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門
2023年,可以說是飲品行業的“聯名之年”。
明年聯名還會是主流營銷方式嗎?如何衡量投入產出比?
臨近年末,咖門對這一年(2023.1.1-2023.12.20)22個連鎖品牌的231個重點聯名案例,進行一次大復盤,完成了這份年度觀察報告。
不妨從中一窺飲品業聯名營銷的變化與趨勢。
一、主流品牌平均10次以上,過去一年飲品聯名“殺瘋了”
整體上看,經歷了高度內卷的飲品業,2023年,品牌聯名對象愈發廣泛,事件影響力大小兼具,聯名形式不斷向品牌內核靠攏,并且出現了現象級案例。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次盤點的“聯名案例”,來自22家主流品牌(19個茶飲品牌、3個咖啡品牌)的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小紅書等官方渠道,共231件,從中分析品牌的營銷動作。
首先來看聯名的基本面:
聯名對象:呈現多樣性,重視相互契合
在統計的聯名事件中,與品牌聯名的占比近4成,與IP聯名的占比超6成。
總的來看,聯名范圍廣泛。涉及品牌涵蓋食品飲料、美妝、汽車、服飾、互聯網等多個領域,IP涉及游戲、動漫、影視綜藝、藝術家、文博等多種類型。其中游戲、二次元、寵物等興趣消費導向有增多之勢。
聯名形式從早期簡單的logo排列組合,演變為更具深度的品牌共創。
如產品融合出新、限定專屬周邊、設計主題門店、策劃快閃活動、線上不間斷互動等等,從產品呈現到品牌精神,開始追求高度契合。
時間分布:配合節日營銷,下半年更密集
在聯名頻率上,頭部品牌幾乎做到月月聯名,最多者每月進行3次以上聯名;中小品牌通常每季度進行一次聯名。
在時間分布上,下半年聯名事件的數量較上半年有明顯增長。如六一、七夕、中秋、國慶等重大節日前夕,是各品牌釋放聯名的關鍵節點。
網絡聲量:傳播廣度觸達,正面輿論占比高
從平臺熱度來看,聯名活動的聲量主要集中在社交平臺以及視頻平臺,正面、中性的輿論評價占比高。
以瑞幸聯名貴州茅臺推出的“醬香拿鐵”為例。截至12月20日,含有“醬香拿鐵”的話題詞條,在微博上貢獻了24個熱搜,累計閱讀量超28億次;在抖音平臺上,累計播放量超24億次;小紅書筆記數量達10萬+篇。
微博和抖音熱搜多個詞條上熱榜
但絕大多數聯名事件都沒有達到類似的效果,“醬香拿鐵”因為話題流量裂變,成為了飲品業的現象級聯名案例。但相同點是,越來越多品牌聯名時側重更廣泛的傳播觸達。
實質影響:促成購買轉化,促進銷量增長
聯名常態化下,大部分品牌選擇的對象與碰撞出的情緒價值等,成為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有效促進了購買轉化。
2023年下半年,通過聯名帶動產品銷量增長的案例屢見不鮮。
比如,喜茶與全球熱門IP“芭比”聯名推出的新品芭比粉·水仙,首周售出近300萬杯,刷新喜茶茗奶茶系列的銷售記錄。
在流量、銷量的帶動下,聯名成為不少品牌喚醒沉睡用戶、拓展潛在用戶的黃金渠道。但也有很多品牌沒有公布聯名產品的銷售情況,投入產出是否成正比,有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二、復盤200+案例,總結6大主流聯名解法
那么,200+聯名案例背后,我們可以看到哪些營銷趨勢?通過梳理,我總結出6大聯名解法。
1、用“稀缺性”突破圈層:做年輕人的第一件“奢品”
今年,在飲品聯名熱潮下,眾多年輕人實現了“奢品自由”,他們花費一杯奶茶的錢,擁有了人生“第一個FENDI手袋”“第一口飛天茅臺”“第一件Gucci周邊”。
自帶稀缺屬性的奢品logo出現在飲品杯身與手提袋上,給年輕消費者創造低門檻體驗“奢品”的機會,也給不少中年人提供了嘗鮮理由。
除了醬香拿鐵,喜茶&FENDI聯名上線后,相關話題登榜微博熱搜7小時,產品銷量也刷新喜茶新品首周銷量紀錄。
不僅短時間內為品牌帶來了熱度與銷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格調。不過這種方式更適合頭部品牌操作。
2、合作國民級IP,引發消費者情懷“共鳴”
打出情懷“回憶殺”,引發消費者共鳴,也是品牌聯名的重頭戲。
今年9月,在周杰倫《范特西》專輯發行22周年之際,奈雪聯名薄盒上線范特西音樂宇宙系列聯名產品,同時還推出了CD造型的杯墊、印有周杰倫專輯封面的不銹鋼杯子和手提袋,引發了一波打卡熱潮。
沖著周杰倫買單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搶不到演唱會門票,搶杯奶茶還是可以的”。
不僅如此,各大經典影視劇接連成為飲品品牌的聯名對象,如奈雪與《武林外傳》、喜茶與《喜劇之王》,益禾堂與《鄉村愛情》、庫迪與《甄嬛傳》等。
還有承載著年輕人青春回憶的動畫IP,如魔卡少女櫻、名偵探柯南、櫻桃小丸子、寶可夢、花仙子等,被多個品牌爭相聯名。
3、聯動電競,破壁二次元,圈粉Z世代
Z世代作為新茶飲的主力消費群體,品牌聯名爭相“投其所好”。
一方面,與熱門游戲IP的合作更加深入。
如喜茶與《原神》、茶百道與《未定事件簿》、CoCo都可與《戀與制作人》等,不僅推出限量周邊,還設計了主題店。
飲品與游戲IP聯動,有助于打破次元壁,為用戶帶來豐富的互動體驗。
另一方面,合作流量明星、網紅的同時,不忘熱門電競選手,比如TheShy、一諾等,接連成為茶百道、滬上阿姨的“奶茶體驗官”。
4、用“反差感”營造話題,引發網友自傳播
今年8月,蜜雪冰城劇透與中國郵政的聯名主題店,門店風格一改往日的“紅白配”,換成了“郵政綠”,再度成為“顯眼包”。
強烈地反差,激發了大眾的好奇心。“雪王變綠”“雪王入編”等話題迅速在網絡發酵,網友更是化身云監工催促裝修進度,讓蜜雪冰城郵局主題店未開先火。
5、 借勢國潮“內容”,吸引更多消費者
伴隨國潮熱度高漲,品牌也試圖通過“國風”內容的聯名吸引更多消費者。
比如,古茗聯名國漫《天官賜福》,邀消費者共赴國風之約;樂樂茶與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推出馬上一杯茶系列;百分茶合作文化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霸王茶姬聯動云南非遺瓦貓;滬上阿姨與傳統漢服品牌漢尚華蓮合作定制馬面裙等。
過去一年,國漫、博物館、非遺文化等“國風”代表,正在成為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重要元素,也是品牌聯名的方向之一。
6、關注興趣細分,輕量高頻走進消費日常
除了“全網刷屏”的重磅聯名,有些品牌通過聚焦細分用戶的輕量“小策劃”,走進消費者的生活日常。
比如合作keep、薄荷健康等平臺,幫助奶茶女孩消耗卡路里、計算奶茶熱量;又或是聯動時尚潮牌、萌寵品牌、音樂節,滿足不同群體多元的興趣需求;還有的通過聯名表情包,增加與年輕人的互動等。
這些相對花費較少、“輕量化”的聯名方式,正在被更多品牌采用。
三、現階段聯名仍有效,但要警惕舍本逐末
毫無疑問,在注意力稀缺的當下,品牌聯名、跨界聯動已成為飲品品牌常規的營銷思路。
但復盤下來,一次次聯名背后,真正被留下來的爆款產品并不多。
在營銷內卷中,部分品牌陷入“聯名自嗨”,消費者也產生了審美疲勞,聯名營銷帶來的效用隨之遞減。
多位品牌負責人一致認為,現階段,聯名仍是有效的營銷路徑,對品牌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有兩方面需注意:
一方面,謹慎選擇聯名對象,注重聯名內容的深度與質量,找準消費者的情緒投射,把握社交媒體二次傳播;
另一方面,警惕舍本逐末,產品永遠是品牌的基石。不管聯名的流量密碼多么靈驗,對于飲品品牌來說,消費者終究要回到產品和服務本身。
如何“聯”出水平,“跨”出新意,找到適合自身的聯名打開方式,值得當下從業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