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消息,12月25日至26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會議要求,2024年中央企業實現“一利穩定增長,五率持續優化”,即效益穩步提升,利潤總額、凈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協同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同比改善,研發投入強度和科技產出效率持續提高,整體資產負債率保持穩定。
2023年初國資委首次提出“一利五率”的概念,對比今明兩年國資委對央企的要求可以發現主要有兩大變化。一是,2023年要求“利潤總額增速高于GDP增速,力爭取得更好業績”,而2024年的要求是“利潤總額、凈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協同增長”;二是,研發投入指標由此前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調整為“研發投入強度和科技產出效率”,不僅強調科研投入,還強調了科研產出。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主任周麗莎對界面新聞解釋稱,“利潤總額、凈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協同增長”,不僅強調利潤總額,還強調了凈利潤和歸母利潤,即企業經營業績對投資者所持有的股權的貢獻。
關于研發投入的表述變化,她認為,這表明當前更加強調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強調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結合的發展方式。
周麗莎還表示,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先立后破”,體現的是謀定后動、循序漸進、穩扎穩打。無論是調整政策,還是推動改革,都要把握好時度效,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2024年央企的考核指標以培育壯大增量來調整優化存量,符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混合所有制與資本管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嚴學鋒表示,保持“一利五率”目標管理體系不變是實事求是的要求,核心是更好推動央企高質量發展,因為高質量發展是央企的責任和使命,同時央企也有高質量發展的實力和動力。
另外,國資委在安排2024年央企改革發展重點工作時提到,突出抓好“六個著力”,即著力提高質量效益、著力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著力推進布局優化結構調整、著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著力增強戰略支撐托底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在上述六個工作重點中,科技創新和布局調整被認為是國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國資委提到,著力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全方位踐行新型舉國體制,大力度提升創新整體效能,系統性優化創新生態,更好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著力推進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大力培育新產業新賽道,持續推動傳統產業強基轉型,強化對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引領,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研究員、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指出,戰略新興產業是未來經濟的增長點,也是經濟競爭的制高點。
“科技創新、戰略安全、產業控制是新時期央企的三大核心功能。無論是從創新角度,還是從戰略安全與產業控制角度,都要求央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加大投資布局力度,加快發展速度,盡快形成產業競爭優勢,取得產業發展引領力。”他說。
嚴學鋒也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應成為未來央企投資的重點,同時和民企形成合理互補和競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央企而言,要求真務實,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既要發揮好資金實力強等優勢,又要大力補好弘揚企業家精神、完善體制機制方面等短板。
國資委央企負責人會議還表示,2024年要著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圍繞優化資源配置,完善體制機制,健全制度保障深化改革,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
嚴學鋒認為,對國企高質量發展而言,完善體制機制尤其是中長期激勵機制、平衡激勵與約束、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是關鍵的內在動力與壓力,這也是接下來改革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劉興國表示,新一輪的國企改革預計將在三方面發力,首先是深化功能性改革,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在科技創新、戰略安全、產業控制上的核心功能,推動國有企業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國家發展上做出更大貢獻。
其次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企業發展活力,改善效率,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將國有企業打造成國家競爭的中堅力量。另外,要深化推進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優化,推進并購重組與專業化整合,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推進與資本市場融合發展,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