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世代
這些年上班族擺盲盒公仔、搞“工位裝修”,早就是二次元玩剩下的了。
不久前,一條“爆改二次元廁所”的筆記登上小紅書熱榜,博主把游戲角色的徽章360°環(huán)繞貼滿梳妝鏡,立牌擺上紙巾架,文件夾當背景墻。這個“媽見打”的廁所,吸引了數(shù)十萬網(wǎng)友圍觀和上萬點贊,還有數(shù)千收藏量暗示了一群人的“臭味相投”。
按照圈里的黑話,這叫“痛廁所”,其實就是用動漫周邊去美化裝飾廁所。事實上,“痛文化”已經(jīng)伴隨二次元潮流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是指用喜愛的動漫周邊來做裝飾,通常面積巨大又浮夸。比如“痛車”,就是把動漫圖案噴涂到車上。
但在中國,“痛文化”沖淡了刻板印象里濃烈的御宅味,愈發(fā)注重美學(xué)和視覺呈現(xiàn),向日常化、流行單品邁進:痛包、痛甲、痛衣、痛筆袋、痛墻,“萬物皆可痛”,也成了一群人的身份勛章。
廉價的尼龍包塞滿“吧唧”(徽章),就變成了“年輕人第一款輕奢包包”,這樣的“痛包”市價輕松上千。更頂奢的是“痛房”,把動漫周邊鋪滿整個房間,每寸面積都散發(fā)出直逼六位數(shù)的豪門味道。坊間甚至有一種調(diào)侃,“金融危機來了都有二次元來扛”。
萬物皆可“痛”,一種“現(xiàn)實版美圖秀秀”?
打開社交媒體,徽章、立牌、軟毛絨、掛件擺滿案頭,早已是大學(xué)生宿舍的日常畫風(fēng)。洞洞板+增高架+桌墊,撐起了“20歲擁有兩平米主題樂園”的夢。
在圈外看來,這些二次元臉就像復(fù)制粘貼一樣,精密排列,豐富、充實又熱鬧。而在一個二次元人士眼中,痛桌關(guān)乎著一種飽滿的極繁美學(xué),谷子越繁多就擁有越真實的陪伴感。
痛文化的主力來自“谷圈”,也就是那些熱衷購買動漫周邊的群體。谷子是goods的音譯,購買周邊則被俗稱為“吃谷”。
艾漫創(chuàng)始人吳偉誠對「玩世代」指出一個市場趨勢,年輕人熱衷吃谷除了收藏屬性,也越來越看重功能性,向家居領(lǐng)域滲透。
圈里有一個玩法叫“擺陣”,指把收藏的谷子平鋪到房屋的每個角落,極具視覺震撼力。雖然“擺陣”往往是為了給角色慶生等,是個頗具儀式感的玩法,但用谷子裝飾美化空間的趨勢愈發(fā)明顯。痛柜、痛墻、痛屋、甚至痛廁,極致的場景下沉。
對于沒有生活壓力的00后來講,“痛文化”,“痛”得更加隨心所欲,追求的是“目之所及皆是喜歡”。
那些上班族爆改工位是為了愉悅自我,獨自小樓成一統(tǒng);而大搞痛文化的吃谷人,則在悅己之外更多了一層分享欲,一種社交貨幣屬性。
所謂“買谷不曬等于白買”,這年頭,吃谷不只是取悅自我,痛文化的核心訴求是“曬”,甚至把喜愛的動漫角色穿戴在身上“昭告天下”。
某社區(qū)平臺上,老年機被玩成了時尚單品,戰(zhàn)損版iPhone 4和翻蓋手機加上定制貼膜就成了“痛機”,讓姑娘們愛不釋手的“美麗廢物”。
而能夠出街OOTD凹造型的“痛包”更為主流,在一家短視頻平臺上有8億多瀏覽量。裝飾美學(xué)、輕潮流化,推動著“痛文化”從小眾變成一種群體流行。
一個合格的痛包,要有大天窗,能夠充分展示自推,并且給足創(chuàng)作空間。不同谷子和元素相互堆疊,點線面排列、搭配色系,這屆學(xué)生的痛包模板堪比打工人的PPT模板。為了扎更美的痛包,有人一年能拿下十幾只痛包。林林總總算下來,“痛包”花費能頂上一只香奈兒。
更浮夸的玩法是在包里“造景”,甚至扎橫幅寬達1米的巨盾痛包,出街回頭率100%,“包”不驚人死不休。
在二次元的主陣地的一家視頻平臺上,“痛爹”火成了中式痛文化的迷惑大賞,有兩百多萬人圍觀,二十多萬點贊。視頻里老爹舉著動漫周邊一本正經(jīng)念臺詞,介紹起女兒熱衷的動漫角色。隨后還衍生出了“痛老師”“痛妹”“痛弟”。
痛文化愈發(f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痛”到后來,痛什么已經(jīng)不重要,痛點是極致的個人表達和情感認同。
谷圈,消費降級都繞著走
但想擠進痛文化的潮流,前提是“吃谷”,得有充足的“素材庫”。
在谷圈,“吃復(fù)數(shù)”是一種慣常的購買模式,同一款產(chǎn)品買N件。有谷圈人士指出,“買復(fù)數(shù)、反復(fù)把玩翻看、珍藏這樣的行為才算是買谷”,按照她的消費習(xí)慣,“買一件算保底,特別喜歡價格合理就會買復(fù)數(shù)”。
這種模式直接拉高了客單價和復(fù)購率,拉起了增長曲線。今年雙十一,游戲動漫周邊零售店鋪撐起了潮玩熱賣榜的半壁江山,有品牌首戰(zhàn)就達成了5000萬銷售額。
多家動漫零售品牌今年營收保持翻倍增長。一家位于南昌的二次元零售門店單店復(fù)購率高達74%。
據(jù)了解,消費客群中占比最大的00后季度花費上千不算少,相對有經(jīng)濟能力的上班族甚至月燒過萬。
谷圈,就是這么反直覺!
盡管大學(xué)生們高喊“反向消費”,踐行著“特種兵旅游”“吃糊弄飯”,但身體卻很誠實——吃谷的人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吃谷的客單價不算高,但按捺不住頻繁剁手的心。
今年的春節(jié)檔、暑期檔,上海、廣州、北京多地的動漫店擠滿了成群結(jié)隊來逛店的年輕人。其中谷子撐起了門店的“現(xiàn)金牛”。廣州櫻漫書店透露,商品銷售連續(xù)三個季度翻倍增長,商品年總銷量超百萬。
限定要買,場販要買,聯(lián)名要買,每一種都代表著稀缺和收藏價值。甚至有時候,“早買早賺到”,“今天不買,明天八百”。比如有游戲周年限定官方發(fā)售價百元,一年后就變成了絕版,轉(zhuǎn)手就有人加價一千元求購。這種溢價波動又加大了購買欲刺激。
“谷市”堪比“股市”。那些熱門作品中的熱門角色、好看的圖案和產(chǎn)品工藝質(zhì)感的單品很有可能是潛在“績優(yōu)股”,因為喜歡的人多,就越有人想要買入收藏,就具有了流通價值。
甚至,吃谷上頭到有自己的心理計量衡。有谷圈愛好者指出,最著魔的時候,買任何東西都能顱內(nèi)換算成谷子價格,“一盆草莓等于一個馬鐵口徽章,兩杯奶茶等于一個亞克力立牌”,欲望在美食和吃谷之間反復(fù)橫跳,最終或又買入了更多鐵皮和塑料片。
在社交媒體上,“吃谷-曬單-錄開箱-買收納-拍谷美-扎痛包-擺痛桌痛房”,形成了一條鏈路循環(huán),每個吃谷人都很難不卷入其中,同時也讓吃谷變成了一種“視覺系”的繁榮消費景觀。
一種觀點認為,谷子本身就是“廉價快樂”,鎖死低價格帶,“便宜的小物一買買一大堆”,本身就是消費降級下的標志物。
也有觀點認為,“消費降級”的冷風(fēng)并沒有吹到二次元。消費群體規(guī)模、交易活躍度、增長力,都顯示出這一市場仍大有可為。
翻翻動漫總裁沈浩指出,“消費降級”在二次元品類上體現(xiàn)得較不明顯,但商品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熱賣主力從動漫角色手辦向低單價高成交數(shù)的輕周邊偏移,如徽章、立牌、鐳射票等受到市場熱捧。
事實上,手辦模型雕像的核心購買主力是男性,而徽章、立牌等平面類產(chǎn)品的消費主力是女性。由此也有市場觀察認為,消費力正重新回到女性手上,撐起了這波熱潮。
比如女性玩家熱捧的乙游《光與夜之戀》,徽章單款就賣出數(shù)十萬件,刷新銷售“天花板”。天聞角川產(chǎn)品開發(fā)負責(zé)人指出,女性群體熱衷吃谷,源于產(chǎn)品能否引起情感共鳴,這種共鳴可以是對角色追逐夢想成功的感動、對美好關(guān)系的憧憬,或是對自身幻想的滿足。
“二次元消費的本質(zhì)是對文化產(chǎn)品的認同,體現(xiàn)的是情緒消費,為快樂買單”,漫庫創(chuàng)始人趙雷談到,二次元消費者的忠誠度更高,更愿意為具有文化和情感價值的產(chǎn)品支付溢價。
無論如何,旺盛的付費意愿和消費力,正驅(qū)使著消費端進化升級。
零售店擠進大商場,都在搶一個“快樂老家”
今年最炸場的是,上海百聯(lián)ZX創(chuàng)趣場打造了“一整棟正版IP大樓”,從1樓到6樓全部主營二次元商品,從游戲到動漫、從手辦模型到輕周邊包羅萬象。其聚集效應(yīng)直接拉高了整個南京東路的二次元濃度和年輕客流。
每逢周末都有二次元來團建,游戲《無期迷途》、二次元游戲《偶像夢幻祭》,主題活動一場又一場。甚至有些長三角地區(qū)的學(xué)生打高鐵來玩,“杭州到上海坐高鐵,往返150元,和朋友一起來很有氛圍”,扮上喜歡的角色裝扮,抱著角色玩偶,和朋友刷限定,順便在主題餐廳吃吃喝喝,達成一整天的快樂。
“流量”“銷量”的直接回報,讓不少海內(nèi)外版權(quán)方、游戲廠商、品牌們加大布局。
日本玩具巨頭萬代的萬代魂商店、扭蛋專賣店擠進全國各大商圈。今年年底前,翻翻動漫旗下IP衍生品品牌三月獸線下店會增至9家。艾漫旗下零售品牌IPSTAR潮玩星球的步伐更迅猛,今年新開六十多家門店,預(yù)計今年年底會超過百家。漫庫則在成都落成了450平的旗艦店,以超級大店來支持舉辦活動和比賽。
各種零售店、主題店、聯(lián)名店遍地開花,這還不算上個體經(jīng)營的谷子店,潮玩集合店、禮品雜貨店。
甚至新消費品牌們也搶著當“氣氛組”。茶咖品牌接連換裝主題店,平均每3天一個聯(lián)名,買奶茶送貼紙掛件立牌,每每吸引年輕人爭相排隊打卡。
日雜品牌nikoand在中國最近接連推出eva、咒術(shù)回戰(zhàn)聯(lián)名,來搶周邊的粉絲人流疊人流,有人排隊兩小時掃貨5分鐘,只為徽章、鼠標墊、冰箱貼這些小物件。這勁頭不輸當年大媽搶購優(yōu)衣庫KAWS聯(lián)名T恤。只不過,這一次是“二次元”。
密集輸出、新鮮限定、唾手可得的平價快樂,繁榮了谷圈的消費圖譜。
面對熱衷吃谷的年輕人,品牌商也在著力提供更多元的體驗,圍繞“二次元走到三次元”,去深挖激發(fā)潛在需求。
不久前,國漫《天官賜福》在靜安大悅城開起主題餐廳,每道餐品緊扣動漫故事主題,最具代表性的“仙樂宮”甜品造型像雕刻宮殿一樣。拉上三五好友打卡拍照、吃美食,順便買周邊變得更加順理成章。
僅12月,上海主流商場的IP主題餐飲店多達15個。其中不乏《咒術(shù)回戰(zhàn)》《文豪野犬》《非人哉》《魔卡少女櫻》《陰陽師》《光與夜之戀》《三麗鷗》《羅小黑》等,都是熱門動漫、游戲IP。據(jù)了解,像《天官賜福》這樣的IP主題店,IPSTAR潮玩星球目前在全國有17家店,同時運行著10個主題,不斷翻新花樣,滿足興趣群體的喜好。
據(jù)《2023中國新消費趨勢白皮書》,過去三年(2020年-2022年),18-22歲的00后人群在淘寶天貓上,人均客單價增長高80%,超過其他代際人群。7成00后把興趣愛好消費當成“日常”,比90后興趣支出的占比更大,為興趣買單的意愿更強。這一潛力,“月薪幾萬的白領(lǐng)”都難以企及。
另據(jù)艾瑞報告,2020年國內(nèi)動漫市場就已步入“千億大關(guān)”,年增速高達32.7%,估算2023年泛二次元群體將達到5億人次。從年均消費金額來看,二次元用戶在動漫方面的消費額在1500元左右,其中大多花在了周邊消費上。
年輕人熱衷吃谷、喜歡用谷子裝點生活,也點亮了線下消費場景煥新。為00后打造一個“快樂老家”,正變成一個更具想象力的生意。
來源:玩世代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