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辰同學
這些年來,董明珠因為管不住自己的“嘴”,熱搜上“麻”了。單就今年,就霸榜不下十余次,詞條內容涉及格力業務、用人、價值觀以及其個人情緒等方方面面,堪稱“熱搜制造機”。
她最近的系列爭議話題,幾乎都與年輕人相關。比如熱搜詞條,#董明珠稱年輕人不該以自我為中心#。這是董明珠對網絡說法的一個回應,不少年輕人認為,董明珠工作思維模式是老式的,“她那個年代,和現在年輕人的年代是截然不同的社會背景”,
對此,她在直播時表示,“現在的年輕人是什么樣?自由散漫?不講規矩?想干啥干啥、以我自己為中心?那這個社會就沒有和諧了,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那是一盤散沙。我接觸的很多年輕人還是有一種情懷。為個人奮斗可能你結果不一定太理想,但心中有大愛,關愛別人,相信未來的世界一定屬于這種人?!?/p>
網友聽不下去,勸她少管年輕人的事,并回懟,“不以自我為中心,難道以資本家為中心,做個合格的牛馬嗎?”“就不要給年輕人建議了……沒有一次是對的?!蓖踝匀纭白匀纭保嫌鹜安煌?/p>
但從董明珠的表述里,隱約能看到她似乎在點撥兩個人:王自如和孟羽童。他們也是董明珠熱搜里討論度最高的兩個人,還有一個共同的標簽:年輕人。但二人截然不同的結局,投射著董明珠的價值觀和個人情緒。
2021年,王自如和孟羽童幾乎同期入職格力。王自如擔任副總裁,孟羽童職務是總裁助理。前者做數碼評測起家,在與羅永浩進行一場不對等的在線辯論后,聲名達到創業時期的最高。加入格力后,負責數字化渠道改革項目,偶爾在董明珠身邊客串直播主持人。而后者是應屆畢業生,與董明珠相識于一檔綜藝,被高調地欽定為“董明珠接班人”。前地產大佬馮侖說,格力電器 7 萬多名員工里,只有她是不用每天穿工裝上班。作為秘書,孟羽童獲得了與老板一樣的“穿衣特權”。
有媒體評價稱,二人本該毫無交集,但因董明珠在格力交匯,并被賦予同一種身份意義——格力渠道改革的風向標。
加入格力后,王自如的工作多是在幕后,可能是在離董明珠比較近的辦公室,隨時向她匯報。近期,她在董明珠接受采訪時,幾句“感人至深”的肺腑之言,把他的推到近兩年最高光的時刻。
王自如對著鏡頭,當著董明珠的面說,“我沒有看過格力給我的工資條”,“能不能給我一間離你比較近的辦公室,我要隨時向您匯報”,“我哪怕每天什么事都不干,我就看她怎么開會,我聽她每天講什么、做什么,我都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尤其是說,“剛畢業的年輕人一定要學會心態歸零”。這和董明珠一直以來的心態如出一轍。馬麗在春晚小品《投其所好》里說,“我都不知道領導說的是什么,但我要讓領導感受到我被他的話洗禮了”。董明珠自然十分受用,雙手托腮,保持少女姿態。
“我接觸的很多年輕人還是有一種情懷”,大概指的便是王自如一類年輕人。這讓不少職場人自愧不如,驚呼:“質疑王自如,理解王自如,成為王自如”?!叭睚堥T陣”還發文感慨:你們以為我一直寫下去嗎?我也在等待自己的董明珠。
但孟羽童的“待遇”完全不同。從5月份離職至今,就常被董明珠掛在嘴邊,時時被提起,沒有被她放過。這“潑天富貴”,不要也罷。
董明珠數次針對其離職發聲,每次表態必高掛熱搜。比如今年8月,她在一場訪談中稱,“有人吃著碗里還看著鍋里的”“這種人太多了,所以這種人我們絕對也不會允許他在這兒給他待下去?!?1月,董明珠還強調“網紅不網紅,看人品質。人在格力去外面做廣告是不合規的”。
在回應是否用錯、看錯孟羽童時,董明珠也沒收著話說,“不叫用錯人,是她自己的選擇吧,人生的道路是自己選。人生價值觀是她自己定的,你選擇做什么樣的人是你自己決定的?,F在很難說五年后是什么樣?!?/p>
從工作態度、離職行為、個人人品甚至未來成長,董明珠把這個90后年輕人鞭笞得體無完膚。不久前,她在格力電器大學生入職儀式講話時,再次提及孟羽童。她稱,當時在實習生節目中是看中孟羽童勤奮,選來做秘書,但是一個文都寫不出來。孟羽童只想著用格力平臺當網紅,在公司中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最后,她對在場的新員工強調, “大家覺得她也物有所值,在格力已經有了所謂的粉絲,但那有什么用呢?只是今天掙得錢多一點而已?!彼€不忘繼續敲打在座的年輕人,只想著掙更多錢跟行尸走肉沒差別,錢不應該是大學生的夢想,錢是奮斗的結果。
內部講話為何流出,不得而知。但董明珠類似“打工不為錢”、“只想掙錢就像行尸走肉”的觀點,又在年輕人以及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事件當事人之一的孟羽童,在此前遭訓斥時多是持回避態度。12月18日,她首度在社交媒體更新動態,疑似回應董明珠。她發布的視頻中,出現多款產品,可能是種草帶貨。在視頻文案中,孟羽童寫道:“在冬天好好養生的同時別忘了養心,凝神聚氣,保持心情愉悅?!彼膫€人賬號標簽里,仍然寫著“前 500強總裁秘書”。
董明珠對年輕人的態度,在管理理念上與當代年輕人價值觀的沖突,尤其是對孟羽童“不放過”,反而為孟羽童贏得不少同情。比如李國慶都看不下去了,這位自稱喜歡和“年輕人打交道”的前知名企業家發視頻稱,董明珠在對待孟羽童的事情上掉價。孟羽童作為應屆畢業生,想和董明珠搭檔成網紅,做第二職業創收很正常,“人沒損害格力吧?沒去給競爭對手帶貨吧?沒利用格力的位置跟經銷商弄點什么吧?不傷害公司利益,沒大毛病。” 李國慶還奉勸董明珠,給年輕人留個面子,留個余地。
光明網的評價更為直接,針對東方甄選“背刺”董宇輝事件,以及董明珠屢次提及孟羽童,發布評論文章稱,董宇輝和孟羽童通過現代傳播技術,獲得自身身份的重塑,成為企業難以安頓的“不穩定因素”,沖突似乎不可避免。對企業來說,其實不用太過糾結這種沖突,這是超出自己控制能力的“勢”,是一種技術進步與產業演進帶來的副產品,公司結構對個人命運的掌控已經被解構了。就像董明珠對孟羽童的批評,在網絡上的評價似乎很不討好。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傳統的“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的路徑,已經不再具備絕對的話語權,當然就沒有太大說服力了。董明珠為何管不住自己的“嘴”
連番操作下來,董明珠常駐熱搜頭條,過去的言論也被重新翻起。比如董明珠曾建議立法,對員工跳槽行為收培訓費。實際上,這是今年3月的“舊聞”,董明珠還強調,“因為你在我這里干了十幾年,我培養了你,我付出了那么多財力人力物力和時間,你拍了屁股就走了,那你下一個單位最少要賠償我的培訓費”。
一般情況下,企業領導人的不少熱搜,都是策略性的服務于公司業務。比如小米雷軍、360周鴻祎,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公司需要時站到臺前,沖一沖熱搜。但董明珠的熱搜,并不都是有益于企業的發展。比如2019年,格力第一屆臨時股東大會上,董明珠提前泄露公司業績。第二天就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批評董明珠違規披露業績報告。第三天,格力電器股價低開,盤中一度跌逾3%。
董明珠也不怕樹敵,把業內友商diss個遍。比如,她喊話美的,“空調領域我是世界老大,他算老幾?”后來小米入股美的,她怒噴“兩個騙子在一起”。在央視的舞臺上,因為雷軍的一句戲言,她跳將起來,“我跟你賭10個億”。馬云也沒放過,在她看來,“馬云離開我活不了,我離開他照樣活”。甚至連消費者都沒能逃過,董明珠曾稱全球70億人,不買格力產品的都是“腦子有病”。董明珠為何管不住自己的嘴,出言必遭懟,她是有招黑體質么?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她懟天懟地,口無遮攔,而且不在乎場景和對象。格力業績出彩時如此,格力進入發展瓶頸時也不例外。
環球人物雜志曾指出,董明珠不滿意媒體對自己的報道,就公開叫罵:“我看到網上很多罵我的人,我不知道是不是他家祖墳被我挖了還是怎么樣?他恨我但不能把我吃掉,有人說格力電器被董明珠搞完蛋了。我不知道完蛋了沒有?你是股東嗎?你是企業家嗎?越罵我越高興。”
即便每次采訪前,記者也會有意提醒,用詞謹慎一些,有些話適合私下說,公開就會讓人誤會。但董明珠絲毫不在意,反而宣稱“我從不低頭,反正天不會塌下來”。黑紅也是紅,董明珠是準備好做網紅的。2019年,在中國智能制造全產業鏈應用大會上,她就毫不避諱地公開回應自己的“網紅”身份:沒錯,我既是“網紅”又是個“好斗者”。
魯豫曾采訪過董明珠。會面結束,她最大的感受就是,董明珠沒有朋友,“她見到我特別高興,是那種真實的高興。她捧著我的臉會讓我覺得,她其實生活中是很需要朋友的一個人,一個來自遠方的、能夠理解她、跟她說話、跟她沒有利益關系的人。但能跟她成為朋友的人,特別特別少,高處不勝寒。”
可能是內心真實的想法被刺破,董明珠反復找補:“職務越高就越沒朋友。不是沒有朋友,是你不能跟他做朋友。”
董明珠的“高處不勝寒”,另外一層含義可能是內心的柔,需要更剛硬的一面來掩護。女性的以柔克剛,在她的輸出下,就是硬剛。她的底氣可能來自,一路帶著格力電器,像斗士一樣打怪升級,走到今天。在這種情況下,最累的除了她自己,恐怕就是格力公關部門。
企業領導人管不住自己的嘴,愛亂說話,多數情況下,對公司的發展是百害無一利。禍從口出,不少大佬都吃過大虧。比如新晉企業家頂流俞敏洪,他曾在2018年一次活動上大放厥詞,“因為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國家的墮落”。這句話讓新東方股價瞬間腰斬,蒸發600多億。
即便明星光環強大如馬斯克,公眾給與其最大的包容度,但在一系列不恰當言論后,也是妥協讓步,才平息眾怒。比如收購推特過程中,就改名X以及會員收費事件,引發用戶、扎克伯格的反擊,最后也是馬斯克認慫,放棄激進策略。
眼下電器正處于一個十分艱難的階段。截至12月20日收盤,格力電器大跌7.09%,幾乎抹平了年內漲幅,累計蒸發超130億元市值,系格力股價今年內新低。今年8月,格力落選《財富》世界500強,董明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點也不難過,還說:“企業好不好,自己心里有數;有沒有病,自己知道”。
作為格力電器最大的門面,馬上70歲的董明珠,沒有接班人計劃,對格力多元化、全球化目標也沒有明確規劃。當此之時,言多必失,還是管管自己的嘴吧。
參考資料:
環球人物,《董明珠的大嘴,是你不懂的孤獨》
遠川研究所,《別太為難孟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