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橙財經 天辰
編輯|六子
在移動互聯網的存量時代,即時零售已成為為數不多的高增長帶。
剛剛過去的“雙12”,可謂是靜悄悄。阿里,取消了雙12活動。其他舉辦的各大傳統電商平臺,則集體“沉默”,既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造勢,也沒有公布GMV(商品成交總額)。實際上,一個月前的“雙11”,各大電商平臺就沒有公布GMV,這也被稱為史上最冷的“雙11”。
不過,即時零售卻成為難得的亮點。根據幾家平臺發布的戰報顯示,商家參與數量、品類、成交額等均實現了大幅增長,對應的配送時間,也由曾經的“半日達”升級為“小時達”、“30分鐘達”。
實際上,這些戰報只是即時零售迅猛發展的冰山一角。多方統計數據預計,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在2026年將突破萬億。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也推動即時零售發展進入快車道。2023年初,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共同配送、即時零售等新模式”。7月,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明確提出“支持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即時零售模式?!?/p>
作為新零售業態和消費模式,即時零售是傳統零售與電商模式的融合與迭代,既是千萬商戶的福音和必修課,也是互聯網大廠發力的新方向。隨著整體大環境的利好,即時零售發展已駛入快車道。
01、市場發展,大勢所趨
據星圖數據發布的《2023年雙十一全網銷售數據解讀報告》顯示,2023年雙十一總交易額達11385億元,同比增長僅2.1%,降至個位數,已是近年來最低。綜合電商銷售額達9235億元,同比下降1.12%,連續兩年下降。
不僅如此,據上觀新聞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雙11”的百度搜索指數,是近10年來一個冰點,峰值搜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60%;而微博最火熱的話題是:“雙十一是不是賣不動了”。
整體交易額的減速,也反映出如今商家普遍面臨的經營困難,即:流量獲取難、銷量轉化難、增量不確定。
具體來說,如今線下消費仍處于恢復中,商家線下獲客的難度依然很大,成本也很高。而當傳統電商以及短視頻流量都趨于見頂時,商家的線上銷量也面臨轉化難題。此外,各大電商平臺雖然都下了“最低價”的死命令,但商家負擔也不小,傭金、坑位費、流量費等水漲船高,讓多數中小商家苦不堪言。
實際上,這樣的問題已積累多年,只不過被此次“雙11”,捅破了最后一層窗戶紙。
不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幾個互聯網大廠的即時零售數據卻表現搶眼。
其中,美團閃購“雙11”當天,參與活動商品數量同比增長123%,即時零售呈現全品類繁榮,包括衣、食、住、行、娛等領域,銷售額創歷史新高,尤其是數碼家電、美妝個護、寵物食品、百貨服飾、母嬰玩具五大核心品類。整個“雙11”期間,美團閃購有超80萬家線下門店參與。
京東到家方面,共有超40萬家實體門店參與,“雙11”當天,京東小時達成交額同比增長45%。整個“雙11”期間,達達快送配送總單量達2億。
餓了么參與商家數量同比去年增長50%,“雙11”當天,超過90%的合作品牌的成交量突破歷史峰值,近100個品牌成交額較去年增長超100%。
之所以能與電商形成巨大反差,還在于即時零售市場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進階階段。
今年9月,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即時零售近年來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5042.86億元。預計2025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2022年的3倍。
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互聯網大廠持續發力。以美團閃購為例,根據美團發布的今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美團閃購訂單量、商家規模及用戶規模均顯著提升,日訂單峰值在七夕節當天突破1300萬單,創下新紀錄。用戶方面,不同線級城市的用戶數量不斷增長,尤其是低線城市,核心用戶的購買頻次也加速增長。商戶方面,美團閃購推動中小商家的數字化,與近400個品牌開展合作。三季度年度活躍商家數同比增長30%。美團閃電倉已突破5000家,有效補充了傳統的線下零售供給。在過去三個季度中,美團閃購業務兩年復合增長達到了50%左右,預計四季度的兩年復合增長率可以達到45%,高于廣義電商行業的增速。
海豚社創始人李成東表示,“雙11”遇冷跟直播電商有很大的關系,由于直播電商每天都高喊全網最低價,相當于把“雙11”常態化了,所以很多消費者在“雙11”的購買意愿沒那么明顯了。而即時零售的興起是消費習慣的轉變,疫情期間最大的推動不是直播而是即時零售,大家不出門在家買東西已變成習慣。直播跟疫情其實沒那么大關系,主要是場景的變化。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也認為,即時零售得益于消費習慣改變,消費者更愿意消費本地零售商品。行業本身基數小,所以增速快,同時即時零售開始兼顧配送效率和價格的優勢,以及線下多種新業態的發展,例如會員店、折扣店、社區店等,增加了即時零售平臺的供給。此外,美團閃購等平臺為尋求差異化發展,紛紛加大自有品牌的研發和投入以及促銷力度。
02、政策加持,未來可期
近年來,國內相關政策的出臺對即時零售的發展也是一大利好。
2022年7月,商務部官網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首次明確提及了即時零售的概念,點出了即時零售在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揮的作用。
今年年初,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共同配送、即時零售等新模式”。
今年7月,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提出“支持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即時零售模式?!?/p>
在相關政策推動下,互聯網大廠及時響應。
12月7日,美團閃購主辦的“即時零售中國行”活動在上海舉行,此舉意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理念,進一步助力長三角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會上,《美團支持“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報告》發布,并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見證下,在長三角政府部門協同下,共同舉行“‘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長三角·美團共建項目”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為助力長三角“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三年建設,美團提出四大舉措:社區中小商家數字化賦能、社區零售前置倉創新、社區居民便利消費促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監測。對應四大舉措,美團閃購通過業態創新、數字賦能、履約匹配三大抓手,服務并滿足社區居民“一刻鐘便利生活”需求。
數字化賦能方面,2023年起,美團閃購在全國15個重點城市均建立了本地城市團隊,深入一線門店,一對一加強與商家聯動,推出了“金牌好店”項目,助力更多零售小店商家快速實現線上數字化經營,享受即時零售帶來的增長紅利。同時,構建并開放了“牽牛花數字化系統”、“FAST品牌經營方法論”等數字化能力。
位于杭州市錢塘區的錦苑超市(河莊店)主要服務周邊社區居民,自從采用美團牽牛花系統管理門店后,供應鏈成本節省約12%,庫存準確率提升至99%,錯漏揀率低至0.2%,缺貨退款率低至0.3%,小店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來自社區的線上訂單量也有了大幅度增長。
業態創新上,美團閃購開創了“美團閃電倉”、“歪馬送酒”、“果切”等創新業態及創業新機會。其中,歪馬送酒項目從2021年6月啟動以來,目前已覆蓋廣州、深圳、成都、重慶等30多個城市。2024年歪馬送酒將進入更多省、市。
社區居民便利消費方面,美團閃購結合“618”、“雙11”、“年貨節”、“消費券”等促銷活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惠。2024年1月初-2月底期間,美團閃購將推出系列年貨節活動,貫穿節前囤年貨、春節送禮、節后返工、元宵節等多個節點。
同時,還推出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監測,通過動態地圖助力動態監測,協調開展指標建設試點。
四大舉措的推進,意味著即時零售業態支持“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發展有了最新的落地舉措。以長三角為代表的城市群,率先開創了一條通過攜手即時零售平臺共同服務線下商業,借力數字化賦能實現零售高質量發展的共創、共建、共享之路,對其他地區同樣具有重大參考意義。
美團閃購相關負責人表示,“即時零售中國行”系列活動旨在通過政企合作方式,以數字化與零售業的“數實融合”,支持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今年以來,美團閃購先后在沈陽、成都、長沙、廣州等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落地“即時零售中國行”活動。
03、生態建設,才是關鍵
作為新零售業態和消費模式,即時零售是傳統零售模式與電商模式的融合與迭代,而要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共贏,生態建設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悉,美團閃購在生態建設上主要包括兩個維度,即:供給的拓展、需求的滿足。
在供給端,從美團閃購的“雙11”戰報可以看出,在原有數碼家電、美妝個護、寵物食品、百貨服飾、母嬰玩具五大核心品類的基礎上,已呈現出全品類繁榮的景象,涵蓋衣、食、住、行、娛等領域。
其中,戶外鞋服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1742%,電火鍋銷售額增長436%,白酒增長255%,寵物洗護增長106%,滑雪運動相關商品銷售額增長281%,電子教育增長547%,游戲設備增長834%,電腦整機增長367%,玩具樂器增長159%。
需求端,美團閃購的營銷覆蓋面非常廣泛,不僅包含了“618”、“雙11”、年貨節等年度大促,還有“2.14”、“5.20”、七夕等節日促銷。除了傳統節日促銷外,美團閃購還打造了“神價日”、“超級品牌日”、“超級品類日”等專屬營銷IP。
今年5月,美團閃購推出了營銷IP“神價日”,打造“便宜、便捷、不囤貨”心智。目前,該活動已拓展至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15個城市,聚焦爆品維度,以“日-月”為體系機制,幫助商家以“爆品”提轉化、促成交、增復購。
在“神價日”加持下,截至目前,核心心智爆品訂單量對比年初增長了33倍。在對商家的訂單帶動上,以上海中小微商家環球購生活超市(陸家嘴店)為例,10月參加“神價日”月促期間,訂單量環比活動前一周增長近60%,“神價日”活動帶來的訂單占整體訂單近25%。
今年“雙11”期間,美團閃購聯合7大核心品類、超80萬家線下門店,打造5個超級品類日、16個超級品牌日,上線超100場直播。參與超級品牌日的商家,既包括vivo、小米、小天才、聯想、Apple、絲芙蘭等多次參與且廣受好評的品牌,也包含華為、寵物家等首次合作品牌。一個典型的案例是:美團閃購聯合華為打造“超級品牌日”,共建線上線下營銷場域,活動期間,華為系列的銷售額周環比增長1650%。
其實,要同時做好供給端和需求端,就不得不提到倉。2020年9月,美團閃購正式確立美團閃電倉項目,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五城開展試點便利店前置倉品類,首個合作便利店前置倉上線??梢哉f,美團閃電倉的推出,解決了供需錯配問題。
“即時零售的問題還在供給端,因為即時零售是把周邊商超的商品在線化,但商超自己有線下市場,其商品結構不會根據線上需求變化而變化的,供應鏈端變化比較慢。即時零售雖然也能買萬物,但相對來說還沒有傳統電商那么豐富,還是基于現有的線下商品。所以美團閃購要做自己的倉,專供消費者。此外,即時零售的價格是按線下的定價走的,因此要比電商貴。但消費者買的是方便,價格不是主要關注點。所以從這塊講,即時零售賽道也比較健康,商家能賺到錢。”李成東向青橙財經說道。
在李成東看來,供給豐富、配送快以及用戶心智等,會讓美團閃購在行業中處于領導者位置。
莊帥認為,美團閃購具備騎手規模、用戶規模、地推能力、城市化運營能力,以“倉+店”的模式,可以有效地解決即時零售供需錯配的問題。
在今年9月舉行的“2023美團即時零售產業大會”上,美團副總裁、閃購業務部負責人肖昆宣布了未來3年目標:美團閃購規模到2026年將超4000億,屆時,美團閃購上將誕生30000家日銷過萬門店、100個10億品牌。
總之,無論從政策方針還是行業趨勢看,即時零售發展已進入快車道,是所有實體零售的福音,也是門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