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徐詩琪
12月19日,格力電器深夜發布公告稱,擬受讓格力鈦(原銀隆新能源)現有股東持有的2.7億股增持格力鈦,交易作價10.15億元,當天已與12名交易對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受此消息影響,格力電器今日跌7.09%,報30.8元/股。
這次交易不涉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的股份。目前董明珠持有格力鈦約2億股(占其總股本17.46%)。交易完成后,格力電器與董明珠將合計持有格力鈦72.47%股份。
公告顯示,這12個交易對手包括:北京普潤、北京紅航、杭州普潤、珠海冷泉、汽廣行、普潤壹號珠海拓金、創智聯誠、橫琴永恒潤、金石灝、遠澈泉峰、橫琴子彈。其中遠澈泉峰持有的1141.54萬股份存在質押。
此外,格力電器還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以不超過本次交易估值,擇機受讓格力鈦不超過3.04億股(即不超過格力鈦總股本27.53%),算上這部分,合計的交易價格將超20億元。若后續受讓成功,格力電器與董明珠將持有格力鈦全部股份。換句話說,格力電器計劃全資收購格力鈦。
2016年,董明珠曾有意主導格力電器130億元全資收購銀隆新能源,這一計劃在當時被股東大會否決。而按照今次交易價格估算,格力鈦的整體估值不足45億元,比2021年司法拍賣時的約60億元估值還要低,更不及130億元的三分之一。
單純從數字來看,這的確是筆“劃算”的買賣,但投資者們似乎并不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界面新聞發現,此次交易涉及的數額,與格力鈦此前一起業績對賭的金額相當。
該案在格力電器近三年的財報中均有披露:2015年12月,陽光保險出資10億元入股珠海銀隆,約定業績對賭。與陽光保險存在類似“業績對賭”增資協議涉及的股東共計7名(不含陽光保險),投資本金11.10億元。
由于格力電器并未披露上述參與對賭的小股東名單,尚無法確定此次交易對方是否為上述小股東。

而投資了10億元的陽光保險目前仍是格力鈦的第四大股東,持有公司11.6%的股份。格力電器公告披露,由于珠海銀隆業績不達標,陽光保險要求格力鈦、銀隆集團與原實控人魏銀倉(銀隆新能源暴雷后已逃逸美國)進行業績補償,訴求金額是原來的本金10億元及利息1.5億元,總計11.5億元。
格力電器在2023年中期的財報中表示,本案經過兩次開庭及多次書面意見交換后,目前處于等待仲裁庭調查取證及裁決階段,格力鈦需要承擔的訴訟金額尚無法估計。
這也意味著,格力電器后續想受讓格力鈦其余股份,必須先解決陽光保險的對賭賠償問題。
格力鈦財務數據方面,2023年1至6月,格力鈦實現營收14.40億元,同比增長約23%;凈虧損1.71億元,同比縮窄約74%;當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由負轉正,為2.09億元。盡管仍在虧損狀態,但其經營情況相比2021年被收購之初已經有所好轉。董明珠在今年一次股東大會上也曾表示,“格力鈦的大坑需要時間慢慢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