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12月27日,界面新聞獨家獲悉,華夏幸福方面未在約定日期內向中融信托支付4661萬元債權利息,已構成雙方此前簽署的《債務重組協議》違約。
按照此前協議,華夏幸福方面應在2023年12月21日向購買公司相關項目的中融信托投資者支付3.85%/年的利息。
2023年1月19日,界面新聞曾獨家報道,華夏幸福和中融信托已于2022年12月31日簽署《債務重組協議》,相關信托產品展期方案落定,展期5年至2027年。
據了解,中融信托共有4個集合信托計劃涉及華夏幸福項目,分別為中融-融昱100號、中融-驥達11號、中融-享融287號、中融-享融223號,合計債權本金金額約60億元,合計質押有華夏幸福對各地政府的應收賬款超160億元。
界面新聞獲取的中融-驥達11號產品臨時公告顯示,2022年12月31日,中融信托代表該信托計劃與借款人、華夏幸福簽署了《債務重組協議》。根據《債務重組協議》約定,借款人應于2023 年12 月21日支付2022年12月31日(含)至2023年12月21日(不含)期間債權利息合計人民幣46,609,473.92 元,截至2023年12月25日,中融信托未收到上述利息。借款人、華夏幸福的行為已構成對《債務重組協議》違約,中融信托已就此向借款人、華夏幸福發送催收函,要求借款人、華夏幸福盡快支付未付利息。
中融信托表示,后續,該公司將繼續積極履行受托人職責,持續督促借款人及華夏幸福盡快履行合同義務,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手段在內的各種措施,推動相關項目及時退出,以維護信托計劃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自2021年2月1日公告貸款逾期至今,華夏幸福的債務重組一直在進行中。
12月19日,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華夏幸福,600340.SH)發布關于債務逾期、債務重組進展等事項的公告。
根據披露的《債務重組計劃》推進情況,自2023年1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華夏幸福及下屬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償還銀行貸款、信托貸款等形式的債務金額為人民幣0.02億元(不含利息),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累計未能如期償還債務金額合計為人民幣240.02億元。
截至2023年11月30日,《債務重組計劃》中2192億元金融債務通過簽約等方式實現債務重組的金額累計約為人民幣1875.65億元(含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發行的境內公司債券371.3億元債券重組以及境外間接全資子公司發行的49.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5.32億元)債券重組),相應減免債務利息、豁免罰息金額共計194.15億元。
另外,公司根據債務重組相關工作的推進情況,對已簽署《債務重組協議》中適用“兌、抵、接”清償方式的相關債權人進行現金兌付安排。截至目前,公司已啟動三批現金兌付安排,預計兌付金額合計為44.49億元。
該公司及下屬子公司九通投資已根據《債券債務重組安排》向截至債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持有人支付對應小額兌付金額的50%,兌付總金額為1.29億元。此外,公司及下屬子公司九通投資將在議案表決通過之日(即2023年7月12日)6個月后向前述債券持有人支付小額兌付金額剩余的50%。華夏幸福境外間接全資子公司CFLD(CAYMAN)INVESTMENTLTD.在中國境外發行的美元債券(涉及面值總額為49.6億美元)協議安排重組已完成重組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