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京東“低價”這一年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京東“低價”這一年

低價策略有褒有貶,京東如何解困?

攝影: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鏡觀臺  邱天一

編輯|謝中秀

2022年底,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一場內部會議上強調,“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曾經,京東就是在價格戰中殺出來的,一路戰勝了當當網、國美、蘇寧。如今位置調換,別人要拿曾經屬于京東的長矛刺向京東,也難怪劉強東要全力防御。

目前,京東“低價”策略全面推進。2023年上線了百億補貼頻道,并放開POP招商、下調運費門檻等。

如今,京東重拾“低價”已有一年。雖然在2023年雙11期間,憑借“京東采銷直播間”吸引了一波關注,但整體來看,其“低價”之路是否成功還需打上一個問號。

最近在京東購物過的麥麥表示,“本來我在黑龍江,冬天不敢買奶油的,但是那天刷著刷著突然跳出了張券,就試著買了,比平時在淘寶買的還便宜。”

圖/麥麥購買的奶油,左為原價,右為購買價;來源/麥麥提供

但也有消費者小陳對京東低價活動毫不知情,“對京東低價和直播間之類的沒關注過,一般都在淘寶和抖音買東西。”

前不久,有京東員工在內網發長文,痛斥“平臺大促……亂……能動性很差”,以及“跟價問題”“低價心智”等問題。

劉強東也對此回應道,“我覺得這位兄弟說的實在太好了。可以說句句點到了公司痛點,都是現實存在的問題,而且必須改變,否則我們沒有出路。”并表示,“相信我們一定會走出谷底。”

12月18日,京東零售文化與成長部宣布,每周三將成為零售全體員工“不開會日”,這或許就是京東消減臃腫打響的信號槍。

如今,伴隨著消費者觀念改變,低價競爭成為行業主戰場。以性價比聞名的拼多多在股價超越阿里后,一躍成為國內市值第一電商,相比之下京東表現卻稍顯遜色。

感受到威脅的京東,從今年開始不斷將發展重點放在低價競爭上。但是對于現在的京東而言,加入低價競爭真的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低價策略進展如何?

隨著劉強東在2022年底的全面回歸,京東內部開啟新一輪改革,并在今年初就定下了低價策略,同時也作為京東零售未來三年最重要的戰略。

今年以來,京東相繼推出了京東百億補貼頻道、單件到手價功能、買貴雙倍賠服務等一系列舉措。在8月23日,京東還首次下調了包郵門檻。

圖/京東百億補貼頁面;來源/鏡觀臺截圖

低價戰略實行至今已近一年,消費者又是否直觀感受到了京東這波“誠意”?

布格在大促期間想買手機,措不及防地體會到了京東的價格優勢,“我之前都是大促的時候買,不過今年買的特別多。”其進一步提到,“蹲三星總裁到京東直播間,一個小時就只領了個券。反倒是隨手點的價格保護直接返了六百多元,再加上之前活動返的2000元e卡,三星z9到手才花了五千元,很開心。”

有人被京東的低價活動俘獲,也有人對此未有耳聞。

一直忙于工作的小藝,對于京東的一些低價活動就并不知情,“我只有買大件或者貴的東西會在京東買,因為京東能保證品質,但價格也不便宜。印象里京東的受眾群體還是男性偏多,我自己就不太關注,也不清楚京東推出什么低價活動。”

不過從京東低價戰略推行至今,也算是小有效果。

據京東京造公布數據,京東京造11.11期間直播間總觀看人次同比增長3.8倍,總成交單量同比增長6.5倍,總成交用戶數同比增長4倍。

但和行業對此來看,卻仍須進一步努力。

據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所發布的《2023年雙十一洞察報告》顯示,雙11期間,京東的日活用戶規模仍落后于淘寶與拼多多。

對于京東來說,想要擴大低價策略的效果,首先就要改變消費者“質量過硬,性價比低”的固有印象,但這又談何容易。

京東最早也是以低價優勢逐漸占據國內市場,并將不少對手超越。之后又通過多年發展,才確立了消費者心中“質量靠譜”的形象。如今也迫于重壓,自降身價重拾低價策略。

隨著電商行業進入存量時代,行業增速也明顯陷入疲軟。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9571億元,同比增長11.0%。相比2022年同期4.2%的增長,今年的數據要好看一些,但仍沒有達到2021年同期15.4%的增速水平。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在今年前11個月增速為8.3%,2021年同期增速為13.2%,增速不及以往。

行業大盤增速疲軟,價格戰又打到家門口 ,淘寶與京東不得不跑步入場。

低價戰略益與弊

低價策略雖然為京東帶來不少流量與消費者,但也對京東的收入構成壓力。

構成京東收入的四大板塊中,收入占比最高的就是京東零售。京東2023年Q3財報顯示,京東零售當季實現收入2121億元(人民幣,以下未標注則同),但增速僅為0.06%。

京東零售主業務的增速放緩也直接影響了公司收入增速的表現。同據京東2023年Q3財報,公司營業收入為2477億元,同比增長1.71%。相比之下,拼多多第三季度營收為1588億元,增長高達74.96%;阿里營收2248億元,同比增長8.5%。

電商“三巨頭”中,京東2023年Q3收入規模問鼎,但增速被碾壓。

不僅如此,京東的成本支出也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京東今年前三季度的主營成本為6624億元,去年同期則為6453億元,增加了近171億元。而這還是京東在今年致力于“降本增效”的結果。

低價策略的實行,對京東收入壓力的增加只是其一。此戰略雖然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戶及流量,提升訂單量拉動消費,并應對市場價格戰與拼多多的低價打擊,但同時也會使得京東本身具有的質量優勢降低,拉低京東形象。

對于自營店商家來說,京東的低價策略也對他們造成不小的影響。

小芳是京東某自營店鋪員工,她對最近總是被采銷修改店鋪價格搞得很頭痛,“利潤做得很低,頭都大了,信息不回電話不接,最可怕的是投訴也還是他處理。”

更令小芳煩惱的是,“采銷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個,之前的采銷還會幫我們想想辦法,銷量很快就上去了,后面新換的采銷都找不到人。”于是小芳所在的店鋪只能選擇,“控制庫存去做,實在接受不了的價格就0庫存。不虧本就好了,再多上幾個鏈接,總不能每個都剛好被降價。”

小芳回憶了下繼續說道,“剛開始的時候真的措手不及,現在已經習慣天天檢查價格了。現在著急是因為我們公司天貓做得好,京東要跟那邊的價格,但剛好被改了價格,還找不到采銷。”

除了對自營店價格調控,京東為了吸引中小商家,在今年初還發布了春曉計劃,為商家提供“0元試運營”“最快1分鐘開店”“百億流量扶持”等一系列扶持舉措。此活動雖然吸引了不少中小商家,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少。

小四經常逛京東,他覺得最近京東冒出來很多第三方店鋪。新開的、商品種類少、低價包郵的,但點進去什么店鋪信息都沒有,“京東開個店鋪不需要營業執照也不需要公示店主信息,所以出現了很多這種詐騙性質的第三方店鋪,多數是不會發貨,專門騙取個人信息的。”

對此,小泊也有同感,“又擔心貴,又擔心假貨,太坑了,寧愿去拼多多買。”

低價或許為京東帶來了一定的成交增長。但在質量、可靠度上受到質疑,或將反傷了京東多年積累下來的消費者口碑。

資深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認為,京東應該果斷停止低價策略,回歸品質電商時代。其提道:“任何時候,京東的競爭力是品質而不是低價,低價宣傳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實際上,京東內部不是沒有聲音提出過注重品質競爭。時任CEO徐雷在京東集團財報中強調的是“有質量的增長”,但徐雷的實驗只持續了一年多便宣告失敗,并在2023年5月選擇了退休,由許冉接任。同時,前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在2023年雙11結束后卸任,也由許冉接棒。

無論是年輕的高層血液,還是轉向低價策略的發展,都是京東想要找到出路的下注,但是低價與品質,該如何平衡?

京東如何解困局

京東重拾低價策略,一方面是為了尋找收入增速,一方面是為了應對拼多多的低價“武器”和市場的價格戰。可是,如今的京東是否真的適合低價策略?

對于京東來說,這是一場不得不打的仗。

京東的優勢賽道并非低價市場。但隨著消費降級、消費者的改變,再加上舉著“低價之刃”揮刀直逼門面的拼多多,價格戰就成了京東必須面對的問題。即便在中高端打拼許久,如今也不得不擼起袖子在低價市場貼身肉搏。

電商之戰,年年都激烈。如今的電商市場,淘系、京東、拼多多三家占據半壁江山,而抖音、快手也在奮力搶占市場。而像抖音、快手這種本身有流量優勢和基礎用戶的平臺,無疑是一大勁敵。這種勢頭下,即便是衛冕多年的淘寶系,也要開始改變。

大概馬云自己也沒想到,淘寶有一天會被拼多多市值反超。面對此種情況,馬云也在內網感慨道,“我更堅信阿里會變,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里。”

阿里要改,與之同處電商賽道的京東也要改變。如今的電商戰場,已經短兵相接。

除了淘寶、京東兩位“老大哥”“老二哥”,以及后起之秀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也來分食電商蛋糕。面對混戰,品牌多平臺布局已經成為趨勢,很多快消品牌不僅布局了抖音、京東、天貓,還開始重視一些低價但心智重的電商平臺。

但這樣的局面對于京東來說,卻說不上好。老的頭部電商們已經逐漸缺乏創新,更多的是“抄襲跟隨”。

就連劉強東自己都直言,“很多人天天說創新,卻每天就是抄襲跟隨別人。”從各種雙11購物節、雙12、618、百億補貼等活動就能看出,一個概念家家都在用。更有網友吐槽“月月都有購物節”,而沒有創新的購物節已經很難再吸引消費者,也很難再刺激起消費者們的購物熱情。

困境之下,京東一邊要降本增效,一邊又要耗資去搶用戶。

在京東與李佳琦關于“全網最低價”一事的對線中,京東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價格之所以更低,是因為自掏腰包補貼了費用。這種情況下,“降本增效”對業績的助力恐怕很難達到理想效果。

而諸多消費者也反饋,價格并不是選擇京東的最重要因素。可靠的品質,快速的物流才是京東的“獨門秘籍”。

小陳雖然不常在京東購物,但據她描述:“除非急用才會在京東購買,因為價格比較貴,但物流夠快,第二天就能到,非常方便。”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高效快捷的京東物流就是京東零售的底氣。

順延高效、快速,京東也在加碼布局即時零售。有消費者反饋,“最近在打開京東搜商品的時候,來自京東到家(京東買菜)的商品往往會排在前面。價格也很優惠,買過一兩次。”

另在生鮮電商業務上,有報道指出,京東買菜北京望京前置倉于12月15日正式開倉。在今年低調重啟買菜業務后,京東買菜業務也在不斷推進。

達達集團2023年第三季度報顯示,當季總營收達29億元。其中京東到家平臺三季度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16%。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12個月內,京東到家平臺總交易額(GMV)731億元,同比增長24%。

然而即時零售已有美團占據市場,前置倉又是燒錢業務。一邊是零售承壓,一邊是新業務探索“燒錢”。京東的2024年,還有諸多難題待解。

*麥麥、小陳、布格、小藝、小芳、小四、小泊皆為化名

*鏡觀臺(ID:JINGGUANTAICN)

 

參考資料:

《“診斷”京東:劉強東內網發文后,商家怎么看?》來源:第一財經;

《京東物流盈利,“京邦達”聯動提速,德邦與達達迎喘息之機》來源:快遞觀察家。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京東

7.6k
  • “京東系”京東工業第三次沖刺港股IPO,IPO前估值約67億美元
  • 京東:達達員工薪酬明年將升至20薪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京東“低價”這一年

低價策略有褒有貶,京東如何解困?

攝影: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鏡觀臺  邱天一

編輯|謝中秀

2022年底,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一場內部會議上強調,“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曾經,京東就是在價格戰中殺出來的,一路戰勝了當當網、國美、蘇寧。如今位置調換,別人要拿曾經屬于京東的長矛刺向京東,也難怪劉強東要全力防御。

目前,京東“低價”策略全面推進。2023年上線了百億補貼頻道,并放開POP招商、下調運費門檻等。

如今,京東重拾“低價”已有一年。雖然在2023年雙11期間,憑借“京東采銷直播間”吸引了一波關注,但整體來看,其“低價”之路是否成功還需打上一個問號。

最近在京東購物過的麥麥表示,“本來我在黑龍江,冬天不敢買奶油的,但是那天刷著刷著突然跳出了張券,就試著買了,比平時在淘寶買的還便宜。”

圖/麥麥購買的奶油,左為原價,右為購買價;來源/麥麥提供

但也有消費者小陳對京東低價活動毫不知情,“對京東低價和直播間之類的沒關注過,一般都在淘寶和抖音買東西。”

前不久,有京東員工在內網發長文,痛斥“平臺大促……亂……能動性很差”,以及“跟價問題”“低價心智”等問題。

劉強東也對此回應道,“我覺得這位兄弟說的實在太好了。可以說句句點到了公司痛點,都是現實存在的問題,而且必須改變,否則我們沒有出路。”并表示,“相信我們一定會走出谷底。”

12月18日,京東零售文化與成長部宣布,每周三將成為零售全體員工“不開會日”,這或許就是京東消減臃腫打響的信號槍。

如今,伴隨著消費者觀念改變,低價競爭成為行業主戰場。以性價比聞名的拼多多在股價超越阿里后,一躍成為國內市值第一電商,相比之下京東表現卻稍顯遜色。

感受到威脅的京東,從今年開始不斷將發展重點放在低價競爭上。但是對于現在的京東而言,加入低價競爭真的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低價策略進展如何?

隨著劉強東在2022年底的全面回歸,京東內部開啟新一輪改革,并在今年初就定下了低價策略,同時也作為京東零售未來三年最重要的戰略。

今年以來,京東相繼推出了京東百億補貼頻道、單件到手價功能、買貴雙倍賠服務等一系列舉措。在8月23日,京東還首次下調了包郵門檻。

圖/京東百億補貼頁面;來源/鏡觀臺截圖

低價戰略實行至今已近一年,消費者又是否直觀感受到了京東這波“誠意”?

布格在大促期間想買手機,措不及防地體會到了京東的價格優勢,“我之前都是大促的時候買,不過今年買的特別多。”其進一步提到,“蹲三星總裁到京東直播間,一個小時就只領了個券。反倒是隨手點的價格保護直接返了六百多元,再加上之前活動返的2000元e卡,三星z9到手才花了五千元,很開心。”

有人被京東的低價活動俘獲,也有人對此未有耳聞。

一直忙于工作的小藝,對于京東的一些低價活動就并不知情,“我只有買大件或者貴的東西會在京東買,因為京東能保證品質,但價格也不便宜。印象里京東的受眾群體還是男性偏多,我自己就不太關注,也不清楚京東推出什么低價活動。”

不過從京東低價戰略推行至今,也算是小有效果。

據京東京造公布數據,京東京造11.11期間直播間總觀看人次同比增長3.8倍,總成交單量同比增長6.5倍,總成交用戶數同比增長4倍。

但和行業對此來看,卻仍須進一步努力。

據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所發布的《2023年雙十一洞察報告》顯示,雙11期間,京東的日活用戶規模仍落后于淘寶與拼多多。

對于京東來說,想要擴大低價策略的效果,首先就要改變消費者“質量過硬,性價比低”的固有印象,但這又談何容易。

京東最早也是以低價優勢逐漸占據國內市場,并將不少對手超越。之后又通過多年發展,才確立了消費者心中“質量靠譜”的形象。如今也迫于重壓,自降身價重拾低價策略。

隨著電商行業進入存量時代,行業增速也明顯陷入疲軟。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9571億元,同比增長11.0%。相比2022年同期4.2%的增長,今年的數據要好看一些,但仍沒有達到2021年同期15.4%的增速水平。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在今年前11個月增速為8.3%,2021年同期增速為13.2%,增速不及以往。

行業大盤增速疲軟,價格戰又打到家門口 ,淘寶與京東不得不跑步入場。

低價戰略益與弊

低價策略雖然為京東帶來不少流量與消費者,但也對京東的收入構成壓力。

構成京東收入的四大板塊中,收入占比最高的就是京東零售。京東2023年Q3財報顯示,京東零售當季實現收入2121億元(人民幣,以下未標注則同),但增速僅為0.06%。

京東零售主業務的增速放緩也直接影響了公司收入增速的表現。同據京東2023年Q3財報,公司營業收入為2477億元,同比增長1.71%。相比之下,拼多多第三季度營收為1588億元,增長高達74.96%;阿里營收2248億元,同比增長8.5%。

電商“三巨頭”中,京東2023年Q3收入規模問鼎,但增速被碾壓。

不僅如此,京東的成本支出也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京東今年前三季度的主營成本為6624億元,去年同期則為6453億元,增加了近171億元。而這還是京東在今年致力于“降本增效”的結果。

低價策略的實行,對京東收入壓力的增加只是其一。此戰略雖然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戶及流量,提升訂單量拉動消費,并應對市場價格戰與拼多多的低價打擊,但同時也會使得京東本身具有的質量優勢降低,拉低京東形象。

對于自營店商家來說,京東的低價策略也對他們造成不小的影響。

小芳是京東某自營店鋪員工,她對最近總是被采銷修改店鋪價格搞得很頭痛,“利潤做得很低,頭都大了,信息不回電話不接,最可怕的是投訴也還是他處理。”

更令小芳煩惱的是,“采銷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個,之前的采銷還會幫我們想想辦法,銷量很快就上去了,后面新換的采銷都找不到人。”于是小芳所在的店鋪只能選擇,“控制庫存去做,實在接受不了的價格就0庫存。不虧本就好了,再多上幾個鏈接,總不能每個都剛好被降價。”

小芳回憶了下繼續說道,“剛開始的時候真的措手不及,現在已經習慣天天檢查價格了。現在著急是因為我們公司天貓做得好,京東要跟那邊的價格,但剛好被改了價格,還找不到采銷。”

除了對自營店價格調控,京東為了吸引中小商家,在今年初還發布了春曉計劃,為商家提供“0元試運營”“最快1分鐘開店”“百億流量扶持”等一系列扶持舉措。此活動雖然吸引了不少中小商家,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少。

小四經常逛京東,他覺得最近京東冒出來很多第三方店鋪。新開的、商品種類少、低價包郵的,但點進去什么店鋪信息都沒有,“京東開個店鋪不需要營業執照也不需要公示店主信息,所以出現了很多這種詐騙性質的第三方店鋪,多數是不會發貨,專門騙取個人信息的。”

對此,小泊也有同感,“又擔心貴,又擔心假貨,太坑了,寧愿去拼多多買。”

低價或許為京東帶來了一定的成交增長。但在質量、可靠度上受到質疑,或將反傷了京東多年積累下來的消費者口碑。

資深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認為,京東應該果斷停止低價策略,回歸品質電商時代。其提道:“任何時候,京東的競爭力是品質而不是低價,低價宣傳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實際上,京東內部不是沒有聲音提出過注重品質競爭。時任CEO徐雷在京東集團財報中強調的是“有質量的增長”,但徐雷的實驗只持續了一年多便宣告失敗,并在2023年5月選擇了退休,由許冉接任。同時,前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在2023年雙11結束后卸任,也由許冉接棒。

無論是年輕的高層血液,還是轉向低價策略的發展,都是京東想要找到出路的下注,但是低價與品質,該如何平衡?

京東如何解困局

京東重拾低價策略,一方面是為了尋找收入增速,一方面是為了應對拼多多的低價“武器”和市場的價格戰。可是,如今的京東是否真的適合低價策略?

對于京東來說,這是一場不得不打的仗。

京東的優勢賽道并非低價市場。但隨著消費降級、消費者的改變,再加上舉著“低價之刃”揮刀直逼門面的拼多多,價格戰就成了京東必須面對的問題。即便在中高端打拼許久,如今也不得不擼起袖子在低價市場貼身肉搏。

電商之戰,年年都激烈。如今的電商市場,淘系、京東、拼多多三家占據半壁江山,而抖音、快手也在奮力搶占市場。而像抖音、快手這種本身有流量優勢和基礎用戶的平臺,無疑是一大勁敵。這種勢頭下,即便是衛冕多年的淘寶系,也要開始改變。

大概馬云自己也沒想到,淘寶有一天會被拼多多市值反超。面對此種情況,馬云也在內網感慨道,“我更堅信阿里會變,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里。”

阿里要改,與之同處電商賽道的京東也要改變。如今的電商戰場,已經短兵相接。

除了淘寶、京東兩位“老大哥”“老二哥”,以及后起之秀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也來分食電商蛋糕。面對混戰,品牌多平臺布局已經成為趨勢,很多快消品牌不僅布局了抖音、京東、天貓,還開始重視一些低價但心智重的電商平臺。

但這樣的局面對于京東來說,卻說不上好。老的頭部電商們已經逐漸缺乏創新,更多的是“抄襲跟隨”。

就連劉強東自己都直言,“很多人天天說創新,卻每天就是抄襲跟隨別人。”從各種雙11購物節、雙12、618、百億補貼等活動就能看出,一個概念家家都在用。更有網友吐槽“月月都有購物節”,而沒有創新的購物節已經很難再吸引消費者,也很難再刺激起消費者們的購物熱情。

困境之下,京東一邊要降本增效,一邊又要耗資去搶用戶。

在京東與李佳琦關于“全網最低價”一事的對線中,京東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價格之所以更低,是因為自掏腰包補貼了費用。這種情況下,“降本增效”對業績的助力恐怕很難達到理想效果。

而諸多消費者也反饋,價格并不是選擇京東的最重要因素。可靠的品質,快速的物流才是京東的“獨門秘籍”。

小陳雖然不常在京東購物,但據她描述:“除非急用才會在京東購買,因為價格比較貴,但物流夠快,第二天就能到,非常方便。”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高效快捷的京東物流就是京東零售的底氣。

順延高效、快速,京東也在加碼布局即時零售。有消費者反饋,“最近在打開京東搜商品的時候,來自京東到家(京東買菜)的商品往往會排在前面。價格也很優惠,買過一兩次。”

另在生鮮電商業務上,有報道指出,京東買菜北京望京前置倉于12月15日正式開倉。在今年低調重啟買菜業務后,京東買菜業務也在不斷推進。

達達集團2023年第三季度報顯示,當季總營收達29億元。其中京東到家平臺三季度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16%。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12個月內,京東到家平臺總交易額(GMV)731億元,同比增長24%。

然而即時零售已有美團占據市場,前置倉又是燒錢業務。一邊是零售承壓,一邊是新業務探索“燒錢”。京東的2024年,還有諸多難題待解。

*麥麥、小陳、布格、小藝、小芳、小四、小泊皆為化名

*鏡觀臺(ID:JINGGUANTAICN)

 

參考資料:

《“診斷”京東:劉強東內網發文后,商家怎么看?》來源:第一財經;

《京東物流盈利,“京邦達”聯動提速,德邦與達達迎喘息之機》來源:快遞觀察家。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尾市| 广东省| 寻甸| 元江| 石楼县| 成武县| 英吉沙县| 博乐市| 米泉市| 察雅县| 宁德市| 拉萨市| 柘城县| 东莞市| 抚宁县| 永兴县| 溆浦县| 霍州市| 台安县| 元氏县| 屯昌县| 仙桃市| 麟游县| 宁陕县| 肇源县| 屯门区| 平乐县| 盐边县| 金溪县| 汤阴县| 盐池县| 天水市| 莫力| 神池县| 江达县| 扶绥县| 黑龙江省| 泸溪县| 尚义县| 卢龙县| 洛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