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國否認上海生產Model Y新款車型傳言
12月27日,針對市場流傳特斯拉上海工廠將生產新版Model Y的消息特斯拉中國方面表示,“此為不實信息”。
此前,有消息稱特斯拉準備在上海工廠推出Model Y車型的改良版,最早可能在2024年年中開始量產,以應對日益白熱化的中國市場競爭。
該報道顯示,與今年10月升級的Model Y相比,2024款Model Y的外觀和內飾變化會更加明顯,第一批最新款Model Y將由特斯拉上海工廠二期生產。
蔚來汽車完成來自阿布扎比CYVN的22億美元戰略性股權投資
蔚來公司宣布于2023年12月27日完成了來自阿布扎比的CYVN Investments RSC Ltd(CYVN)的22億美元戰略性股權投資。此項投資是在CYVN之前的兩筆投資之后完成的,包括2023年7月對蔚來的7.385億美元投資和從騰訊控股的一間聯屬公司購買價值3.5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這些交易使得CYVN目前持有蔚來約20.1%的已發行和發行在外股份。
威馬汽車破產重整案昨日開庭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案件新增開庭公告信息,該案于12月27日在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今年10月,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申請破產審查,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對此,威馬汽車發布告知函稱,法院已受理預重整申請,不會躺平更不會倒下,將積極自救。
電動汽車百人會:明年新能源車行業沒有喘息機會,產銷規模或達1300萬輛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近日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激烈的競爭和深度重塑期。他樂觀地預測,2024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達到1300萬輛,年增長率約40%,整體市場滲透率超過40%,乘用車領域的月度滲透率甚至可能超過50%,標志著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張永偉強調,與其他行業相比,新能源汽車行業在2024年和2025年將面臨更激烈的內卷現象,企業需不斷加快步伐,沒有放慢腳步和喘息的余地,競爭焦點在于誰能更快適應并承受壓力。
比亞迪:公司7月已獲得高快速路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
12月27日,比亞迪宣布,7月21日,比亞迪在深圳市獲得高快速路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成為拿到全國第一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的車企。
吉利計劃2024年初發射11顆衛星 銀河E8率先搭載衛星通信技術
12月27日,據財聯社,繼去年6月 “吉利未來出行星座”01組一箭九星成功發射并穩定在軌運行超一年后,吉利將于2024年初發射包含“吉利銀河號”和“遠程觀星號”等在內的02組11顆衛星,進一步完善吉利“天地一體化”智能出行生態。
吉利將于24年1月5日上市的銀河E8上搭載衛星通信功能,為用戶提供雙向衛星消息服務,在無地面網絡覆蓋或地面網絡受損的情況下,用戶可通過車機收發衛星消息。
國盛證券:持續看好華為智能汽車產業鏈
12月27日消息,國盛證券研報指出,持續看好華為智能汽車產業鏈,智能汽車是華為鏈競爭格局清晰、中期邏輯優秀的細分賽道。考慮到華為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安全等方面的產業引領效應,在整機廠競爭加劇環境下,華為合作生態有望提升產品力,產業鏈相關公司則有望依托生態優勢,受益國內智能汽車發展紅利,形成先發卡位。
同時,需要重視技術引領者帶來的產業變革,自動駕駛有望加速落地,形成行業整體機會。建議關注:長安汽車、江淮汽車、德賽西威等。
豐田2023年全球產量創新高
據共同社,豐田汽車27日公布的11月全球產量為92.66萬輛,較上年同期增加11.2%,創單月的歷史新高。1至11月,豐田累計產量為923.11萬輛,尚余1個月但已超過此前創全年紀錄的2019年。其中北美和歐洲等市場堅挺的需求形成支撐。
當前12月的產量也進展順利,包括雷克薩斯在內豐田單獨也有望首次突破1000萬輛。因新冠疫情停滯的經濟活動復蘇,加之導致減產的半導體短缺問題緩解,起到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