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財道 王博
資本市場正在經歷劇烈震蕩,基金公司該如何做好風險防控,避免產品凈值大幅回撤?
近期,藥明生物(02269.HK)下調業績預期引發股價暴跌,牽連多只重倉該股的基金,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
興證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興證全球”)今年三季度末共持有藥明生物約3555萬股,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興全社會價值三年持有也被埋其中,這引發了市場對于其選股能力的質疑。
而以主動權益投資作為發展特色的興證全球,近兩年也遭遇到了管理規模和產品業績的雙重壓力。
加倉之痛
對上市公司基本面進行深入研究,是基金公司日常主要功課。然而,興證全球卻踩中了因業績預期下降而暴跌的個股。
12月4日,藥明生物大幅下調2023年業績預期。該公司將全年收入增速從30%下調至10%,其中非新冠業務增速從60%下調至36%。
受此影響,藥明生物當日股價重挫近24%。此后幾日,其股價繼續下探,12月22日更是創出新低。12月4日至22日,該股累計下跌38%。
(藥明生物股價走勢;來源:Wind)
重倉藥明生物的基金因此也令其持有人惴惴不安。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興證全球旗下7只基金共持有藥明生物3555萬股,持股市值接近15億元。
(來源:Wind)
事實上,在新冠業務退潮之下,市場對于創新藥“入冬”已有預期,不過,興證全球卻逆勢加倉,三季度增持藥明生物約1596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參與管理的興全合宜、興全社會價值分別持有藥明生物約1948萬股、285萬股,三季度分別加倉約560萬股、94萬股,藥明生物也升為兩只基金的第二大重倉股。
隨著股價暴跌,兩只基金的業績也受到一定影響。截至12月22日,興全合宜A、興全社會價值近一個月分別下跌7.47%、8.35%,年內分別下跌18.65%、13.65%。
加倉藥明生物被套牢,讓謝治宇的專業水平受到外界質疑。
(來源:媒體報道)
資料顯示,謝治宇于2007年加入興證全球,是名副其實的行業老將,任職時間超過十年,目前參與管理三只基金,總規模超400億元。除了擔任基金經理,他還在公司身兼多職。
(來源:天天基金網)
今年11月10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關于興證全球申請設立境外子公司的反饋意見,其中對謝治宇擬任董事長提出問詢。
證監會指出,新加坡子公司擬任董事長還兼任興證全球副總經理、基金管理部投資總監、研究部總監、國際業務部總監、基金經理。請公司補充說明擬任董事長是否有足夠精力履職。
對此,興證全球表示,謝治宇目前作為公司副總經理,分管基金管理部、研究部和國際業務部。未來如出任新加坡子公司董事長,將在做好基金管理的同時,助力海外業務的投資能力構建,公司也將按照相關規定和監管部門做好溝通匯報。
業績承壓
興證全球在主動權益投資領域頗有口碑,但近兩年由于A股市場持續調整,產品業績也出現明顯回撤。
據Wind統計,截至2023年12月22日,近兩年,興證全球旗下有可比數據的18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只含主份額),跌幅均在20%以上,多數排在同類中下游水平。
其中7只產品跌幅更是超過40%,包括興全社會責任、興全綠色投資、興全合興A等。
興全社會責任近兩年跌幅達45.7%,在上述產品中墊底,同類排名1502/1656。作為2008年成立的老基金,其累計收益率約為246%,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近兩年卻在股市波動中回撤嚴重。
資料顯示,其投資目標為追求當期投資收益實現與長期資本增值,同時強調上市公司在持續發展、法律、道德責任等方面的履行。
從季報來看,今年各季度該基金重倉股均作出調整,三季度減少了信息技術類個股,增加了對醫藥、材料行業的配置。
(來源:Wind)
不過,前三大重倉股普瑞眼科、寧德時代和中國中免,近期股價持續下挫,四季度以來分別下跌約29%、23%、25%。
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表示,結構上堅守消費和成長兩條主線,消費的配置是以醫藥和免稅為主。三季度大幅增加醫藥的配置比例,看好醫藥行業未來的表現。成長板塊配置的是計算機、電動車等。此外三季度增加了一些周期行業的配置比例,如化工,機械等,主要是預期經濟好轉后,順周期行業盈利上會有較好的彈性。
(來源:興全社會責任三季報)
然而,從基金目前的業績表現看,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何時奏效還有待觀察。
謝治宇和程劍共同管理的明星產品興全合宜,也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該基金A份額近兩年下跌36.27%,同類排名1036/1407,表現并不理想。
從季報來看,前三季度該基金重倉股集中在信息技術行業,少量持有消費和醫藥股。第一大重倉股快手從2021年末開始持有,去年微跌1.39%,今年跌幅近30%;第二大重倉股藥明生物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持有,三季度大幅加倉,但近期大幅跳水;第三大重倉股三安光電從2021年三季度末開始持有,此后持續加倉,該股去年跌幅達54%,今年以來繼續下跌22%。
(來源:Wind)
該基金三季報表示,報告期內維持了較高倉位,未來仍將堅持挖掘公司長期成長價值,不斷尋找具有良好投資性價比的優秀公司。而對于基金業績表現,季報中沒有作出解釋。
興全合宜成立于2018年1月23日,發行時因一日募集超300億元的光輝戰績,成為備受矚目的爆款基金。但隨著近年業績下滑,基金吧中也有許多怨言。
(來源:天天基金網基金吧)
成立之后,興全合宜的凈值自2020年起大幅上漲,至2021年初一度翻倍。但近兩年業績步入下滑通道,截至今年12月24日累計收益率約為24%,年化收益率僅為3.7%。
(興全合宜A業績表現;來源:Wind)
興全合宜的規模也大幅縮水,今年三季度末約為158億元,相比當初300多億元的募集資金已經腰斬。
盡管如此,興全合宜仍然收取了較高的管理費。根據Wind和天天基金網顯示的數據,今年上半年,興全合宜虧損約8.6億元,但同期收取管理費1.38億元,占到了興證全球同期管理費的近8%。
(來源:Wind)
規模瓶頸
興證全球自2003年9月30日成立已走過20年歷程,股東為興業證券和全球人壽保險國際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
主動權益投資是興證全球的發力重點。在2019年至2021年權益市場紅火時期,該公司迎來高光時刻,管理規模迅速攀升。
Wind數據顯示,2018年末,該公司管理規模僅為1877億元,排名第21位,而2021年末已達到5901億元,三年時間增長214%,排名也來到第14位。
(興證全球管理規模變動趨勢圖;來源:Wind)
期間,公司的爆款產品繼續吸引著市場的眼球。在興全合宜之后,2019年10月,興全合泰又創出一天認購近500億元的紀錄,規模上限60億元,配售比例只有12%。
不僅產品爆火,基金經理謝治宇2021年末個人管理規模接近千億,一舉成為業界“頂流”。
不過,2022年A股市場開始震蕩下行,興證全球的規模在6月末突破6000億元大關后陷入瓶頸。今年三季度末,其規模降至5845億元,相比歷史高點下降約174億元,主要是主動權益類產品縮水導致。
從公司產品結構來看,貨幣基金規模約為3010億元,占比約51%;混合型基金為1418億元,占比約24%;債券型基金約為1221億元,占比約21%;股票型基金只有81億元,占比僅為1%多。
(來源:Wind)
該公司旗下只有三只指數基金,沒有ETF產品,權益類基金中主動型產品是絕對主力,這對規模增長也會形成一定制約。
20歲的興證全球, 在基金公司中并不算成立時間最早的一批,但已顯現出某些老邁的跡象,它是不進則退,還是逆流而上,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