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電池片龍頭中潤光能“四大尷尬”,上市就能熬過寒冬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電池片龍頭中潤光能“四大尷尬”,上市就能熬過寒冬嗎?

到底是謀求業務升級還是“圈錢”游戲?

圖片: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華夏能源網  田思

IPO口子越收越緊的大環境下,經歷七個月的漫長等待,一家電池片企業等來了過會的通知。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12月15日,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89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蘇中潤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潤光能”)的首發申請。

中潤光能在國內光伏電池片出貨排行中“榜上有名”。到2023年上半年,其電池片出貨量已升級為全球第三。

中潤光能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制造商。據PV InfoLink統計,2023年上半年公司電池片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

截至2023年6月末,中潤光能電池片產能達到45.04GW。經營業績上,2023年上半年營收107.69億元,凈利潤9.34億元。今年5月,正式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

尋求資本市場融資,顯然是希望借助資本力量加快產品轉型,增強市場競爭力。但另一方面,審視其招股書,中潤光能又處境尷尬:資產負債率高、產品結構單一、第一大客戶是競爭對手等四大挑戰,使得投資者對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打上了大問號。

挑戰一:抗市場波動能力較弱

招股書顯示,雖然中潤光能近兩年也布局了少量組件產能,但到2023年6月,電池片業務在中潤光能總營收的占比仍達到94%。

電池片因處于產業鏈的中端,其價格易受上下游價格波動影響,但向下游傳導價格漲幅的程度受限。其盈利因而受硅片、組件環節兩頭擠壓。對電池片業務的過度依賴,導致中潤光能應對產業鏈上下游波動的抗風險能力不足。

數據顯示,2021年,受硅料價格階段性上漲帶動單晶硅片價格提升的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由12.56%下降至5.28%,降低7.28個百分點,使得公司2021年度虧損1.92億元。

企業對這一潛在風險心知肚明,招股書中明確表示:“若未來宏觀經濟、行業政策波動使得終端裝機需求不及預期,或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失衡,造成硅片等原材料供不應求、成本上漲,或公司基于新技術開發的新產品市場推廣效果不佳、無法準確適應組件客戶需求變化,公司將出現產品銷量降低、毛利率下降等不利情形,存在經營業績出現大幅波動的風險。”

挑戰二:在行業技術迭代中已經落后

分析中潤光能的產能結構來看,并不占優勢。在當前210mm大尺寸、N型發展趨勢下,中潤光能在2023年上半年的產品結構仍以182mm及以上大尺寸單晶PERC電池片為主。

據中潤光能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大尺寸PERC電池片產能達36.51GW,占據同期電池片產能的81%;而TOPCon電池片產能為6.83GW,僅占據同期電池片產能的15.16%。

而在今年1-6月份的銷售收入中,PERC電池片產品營收占比也是達到八成,而TOPCon產品的營收占比還不到一成。行業內N型電池片市占率今年將上升至22.5%左右,中潤光能的產能結構明顯已經落后于行業。

隨著電池片環節N型成為市場主流,中潤光能仍在加碼PERC產能投產,或將帶來較高庫存。招股書顯示,其已在海外(老撾)建成5GW單晶PERC電池片產能。華夏能源網經公開資料查詢,該5GW項目的投產時間是2023年9月。

挑戰三:大客戶是競爭對手

深交所在今年6月4日下發的審核問詢函中,曾就“第一大客戶為競爭對手”的合理性要求中潤光能做出解釋。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上半年的市場銷售中,晶科能源(SH:688223)一直為其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5.56億元、7.46億元、26.44億元、23.43億元,在當期營收的占比基本徘徊在14%-22%之間。

而晶科能源作為一體化巨頭,電池片也是晶科布局的重點領域。截至2022年底,晶科的電池片產能55GW。二者在電池片環節存在競爭關系。

除晶科之外,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綠能等其他幾大客戶也在電池片業務上存在競爭。深交所在問詢函中也提及這一問題,要求對晶科、晶澳、隆基、天合等主要客戶是否存在重大依賴作出說明。

中潤光能在8月11日的回復中稱,報告期內,發行人向晶科、晶澳、隆基、天合合計銷售金額分別為12.18億元、14.71億元、45.58億元、42.5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48.07%、28.90%、36.32%,39.55%。“占比相對較高,主要原因系光伏組件行業集中度較高、發行人實施大客戶戰略,符合行業慣例。”

挑戰四:高負債卻仍在收購虧損企業

目前,中潤光能在市場競爭中的劣勢已開始顯現。2021年,公司存貨賬面價值還是2.53億元,到2023年6月底已猛增至14.47億元。而資產負債率雖然由2020年和2021年的92%和96%,降到了2022年和2023年6月份的79%。但對比幾家同業公司64%-71%的平均水平,中潤光能的資產負債率仍然要高出一截。

奇怪的是,高負債下公司卻還在頻頻開展收購。2021年5月-2022年12月,中潤光能從實控人龍大強手中收購了潔源光伏、中宇光伏、鑫齊物資100%股權和中輝光伏88.33%的股權。龍大強由此取得股權轉讓款4.84億元。

被收購的中宇光伏和中輝光伏在2021年分別虧損了1096萬元、5790萬元,賺錢能力堪憂。在中潤光能上市前夕,為何要頻頻收購龍大強旗下不賺錢的資產?中潤光能的回復是,發行人為避免同業競爭進行了同一控制下的資產重組,將潔源光伏、中宇光伏、鑫齊物資及中輝光伏納入發行人體系內。

  

中潤光能創始人系龍大強、孟麗葉夫婦。根據已公布的招股書,目前二人分別持有中潤光能43.41%、7.92%股權。

更讓投資者迷惑的是,就在上市前的2022年,實控人龍大強通過向高新國資等投資機構轉讓2170.72萬股,由此套現7.6億元;加上之前轉讓實控人旗下資產,兩套“組合拳”之下,龍大強已合計套利12.44億元。

公司還沒上市實控人就已開啟套現,已有相關投資者對其上市動機提出了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書(申報稿)中,中潤光能的上市募資額為40億元;但到了招股書(上會稿)中,募資額有所減少,調整為23億元。

經公開資料查詢,關于募資款兩項用途的說明中,年產8GW高效光伏電池項目(二期)擬投入募集金額不變,仍為20億元;流動資金則由20億“縮水”為3億元。這一變更,難怪投資者此前質疑這家公司“漫天要價”。

實際上,在資金問題上,龍大強、孟麗葉夫婦是有“前科”的。前述被中潤光能收購的四家公司,從前期啟動到后期發展用的就是中潤光能的錢。

中潤光能在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中提到,2011年-2019年12月31日,發行人對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關聯方整體拆出余額為3.31億元,其用途之一就是對中輝光伏、中宇光伏、潔源光伏等相關主體之產業投資事宜。

而2020-2022年,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關聯方年度新增“拆借額”更是每年都在上億規模(9.69億元、3.65億元、2.16億元),合計達到15.5億元。華夏能源網查詢在其回復函中發現,其中一半的錢用于實控人及其四家前述關聯企業貸款的“借新還舊”、收購鑫齊物資預付款、繳納個人所得稅、為員工發工資等。

借用中潤光能的錢投資同業公司,企業發展起來之后又賣給中潤光能,實控人的上述動作瑕疵很明顯。這也將很大程度影響投資者對其信心。

眼下,電池片環節因產能過剩危機已經進入“生死之戰”,隨著電池片價格暴跌的影響,電池片環節很難避免一輪淘汰賽,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方能成為度過寒冬的真正“護城河”。

但顯然中潤光能是缺少護城河的。如果說成功過會是某種幸運,那未來IPO后如何將所融資金真正用于企業發展,如何盡快跟上行業技術迭代的步伐,就遠遠不是靠幸運二字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晶澳科技

2.4k
  • 財說 | 五年募資超266億元,計劃發行 H股的晶澳科技在打什么“算盤”?
  • 晶澳科技:計劃發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晶科能源

199
  • 晶科能源:晶科能源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預計組件出貨量在16吉瓦到18吉瓦之間
  • 晶科能源與德國AIS GmbH公司完成光儲項目簽約

天合光能

2.7k
  • 為什么光伏企業開始熱衷推解決方案了?
  • 全球首塊功率800W+光伏組件產品誕生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電池片龍頭中潤光能“四大尷尬”,上市就能熬過寒冬嗎?

到底是謀求業務升級還是“圈錢”游戲?

圖片: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華夏能源網  田思

IPO口子越收越緊的大環境下,經歷七個月的漫長等待,一家電池片企業等來了過會的通知。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12月15日,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89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蘇中潤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潤光能”)的首發申請。

中潤光能在國內光伏電池片出貨排行中“榜上有名”。到2023年上半年,其電池片出貨量已升級為全球第三。

中潤光能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制造商。據PV InfoLink統計,2023年上半年公司電池片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

截至2023年6月末,中潤光能電池片產能達到45.04GW。經營業績上,2023年上半年營收107.69億元,凈利潤9.34億元。今年5月,正式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

尋求資本市場融資,顯然是希望借助資本力量加快產品轉型,增強市場競爭力。但另一方面,審視其招股書,中潤光能又處境尷尬:資產負債率高、產品結構單一、第一大客戶是競爭對手等四大挑戰,使得投資者對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打上了大問號。

挑戰一:抗市場波動能力較弱

招股書顯示,雖然中潤光能近兩年也布局了少量組件產能,但到2023年6月,電池片業務在中潤光能總營收的占比仍達到94%。

電池片因處于產業鏈的中端,其價格易受上下游價格波動影響,但向下游傳導價格漲幅的程度受限。其盈利因而受硅片、組件環節兩頭擠壓。對電池片業務的過度依賴,導致中潤光能應對產業鏈上下游波動的抗風險能力不足。

數據顯示,2021年,受硅料價格階段性上漲帶動單晶硅片價格提升的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由12.56%下降至5.28%,降低7.28個百分點,使得公司2021年度虧損1.92億元。

企業對這一潛在風險心知肚明,招股書中明確表示:“若未來宏觀經濟、行業政策波動使得終端裝機需求不及預期,或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失衡,造成硅片等原材料供不應求、成本上漲,或公司基于新技術開發的新產品市場推廣效果不佳、無法準確適應組件客戶需求變化,公司將出現產品銷量降低、毛利率下降等不利情形,存在經營業績出現大幅波動的風險。”

挑戰二:在行業技術迭代中已經落后

分析中潤光能的產能結構來看,并不占優勢。在當前210mm大尺寸、N型發展趨勢下,中潤光能在2023年上半年的產品結構仍以182mm及以上大尺寸單晶PERC電池片為主。

據中潤光能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大尺寸PERC電池片產能達36.51GW,占據同期電池片產能的81%;而TOPCon電池片產能為6.83GW,僅占據同期電池片產能的15.16%。

而在今年1-6月份的銷售收入中,PERC電池片產品營收占比也是達到八成,而TOPCon產品的營收占比還不到一成。行業內N型電池片市占率今年將上升至22.5%左右,中潤光能的產能結構明顯已經落后于行業。

隨著電池片環節N型成為市場主流,中潤光能仍在加碼PERC產能投產,或將帶來較高庫存。招股書顯示,其已在海外(老撾)建成5GW單晶PERC電池片產能。華夏能源網經公開資料查詢,該5GW項目的投產時間是2023年9月。

挑戰三:大客戶是競爭對手

深交所在今年6月4日下發的審核問詢函中,曾就“第一大客戶為競爭對手”的合理性要求中潤光能做出解釋。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上半年的市場銷售中,晶科能源(SH:688223)一直為其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5.56億元、7.46億元、26.44億元、23.43億元,在當期營收的占比基本徘徊在14%-22%之間。

而晶科能源作為一體化巨頭,電池片也是晶科布局的重點領域。截至2022年底,晶科的電池片產能55GW。二者在電池片環節存在競爭關系。

除晶科之外,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綠能等其他幾大客戶也在電池片業務上存在競爭。深交所在問詢函中也提及這一問題,要求對晶科、晶澳、隆基、天合等主要客戶是否存在重大依賴作出說明。

中潤光能在8月11日的回復中稱,報告期內,發行人向晶科、晶澳、隆基、天合合計銷售金額分別為12.18億元、14.71億元、45.58億元、42.5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48.07%、28.90%、36.32%,39.55%。“占比相對較高,主要原因系光伏組件行業集中度較高、發行人實施大客戶戰略,符合行業慣例。”

挑戰四:高負債卻仍在收購虧損企業

目前,中潤光能在市場競爭中的劣勢已開始顯現。2021年,公司存貨賬面價值還是2.53億元,到2023年6月底已猛增至14.47億元。而資產負債率雖然由2020年和2021年的92%和96%,降到了2022年和2023年6月份的79%。但對比幾家同業公司64%-71%的平均水平,中潤光能的資產負債率仍然要高出一截。

奇怪的是,高負債下公司卻還在頻頻開展收購。2021年5月-2022年12月,中潤光能從實控人龍大強手中收購了潔源光伏、中宇光伏、鑫齊物資100%股權和中輝光伏88.33%的股權。龍大強由此取得股權轉讓款4.84億元。

被收購的中宇光伏和中輝光伏在2021年分別虧損了1096萬元、5790萬元,賺錢能力堪憂。在中潤光能上市前夕,為何要頻頻收購龍大強旗下不賺錢的資產?中潤光能的回復是,發行人為避免同業競爭進行了同一控制下的資產重組,將潔源光伏、中宇光伏、鑫齊物資及中輝光伏納入發行人體系內。

  

中潤光能創始人系龍大強、孟麗葉夫婦。根據已公布的招股書,目前二人分別持有中潤光能43.41%、7.92%股權。

更讓投資者迷惑的是,就在上市前的2022年,實控人龍大強通過向高新國資等投資機構轉讓2170.72萬股,由此套現7.6億元;加上之前轉讓實控人旗下資產,兩套“組合拳”之下,龍大強已合計套利12.44億元。

公司還沒上市實控人就已開啟套現,已有相關投資者對其上市動機提出了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書(申報稿)中,中潤光能的上市募資額為40億元;但到了招股書(上會稿)中,募資額有所減少,調整為23億元。

經公開資料查詢,關于募資款兩項用途的說明中,年產8GW高效光伏電池項目(二期)擬投入募集金額不變,仍為20億元;流動資金則由20億“縮水”為3億元。這一變更,難怪投資者此前質疑這家公司“漫天要價”。

實際上,在資金問題上,龍大強、孟麗葉夫婦是有“前科”的。前述被中潤光能收購的四家公司,從前期啟動到后期發展用的就是中潤光能的錢。

中潤光能在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中提到,2011年-2019年12月31日,發行人對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關聯方整體拆出余額為3.31億元,其用途之一就是對中輝光伏、中宇光伏、潔源光伏等相關主體之產業投資事宜。

而2020-2022年,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關聯方年度新增“拆借額”更是每年都在上億規模(9.69億元、3.65億元、2.16億元),合計達到15.5億元。華夏能源網查詢在其回復函中發現,其中一半的錢用于實控人及其四家前述關聯企業貸款的“借新還舊”、收購鑫齊物資預付款、繳納個人所得稅、為員工發工資等。

借用中潤光能的錢投資同業公司,企業發展起來之后又賣給中潤光能,實控人的上述動作瑕疵很明顯。這也將很大程度影響投資者對其信心。

眼下,電池片環節因產能過剩危機已經進入“生死之戰”,隨著電池片價格暴跌的影響,電池片環節很難避免一輪淘汰賽,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方能成為度過寒冬的真正“護城河”。

但顯然中潤光能是缺少護城河的。如果說成功過會是某種幸運,那未來IPO后如何將所融資金真正用于企業發展,如何盡快跟上行業技術迭代的步伐,就遠遠不是靠幸運二字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阳山县| 孝感市| 梨树县| 东光县| 通化市| 扎鲁特旗| 晋城| 吉安市| 永胜县| 奈曼旗| 获嘉县| 四会市| 开江县| 巴塘县| 镇赉县| 和龙市| 清河县| 和顺县| 安国市| 哈密市| 县级市| 民勤县| 登封市| 司法| 化州市| 青铜峡市| 沭阳县| 平安县| 庐江县| 博湖县| 龙泉市| 长顺县| 安平县| 绵阳市| 宁城县| 丹棱县| 河间市| 江口县| 蒲江县| 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