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兩市延續震蕩,尾盤三大股指均跌逾1%,盤面上醫療耗材、醫療設備股表現亮眼。英科醫療、奕瑞科技均漲逾3%,九安醫療、大博醫療、邁瑞醫療、魚躍醫療等股強勢收紅。
場內ETF方面,醫療器械指數ETF(159898)早盤逆市飄紅,后隨兩市下行,尾盤頑強收平,日成交額2076萬元,換手率12.08%。
圖片來源:Wind
消息面上,自2014年至2023年12月15日,國家藥監局共批準245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上市,其中2023年內獲批數量達56個。
海通證券分析指出,2023年以來國家藥監局已批準56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上市,超過2022年全年獲批數量。
2022年,高端醫療裝備國產化有新突破,國家藥監局共批準55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上市,比2021年增加57.1%。從2014年至2022年,國家藥監局共批準189個創新醫療器械。
其中,境內創新醫療器械涉及15個省的134家企業,進口創新醫療器械涉及2個國家的8個企業。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創新醫療器械獲批產品數量和相應企業數量最多,約占全部已批準的189個創新醫療器械的82.5%。
興業證券認為,“創新+國際化”是2024年醫藥板塊投資的重要關鍵詞,其對應的醫療器械有望成2024年重要主線之一。除藥品外,醫療器械是成體系性具備出海潛力的細分板塊,低值耗材、高值耗材和醫療設備均具有出海邏輯。
1)低值耗材類企業已率先成功實現規模性出海。2023年年初至今,不少低耗公司面臨下游客戶消化庫存的局面,業績階段性承壓,但隨著海外去庫存周期進入尾聲,預計后續低耗行業整體出口情況將有所好轉。
2)高值耗材方面,盡管當前出海占比整體偏低,但未來可期,當前有不少優質國產企業正在路上,海外業務有望成為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3)醫療設備方面,整機與零部件出口兩開花。
4)IVD方面,國際化戰略亦備受業內公司推崇,憑借特殊契機國內企業在海外市場的認可度不斷提升、渠道建設越發完善,未來國產IVD企業有望實現更快的國際化布局。
醫療器械指數ETF(159898)被動跟蹤中證全指醫療器械指數(H30217.CSI),一指覆蓋醫療設備、醫療耗材、體外診斷、醫美等細分領域,表征A股醫療器械板塊走勢。未來,在醫療剛需、國產替代、器械出海以及政策支持下,國內器械行業有望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二級市場也有望迎來修復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