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連虧,發債困難,建設機械(600984.SH)選擇向控股股東、實控人陜煤集團募資紓困。
建設機械12月22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4.79元/股的價格向控股股東、實控人陜煤集團發行不超過2.64億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為不超過12.65億元,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
公告顯示,本次發行前,陜煤集團直接持有建設機械3.72億股股份,通過其全資子公司陜西建設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間接持有公司0.5億股股份,合計占公司總股本的33.58%。陜煤集團已承諾3年內不轉讓本次向其發行的新股,且公司股東大會同意陜煤集團免于發出要約。
建設機械稱,此次交易完成后,陜煤集團的持股比例會進一步提高,將保障上市公司控制權的穩定性,不會導致公司主營業務發生變化。
因違規使用發行債券募得資金,建設機械此前不久被證監會陜西監管局采取監管措施,其資金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末,建設機械負債總額124.11億元,其中流動負債59.59億元,流動負債在總負債中占比較高;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前三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5.35%、66.60%和68.69%。
11月23日公告顯示,因建設機械發行的公司債券(債券簡稱“22建機01”)的部分募集資金未按決定用途使用,違反了《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同時,白海紅作為上市公司時任財務總監,應對上述違規行為承擔責任。證監會陜西監管局決定對上市公司及白海紅出具警示函。
2022年,建設機械曾拋出可轉債方案,擬公開發行公司債券規模不超過19億元(含1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于租賃設備購置項目、補充流動資金。不過,今年6月,上述可轉債方案被宣布終止。
2020年,公司也曾擬發行公司債券規模不超過20億元(含20億元),擬用于償還有公司息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法律法規允許的用途。此次可轉債計劃最終也未實施。
建設機械為能源巨頭陜煤集團旗下三大上市平臺之一。公司于2004年上市,主營業務包括工程機械租賃和工程機械制造兩大板塊。設備租賃業務占比總營收95%左右。
建設機械主業的業績自去年開始轉虧,今年則更為低迷。公司稱,2022年度,受房地產行業波動影響,國內塔機租賃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塔機租賃價格處于較低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凈利規模雙降,營收同比減少15.01%至24.3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51億元,同比大降662.72%。
股價方面,自年初至今,建設機械股價整體呈現波動下行趨勢,年內跌去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