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唐卓雅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12月27日,紅日藥業連發三條公告。一則公司董事苗大偉因病去世;二則公司獨立董事王生田任期屆滿;三則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被動減持期滿。
據紅日藥業2022年年報披露,苗大偉出生于1955年11月,未持有公司股份,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38.78萬元。紅日藥業稱,苗大偉去世后,不會導致公司董事會人數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法定最低人數,不會影響公司董事會的正常運行,公司將按照相關法定程序盡快完成董事補選工作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王生田則是因任期已滿而辭職,據有關規定,獨立董事在同一家上市公司連續任職時間不得超過六年。王生田自2017年12月28日起擔任紅日藥業獨立董事至今連任時間已滿六年,申請辭去其擔任的公司獨立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中的相關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上述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指的是大通集團。大通集團并非紅日藥業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但曾被外界認為是紅日藥業的“白衣騎士”。
2023年6月2日,紅日藥業發布公告稱,因合同糾紛案件,大通集團持有的公司股份6407.95萬股無限售流通股被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在符合相關減持規定前提下,通過行使大宗交易和集合競價形式賣出以償還債務。被動減持后,大通集團持有紅日藥業約1.67億股數,占總股本的5.565%。
說到減持,除了股東大通集團被動減持外,紅日藥業前實控人姚小青近些年頻頻減持公司股份。紅日藥業發布公告稱,2021年7月19日至2022年6月7日,姚小青累計減持3289.94萬股。2022年11月25日至2023年2月15日,姚小青累計減持公司股份約2991萬股。今年6月,姚小青再次宣布減持計劃,將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3000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套現約1.7億元。
近些年來,姚小青合計減持紅日藥業不超過9280.94萬股。最近一次的減持公告稱,姚小青因個人財務安排減持公司股份,彼時,姚小青持有紅日藥業10.2351%的股份。
1996年,姚小青創辦紅日藥業。2009年,紅日藥業在創業板上市,如今是成都市國資委下屬控股企業。紅日藥業業務涵蓋中藥配方顆粒、成品藥、原輔料、醫療器械、醫療健康服務、藥械智慧供應鏈等6大板塊,產品涉及中藥(拮抗內毒素與炎性介質類藥物)、抗腫瘤類、中樞神經系統用藥物、抗感染藥物、治療心腦血管類藥物、鎮痛類、水、電解質平衡類、營養類、抗過敏、麻醉類等11個類別,共26個品種、39個規格。
紅日藥業的主要產品有血必凈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鈣注射液和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等。據紅日藥業2022年年報,中藥配方顆粒及飲片的營收為33.6億元,占總營收的50.52%;血必凈注射液的營收為8.17億元,占總營收的12.28%;低分子量肝素鈣注射液營收為3.05億元,占總營收的4.59%;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營收為1.65億元,占總營收的2.49%。
其中,血必凈注射液無疑是紅日藥業銷量最好的藥物,也是其王牌產品。2020年,紅日藥業曾發布公告稱,血必凈注射液是紅日藥業獨家專利品種,適用于因感染誘發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也可配合治療多器官功能失常綜合征的臟器功能受損期??捎糜谛滦凸跔畈《痉窝字匦汀⑽V匦偷娜硌装Y反應綜合征或/和多臟器功能衰竭。血必凈注射液曾在非典和新冠疫情期間得到廣泛運用。
從業績上來看,2019年至2021年,紅日藥業的業績有較大提升。2019年至2021年,紅日藥業的營收分別為50.03億元、64.88億元、76.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025億元、5.734億元、6.873億。
但是到了2022年,紅日藥業的業績出現下滑趨勢,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66.5億元、6.242億元。分行業來看,只有成品藥較去年仍有增長,中藥配方顆粒及飲片、醫療器械、輔料及原料藥的營收均較去年下降。
紅日藥業在年報中稱,行業新政正式實施,處于新舊標準轉換階段,國家標準及省級標準正在逐步落地,醫療終端也因各生產單位在新舊標準轉換階段尚未實現全品種供應導致短期組方受限,需花費一定時間消化新標準頒布前的企業標準的產品儲備,再疊加宏觀環境影響給配方顆粒業務帶來一定的壓力。
上述所指的新政是指,2021年2月,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及國家醫保局聯合發布的《關于結束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工作的公告》。該公告的發布標志著長達三十年的中藥配方顆粒試點時代的結束。
2023年前三季度,紅日藥業的營收為49.22億元,凈利潤為5.092億元,相較2022年前三季度的營收49億元、凈利潤4.704億元已略有回升。但是相較2021年的業績水平仍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