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昔日260億美金的巨頭,5億美金賣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昔日260億美金的巨頭,5億美金賣了

短短三年,Farfetch命運急轉直下,股價較最高點跌掉了99%,260億美元市值幾近歸零。它遭遇了什么?

文|好看商業  周一圍

編輯|安心

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冬天也會凍死很多公司。

12月18日,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宣布將以5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Farfetch。

本次交易完成后,Farfetch將從紐交所摘牌。12月初時,有媒體報道稱,Farfetch創始人José Neves正在與包括歷峰集團、阿里巴巴集團等股東以及摩根大通等投資機構商討私有化事宜,但此事沒有后續。之后Farfetch還曝出即將破產的消息。

5億美金賣身,Farfetch走到今天讓人唏噓。要知道,它在鼎盛時期市值一度達到290億美金。

2021年2月1日,Farfetch股價觸及歷史高點73.87美元,盤中市值最高突破290億美元。以當天收盤價計,其市值超過260億美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Farfetch去年 的GMV達到41億美元,這相當于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去年營收(792億歐元,約合853億美元)的一半。

這個成績背后,有Farfetch全球用戶的功勞。截至2023年Q2,Farfetch全球年活躍用戶達410萬。Farfetch于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中文名“發發奇”;諸如大S和知名博主董花花都曾在Farfetch購物。

短短3年,Farfetch的命運急轉直下,股價較最高點跌掉了99%,260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幾近歸零。

曾經,Farfetch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公司IPO前,阿里、京東、法國投資公司Eurazeo、新加坡淡馬錫、IDG以及歷峰集團、時尚品牌香奈兒等都是Farfetch的股東。當Farfetch走向末路,股東們卻無人愿意出手拯救。

Farfetch最終以5億美金賣身雖慘,但總比破產要好一些。這個曾經的超級獨角獸是怎么敗的?

從輕變重,過度失血

壓倒Farfetch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賬上沒錢了。

Farfetch已經發不出Q3財報。截至Q2末,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54億美元,較去年底時減少38%。

但從Farfetch披露的財務數據看,2015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虧損。其中,2020年稅后虧損多達33.16億美金。繼2021、2022年扭虧為盈后,Farfetch在今年上半年又虧了4.56億美金。截至二季度末,公司負債率已經高達82.6%。

Farfetch賬上的4.54億美元相對于它的燒錢速度來說,少得可憐。如果保持今年上半年的燒錢速度,它到今年底基本上就彈盡糧絕了。

一定程度上說,Farfetch從輕資產走向重資產,就是一個不斷讓自己“失血”的過程。

2018年上市時,Farfetch的自我定位是——“領先的技術平臺,服務全球奢侈時尚產業”。他們在招股書中自豪地說,“我們正在通過技術、數據和創新,正在重新定義時尚的買與賣”。

那時,Farfetch超過90%的營收來自奢侈品電商業務。相比之前的奢侈品電商,Farfetch的創新之處是輕資產模式,它只為消費者和奢侈品供應商(包括品牌商、買手店等)搭建平臺,Farfetch不決定售價、不持有庫存。用戶下單后,產品直接從倉庫或零售商、買手店發貨。

電商業務中,Farfetch主要靠從交易額中抽成獲得收入;高達30%+的傭金率讓它引以為傲。同時,Farfetch有少部分收入來自為用戶提供的履約服務。

IPO之前,Farfetch還有少部分收入來自其線下零售店(Browns)。2017年時,這部分收入很小,只有1540萬美元。

上市后,Farfetch便從輕變重,一發不可收拾。它不僅孵化了自有品牌There Was One,還通過投資、收購的方式將Off-White、Heron Preston、Palm Angels等潮牌納入自有品牌矩陣。同時,不斷擴張線下店。

密集的投資、收購時尚品牌和擴張門店,消耗了大量資金,只可惜并未塑造出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數字平臺業務在Farfetch總GMV中占比仍然接近90%。不僅如此,自2022年以來,Farfetch品牌業務和線下業務的增速明顯下滑。今年Q2,Farfetch營收同比降1.3%;其中品牌業務和線下業務營收同比分別下滑42%和15%。

品牌業務和線下店的擴張,還增加了Farfetch的運營成本。2022年以來,Farfetch銷售費用和人員規模都因新業務擴張而快速增加,銷售及一般行政費用率保持在75%左右的高位。

為了吸引用戶,在銷售端大打折扣;為了吸引更多品牌入駐,Farfetch給供應商開出了更低的利潤要求——據伯恩斯坦的報告,只有傳統批發商的一半。

因此,Farfetch近幾年的毛利率一路下滑:從2020年的46.1%降至2022年44.2%。今年Q2時,公司毛利率進一步降至42.5%。而在上市前,公司毛利率通常保持在50%以上。

Farfetch目前的毛利率有多低呢?可以參考的一組數據是:過去2年,拼多多的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甚至有些季度接近80%。2022年,奢侈品巨頭——開云集團和LVMH的毛利率也分別達到74.7%和68%。

收入放緩并進入負增長,毛利率不斷萎縮,而運營成本又維持在高位,在這三條線的極限拉扯下,Farfetch最終失血而亡并不讓人意外。

當然,Farfetch也曾開展自救,目前來看效果甚微。

2022年,Farfetch大幅裁員17%,并關閉了旗下品牌Browns、Stadium Goods在全球的多家門店。公司創始人、CEO José Neves也曾表示,今后每年要減少8500萬美元的銷售及一般行政費用。

但Farfetch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及一般行政費用已經達到8.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超出4800萬美元,意味著下半年降費壓力巨大。

今年9月,Farfetch還更換了CFO。新CFO Tim Stone資歷深厚,此前曾在亞馬遜 AWS等知名公司擔任CFO。

只可惜,Farfetch大勢已去,Tim Stone也無力回天了。

從時代寵兒到時代棄子

對于全球奢侈品行業而言,2011—2020年是增速不斷放緩的十年。

其中,2016年全球個人消費品市場規模2810億歐元,同比下滑0.41%,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負增長。2020年更慘,同比下滑23%。

數據來源:Bain Company,好看商業制圖

背后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全球宏觀經濟復蘇乏力,英國脫歐,法國在2015、2016年連續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等。歐美地區的旅客數量下降,導致消費者對歐美奢侈品的需求持續疲軟。

在中國,2013年嚴控“三公消費”;海外代購興起等都對奢侈品銷售造成直接沖擊。

線下賣不動了,奢侈品大牌們到哪里尋找增長?

2017年時,LVMH集團首席數字官Ian Rogers對媒體提到,“如果你想知道哪里會出現雙位數增長,就是在電子商務渠道?!?/p>

這不是一家之言。早在2015年,貝恩的調研數據就顯示,78%的受訪者在通過互聯網和APP獲得奢侈品信息。

奢侈品集團們不僅紛紛布局自營電商渠道,也放低姿態,廣泛地擁抱第三方電商平臺,其中包括中國的天貓、京東,以及Farfetch這樣的垂直奢侈品電商。

Farfetch的創始人José Neves出生在西班牙的波爾圖,那里是整個歐洲的時尚制造中心之一。在Farfetch之前,José Neves創辦過鞋履品牌,還創辦過時尚授權及批發公司和時尚零售商店。

既熟悉時尚產業,又熱衷于技術,José Neves獨特經歷讓Farfetch更容易獲得時尚大牌的青睞。

2018年上市前,Farfetch平臺上的奢侈品賣家已經達到989個,其中包括614 個零售商和375 個品牌商;其中98%的零售商與Farfetch建立了獨家合作關系。

Prada曾把全球70多個倉庫的貨品向Farfetch開放;香奈兒也在2018年入股了Farfetch,成為了它的小股東。

面向C端,Farfetch不僅能提供豐富的時尚產品(SKU數是直接競爭對手的10倍多),且他們的買手深耕行業,為消費者篩選出緊跟潮流趨勢的時尚產品。

不僅如此,Farfetch還為賣家提供供應鏈服務,讓消費者動動鼠標就能在家坐等送貨上門。

截至2018年,Farfetch已經在全球積累了135.3用戶。截至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進一步增加至410萬。

在全球用戶買買買之下,Farfetch自2015以來每年的GMV增速都保持在50%以上。

2019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這對于線下零售幾乎是滅頂之災,但又成了奢侈品電商的助推器;足不能出戶的人們轉向電商平臺,照樣買遍全球。

2021年,Farfetch GMV規模達到巔峰——42億美元。這是Farfetch歷史上最好的年份,不僅規模登頂,也實現有史以來首次盈利——稅后利潤14.71億美金。

時間拉長來看,2021年是Farfetch的巔峰,也是它由盛轉衰的開始。

疫情帶來的高增長不可持續,2022年Farfetch GMV同比首次下滑。2023年前兩個季度,公司GMV同比持續下滑。

Farfetch曾樂觀地預計2023年GMV將達到4.9億美元,但上半年只完成了1.96億美元;目前來看完成全年目標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當疫情緩解,線下零售會逐漸恢復;尤其是人們購買奢侈品時,更傾向于到門店試用和體驗,這會對奢侈品電商造成分流。放眼全球,線下渠道仍奢侈品行業絕對主流的渠道。

另外,對Farfetch釜底抽薪的是,奢侈品集團們紛紛離場。近年來,奢侈品集團為加強對終端的控制,紛紛收回了散落在各地的經營權,將分銷模式轉變為全渠道直營,拒絕讓第三方賺差價。

因此,Farfetch不僅失去了大牌帶來的光環和從大牌那里抽取的30%的傭金,平臺上剩下的買手店產品質量也沒法保證,時常曝出假貨丑聞。

在Farfetch的一位投資者看來,這家巨頭跌落背后,最最根本的原因是用戶買不動了。

財報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從2021年開始,Farfetch的年活躍用戶同比增速就在急劇下滑——從之前每年增長40%-50%驟降至21.92%;之后每況愈下。

不僅活躍用戶數增速放緩,用戶在Farfetch花錢也越來越少。Farfetch的平均客單價從2021年的612元一路下滑,到今年Q2時已降至歷史低點——561美元,較2021年降超8%。

實際上,被中產拋棄的不只是Farfetch,輕奢品牌也都賣不動了。

今年前兩個季度,Michael Kors的母公司 Capri集團營收同比分別下滑10.5%和9.6%。

Coach 的母公司Tapestry日子也不好過,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幾乎沒增長。

輕奢珠寶品牌潘多拉(Pandora)、美國時尚奢侈品集團 Ralph Lauren Corp也都漲不動了。

曾經,這些輕奢品牌備受中產追捧,尤其是亞洲、中國市場的的中產用戶曾是他們的增長引擎。如今,中產們紛紛選擇捂緊錢包。

當時代的列車呼嘯而過,Farfetch就這樣變成了上個時代的故事。一個悲傷的故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昔日260億美金的巨頭,5億美金賣了

短短三年,Farfetch命運急轉直下,股價較最高點跌掉了99%,260億美元市值幾近歸零。它遭遇了什么?

文|好看商業  周一圍

編輯|安心

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冬天也會凍死很多公司。

12月18日,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宣布將以5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Farfetch。

本次交易完成后,Farfetch將從紐交所摘牌。12月初時,有媒體報道稱,Farfetch創始人José Neves正在與包括歷峰集團、阿里巴巴集團等股東以及摩根大通等投資機構商討私有化事宜,但此事沒有后續。之后Farfetch還曝出即將破產的消息。

5億美金賣身,Farfetch走到今天讓人唏噓。要知道,它在鼎盛時期市值一度達到290億美金。

2021年2月1日,Farfetch股價觸及歷史高點73.87美元,盤中市值最高突破290億美元。以當天收盤價計,其市值超過260億美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Farfetch去年 的GMV達到41億美元,這相當于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去年營收(792億歐元,約合853億美元)的一半。

這個成績背后,有Farfetch全球用戶的功勞。截至2023年Q2,Farfetch全球年活躍用戶達410萬。Farfetch于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中文名“發發奇”;諸如大S和知名博主董花花都曾在Farfetch購物。

短短3年,Farfetch的命運急轉直下,股價較最高點跌掉了99%,260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幾近歸零。

曾經,Farfetch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公司IPO前,阿里、京東、法國投資公司Eurazeo、新加坡淡馬錫、IDG以及歷峰集團、時尚品牌香奈兒等都是Farfetch的股東。當Farfetch走向末路,股東們卻無人愿意出手拯救。

Farfetch最終以5億美金賣身雖慘,但總比破產要好一些。這個曾經的超級獨角獸是怎么敗的?

從輕變重,過度失血

壓倒Farfetch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賬上沒錢了。

Farfetch已經發不出Q3財報。截至Q2末,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54億美元,較去年底時減少38%。

但從Farfetch披露的財務數據看,2015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虧損。其中,2020年稅后虧損多達33.16億美金。繼2021、2022年扭虧為盈后,Farfetch在今年上半年又虧了4.56億美金。截至二季度末,公司負債率已經高達82.6%。

Farfetch賬上的4.54億美元相對于它的燒錢速度來說,少得可憐。如果保持今年上半年的燒錢速度,它到今年底基本上就彈盡糧絕了。

一定程度上說,Farfetch從輕資產走向重資產,就是一個不斷讓自己“失血”的過程。

2018年上市時,Farfetch的自我定位是——“領先的技術平臺,服務全球奢侈時尚產業”。他們在招股書中自豪地說,“我們正在通過技術、數據和創新,正在重新定義時尚的買與賣”。

那時,Farfetch超過90%的營收來自奢侈品電商業務。相比之前的奢侈品電商,Farfetch的創新之處是輕資產模式,它只為消費者和奢侈品供應商(包括品牌商、買手店等)搭建平臺,Farfetch不決定售價、不持有庫存。用戶下單后,產品直接從倉庫或零售商、買手店發貨。

電商業務中,Farfetch主要靠從交易額中抽成獲得收入;高達30%+的傭金率讓它引以為傲。同時,Farfetch有少部分收入來自為用戶提供的履約服務。

IPO之前,Farfetch還有少部分收入來自其線下零售店(Browns)。2017年時,這部分收入很小,只有1540萬美元。

上市后,Farfetch便從輕變重,一發不可收拾。它不僅孵化了自有品牌There Was One,還通過投資、收購的方式將Off-White、Heron Preston、Palm Angels等潮牌納入自有品牌矩陣。同時,不斷擴張線下店。

密集的投資、收購時尚品牌和擴張門店,消耗了大量資金,只可惜并未塑造出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數字平臺業務在Farfetch總GMV中占比仍然接近90%。不僅如此,自2022年以來,Farfetch品牌業務和線下業務的增速明顯下滑。今年Q2,Farfetch營收同比降1.3%;其中品牌業務和線下業務營收同比分別下滑42%和15%。

品牌業務和線下店的擴張,還增加了Farfetch的運營成本。2022年以來,Farfetch銷售費用和人員規模都因新業務擴張而快速增加,銷售及一般行政費用率保持在75%左右的高位。

為了吸引用戶,在銷售端大打折扣;為了吸引更多品牌入駐,Farfetch給供應商開出了更低的利潤要求——據伯恩斯坦的報告,只有傳統批發商的一半。

因此,Farfetch近幾年的毛利率一路下滑:從2020年的46.1%降至2022年44.2%。今年Q2時,公司毛利率進一步降至42.5%。而在上市前,公司毛利率通常保持在50%以上。

Farfetch目前的毛利率有多低呢?可以參考的一組數據是:過去2年,拼多多的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甚至有些季度接近80%。2022年,奢侈品巨頭——開云集團和LVMH的毛利率也分別達到74.7%和68%。

收入放緩并進入負增長,毛利率不斷萎縮,而運營成本又維持在高位,在這三條線的極限拉扯下,Farfetch最終失血而亡并不讓人意外。

當然,Farfetch也曾開展自救,目前來看效果甚微。

2022年,Farfetch大幅裁員17%,并關閉了旗下品牌Browns、Stadium Goods在全球的多家門店。公司創始人、CEO José Neves也曾表示,今后每年要減少8500萬美元的銷售及一般行政費用。

但Farfetch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及一般行政費用已經達到8.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超出4800萬美元,意味著下半年降費壓力巨大。

今年9月,Farfetch還更換了CFO。新CFO Tim Stone資歷深厚,此前曾在亞馬遜 AWS等知名公司擔任CFO。

只可惜,Farfetch大勢已去,Tim Stone也無力回天了。

從時代寵兒到時代棄子

對于全球奢侈品行業而言,2011—2020年是增速不斷放緩的十年。

其中,2016年全球個人消費品市場規模2810億歐元,同比下滑0.41%,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負增長。2020年更慘,同比下滑23%。

數據來源:Bain Company,好看商業制圖

背后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全球宏觀經濟復蘇乏力,英國脫歐,法國在2015、2016年連續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等。歐美地區的旅客數量下降,導致消費者對歐美奢侈品的需求持續疲軟。

在中國,2013年嚴控“三公消費”;海外代購興起等都對奢侈品銷售造成直接沖擊。

線下賣不動了,奢侈品大牌們到哪里尋找增長?

2017年時,LVMH集團首席數字官Ian Rogers對媒體提到,“如果你想知道哪里會出現雙位數增長,就是在電子商務渠道?!?/p>

這不是一家之言。早在2015年,貝恩的調研數據就顯示,78%的受訪者在通過互聯網和APP獲得奢侈品信息。

奢侈品集團們不僅紛紛布局自營電商渠道,也放低姿態,廣泛地擁抱第三方電商平臺,其中包括中國的天貓、京東,以及Farfetch這樣的垂直奢侈品電商。

Farfetch的創始人José Neves出生在西班牙的波爾圖,那里是整個歐洲的時尚制造中心之一。在Farfetch之前,José Neves創辦過鞋履品牌,還創辦過時尚授權及批發公司和時尚零售商店。

既熟悉時尚產業,又熱衷于技術,José Neves獨特經歷讓Farfetch更容易獲得時尚大牌的青睞。

2018年上市前,Farfetch平臺上的奢侈品賣家已經達到989個,其中包括614 個零售商和375 個品牌商;其中98%的零售商與Farfetch建立了獨家合作關系。

Prada曾把全球70多個倉庫的貨品向Farfetch開放;香奈兒也在2018年入股了Farfetch,成為了它的小股東。

面向C端,Farfetch不僅能提供豐富的時尚產品(SKU數是直接競爭對手的10倍多),且他們的買手深耕行業,為消費者篩選出緊跟潮流趨勢的時尚產品。

不僅如此,Farfetch還為賣家提供供應鏈服務,讓消費者動動鼠標就能在家坐等送貨上門。

截至2018年,Farfetch已經在全球積累了135.3用戶。截至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進一步增加至410萬。

在全球用戶買買買之下,Farfetch自2015以來每年的GMV增速都保持在50%以上。

2019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這對于線下零售幾乎是滅頂之災,但又成了奢侈品電商的助推器;足不能出戶的人們轉向電商平臺,照樣買遍全球。

2021年,Farfetch GMV規模達到巔峰——42億美元。這是Farfetch歷史上最好的年份,不僅規模登頂,也實現有史以來首次盈利——稅后利潤14.71億美金。

時間拉長來看,2021年是Farfetch的巔峰,也是它由盛轉衰的開始。

疫情帶來的高增長不可持續,2022年Farfetch GMV同比首次下滑。2023年前兩個季度,公司GMV同比持續下滑。

Farfetch曾樂觀地預計2023年GMV將達到4.9億美元,但上半年只完成了1.96億美元;目前來看完成全年目標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當疫情緩解,線下零售會逐漸恢復;尤其是人們購買奢侈品時,更傾向于到門店試用和體驗,這會對奢侈品電商造成分流。放眼全球,線下渠道仍奢侈品行業絕對主流的渠道。

另外,對Farfetch釜底抽薪的是,奢侈品集團們紛紛離場。近年來,奢侈品集團為加強對終端的控制,紛紛收回了散落在各地的經營權,將分銷模式轉變為全渠道直營,拒絕讓第三方賺差價。

因此,Farfetch不僅失去了大牌帶來的光環和從大牌那里抽取的30%的傭金,平臺上剩下的買手店產品質量也沒法保證,時常曝出假貨丑聞。

在Farfetch的一位投資者看來,這家巨頭跌落背后,最最根本的原因是用戶買不動了。

財報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從2021年開始,Farfetch的年活躍用戶同比增速就在急劇下滑——從之前每年增長40%-50%驟降至21.92%;之后每況愈下。

不僅活躍用戶數增速放緩,用戶在Farfetch花錢也越來越少。Farfetch的平均客單價從2021年的612元一路下滑,到今年Q2時已降至歷史低點——561美元,較2021年降超8%。

實際上,被中產拋棄的不只是Farfetch,輕奢品牌也都賣不動了。

今年前兩個季度,Michael Kors的母公司 Capri集團營收同比分別下滑10.5%和9.6%。

Coach 的母公司Tapestry日子也不好過,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幾乎沒增長。

輕奢珠寶品牌潘多拉(Pandora)、美國時尚奢侈品集團 Ralph Lauren Corp也都漲不動了。

曾經,這些輕奢品牌備受中產追捧,尤其是亞洲、中國市場的的中產用戶曾是他們的增長引擎。如今,中產們紛紛選擇捂緊錢包。

當時代的列車呼嘯而過,Farfetch就這樣變成了上個時代的故事。一個悲傷的故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布县| 新宾| 神木县| 将乐县| 伽师县| 东丰县| 浦县| 财经| 桦川县| 和林格尔县| 忻城县| 宝应县| 辽宁省| 赫章县| 买车| 沧州市| 漾濞| 武义县| 泰安市| 莒南县| 马鞍山市| 邢台县| 马关县| 县级市| 迁西县| 罗城| 达孜县| 常熟市| 田东县| 凯里市| 襄垣县| 称多县| 晋江市| 翼城县| 石林| 确山县| 漳平市| 阳信县| 凯里市| 黄山市| 横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