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財經在線CBO
距離2023年結束僅剩幾天,華熙生物旗下功能性護膚品牌RéVT絲麗芮緹還是沒能撐住,品牌將于12月31日關停天貓旗艦店并下架所有商品。
據悉,RéVT絲麗芮緹是依托于華熙生物強大的研發團隊和背景,并結合Revitacare法國實驗室的專業醫美護膚技術,于2021年創立的抗衰品牌。而Revitacare則是華熙生物在2017年作價1784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收購得來。
遺憾的是,法國醫美科技加持與華熙生物科技結合的高端品牌,誕生不到3年就匆匆離場。
在經濟降速的大背景下,用戶的消費行為也開始更加理性,再風靡一時的美妝品牌,也要面臨新一輪考驗。據CBO不完全統計,超20+品牌在今年迎來重大渠道戰略調整,或退出中國市場,或永久關停。

01 主觀止損的國貨
彩妝品牌薏珂思It's Focus的年初退市,成為國產化妝品品牌尤其是新銳彩妝們的2023年倒閉潮中的第一個折戟者。
接下來的幾個月間,紅人品牌Colorpediak卡樂說、紅地球姐妹品牌Happimess樂在其中、少女風香氛品牌Scentooze三兔、新銳彩妝品牌浮氣Fomomy、新銳彩妝品牌末燃、敏感肌護膚品牌菇小菇、敏感肌專業護膚品牌肌安特紛紛退場。
雖然接連發生的“關停”新聞令人扼腕,但更多的是像Sugarcode焦糖密碼這樣悄無聲息消失在人們視野中的小品牌,連品牌倒閉都不會有水花出現。
新銳美妝品牌的起勢時間,多集中于2016年到2018年,但接下來的疫情黑天鵝改變了很多從業者的命運。
首先,資本的“退潮”導致融資事件減少,國內美妝相關企業融資次數和融資金額均大幅度縮水,品牌難以獲得持續的資金支持;線上流量格局的變化使得新銳品牌難以適應;全民泛成分黨時代來臨,科學護膚需求持續崛起,品牌需要拿出真本事才能擁有一席之地。
歐睿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2年,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以8%的復合增速從2536億元擴張至5318億元,預計2022-2027年仍有望保持7%左右的復合增速。
蛋糕雖大,食之不易。如何從短暫的狂歡走向顛覆式重生,沉淀為一個真正的品牌,值得新一代品牌用實踐去證明。
02 進口品牌撤離中國市場:全盤撤出有之,代理權更迭有之
國貨品牌渡劫,外資品牌也有不少水土不服的失意者。
今年2月,網紅彩妝品牌e.l.f.在其天貓旗艦店、抖音旗艦店等平臺發布了這樣一則公告:因全球策略的調整以及客觀因素的影響,e.l.f.將在2023年3月31日起暫別中國市場,天貓旗艦店、抖音旗艦店將會在2023年3月15日下架全店商品。
e.l.f.不是第一個退出的品牌,也不是最后一個。因“與代運營商停止合作”,知名網紅美妝品牌Huda Beauty自去年10月就開始清倉,關閉了中國唯一直營渠道,從中國市場撤退。
12月6日,春雨面膜中國市場代理商發布了關于papa recipe品牌中國區停止運營的通知。和很多韓妝面膜品牌一樣,春雨面膜曾經在國內紅極一時,但隨著國貨崛起以及韓系面膜的退潮,春雨的關停沒讓人感到太意外,后續在中國市場的策略還是個未知數。
雖然敗走中國市場的美妝品牌不在少數,但也有很多海外旗艦店關門清倉是正常的代理權更迭,并未放棄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
像依泉在今年3月關閉天貓旗艦店,日本有機彩妝品牌naturaglace在今年6月關閉天貓旗艦店,FAB在今年9月關閉天貓旗艦店,伊蒂之屋在11月關閉天貓旗艦店,都只是正常的代理商更換,近期店鋪都已經重開。
近年來新興的韓國平價彩妝品牌BBIA也是如此,年底合約到期更換代理商,相信不久后就能看到店鋪卷土重來,更有可能的是像伊蒂之屋一樣,在常規渠道外押注小紅書電商。
“中國美妝市場相對比較飽和,大家普遍有比較信賴的品牌和產品,一些小眾品牌如果沒有明星產品,很難搶到一席之地”,有人如此點評,“代理商做得不好就退出,這對消費者是好事。”
比如,近日以果酸身體乳聞名的西班牙酸類品牌Sesderma招了新代理,給了更好的出貨價格,直接導致原本的價格體系崩壞,舊代理合約快到期了,開始在C店進行自殺式清倉,對官方旗艦店的銷量也造成了一定沖擊,只有消費者占到了便宜。
03 大公司不養“閑人”,它們在全球關停
環球同此涼熱。
在“業務重組”成為多個美妝集團發展的共同關鍵詞的大背景下,優勝劣汰成為倒向許多不溫不火品牌的斷頭鍘。
新年伊始,寶潔公司推開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宣布高端美容儀品牌OPTE關停。發言人在郵件里面表示,OPTE將不再履行新訂單。因為溢價太高回報異常,寶潔創投將專注于孵化其他潛力品牌。回望2020年產品上市時,寶潔的說辭還是“這是我們研發的最優質的美容產品。”
不久后,因品牌未達到母公司期望的業績增長預期,POLA集團宣布關停旗下輕奢高端彩妝的品牌Amplitude、高端護膚品牌ITRIM。
臨近年底,花王旗下佳麗寶化妝品下屬品牌Frēshel(膚蕊)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品牌將于2023年12月底停產,當市面上庫存銷售完后,將不再進行產品供應。無獨有偶,同屬花王的美白品牌Blanchir superior馥蘭皙兒和美發品牌SALA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宣布品牌將于今年年底關停。
不愿意再養“閑人”的還有歐萊雅集團,繼關閉小美盒業務后,歐萊雅集團宣布將停止生產和運營旗下水療品牌Decléor。Decléor在美國和中國市場接連遭遇滑鐵盧,以至于集團財報鮮少提及其市場表現。成立于1974年,Decléor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香薰美容品牌之一,黯然關停背后更顯市場殘酷。
以2023年的后視鏡視角來看,化妝品行業已經進入品牌祛魅時代,隨著消費者對化妝品的訴求更加理性,過往的成績不再是“免死金牌”。
“在這個國度中,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生物學家范瓦倫用紅皇后的話語,提出了紅皇后假說的理論——人類生存的法則不進即是倒退,停滯等于滅亡,商業生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