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天涯還想再掙扎一下!不同于貓撲和西祠胡同,已經走向沒落的天涯似乎并不甘于就此退出互聯網這個舞臺。日前,就在因拖欠服務器費用而被關閉、“七天七夜 重啟天涯”的直播義賣活動并未取得成功后,天涯社區創始人、董事長邢明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了天涯的“自救計劃”。明年3月1日、也就是天涯社區25年司慶時,其將正式重啟。
關于天涯要如何重生,邢明除了給出直播帶貨這個答案外,還提到了將推出官方版的“天涯神貼”,并作為會員制的產品之一,給用戶提供真正的天涯精華內容。其實縱觀國內互聯網行業,“天涯神貼”可以稱得上是為數不多建立起了自己IP的產品,也就只有當年的公眾號爆文有類似的江湖地位了。
要知道在天涯無法訪問之后,網絡上各種總結“天涯神貼”的分享可謂是層出不窮,甚至有嗅覺敏銳地商家在電商平臺賣起了“天涯神貼”,一如當年網上販賣《張小龍的2359條飯否日記》、王興的12000條飯否精選語錄一樣。或許正是這一點,讓天涯方面認識到了過去二十余年積累的優質內容,是有價值的。
即便不提現象級的《明朝那些事兒》,單是《中國是部金融史—透過金融讀懂三千年》、《北京十年房子故事》、《嚴肅的問題:人類怎樣才能不被動物吃掉》、《小張和小麗》、《宜昌鬼事》這一大批貼子的存在,就讓天涯不僅有幽默風趣的段子、引人入勝的故事,也有深刻的思考、犀利的觀點,諸如玄幻靈異、中醫命理、經濟預測、金融財經、歷史軍事等不同類型的題材,也都能在天涯上找到。
將優質內容作為付費增值服務的權益,這種模式在當下的互聯網行業并不罕見,例如知乎的鹽選會員、知識星球、微博的付費專利都是如此。但遺憾的是,天涯神貼可能已經救不了天涯了,因為寫出天涯神貼的那些人不太可能會回到這個社區。這一批當年在天涯上揮灑文字的人,如今都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老年人了,這樣的熱情真的還有多少呢?
其實這一點從“重啟天涯”這個活動中就不難看出,當年從天涯火起來的大神,只有天下霸唱等寥寥幾位回來站臺,其他人或是被身份、時間束縛,更有諸如大鵬金翅明王、kkndme等人早已“退隱江湖”。不僅是老一代的天涯人指望不上,新一代的天涯用戶就更別提了,甚至可能都沒有后者存在。再說了,現在的天涯又憑什么來吸引新的創作者呢?
更何況,目前更是早已沒有了所謂“天涯神貼”誕生的空間。互聯網行業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劇變,隨著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接入互聯網,整體素質其實是在一路走低的。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了天涯神貼誕生的空間,君不見貼吧都已經多久沒有現象級的貼子出現,而微信公眾號上一次破圈的爆文甚至還是《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
如今的熱點往往都是在抖音和快手上出現,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兩大短視頻平臺匯聚了最多的流量,也占據了普通用戶最多的時間。然后熱點的發酵則會在微博上完成,畢竟這是一個公開的社會化媒體。現在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碎片化體驗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普通用戶已經沒有耐心去進行內容輸出,簡單發個“666”、“點贊”已經成為了常態,長篇大論反而變成了PUGC的專屬。
早年間,天涯神貼是在樓主和灌水用戶的互動中產生,如果僅僅是創作者單向輸出內容,現在的表現形式則是抖音的短視頻、B站的長視頻。雖然老用戶可能會因為情懷重回天涯看一眼,但成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網民,則已經無法適應作為BBS存在的天涯了。既沒法吸引創作者、又不能讓受眾青睞的情況下,要以天涯神貼作為權益來搞付費,又還哪里游戲。
事實上,挽救天涯最好的時機已經永遠過去了,并且這個機會是被知乎“搶走”的。縱觀過往的天涯神貼,故事小說其實占據了相當的比例,在論壇上看長篇連載的小說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娛樂選項。而起點、縱橫、晉江等傳統網文平臺長期以來是不能交流,也缺乏社區和論壇氛圍的,以至于網文作者還需要單獨用QQ、微信群聊,來滿足讀者討論的需求,反觀當年天涯其實就是一個完美的載體。
可遺憾的是,知乎早已看到了這塊細分市場,并搞起了網文業務,還成功讓鹽選會員成為了他們新的支柱。反觀天涯,它的最后一搏堪稱是“好高騖遠”,在吃了區塊鏈的虧之后,他們在服務器關閉前的最后一個新項目是“天涯升維”,搞起了元宇宙。然而元宇宙這玩意,Meta和字節跳動這樣的巨頭都沒能玩轉。
在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后,又總是不自量力地蹭熱點,現在這樣的天涯再掙扎真的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