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2月25日,上證指數收漲0.14%,報2918.81點;深證成指收漲0.38%,報9256.28點;創業板指收漲0.31%,報1831.57點;兩市總成交額6081.12億元。
行業熱度看,航空裝備、調味發酵品、消費電子包攬漲幅榜前三,分別上漲2.35%、1.40%、1.28%。
ETF方面,截至收盤,華安基金旗下漲幅居前的產品為恒生互聯網ETF(159688)、恒生科技ETF指數基金(513580)、食品飲料ETF基金(516900)、深證100ETF華安(159706)、德國ETF(513030),漲幅分別為2.05%、1.04%、0.94%、0.83%、0.78%。其中,恒生科技ETF指數基金(513580)上漲1.04%,報價0.49元,收盤成交額已達4085.39萬元。
拉長時間看,近5個交易日內有4日資金凈流入,合計“吸金”4032.92萬元,日均凈流入達806.58萬元。
規模方面,恒生科技ETF指數基金近2周規模增長1170.44萬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1/10。
數據顯示,杠桿資金持續布局中。恒生科技ETF指數基金最新融資買入額達192.88萬元,最新融資余額達4951.19萬元,創歷史新高。
恒生科技ETF指數基金緊密跟蹤恒生科技指數,恒生科技指數代表經篩選后最大30間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2日,恒生科技指數(HSTECH)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小米集團-W(01810)、京東集團-SW(09618)、阿里巴巴-SW(09988)、快手-W(01024)、騰訊控股(00700)、理想汽車-W(02015)、美團-W(03690)、網易-S(09999)、中芯國際(00981)、聯想集團(00992),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70.34%。
有相關機構表示,展望恒生科技指數,行業層面上,恒生科技指數代表了在香港上市的30家最大的科技公司,這些公司在云計算、互聯網、數字化、電子商務、金融科技及自動駕駛這六大科技相關主題上有較高的業務投資,當前中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階段,未來科技產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這也將在中長期支撐科技板塊業績穩定性;監管層面上,前期密集的監管政策使得行業規范化不斷提升,政府對科技企業的監管是必要的,隨著各方面監管措施的完善,未來企業的運營環境也將持續改善。
恒生科技ETF指數基金(513580),場外聯接(A類:015282;C類:01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