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妤涵
碧桂園在將重點放在保交樓的同時,也需要維護住公開市場信用。
12月19日晚間,碧桂園在國內的發債主體碧桂園地產發布付息公告,“22碧桂園MTN002”擬于12月26日付息,本期債券發行總額為10億元,票息為4.3%。
根據這筆債券的募集說明書顯示,“22碧桂園MTN002”的債券代碼為102282780,是碧桂園地產于2022年12月26日完成發行的2022年第二期中期票據,發行規模為10億元,發行利率為4.3%,每年的付息日為12月26日。按利率計算,這筆中票一年的利息為4300萬元。
碧桂園地產發行這筆債券的資金用途為項目開發建設、購回或償還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境外美元債券。
該筆債券為中債增擔保發行的中票,主承銷商為郵政儲蓄銀行、中國銀行,并由中債增進公司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據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目前碧桂園地產的債券存量規模為153.24億元,共有債券14只,其中,公司債102.78億元,占比67.07%;中期票據42億元,占比27.41%;私募債8.46億元,占比5.52%。
除此次即將付息的“22碧桂園MTN002”中票外,碧桂園地產目前還有同在去年發行的“22碧桂園MTN001”以及在今年5月發行的“23碧桂園MTN001”、“23碧桂園MTN002”3只中票。
此前在12月13日,碧桂園地產已經如期兌付了一筆由中債增提供增信保護的“22碧地02”公司債券,避免了其在境內債券市場違約。
“22碧地02”債券規模為8億元,發行票面利率4.88%,發行期限為1+1年。碧桂園地產本次回售登記期有效回售申報數量為800萬張,回售金額為8億元(不含利息),本次撤銷回售后,剩余未回售債券數量為0張。
這筆債券兌付的資金來源,是碧桂園近期出售了所持有的珠海萬達商管1.79%股權,總計價值約30.7億元。其中碧桂園首期能回籠的資金約6.57億元,再加上一些存量資金,剛好兌付了“22碧地02”債券的8億元。
在去年相關部門加大對優質房企用好“第二支箭”債權融資的背景下,碧桂園在中債增提供擔保支持后,于2022年底發行了數筆境內債券緩解融資壓力。
但碧桂園在今年的銷售端沒有實質改善背景下,資金狀況依然緊張,到了年底后仍面臨這幾筆債券的還本付息壓力。
在此之前,碧桂園已經在今年8月出現流動性危機,隨后對共計9筆、總額超過一百億元的境內債與投資者達成展期協議。
資金壓力猛增后,碧桂園內部從下半年開始也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12月以來,碧桂園又相繼實施了高管降薪、減少行政開銷、回售境內債、出售資產等措施自救。
但除自身面臨危機外,碧桂園的流動性壓力也給其關聯方帶來了影響。
12月18日晚間,碧桂園服務披露了一則有關資產減值的內幕消息,預告其2023年的凈利潤將減少約32億元至41億元,并指出造成這一現象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對關聯方(即碧桂園集團)所欠的貿易應收款進行計提減值撥備約18億—23億元。理由是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碧桂園集團面臨階段性流動性壓力,出于謹慎性原則,碧桂園服務對關聯方貿易應收款項計提大額的減值撥備。
據碧桂園服務2023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來自于關聯方的貿易應收款為23.01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7.31億元增加了32.9%;來自第三方的貿易應收款為160.91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142.25億元增加了13.12%。
二是對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減值計提約14億—18億元,主要由于碧桂園服務此前收并購的部分公司,在拓展和增值業務上未能如預期開展,有部分存量業務進行了調整,從而導致收入及利潤下降。同時,部分客戶的回款周期變長,導致現金流不理想。
在過去幾年物業管理板塊估值較高時,碧桂園服務高溢價完成了對多家物企的收并購,這些收并購在帶來大量在管面積和新業務的同時,也讓其利潤面臨挑戰。
今年以來,碧桂園服務的收并購速度已大幅放緩,目前唯一公告的收購是在11月以1.61港元/股的認購價格收購中介公司合富輝煌的股份。
對于碧桂園服務此次減值計提,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碧桂園服務上述減值計提反映來自碧桂園應收賬款78%至100%、以及約29%具有較高風險的商譽因素。據摩根士丹利估計,碧桂園服務未來數年還有約67億元及第三方貸款潛在作出減值計提。
因碧桂園地產開發業務在銷售、盈利方面遭遇的壓力,如今已經傳導至關聯公司碧桂園服務,今年這家物業頭部公司的盈利狀況無疑也將會受到重大影響。
對碧桂園來說,目前的工作重點仍要放在保交樓和恢復日常運營上,在解決短期的境內債兌付后,保持住了公開市場信用,但接下來其他債券,尤其是整體美元債的展期談判,依然會面臨不少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