個價格并不高。”

劉帆解釋道,“22萬元認購的充電樁項目是全托管運營,還包括維修設備和模塊的更新,合作期限是10年。投資者只需要一次性投入資金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公司操作。投資者全款付清,90個工作日之內,充電樁交付。”

溝通中,新能源前瞻發現,投資充電樁后續還需要繳納部分費用。“回本之前不需要支付車位租金,但回本后是需要承擔部分費用的。比如一個車位租金是500元/月,你需要承擔55%的費用,即275元/月。”

按照劉帆的說法,投入22萬元后就可以參與充電樁的服務費分成,預計每月平均收益在6000元左右浮動,2.5-3年內能夠回本。

劉帆進一步表示,投資者在回本之前,拿到的是65%的服務費分成;回本之后,拿到的服務費流水為55%。

02 認購充電樁,小心被割韭菜

“22萬元認購一個充電樁?根本不賺錢!”

2023年4月,顧富在被要求補足22萬元購買充電樁后,察覺到價格虛高,沒有盈利空間。于是,他選擇退出,但9.8萬元的加盟費是退還無門了。

顧富的兒子去了該公司實地調查發現,“它目標群體都是些年齡大、鑒別能力不高的人。”

作為多年從業者,林重點也對22萬認購一個充電樁的價格心存疑慮,“感覺像是‘金融盤’。即使排除金融詐騙的嫌疑,花費22萬認購充電樁的性價比也頗低。”

“我們自己在廣州建充電站,平均一把充電槍的成本是6-9萬元,即一個充電樁的成本為12-18萬元。如果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造價還會高一些,大概是一個樁16-18萬元的成本。”在林重點看來,一個充電樁的成本肯定不會高于22萬元。

另外,據林重點介紹,充電站后續的管理也并不麻煩。充電樁的故障率很低,使用5-8年后才會存在損壞事故。充電站平時不需要人維護,即使存在事故,也會有廠家處理。“我建設的充電站基本上都是‘無人管理’,每周才會去1-2次。”林重點如是說道。

圖/無人管理的充電站,來源/林重點供圖

充電站只需要清潔工每天打掃衛生就行。“我們會在場地周邊請兼職清潔工,衛生費大概是一個月幾百元,開銷并不高。”

林重點算了一筆賬:如果投資者每月按照服務費65%的比例獲得6000元分成,意味著該充電樁每月有9230元服務費收入,即一把充電槍每天有150元左右的服務費流水。

林重點告訴新能源前瞻,“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粗略估計,即便在充電樁密集的浙江省,也只有1%的充電樁才能達到這個水平。”

顧富也表示,“山東的投資者說過,一個充電樁一個月的收益也就1000-2000元,收益遠遠達不到承諾的6000元。”

“盡管充電站實際運營中還存在一定的電力損耗,會擠占服務費的收益,但花費22萬元認購一個雙槍充電樁,只為獲得服務費收入的65%,整體的成本高了,收入還低了。”林重點如是說。

按照林重點推算,包括劉帆自己在內,投資單個充電樁的回本周期至少不會像宣傳中說的“2.5-3年”

03 自建充電站如何實現盈利?

那么,投資充電樁是不是一個好生意呢?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一年時間內,有56421家與充電站相關的公司注冊成立,較2022年同比上升55.51%。

截至目前,林重點已經擁有6個充電站,共計80個充電樁、160把充電槍。

2021年年末,林重點從新聞關注到充電站的發展,并在2022年上半年著手準備,目前總共投資了1000多萬元。

比起2010年前后投資充電站的“先行者”,2022年才布局充電站的林重點確實是一個“后來人”。但他始終不后悔當初的決定,“充電站市場是一個藍海市場,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

“我有些充電站是2022年建的,也有2023年建的,甚至是在2023年11月的新站。因為位置比較靠近城市中心區域,保守估計,我每一個充電站的回本周期都在3-5年。另外,充電站的場地合同期限很長,有的長達15年。即使是5年回本,依舊存在長達10年的盈利期。”

毫無疑問,位置是影響充電站投資回報率的最大因素。

林重點的自建站生意經就是“搶奪中心區域的場地”。因為在他看來,偏遠地區的充電站就只能依賴物流園、集散點貨運司機,而位于中心區域配套發達,還能夠吸引到滴滴司機、游客、打工族等,用戶群體多樣。

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周迪、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等業內人士均認為,充電站選擇在城市商圈、交通樞紐等車流量高、用電需要高的地區,才能保證充電站的利用率。

“優越的地理位置意味著更高的流量和現金潛力。”

全球并購工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也表示,“隨著房市有價無市現象的出現,地產的價值下降,而位于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區域的充電站則成為了稀缺資源,具有較高的戰略價值。”

林重點以廣州、深圳為例介紹,他表示,扣除一些荒涼地、無證地、短租地等,適合建充電站的好位置幾乎沒有了。正如他所說,好位置的關鍵要素就是,市中心區、產權無糾紛、可以長租等。

圖/北京市中心的車位,來源/新能源前瞻拍攝

林重點認為,在城市發展穩步向前的前提下,在中心區域建站屬于安穩型投資,穩賺不賠,而且賺的也不會少。但是中心區域外建站,大部分情況就屬于“自殺型”投資了。

回顧過去的2023年,身為“充電站投資人”的林重點為充電量會持續增長欣喜過、為是否加大力度建設充電站配套設施躊躇過、為爭奪市中心車位焦慮過,唯獨沒有后悔過。

毫無疑問,充電樁和充電站并非不能投資,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投資回報率還比較高。但投資者選擇加盟或者購買其中一個充電樁時,必須要辨別虛實,摸清情況,切莫被“花言巧語”割了韭菜。

參考資料:

《12萬建充電樁能做到年入60萬?我們和行內人聊了聊》,來源:差評;

《我眼中的廣東充電市場》,來源:充換電研究所。

*文中吳軍、劉帆、顧富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县| 嘉祥县| 镇坪县| 东阳市| 齐齐哈尔市| 新乡县| 收藏| 界首市| 紫金县| 哈密市| 冕宁县| 新宾| 秦皇岛市| 灵山县| 眉山市| 宜川县| 南涧| 岳池县| 万盛区| 台前县| 万荣县| 洪洞县| 峨眉山市| 大余县| 淄博市| 东城区| 宁化县| 祁阳县| 常熟市| 凤凰县| 遂平县| 开江县| 徐汇区| 桐柏县| 湘阴县| 丰都县| 鱼台县| 黔南| 麻江县| 兴山县| 和平区|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