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BIF食品飲料創新 Abby
編輯|Panda
“我們最近很多商品都有降價優惠,需要找什么可以隨時叫我。”
蘇州良品鋪子陽山美好薈店的店員正在忙碌著換標簽,上年貨。看到有顧客進來會立刻停下手上的活,朝顧客方向打個招呼。
在結賬時,店員會提前說明,“降價是我們會員享有的,如果沒有會員卡可以辦一張。”

FBIF走訪了蘇州兩家良品鋪子實體店,和店員的聊天中得知,自從降價以來,良品鋪子門店銷量相比降價前有所提升。但店員無法看到月銷售額,因此無法得知具體的漲幅。
因為享受降價的前提是持有會員卡,所以辦理會員的人數也在增加。兩家店店員均表示,每天辦理會員卡的人數有增加,漲幅甚至達50%。

FBIF分別在兩家店隨機挑選了一些零食,從小票上來看,一張原價127.72元的購物小票上,實收為90.91元,優惠了36.11元,12款商品中只有三款商品為原價。另一張小票應收為42.72元的小票上,實收為33.56元,優惠了8.66元,9款商品中有5款商品為原價。
店員告訴FBIF,目前良品鋪子有75款“銷售爆品”,其中,有近80%都降價了。
這一切都和良品鋪子11月底宣布的降價戰略有關。11月27日,良品鋪子宣布換帥,由良品鋪子創始人之一楊銀芬出任董事長、總經理職務。楊銀芬上任第二天就宣布良品鋪子降價戰略,門店在售的復購率高的300余款產品會員價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45%。
此外,FBIF獨家獲悉,繼11月底釋放震動全行業的“降價信息”后,目前,良品鋪子正在探索第二步:在第一波降價的300款零食中,再從堅果、烘焙、肉類、素食等核心品類中圈出挑出五款極致性價比的心智單品,持續打“良心價”。據悉,這五款單品分別為手撕鴨脖、純純堅果仁、魔芋爽、牛奶云朵蛋糕、清甜芒果干。
這是良品鋪子成立17年來首次大規模的降價活動。降價是為了求生,楊銀芬在11月29日發布的公開信中點明了這一點:已經不僅是活得困難的問題,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
良品鋪子正處于內憂外困的境地。一方面,從2022年開始良品鋪子營收增速明顯放緩,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均出現雙位數下滑。另一方面,線上銷量萎靡的同時,良品鋪子線下渠道被同行圍追堵截,量販零食店崛起,甚至一度出現“量販零食店已經開到了自家門口(良品鋪子實體店)”的現象。
良品鋪子不得不主動求變,以走出2023年的寒冬。換帥、降價,良品鋪子開啟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降價,怎么降?楊銀芬把目光直接鎖定了最核心的一環——供應鏈。“降價核心是整合供應鏈能力,擠出供應鏈端‘水分’,既保證商品品質的同時,把價格打下去。對消費者好一點。”楊銀芬在接受FBIF專訪時說,“我會跟供應商強調,各行各業都在變,我們也需要跟著變,不變會死。”
同樣是內憂外困情況,小米的2016年也是如此。彼時,雷軍也是著手供應鏈改革。通過對供應鏈的革新,小米重煥生機,那良品鋪子又會如何呢?良品鋪子又是怎樣擠出供應鏈“水分”的呢?
對此,FBIF獨家專訪了楊銀芬,試圖從這位消費賽道老炮身上找尋到一套供應鏈管理方法論。讀完本文你將了解:
1、為什么降價就是擠供應鏈的“水分”?
2、良品鋪子是如何擠供應鏈“水分”?
3、良品鋪子的供應鏈核心能力是什么?
一、楊一刀“庖丁解牛”供應鏈
因為做事果斷,楊銀芬在良品鋪子內部得名“楊一刀”。
良品鋪子的每一次大的變革,都可以看到楊一刀身影。2014年,良品鋪子擁抱O2O時,楊一刀對供應鏈的打法是“粗獷”的,“從源頭篩選最優質的原料,在加工和物流環節立定規章制度”。
2019年,良品鋪子提出高端化戰略之時,楊銀芬表示不做大路貨,而是要求所有的產品都比別人做得好,產品做到更健康、更營養。[1]與之對應的是良品鋪子對原材料的高要求,比如,瓜子強調長度要統一,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
2023年11月,良品鋪子降價,楊銀芬表示,20%以內的降幅消費者并不會有明顯感知,所以,良品鋪子產品降幅平均為22%,最高降幅45%。而這高達45%的“水分”,都會從供應鏈上擠出來。
怎么擠?
以良品鋪子法蘭蒂草莓干為例。法蘭蒂草莓干此次降價幅度是41%,門店零售價從84.9元/500g降至49.9元/500g,降價35元。FBIF購買了一包法蘭蒂草莓干,價格從10.53元降到了6.19元。

這樣大幅度的降價,是良品鋪子將原料商“培養”成生產商,把生產環節直接搬到原料產地,實現從原料供應到產品供應,減少中間環節優化成本而來。
楊銀芬告訴FBIF,此前,良品鋪子供應商在云南會澤采購草莓原料,運輸到福建再加工。2021年,良品鋪子對云南會澤的原料供應商進行技術賦能,幫助其從原料商轉向直接合作商。經過2年的努力,目前這款產品實現在原料產地直接加工制作,成本優化后終端價格下調不小。
據了解,會澤縣是夏季草莓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2022年全縣草莓種植面積達到8.1萬畝,產量12萬噸,產值14億元。草莓種植地主要分布在會澤縣內的待補、駕車、大橋、雨碌、魯納、新街、老廠等鄉鎮,其中待補鎮是會澤縣夏季草莓的核心產區,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占據全縣的62%。[2]
FBIF找到了對應生產廠商。此前,良品鋪子法蘭蒂草莓干生產商為福建海麗天食品有限公司,廠址在福建漳州。現在,這一產品生產商變更為云南沅成食品有限公司,廠址為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待補鎮。

天眼查顯示,云南沅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僅一年時間,以食品加工為主業。以農業種植為主業的云南沅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100%持股沅成食品。
福建海麗天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以食品制造業為主。目前,該公司依然是良品鋪子厚肉草莓干的生產商。在此次降價中,規格為112g/袋的厚肉草莓干價格從19.9元降價到13.9元,即從約89元/500g降至約62元/500g。在降價前,法蘭蒂草莓干與厚肉草莓干降價前價格相近,現在,法蘭蒂草莓干價格較厚肉草莓干低了12元/500g。
這是從原材料運輸成本上“擠水分”。FBIF隨機找到貨車車主問詢運輸價格,其表示,冷藏車2000公里的運費在13000元左右,但這僅為參考價格,具體收費會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高德地圖顯示,曲靖到漳州相距1800多公里。
除此之外,草莓屬于易損壞生鮮,需冷鏈運輸,再加上草莓損耗等,成本自然就拉升了不少。法蘭蒂草莓干直接在原料產地加工生產,降低原材料的運輸成本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提升原材料新鮮度和質量、簡化供應鏈流程。
直接在原材料產地進行加工,這樣的做法算是常見的,尤其是在農產品加工業、釀酒行業、乳制品行業。如伊利、蒙牛、達能、雅培等公司都將乳制品加工廠設在牧場附近,以確保獲得新鮮優質的牛奶。
這只是楊銀芬擠供應鏈“水分”的做法之一。
二、楊一刀”的供應鏈藝術
供應鏈核心有三:計劃、采購、物流。想在供應鏈上擠水分,不外乎在這三部分中“動刀”。
節選CPIM的解釋,供應鏈的核心是總成本最低,通過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推動精準的計劃、低價的采購、低成本的物流推進最低總成本的供應鏈建設。
楊銀芬將這三點套用在良品鋪子上,分別是經營管控能力、原料能力以及上游能力,良品鋪子這一次降價,擠供應鏈“水分”,都是從這三點上著手。上述提到的法蘭蒂草莓干的案例,就是降低物流成本,從上游方向入手。
供應鏈管理一直是個藝術活:“擠水分”的同時,也還要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
從2020年開始,良品鋪子在供應鏈管理上就已經在向精細化發力。這一年,良品鋪子的戰略目標,是必須在成本稽核上形成突破。通過作業標準化、自動化、連續流作業等12個維度,幫助供應商提升精益管理能力。基于此,良品鋪子建立了供應鏈成本數字化管理體系。
此前,良品鋪子對供應商是“保姆式幫扶”。楊銀芬解釋,譬如在公司產品端的架構層面,研發、采購、工廠質量管理等環節的布局比較重。以前工廠需要整改,我們團隊就去一個鏈條上的人去駐場幫扶。
現在,流程明晰化,該工廠干的事情就工廠干,該良品鋪子干的就良品干,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財力浪費。但這并不意味著良品鋪子不會幫扶生產商,而是通過數字化工具等精益管理手段賦能生產商,進而提升供應鏈的效率。
以良品鋪子爆款單品香鹵鐵蛋為例,良品鋪子將優化生產設備、改變剝蛋方法、提升包裝工藝,以及引進色選機代替人工挑選“花蛋”,這一套生產方法論賦能給香鹵鐵蛋生產商,從成本側一年節省105萬元,反應到消費端,就是良品鋪子的香鹵鐵蛋散稱產品每斤價格降低23%至39.9元。
在原料層面,良品鋪子花了不少功夫“摳”價格。
此前,良品鋪子要求供應商定向在市場上采購指定規格原料,對原料“苛刻”的要求導致采購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現在,良品鋪子整合供應鏈資源,從委托工廠采購原料向聯合工廠采購模式轉變。比如,在甘栗原料采購商,良品鋪子會聯合生產商對比遷西、遵化、青龍、懷柔等地區的板栗特性,確定不同原料產區差異化收購模式。
在肉類和堅果品類,良品鋪子則聯合核心供應商提前鎖量鎖價,進行大宗采購,降低原料成本。同時,良品鋪子改變原料收購策略,通過市場統采將原料進行分級應運,用不同型號、不同等級的原料,去做不同類型的產品。[3]
對此,楊銀芬以今年爆款新品紫衣腰果為例說明,良品鋪子提供資金給供應商買原料,供應商只收取加工費,這樣一來良品鋪子就有了更大的降價空間。目前,紫衣腰果500克會員價為49.9元/罐,下降10元。據悉,這款產品在推出首月就成為腰果品類TOP1單品。

三、變,是為了生
“良品鋪子之所以還活著,根本原因在于良品鋪子供應鏈的整合能力以及開店整理能力。”楊銀芬對FBIF說。
目前,良品鋪子SKU在1600個左右,線下門店品類數量在600個左右。良品鋪子這一次降價的產品有300個,降價的幅度在20%-45%之間。
這是一個大膽且重大的決策。良品鋪子的降價就像是亞馬遜雨林中蝴蝶扇動翅膀一般,引發了不小的行業震動,掀起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良品鋪子宣布降價戰略后的第四天,三只松鼠創始人在朋友圈發文稱,公司早在一年前就實施了“高端性價比”戰略。

對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這一眾老牌零食巨頭來說,如今要做的就是“過冬”。
2022年,良品鋪子營收增速大幅放緩,三只松鼠營收、凈利潤均出現雙位數下滑。2023年,良品鋪子和三只松鼠營收、凈利潤還在持續下滑。
楊銀芬在公開信中指出,良品鋪子發展滯緩,規模、盈利能力下降,往內看原因在于17歲的良品鋪子內部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官僚主義、本位主義逐漸顯露出來。
另一邊,消費市場也在發生變化。消費分層、分級趨勢明顯,不同的人群消費層次更分化、更分明,同時消費者花錢愈發謹慎,講求性價比。[4]量販零食店在這樣的背景下陡然崛起,店面選址甚至一度緊貼良品鋪子店面位置,“量販零食店開到了良品鋪子門口”,這對良品鋪子線下渠道產生了不小的沖擊。
這才有了楊銀芬在公開信中寫出的情境:“現在良品鋪子已經不僅是活的困難的問題,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
供應鏈擠水,則是良品鋪子求變的重要一環。
楊銀芬告訴FBIF,降價有兩個方向,一是往前端供應鏈上走,二是往內部經營效率上提升。內部經營效率的提升,是對公司戰略、人的管理上做變革,清除大企業的“通病”。在門店運營上,做店鋪差異化經營,包括產品、裝修、大小等。
楊銀芬在采訪坦言,早期供應鏈管理的人情成分很重。“原來我是個做生意大手大腳的人,會跟供應商直接要求先按照我想要的把產品做出來,價格好談。”
良品鋪子過去對品質的追求,是站在企業視角而并非消費者的視角,這導致良品鋪子可能做了一些消費者不關心的創新和品質把控。[5]比如說瓜子統一長度、核桃仁必須要求是完整的二分之一顆且表面棕皮不能脫落。
此外,在原料層面,良品鋪子曾經口號是“好原料造就好味道”,2019年良品鋪子提出高端化戰略前后,良品鋪子就一直在主推“全球采買”的概念,比如夏威夷果的原料始于南非、澳大利亞;開心果原料從美國加州進口等。
消費者對好品質的要求真是如此么?在消費分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更加追求性價比。楊銀芬對此做了反思,把供應鏈上這一部分“水分”擠出去,良品鋪子也就有了降價空間。

除了在供應鏈上擠“水分”之外,還有學,學習消費者認可、近日爆火的零食量販店的供應鏈模式。讓供應鏈市場化,市場化是最厲害的資源配置手段,就是用比價來采購原料,擠掉之前的水分。量販零食店的底層邏輯就在于此。
良品鋪子也要讓供應商規則化、市場化。楊銀芬舉例,就像良品鋪子一開始用的開心果原料是來自美國,但現在只要是當年的新料,口感上差別不大,那就可以在市場上比價格采購,擠掉原來的水分,進而打下產品的價格。
但楊銀芬強調,良品鋪子不能完全任由供應鏈市場化,盡管這樣可以獲得更大的降價優勢,但帶來的后果卻是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變革從供應鏈開始,良品鋪子現在走的這一步,像極了曾經小米。2016年,小米增速放緩至2.4%,同時面臨著四面楚歌的境地,雷軍毅然選擇了親自接管供應鏈,從供應鏈端入手降低成本價,追求極端性價比。雷軍如此,蘋果的庫克也是如此,都是在公司最危急的時刻開始從供應鏈端反思、革新。今天的楊銀芬,良品鋪子也是如此。
“現在的零食行業有一定資本泡沫,一個縣城有18個零食品牌,難道是突然間中國消費者吃零食的熱情翻了四五倍嗎?零食行業賺的是辛苦錢,沒有利潤支撐的低價無法復制和持續的,接下來會是淘汰期、冷靜期。”
楊銀芬強調,一個產業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時候,有人賺到錢必然會有資本進來,比的就是誰系統最好,是行業必經之路。在這其中,企業的發展機會,核心還是產品和服務解決了什么問題,核心還是商業邏輯。
參考來源:
[1] 良品鋪子楊銀芬:選擇“高端”與“下沉”時代并不矛盾,2019年11月,財聯社
[2] 會澤縣夏季草莓產業:從小村莊到全國矚目的典范,2023年3月
[3] 良品鋪子攪動零食屆的供應鏈革命 ,2023年12月,支點財經
[4] 九鼎投資:如何理解今天的消費市場和機會?2023年12月,深響
[5] 良品鋪子降價保命,2023年12月,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