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達財經 孟帥
編輯 | 深海
隨著互聯網不斷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年輕人蹲守在電視機前攥著遙控器的場景已變得越來越不常見,取而代之的是網友們在各大長視頻App中來回切換尋找自己的下飯追劇伴侶。
臨近年末,長視頻平臺也迎來了檢閱自己過去這一年成績的時刻。盡管國內的長視頻平臺真正具備足夠實力的玩家,如今一只手都可以數得過來,但這些選手之間的競爭仍十分激烈。在2023年即將畫上句號之際,雷達財經特意整理出了長視頻平臺2023年交出的答卷。
據云合數據顯示,今年各大平臺中由愛奇藝推向市場的獨播劇有8部闖入了TOP30榜單,入圍數量在各大平臺中高居首位;而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的劇集,有6部成功登榜;優酷視頻則仍穩坐“行業老三”的位子,以5部獨播劇的登榜數量排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之后。
相比愛騰優三巨頭,芒果TV僅有1部獨播劇入圍TOP30榜單。不過,芒果TV在綜藝市場上的戰績卻十分突出。而較晚發力自制影視綜藝內容的B站,今年的戰績則頗為慘淡。
(注:本文如無特殊說明,榜單數據均來自云合數據正片有效播放霸屏榜,且統計時間截止至2023年12月21日。)
愛奇藝一馬當先
今年排在榜單前3位的劇集,分別被長視頻賽道的三大巨頭愛騰優所瓜分,其中愛奇藝奪得冠軍,亞軍和季軍則分別被騰訊視頻和優酷視頻攬入懷中。
而這樣的排名分布,似乎也與如今長視頻平臺的格局極其相似,即愛奇藝、騰訊視頻為了爭奪行業“一哥”的位子經常打得不可開交,而優酷視頻則常年頂著“行業老三”的名號,但其也在蓄力試圖反超前面兩位的行業地位。
今年開年,愛奇藝憑借一部《狂飆》可謂是賺足了風頭,該劇最高市占率一度達到67.9%。《狂飆》也不負眾望,成功奪得了TOP30榜單第一名的桂冠,是2023年當之無愧的“劇王”,幫助愛奇藝開了個好頭。
同期,騰訊視頻拿出來與《狂飆》對打、由頂流科幻IP改編的《三體》,僅排在榜單第21名的位次。雖然《三體》的口碑讓一眾起初并不看好該項目改編成影視作品的觀眾“打臉”,但論熱度《三體》仍與《狂飆》存在不小的差距。
而在劇集TOP30榜單中,愛奇藝入圍的獨播劇數量達到了6部,在各大平臺中同樣穩坐第一的位子。若將范圍進一步縮小,排在前10名的劇集中,由愛奇藝獨播的劇集更是占到了其中的4席。
事實上,愛奇藝是長視頻三巨頭中目前唯一一位實現獨立上市的玩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如何盈利一直是困擾各大長視頻平臺的難題。2022年,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下(即“Non-GAAP”),愛奇藝終于首次實現全年盈利13億元。
如果說愛奇藝2022年的盈利是需要加一定限制條件的話,那么進入2023年愛奇藝則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盈利。今年前三個季度,歸屬于愛奇藝的凈利潤分別為6.18億元、3.65億元、4.76億元。
不過,已經爬出虧損泥潭的愛奇藝,也有自己的隱憂。曾被譽為“爆款制造營”的愛奇藝,卻難尋下一個《狂飆》。比如,排在劇集TOP30榜單第4名、第5名、第7名的《長風渡》、《蓮花樓》、《寧安如夢》在熱度上與《狂飆》存在明顯的斷層。相比《狂飆》67.9%的最高市占率,前面三部劇集的最高市占率峰值僅為35%左右。
盡管各大視頻平臺時常用爆款一詞來形容自家的影視項目,但許多其實名不副實,頂多算小有熱度,遠談不上真正的大火。在今年的劇集TOP30榜單中,有三部“陳年老劇”強勢登榜,它們分別是2018年播出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2012年播出的《甄嬛傳》以及2019年播出的《慶余年》,這三部劇分別位列榜單第6名、第13名、第28名的位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真正的經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騰訊視頻緊追不舍
緊隨《狂飆》之后排在TOP30榜單亞軍和季軍位置的,則是在騰訊視頻獨播的《長相思第1季》以及在優酷視頻獨播的《長月燼明》。
而騰訊視頻緊接著《長相思第1季》之后登榜的獨播劇,排名已經無緣前10,僅排在榜單第11名的位次,這部劇正是由憑借耽改劇《陳情令》一炮而紅的頂流肖戰以及當紅小花任敏出演的《玉骨遙》。
相比《狂飆》這類現實題材的劇集,《長相思第1季》、《長月燼明》、《玉骨遙》均為近幾年長視頻平臺十分熱衷扎堆的古偶仙俠題材。在不少行業人士的眼中,騰訊視頻素來對S+古偶情有獨鐘,騰訊視頻一度憑借多部爆款S+古偶劇集吃到這一題材的不少紅利。
不過,由于近些年古偶、仙俠題材內容的泛濫,不少觀眾已開始對該類型的作品產生審美疲勞。比如騰訊視頻打造的《千古玦塵》、《鏡雙城》等S+古偶就接連撲街,而過于“迷戀”S+古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外界對于騰訊視頻所出品的影視內容質量的印象。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古偶仙俠題材之所以越來越難捧出爆款,一方面是因為毫無新意的設定、同質化的劇情、千篇一律的服化道已難以激起觀眾心中的漣漪;另一方面,部分創作者粗制濫造出的流水線產品,更是加速了觀眾對這一題材內容的逃離。
或是意識到這一點,騰訊視頻也在不斷加強自身打造精品的能力。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在6月的發布會上強調,“每個制片人拿到的錢,跟作品最終的質量要掛鉤。過去彈性不夠,搞平均主義,現在這個機制要改,要提供足夠的動力和壓力,有饑渴感的團隊才能把自己逼到退無可退的地步,做出最好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TOP30榜單中也有不少是多平臺聯合播出的劇集。其中,愛奇藝參與聯播的劇集有9部登榜,騰訊視頻以8部聯播劇的數量緊隨其后,優酷視頻、芒果TV登榜的聯播劇數量則分別僅有2部、1部。
從前述數據可以看到,愛奇藝和騰訊視頻打造的聯播劇登榜數量排在前列,而這些劇集其實很多正是由這兩家平臺攜手打造,比如《云襄傳》、《縱有疾風起》、《我們的日子》、《曾少年》等均為愛奇藝、騰訊視頻聯合播出的劇集,而2019年大火的男頻劇《慶余年》同樣也是在兩家平臺聯合播出。
事實上,從某些維度來看,騰訊視頻是目前真正可以同愛奇藝一扳手腕的玩家。在今年6月舉辦的發布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首次透露,騰訊視頻已實現連續四個季度盈利。而在實際的競爭過程中,騰訊視頻在許多項目上也有意與愛奇藝一較高下。
比如,愛奇藝憑借《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兩部劇,打響了迷霧劇場的招牌。騰訊視頻則拉來《隱秘的角落》的創作班底,打造出了口碑爆棚的《漫長的季節》。該劇作為首部亮相X劇場的劇集,為騰訊視頻鳴響了頭炮。
隨著短視頻行業的飛速崛起,曾經與短視頻平臺兵戈相見的長視頻平臺也開始轉變態度開放合作的懷抱。2022年7月,抖音牽手愛奇藝,這意味著以抖音為首的字節系視頻平臺正式接入愛奇藝豐富的視頻版權資源。到了今年4月,高管一度拋出“豬食論”的騰訊視頻,也與抖音達成合作,雙方將圍繞長短視頻聯動推廣、短視頻二次創作等方面展開探索。
有觀點認為,短視頻平臺如今已成為影視內容重要的宣發陣地。在此背景下,長短視頻平臺由此前的針鋒相對到如今的握手言和,順應了互聯網開放互通的大勢,正版授權的方式將為高品質短視頻內容的創作與傳播提供充分保障,從而推動視聽產業優質內容池不斷擴容。
11月末,愛奇藝邀請超百位明星藝人盛裝出席前往澳門出席自家的尖叫之夜。12月中旬,騰訊視頻星光大賞也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綜藝館拉開大幕,百余明星藝人、行業大咖亮相活動現場。在回顧過去一年的成績時,兩家平臺一方面試圖借前述活動亮出各自的肌肉,另一方面也在試圖通過活動現場邀請的明星陣容的星光程度,向外界證明平臺的影響力及號召力。
優酷力保“老三”之位
盡管與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樣被列為長視頻平臺的三巨頭,但其實優酷視頻在三者中的整體實力要稍遜一籌。
在今年的TOP30榜單中,優酷視頻獨播劇集登榜的數量為5部,它們分別為《長月燼明》、《少年歌行》、《偷偷藏不住》、《他是誰》以及《星羅凝成糖》。但在整體數量上,優酷的5部不及愛奇藝的8部以及騰訊視頻的6部。在多平臺聯播劇集中,優酷視頻也僅有2部劇集闖入TOP30名單之列,同樣在體量上不敵愛奇藝和騰訊視頻。
而優酷視頻“行業老三”的位子,甚至還被芒果TV所覬覦。據《Quest Mobile 2023內容視頻化與商業化洞察報告》數據顯示,今年5月,在線視頻App行業中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優酷視頻、B站的月活位居前五,它們的月活分別為4.73億、4.16億、2.55億、2.3億、2.12億,其中優酷視頻的月活不及芒果TV,同比還出現11.7%的下滑。
作為國內長視頻賽道的元老級玩家,優酷目前仍未獨立登陸資本市場,而站在優酷身后的正是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電商巨頭阿里。在阿里今年“1+6+N”的組織變革下,優酷被劃分到了阿里旗下的大文娛集團。
今年9月,阿里影業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將以1.67億美元全資收購經營“大麥”品牌的Pony Media Holdings Inc.,交易預計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這也意味著大麥成為阿里影業子公司,阿里大文娛形成阿里影業與優酷雙足鼎立的局面。
幾天前,市場上還有消息稱,優酷正考慮并入阿里影業,但前提是能夠穩定盈利。不過,對于外界的這一傳聞,阿里大文娛方面則予以了否認。盡管背靠著阿里這個巨頭,但這并不意味著優酷可以躺平。在阿里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下,優酷顯然也需要盡快找到一條可持續的盈利之路。
據阿里巴巴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季度,阿里大文娛集團的收入為57.79億元,同比增長11%,這主要是由大麥網與阿里影業的線下娛樂業務的強勁收入增長,以及優酷訂閱收入增長所帶動,部分被優酷廣告收入下降所抵消。
利潤方面,今年第三季度大文娛集團的經調整 EBITA為虧損2.01億元,2022年同期為虧損3.62億元。對于經調整EBITA的改善,阿里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是由于大麥網和阿里影業的盈利水平提升。
在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看來,優酷獨立上市的可能性也不是完全沒有。但如果上市,資本市場的表現可能不會太好看,“不如緩一緩,與大文娛一起迎接資本市場,沒必要獨立上市”。
芒果TV綜藝開花
與愛騰優三巨頭相比,和湖南衛視存在深度綁定的芒果TV,本年度僅有1部獨播劇躋身TOP30榜單。不過,在劇集以外的綜藝賽道,芒果TV則算得上是大贏家。
盡管綜藝榜單前2名分別被愛騰優聯合播出的《奔跑吧第7季》、以及愛奇藝、騰訊聯合打造的《哈哈哈哈哈第3季》奪走,但綜藝榜單TOP10中由芒果TV平臺獨播的內容就占到了4部,登榜數量在各大長視頻平臺中遙遙領先。
其中,取代王牌綜藝《快樂大本營》入駐湖南衛視周六黃金檔的《你好,星期六2023》,邀請眾多姐姐加盟的《乘風2023》,已經進行到第8季的《大偵探》,以及一眾哥哥參與錄制的《披荊斬棘第3季》,幫助芒果TV在綜藝市場上大殺四方。
與之對應的是,在劇集榜單中拔得頭籌的愛奇藝,僅有1部獨播綜藝《種地吧》入圍綜藝TOP10榜單,而騰訊視頻、優酷視頻的獨播綜藝則以零戰績收官。
除了前面提到的《奔跑吧第7季》、《哈哈哈哈哈第3季》,另外還有三個皆由愛騰優聯合播出的綜藝登榜,它們分別是《王牌對王牌第8季》、《極限挑戰第9季》、《我們的客棧》。值得注意的是,多平臺聯合播出的這5檔綜藝,除了《哈哈哈哈哈第3季》為網絡綜藝外,其余4部全是電視綜藝。
若將電視綜藝剔除,在純網絡綜藝TOP10榜單中,芒果TV仍占據相對領先的優勢。該榜單前5中,有3部是在芒果TV平臺獨播的純網絡綜藝,愛奇藝、騰訊視頻也分別有3部獨播綜藝登榜,但排名相對靠后。
其中,愛奇藝獨家播出的《種地吧》、《中國說唱巔峰對決2023》、《萌探探探案第3季》分別排在榜單第4名、第6名、第7名的位次;而騰訊視頻獨家上線的《五十公里桃花塢第3季》、《現在就出發》、《心動的信號第6季》則包攬榜單第8名至第10名的位次。
不過,仔細翻閱入圍綜藝榜單前10的這些名單,可以發現它們大多為已經播出了多季的老牌IP節目,這也反映出國內綜藝市場在創新方面的乏力,新內容很難獲得市場的認可,只能靠老牌季播綜藝撐起場面。
而較晚發力自制影視綜藝內容的B站,今年則沒有任何一部獨播劇及綜藝入圍前述提及的榜單。其實相比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和芒果TV,B站一直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在很多用戶的認知中,B站是一個由大量UP主“養活”的年輕人的文化社區。盡管B站近來不斷加大對影視綜內容生態的擴充,但其在該領域仍像是一個“新手”。
另據B站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目前B站的營收主要來自增值服務、廣告、移動游戲、IP衍生品及其他(前稱電商及其他)四個板塊。不過,B站至今仍處于虧損的泥潭。今年前三季度,B站的歸母凈利潤虧損高達35.26億元。
對于長視頻未來格局的變動,雷達財經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