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酒頭條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1月,國內規模以上企業白酒(折65度,商品量)產量為46.9萬千升,同比提升7.1%。
這已是白酒產量自今年9月以來,連續第三次實現同比正增長。同時,今年1-11月白酒行業產量跌幅逐步收窄至6%。從供給端看,白酒加速出清,預計未來仍將延續下行趨勢。
上述數據顯示,行業整體正從谷底復蘇,也反映出企業對2024年白酒消費市場信心的加強。
產量連續三月正增長
今年1-11月,規上白酒企業累計白酒產量為395.8萬千升,同比下滑6%。
分解來看,今年上半年白酒行業產量下滑14.8%,而9、10、11月單月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均實現正增長,產量分別為42萬千升、41.1萬千升、46.9萬千升,同比增幅分別為12.6%、2.5%和7.1%。
這三個月的連續正增長,一舉扭轉了今年以來規上白酒企業持續減產的趨勢。今年3月,規上白酒企業月度產量一度同比下滑29.2%。隨后在4、5月中,白酒產量的下降也都維持在高位。

除去消費淡季的季節因素,白酒行業整體在2023年春節旺季過后,對酒類消費市場的謹慎態度,或是導致白酒產量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而9-11月的正增長,也將白酒產量從8月底13.2%的降幅,進一步收窄至6%。下半年消費復蘇對行業帶來的積極促動效果明顯。

值得關注的是,納入國家統計局統計的規模以上企業,起點標準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并且反映的是連續兩年均被納入統計的企業生產變化,去年和今年新增的規上企業并不會被納入統計。
按照2022年規上白酒企業數量進一步縮減至963家來看,今年白酒行業在9-11月呈現出的產量增長,大部分是由頭部企業完成的,白酒行業集中度還在提升。

而依照最新數據,今年1-7月,我國白酒規上企業總數已增至980家,這也是2017年以來,白酒規上企業數量首次出現正增長。

頭部企業產能擴張仍在加速
進一步聚焦到產區和企業來看,這一輪次的產能增長,依舊是以名優產區和名優品牌為核心。
中國酒業協會《2023中國白酒產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當前白酒產能擴張以名酒企業的優質產能為主,白酒六大產區平穩增長,未來規劃的產能較大。
按照規劃,到2025年,遵義、宜賓、瀘州、呂梁、亳州五大產區的產能將超過430萬千升。
其中,僅宜賓、瀘州產區的產能規劃便達300萬千升。按白酒行業目前的產量趨勢來看,宜賓、瀘州產區的白酒產量未來將占到行業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同時,頭部企業的產能擴張正在加速。
以醬酒為例,此前云酒頭條曾在下沙季對貴州醬酒企業進行產能測算,僅醬酒頭部企業2023到2024年度投產量已超過30萬噸。另有40%左右的中小企業在減少投產量。
從行業整體來看,名優酒企在產能設計層面,基本都保持一致的擴張進度。在馬太效應的加速下,酒企之間的競爭淘汰賽還在加劇。
因此,今年9-11月白酒產能整體上升,直接反映出下半年酒類消費回暖,同時也凸顯了頭部企業對于2024年行業發展信心的加強。
東興證券認為,產量的回暖直接代表行業內企業對明年白酒消費態度的轉變,隨著經濟的持續復蘇,酒類消費也會持續回暖,表示看好明年白酒消費的整體恢復,短期關注春節備貨情況,長期看好經濟復蘇下白酒企業經營景氣的回升。
春節旺季到來,白酒行業沖刺業績
進入12月,白酒行業迎來傳統的“開門紅”沖刺。
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的白酒產量達到了74.1萬千升,環比增長19.1%,在2022年10、11月份白酒產量分別環比增長5.9%、8.7%。
可以看到,隨著年底消費旺季到來,白酒產量第四季度連續增長,具備確定的規律性。今年12月份的白酒產量,在前兩個月的高基數上,將有望繼續上升。
同時,各酒企的春節促銷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2024春節在2月份,這也意味著這一次的春節旺季銷售戰線與上一年相比,將被拉長一月。
國金證券分析認為,綜合近期酒企調研反饋,行業龍頭酒企及當下具備向上勢能的酒企仍能兌現相對高質的業績,無需過度擔憂業績置信度及開門紅情況。
結合前三個月白酒產量的持續增加以及白酒行業整體“量跌價升”的趨勢來看,2024年一季度白酒行業的銷售增長,將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