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視聽圈
2023年彩電市場在“減量”背景下有啥看點:相信很多人都會提到大尺寸和miniLED電視這兩個核心熱點上。
據悉,今年雙十一彩電平均尺寸來到64寸,可以說是史上最大。這或將意味著國內市場從大屏化到超大屏化的進程正在加快,越大越香將是行業最為明確的市場方向。
而在miniLED電視這個維度上同樣也是“表現搶眼”。作為目前最炙手可熱的高端顯示技術,Mini LED電視成為了消費者“閉眼買”的首選類型之一。
來自奧維云網的數據,2023年雙十一周期,MiniLED電視線上零售量占比達到4.5%,具體銷量達到13.7萬臺,無論銷量和還是增長率都在攀上新高。同時,相比擁有618大促的6月份雙十一周期亦實現銷量翻倍。如此硬核的市場表現更“證實”了miniLED電視在當下市場端火熱的趨勢。
有行業機構分析認為,今年miniLED背光電視繼續延續2022年的“一路看漲”模式,2023年國內整體銷量或將至80萬臺,同比增長111.7%。
miniLED電視為何在今年繼續“一路走高”呢?
對于OLED電視、8K電視等高端電視在當下彩電市場正在遭遇結構性“調整”的敏感階段,為何miniLED電視卻能一路“走高”呢?
對此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主要是因為miniLED電視在今品牌參與度、技術成熟度、以及成本下沉等各個維度上都持續晉級。
在性能技術上,miniLED電視隨著近5年mini LED顯示背光技術的逐步成熟、產業鏈供給能力的提升,行業對這一技術的應用已經從此前的“攀登高峰為主”,向未來的“提升成本競爭力為主”轉變。直白的說,mini LED電視在當下在峰值亮度、色域、清晰度,以及壽命、良率、成本等方面已經“進化”到一個成熟階段。
在這個階段,miniLED電視不斷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拓展更廣闊的需求規模”:即普及型競爭創新的關鍵周期。
品牌參與度方面:和OLED電視“逐步”被多數國內主流廠商“冷落”相比。miniLED電視則是幾乎是“全品牌在角逐”。
據統計,今年整個市場 “搬出”數十款miniLED電視,分區數從200到40000個不等、尺寸覆蓋到55~115寸各個尺寸、價格從4500元至28萬元不等。不僅豐富消費者的選擇,同時奠定了未來成長的堅實基礎。
據行業資深媒體行業說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中旬,國內彩電市場約有30款(系列)Mini LED電視新品發布,包括全球彩電第一品牌三星,國內彩電前三強海信、小米、TCL,同時還有索尼、飛利浦、康佳、創維等一眾主流大咖都在miniLED電視的布局上“較勁發力”,意圖希望在這個“風口”上占位有利身位。
miniLED電視品牌走勢如何?
一位行業人士向《視聽圈》表示:miniLED電視已經成為當下所有彩電品牌的“共選”。可以說,2023年滿屏都是miniLED電視。業內專家指出,mini LED電視技術從數年前TCL全球首發、一枝獨秀,到現在遍地開花、強者如群,市場競爭已經進入嶄新階段。
例如說,海信成為今年發布最多Mini LED背光電視新品的企業,一共發布了10款基于ULED X場景畫質技術平臺的產品,包括UX、U8KL、E8K以及E7K給消費者帶來差異化的享受。海信旗艦大屏更是在Mini LED分區上首次突破4萬+的行業極限,代表了彩電產業嶄新的技術天花板。
小米則憑借著S Pro系列miniLED電視三款產品率先打破價格底線,在2023年W47-W50時間段(11月13日~12月10日期間)Mini LED電視品類的線上渠道累計銷量第一。小米在miniLED電視雖然是“后來者”,但憑借著“質價比”已經展現出“后來者居上”的氣勢。
從miniLED電視整體趨向來分析,2023年,已經進入一個消費分層非常清晰的階段。高端產品方面,有百寸巨幕+萬級分區能體現Mini LED的畫質優勢。中低端入門市場方面,隨著小米對miniLED電視的“價格下壓”,miniLED電視普及入門的“大門”已經啟動。
從今年眾主流廠商對miniLED電視的積極向上的“態度”來看,明年miniLED電視“角逐較勁”或更加激烈。考慮到miniLED電視目前還處于“起量關鍵階段”,整體規模上升有很大的空間。為此,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隨著更多的品牌的關注和積極投入,一些有實力的品牌后來者居上的機會并非沒有。
后記點評
2023年miniLED電視的持續發展,證明了一個事實:如果mini LED電視能夠逐步完善和提升中端市場供給的質價比、并開拓普及市場的性價比競爭,市場增長可期、品牌格局改變的速度也不會慢。在這樣的背景下,2024年mini LED電視或圍繞份額爭奪戰,形成真正的“大爆發”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