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12月26日,近日受到關注的合成生物技術概念熱度大漲,當日,相關個股中蔚藍生物(603739.SH)、播恩集團(001366.SZ)兩連板,圣達生物(603079.SH)早盤一字漲停,不過在午后尾盤遭遇砸盤,最終報收15.21元,漲幅3.05%。
北交所方面大禹生物(871970.BJ)和新芝生物(430685.BJ)均沖高回落,最終漲幅2.12%、9.56%。
消息面上,近日據科技日報報道,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發明的一項突破性新技術,或將徹底改變合成生物學領域。該方法被稱為克隆重編程和組裝平鋪天然基因組DNA(CReATiNG),為構建合成染色體提供了一種更簡單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它可顯著推進基因工程,并推動醫學、生物技術、生物燃料生產甚至太空探索領域的進步。研究成果12月20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此外,近期合成生物領域相關扶持政策頻出,也是該行業廣受關注的重要原因,此前,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中多處提及“合成生物”;上海出臺《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杭州發布了《杭州市支持合成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江蘇常州發布《常州市關于支持合成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據悉,合成生物學,最初由B.Hobom于1980年提出來表述基因重組技術,隨著分子系統生物學的發展,2003年國際上定義為基于系統生物學的遺傳工程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統研究,從基因片段、DNA分子、基因調控網絡與信號傳導路徑到細胞的人工設計與合成,類似于現代集成型建筑工程,將工程學原理與方法應用于遺傳工程與細胞工程等生物技術領域,合成生物學、計算生物學與化學生物學一同構成系統生物技術的方法基礎。
東吳證券近日研報指出,從技術發展、政策、投融資等方面綜合來看,合成生物學正處于行業成長期,憑借其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未來有望推動生產制造升級。帶來新一輪產業革命。
華福證券研報則表示,合成生物學是未來化工行業脫碳的關鍵拼圖,近年來業內不乏產學研合作實現成果轉化的成功案例,未來有望開辟高速成長新藍海。
根據CBInsights分析數據,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為53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將達到18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8.8%。其中,中國作為全球合成生物學的重要市場之一,預計2025年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0億美元。
伴隨著合成生物產業的熱度增長,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針對相關公司業務板塊的互動提問也快速增長,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回應投資者提問。
川寧生物(301301.SZ)12月2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已有多個合成生物學項目進入中試階段,公司首個合成生物學項目紅沒藥醇已進入銷售階段。公司目前所生產的合成生物學產品紅沒藥醇等產品用于化妝品制作。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公司聚焦保健品原料、生物農藥、高附加值天然產物、高端化妝品原料等板塊,目前已有紅沒藥醇、5-羥基色氨酸等產品,今年年底將在鞏留合成生物學基地進行生產。
東富龍(300171.SZ)12月2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生物工藝板塊業務主要為客戶提供滿足小分子藥物的化學原料藥和中藥提取原料藥、大分子藥物的生物原液、以及細胞基因治療藥物的制備等應用場景中所需的各種設備、儀器、以及耗材,公司產品已經在客戶合成生物學領域業務中有所應用,業務開展的具體情況請您參考公司披露的定期報告或臨時性公告
建新股份(300107.SZ)在生物合成技術領域布局時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為苯系中間體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產品涵蓋復合材料中間體、醫藥及農藥中間體、染料中間體、紙張化學品四個系列,廣泛應用于醫藥、復合材料、染料、造紙等諸多領域;部分產品(如3,3'-二氨基二苯砜)可以作為單體或固化劑應用于電子行業。
索寶蛋白(603231.SH)表示, 公司不屬于合成生物學類公司;公司的參股公司蘇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涉及一部分合成蛋白的研究,但處于前期研究階段。
播恩集團則回應:通過生物技術生產的飼料富含有益微生物、有機酸、多種酶、氨基酸、維生素等,這些物質能夠調節動物腸道菌群平衡,改善飼料消化利用效率,降低料肉比,促進生長,提高動物免疫力。
此外,兩連板后,蔚藍生物12月26日盤后發布異動公告:近日,公司關注到網絡及部分媒體發布了關于“合成生物學”的相關報道。公司前期定期報告中披露的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實驗室主要用于研發功能性蛋白、甜味劑等,但是儲備的研發項目較少,投入金額較小,目前仍處于前期研發階段,尚不具備產業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