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界面財經盛典l 圓桌對話:科技產業的投資與落地

由上海報業集團作為指導單位、界面新聞主辦、梅賽德斯-奔馳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的2023【界面財經盛典】于12月13日在上海中心舉辦。盛典現場,多位嘉賓圍繞《科技產業的投資與落地》這一主題,展開了圓桌對話。感謝學術支持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作為國內領先的原創財經媒體,上海報業集團 | 界面新聞于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在上海中心大廈2樓大宴會廳3(浦東新區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舉辦了2023【界面財經盛典】。

華宸資本董事長華海波、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謝興旺、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麒磊、邦融微電子總經理張旻晉、知行機器人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白國超圍繞《科技產業的投資與落地》展開了圓桌對話。特別鳴謝本次盛典戰略合作伙伴梅賽德斯-奔馳、學術支持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以下為圓桌對話文字實錄:

華海波:下面我們做一個圓桌環節,進行一次深度動。本次邀請的這幾位都是我最好的幾個朋友,今天請的三位企業家是不同領域的佼佼者,謝博士是做生物醫藥的,張博士做智能芯片的,白博士做智能機器人的,朱總是我們的政府投資人代表。首先請各位介紹一下自己,先從謝博士開始。

謝興旺:特別感謝華總的邀請,各位現場的嘉賓好,我是來自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謝興旺,我本人是先在北大有十年左右的腫瘤相關的基礎研究的經歷,也是前面一些年看到生物醫藥的研發行業非常好的機會,現在投身到創新藥研發領域,做了可瑞生物公司,可瑞生物專注于新的藥物用于治療惡性腫瘤和原來難以治療的慢性感染,比如慢性的乳頭瘤HPV感染、慢性的乙肝病毒感染等。目前在做的藥物基本上是全球首創藥物,甚至有全新的全球首創的藥物形式,這是我們大概的情況,謝謝!

朱麒磊:感謝華總邀請,我是來自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創新投資集團的朱麒磊,我簡單說一下經開區,經開區是1992年成立的,2010年升級為國家級經開區,位置在嘉興的市本級,剛才圖片上老城區,占嘉興市本級的2%,我原來是干政府招商工作、產業投資、項目引進、政策擬定等,已經工作14年。今年內部進行國企化改革,把原來的招商職能、載體職能、科技創新所有工作劃到了國有企業、國資公司,我去擔任副總經理和黨委委員。簡單介紹這些!

張旻晉:大家好,我是張旻晉,來自邦融微電子,博士畢業后在中科院干了10年,一直從事專用算法初期設計。我們公司是伴隨AI芯片行業發展起來的,我們主要是針對生物識別、信息安全、金融支付方面的專用AI芯片設計,我們在這個賽道中一直是領跑者。

白國超:大家好,我是知行機器人的白國超,我也是2019年英國留學后回國創業,4年多的時間,我們公司主要產品是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另外也做智能制造相關的設備和產線。

華海波:我特別選了三個在行業里有代表性有意義的企業,三輪簡單問題,通過問題方式對行業和地方政府落地之間的關系淺談一下。第一個問題,先請三位企業家一起探討一下中國科技發展的獨立自主和世界融合發展之間的發展趨勢,大家從各種行業角度怎么看待我們自己獨立發展自主和世界融合發展之間的優勢?請地方政府的代表說一下,我們政府在承接這樣的產業發展優勢過程中做了哪些準備和措施?謝博士開始。

謝興旺:我先拋磚引玉,因為我是在生物醫藥尤其是創新藥的方向,確實也是現在非常受關注的一個領域,我也想分享一下對這個領域,剛剛華總提到的角度中國的自主創新和我們對世界的融合發展的看法。

今年大家都知道,投資特別是生物醫藥投資不是特別好,即便這個情況下,很多對于現階段的投資,最悲觀的投資人都有這樣的結論,生物醫藥一定是一個朝陽行業,未來五到十年一定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只不過大家可能會擔心近期表現。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判斷呢?兩方面,首先是需求,尤其是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人均收入已經到1萬美元的坎兒,我相信如果有健康方面的問題,一定會盡量用自己的財富和資源去解決這樣的問題。這個需求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全球市場,增長是非常剛需的方向。第二點,有了這些需求,現在的技術手段看到了更多來解決這些需求的辦法,近期FDA批準用基因編輯方法來治療的兩款新藥,這應該是非常全新的前沿的治療方法,可以治療很多原來想象不到的疾病,未來延長壽命這些,應該不是不可及的問題。這樣的技術創新應該是目前處于非常活躍的狀態,我們看到有很多新的可能,能夠用我們的技術來解決疾病。這是我從需求和目前創新提供了解決方案的兩個角度,這是非常創新的行業。

在這個大的行業里面,回到中國創新藥的領域,我們可瑞生物是非常典型的,目前一些產品在臨床一期階段,創新藥的企業。我們怎么理解中國目前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形式?首先,即便是近期資本市場有這樣的挑戰,我們還是覺得中國生物醫藥領域有非常大的機會,首先是在過去的一些年,國家實施了千人計劃等手段,有非常多的一些,在生物醫藥各個領域的前沿人才,回到國內的實驗室,開創的方向,也培養了一批人才。現在國內基礎研究領域,我們跟全球最頂尖的差別在逐步縮小。我們看全球最頂尖的科學雜志像自然科學等,目前來自中國實驗室和團隊發表文章數量非常多,退回到三五年之前是完全不能比擬的。這樣的基礎研究,確實在推升我們整個領域,無論是創新還是人才都有很好的進步。

第二個,一些非常重要的藥物領域的改變,大力把中國創新藥的評審政策跟國際接軌。不久前大家有個印象,很多藥在國外市場上市很多年了,國內患者要用要輾轉,要么到海外要么到香港。現在這樣的情況基本上沒有了,很多藥品在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基本上全同步上市,中國藥物評審和國際接軌非常高,允許了創新品種通過這些研究走入市場。

前面那些年,VC投資非常活躍,可能有一定泡沫,但是這個泡沫把這個冷遇的基礎設施、人才和項目推到非常高的高度。在這些背景的情況下,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創新藥里面,已經有一些逐步的但是又顯著的變化。原來大家會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說法,曾經做醫學研究的人來講有一點屈辱的點,這些藥里面有中國人研發的嗎?今天這句話不成立了,不光在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里,有很多療效特別好的藥就是在中國本土,由中國人全部研發出來的。比如說中國有一家傳奇生物跟強生合作的一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細胞基因治療,它的療效非常好,很多患者基本上能夠百分百治愈。比如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等,可以說是這個領域最好的產品由中國人研發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變化。

還有一個非常大的趨勢,最近兩年除了剛才我提到的已經上市產品之外,大家關注生物制藥會發現,非常多中國早期研發企業,把產品授權給全球頂尖的企業,而且授權交易金額非常大。前幾天有一個新交易把AC產品以將近80億美元,首付款8億美元交易賣給BMS。這樣的交易近兩年有幾十起,全球地域里,中國出去的交易最活躍。說明現在即便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沒有漲到禮來那么大的企業,但是變化已經在發生了,中國生物制藥企業已經能夠開始產出非常多好的產品。我們看到非常大的機會,也看到顯著發展在發生。

我們要講跟世界的融合發展也是一個必要的選項,中國本土創新企業的機遇和發展之上,我們還有很多的挑戰。比如說大家知道生物醫藥的投資周期、投入和風險非常長,一款藥可能投幾億美元最終可能面臨失敗。尤其是資本市場面臨短期挑戰的情況,對于一些早期創新藥來講還是有比較大的挑戰的。

剛剛介紹到的這些企業為什么把這些產品授權到國外?就是因為依靠這些小型的像可瑞生物企業,承擔這么長的周期和投入把產品最終做到上市,這之中的財務投入風險是挺高的。但是整個專業長期的大量投入,合作方還是在海外,能夠出到幾十億美元購買這些產品開發的企業主要還是在海外。

海外市場雖然說人口沒有中國單個市場那么大,但是從藥物的營收來講,最大市場不在中國。中國單個市場人口最大,但是醫保支付等問題,現在基本上創新藥,一款好的藥全球營收不在中國,主要是在歐美市場,基于市場端,要求中國企業要更多的跟世界融合發展,借世界的成熟市場的力來把中國產品不斷做到更大的商業化成功。謝謝!

華海波:謝謝,大家可以看到復星醫藥推出了120萬一針的治療藥物,謝博士說在他的領域里完全可以降到個位數,5萬、10萬、8萬可以實現復星的120萬的效果,我們敬請期待。張博士主要是做AI芯片的,在市場消費領域相信大家都應用得到,有請張博士

張旻晉: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因為集成電路產業是一個很成熟的產業,早在十多年前世界幾大巨頭就已經完全壟斷這個行業。事實上美國對中國的芯片封鎖,從建國以來一直是封鎖的,只是這兩年炒得比較厲害,我們國家在智能制造2025之前,國家主要投資集成電路方面的研發都是在補短板,包括我們的和核高基一期、二期都是對標國外的高端芯片,我們在做相應的研發。事實上因為研發出來之后,也沒有什么人用,這個事情中國一直處于一種在研發,但是缺乏使用迭代的過程,這是中國為什么過去20年一直處于落后美國5-10年集成電路水平的關鍵。

這次對集成電路行業來講是重大驚喜,美國的封鎖逼我們思考下一步集成電路要不要做大做強,目前一致認為要做大做強。因為長期在下面十幾二十年,之前缺人缺錢缺制造能力,這幾年隨著國家大量投入,我們在低端和中端完全覆蓋的,缺的是高端,卡死的是光刻機。但是我作為設計行業來說,我們的能力相對美國來講,差距并沒有那么大。只要臺積電讓我們生產的話,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出非常高端芯片來。難的是在生態,我們對美國不僅僅是芯片制作不出來。

第二個應用階段,我們的芯片在全球市場,沒有生態的支持,我們只能夠跟著美國走,美國說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就照著他們一模一樣做。過去這幾年國家投入很大,做了很多創新的集成電路公司,但是大家會發現任何一個小賽道上十幾家公司,我們都是盯著復制一個美國芯片,就形成了現在亂戰階段。

今天包括明年可能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最后的黑暗時期,后面就是光輝的十年,因為美國當年芯片行業早期的時候,芯片企業比中國現在還要多,要靠海量并購,最狠的時候一家大型企業一年并購60多家企業。芯片行業不是一兩個殺手級產品賣遍全球,大部分芯片公司有成百上千個產品,有很多小團隊慢慢發展起來的。健康的集成電路企業以合并、并購為主,下面集成電路行業還需要大量發展,但是并購應該是主流,而不是獨立尋求上市,這是我們的機會。

第二個,華為打響第一槍,中國芯片企業有三階段,第一階段彌補短板,缺少什么做什么。第二階段是創新路徑,尋找新路徑,美國人沒有做的芯片,我們做出來了,不一定是更先進,可能是應用更好,新的領域,新的創新性芯片,賽道沒有對手。這是未來兩三年創新芯片公司最大機會,這是可以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三個階段,最后的終極階段,我們跟美國硬拼的階段是生態的時代,我們在應用產品上全部是國際領先的,但是我們的企業都是大而不強的,華為除外,所以缺乏行業定義能力,沒有辦法定義自己的生態,長期依賴美國發展。華為打響第一槍,不管是制度創新,還是生態上對安卓的不兼容。新的方式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態,比如說AI芯片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態,自己的模型,自己的框架。未來我覺得芯片肯定是最重要的工具,我堅信未來通過5-10年發展會成為芯片行業的另外一級,所有行業可以同美國競爭。

從事因為工程師的優勢,大概3-5年之后新興血液會成為強大的競爭力,全世界不會有這么多人才了,這些人是中國未來在這個行業成為世界第一的關鍵。還是照著美國這條路徑走,另外是涉及到基礎研究,包括碳化硅等新興工藝方面,我們國家發展也是快,比如專業最牛的期刊IICC,在我讀博士的時候全中國一篇都發不了,現在1/3都是中國人發的,證明我們的先進工藝、先進基礎上的基礎打得非常牢。再過幾年發展,我相信下一代的集成電路,不止是光計算等,也是非常有能力能夠站住腳甚至反超的機會,因為畢竟來說,集成電路中國是第一大市場,這點跟創新藥一樣,創新藥其實中國不是第一大市場。相對來講集成電路的發展更大,首先把自己國家的循環打通,我們在國內拿刺刀拼出來的戰斗力,再放到國際市場上去,我們是能贏的,我是堅信這件事情。我對這個行業非常有信心。持續努力,在政府支持之下,我堅信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謝謝大家!

華海波:感謝張博士,中國企業里面,經過十年發展,已經有幾家千億級市值的企業,當然我們跟高通、英偉達仍然有差距,這個領域里面我們做了很多前沿性的投資和布局。現在請白博士分享這個主題。

白國超:之前人工智能在中國有些是世界領先的,但是還要看到很多不足,現在國際環境多變,針對科技來講既有挑戰也有機遇。之前最大的挑戰是,我們可以看到機器人的使用量,在去年的時候機器人的出貨量、使用量在中國超過全球50%。但是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機器人的核心算法和生態問題,還是非常明顯的。我們有很多的應用場景和出貨量,但是核心的基礎,需要時間積累和很長時間的技術研發還有工藝迭代的產品,還存在很大不足。

跟國外脫鉤之后,可以看到有很多的,本來可以很快在國際供應鏈里面獲得的東西,但是現在拿不到了,現在只能通過快速自主研發實現自給自足,這是現在遇到的一些挑戰。這也是給我們創新型企業帶來很多機遇。比如我們現在做的電磁副執行器,在驅動里面也是屬于相對比較前沿的。之前有國際巨頭在我們很難跟他們抗衡,但是國產替代是未來主旋律之后反而更容易了,很多制造業和很多產品很多設備更多喜歡用中國的自主品牌,這樣也能夠大大促進市場上的影響力,這是在國際競爭和發展中我們所享受到的一些好的方面。也可以看到現在很多的制造業,因為中國的人力成本,中國和美國的競爭關系已經開始外遷,比如外遷到越南和印度。

更大的機遇是,我們看到很多在提倡自己內部的轉型升級,我們雖然人力成本高了,但是通過柔性設備、柔性產線、自動化優勢特別是各行業積累的技術,能夠迅速把這方面的短板補齊,雖然印度人力成本低,但是人工做出來品質差,這種情況對我們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是有一定機遇的,我們本身公司產品也是這樣的,我們主要圍繞兩大方面,一是核心零部件,再一個是柔性設備和產線。這樣既能滿足國內在底層的基礎零部件領域的缺乏,又能為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以及效率提升、品質提升,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不管是中國科技的自立自強還是國際權利的趨勢和變化,都是有很多正面的,有很多挑戰,這是我對我們這個行業的見解和想法。謝謝!

華海波:剛才請三位企業家從各自領域里做了自身的看法和行業發展的遠期情況。朱總主管管創投和政府招商,請朱總從招商角度,談一下政府在承接科技企業落地過程中有哪些工作準備?

朱麒磊:首先講一下華總一直跟我講過的主題,政府在承接科技型企業落地的時候,首先從大方面講,從宏觀講,一是從上到下的政策體系,怎么理解?很多科技型企業應該關注兩個中央部委網站,一是科技部,二是工信部,這應該是每一個科創企業關注的,這些部門會發一些產業的指導意見,這是最高層面,在整個國家層面的規劃,按照邏輯接下來是各地的省政府,這個要想做是符合我們的,省政府出一些具體細化的產業政策,再落到各個地方。科技型企業一是關注好中央部委網站,還有一個是跟屬地政府,這取決于當地政府的服務,跟政府做好政策銜接。打比方我明年2月份看到國家出了一個產業指導意見,正好自己企業處于這個領域里面,應該適當關注,包括跟屬地政府溝通,什么時候政策跟當地有產業規劃,這是政府作為承接應該做的,政策的延承跟傳導到企業。

第二,政府的資金支持里面又細分為兩塊,大層面像國家、省、市都有,國家層面像國家大基金等都在投。資金支持分兩塊,很多企業對政府的政策補助不是太了解,政策資金支持分為兩塊,第一塊是財政性的資金支持,就是企業做到了,政府兌現給你,打到你賬上,這個錢拿到之后不用退給政府的。第二塊是華總這樣的,我們創投集團的股權投資,可能程序更復雜,包括一些對賭的條件,包括未來的退出,這樣兩塊的資金方面。

第三,每個地方做的是創新環境打造,創新環境是很復雜的體系,簡單舉個例子,十幾年前或者二十幾年前,當時大量工業用地無需發展,只要有一個項目來就拿地了,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這些企業生存不下去了,但是它有廠房怎么辦?或者企業自己招租。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原來業主招進來的項目未必是政府想要的,同時進來的企業,房東是私營業主他也不放心。現在逐漸在經開區開始做一些國資進廠,我們去拿工業地塊,我們國資公司代表政府進行地塊的開發,開發的模式可以建好標準型的。像可瑞我們的廠房設計偏重于醫藥方面、生命健康方面,對半導體的可能會采用通用層高的廠房,對于智能制造像機器人,更多提供的是機械廠房。這取決于政府在不同產業板塊布局這樣的載體,政府來當房東,企業進來,形成雙方的綁定。這是政府在做創新環境優化時的一塊工作。

還有一個軟性的,像高端人才引進,嘉興就有一個人才碼,企業員工進到這個企業來,掃人才碼就能享受購買津貼等,只要跟企業把政策宣傳到員工個人,跟企業就沒有關系了,這些政府來承擔,這也是政府在科技型企業落地的一塊工作。

政府在內部把專精特新、獨角獸、小巨人的企業引進納入到對政府服務特別是招商跟服務的一個考核體系,這是在水下的,大家外面看不到的。國家層面、省級層面也會做一些幫助,我們科技型企業跟國際交流合作的內容。其實政府主要是做這六大方面。

如果從開發區微觀角度來說,我們其實是扮演好兩個角色,對于科技型企業來說政府就是做好兩個角色,一是保姆;二是賦能。保姆怎么理解?剛才企業家說我們在外面混戰,我們作為一個根據地,不能打仗回來之后根據地一塌糊涂,我們作為一個根據地的保姆角色。企業需要哪一項的政策宣導,這些都是政府來做。另外是產業賦能,政府的股權投資也是講效益性的,我們不是簡單的跟項目落地。現在可能大家募資的時候碰到的投資者說,你要接受我的投資,我要投你,但是你必須要到哪里進行反投,這是很普遍的。我們認為在這方面我們不做太多要求,你落地我們也愿意投你,這其實是最完美的,最重要的是你落下來我能給你賦能什么,打比方人才不用操心了。像白總這邊,我如果說旁邊區內企業能夠采購你的產品,我來出這樣的政策,或者我來跟你談政策的時候,這也是政府的賦能。像可瑞這邊,我可能跟可瑞這樣生物醫藥項目的時候可能會談的基金策略不一樣,包括團隊協助可瑞向相關的藥監局從市里到省里甚至國家局溝通,不能說引進來了什么都不管,這是沒法做的,半導體可能又是另外一套賦能措施,從微觀角度政府是做兩個角色,宏觀是六點。謝謝!

華海波:下一輪正好接著朱局給我們拋的命題,所有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原來是設計企業,小規模200平辦公室就可以了,到一定規模的時候要產業落地。現在先請三位企業家從各地行業特點說產業落地的需求,朱局從政府供給角度看看這些需求跟政府供給之間如何匹配?

謝興旺:接著領導說,像可瑞這樣的生物醫藥企業,我們最關注的還是落地政府對產業的理解,因為生物醫藥是投資周期比較長,也是屬于長坡厚雪的賽道,這個賽道的一些特點,確實需要對產業理解,我們可能在研發階段有5-10年是沒有任何營收的,但是要持續地花錢。我們政府在投入和引進項目的時候,一定是對產業特點有深度的理解,也包括對這樣長周期的項目,要有足夠的戰略定力和投資決心,否則雙方的契合度會受到影響。

其他涉及到創新藥,畢竟是科技屬性比較強,我們對人才的訴求,像剛才領導也講到了,我們在任何一個地方落地都是需要有這樣的良好教育背景的,有相關專業能力的人才源源不斷地加入企業,才能夠支持企業發展,一定是要當地有這樣的產業氛圍和人才氛圍才能夠在當地招到發展人才其他的載體和政策支持相對來講容易解決,我的主要觀點就是這些,謝謝!

張旻晉: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是很有意思的一個企業,它的發展基本上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十幾二十個人,大概目標是對標美國某芯片,大家有一個辦公室什么都不用干,在家里把東西做出來就行了。大多數早期集成電路企業都是這種路數,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這條路走不下去了,開始創新,創新是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最需要的是靠近我們的客戶,比如說做車規MCU,我必須跟主機廠跟Tier 1都要打成一片,最好的方法甚至是跟主機廠跟Tier 1去合資公司,在當地落地,這種方式,這是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時候公司可能是一百多人兩百人,需要的場地就挺大了,因為它跟Tier1合作的時候涉及到整條測試線,整條模組、仿真,可能是一個中等規模,接近上市水平的公司。

設計公司發展到第三個階段的時候,已經上市,看到我們上市的公司,基本上需要的是一整個產業園,因為集成電路設計屬于整個產業最上端,需要大量的支持企業,包括方案公司、模組廠、提供測試的,這樣才能降低成本直接出貨。像IDM,比如做模擬的自己建廠,會越做越大。所以是指數級增長的過程。芯片設計公司投成一家,回報非常大,基本上當年投資幾千萬,回來一個產業園。合肥就是其中一個佼佼者。不同投資階段有不同需求,我們階段是第二階段,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我們需要當地產業支持力度比較大的,當地政府對集成電路對產業有理解的才適合去。

第二個,集成電路產業需要政府長期的支持,單獨引一家集成電路風險很大,很可能人跑了,招不來人,因為人才很稀缺,所以需要很長期的持續投入。第二地理位置可能有一定要求。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很多年了,基本上老同志像我這樣的20年前開始干集成電路的這幫人,很少。第二部分人是大量年輕人,從2020年開始大量畢業的年輕學生,這些學生大多數不想留在北上廣深,他們也在尋求新的落地的地方。他能夠吸引新興的學校包括湖北湖南,這些學校的學生愿意到這里來發展落地,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地方。這一點長三角非常好,都說環北京貧困帶,北京周邊是沒法去的,上海周邊其實是非常好的地方。深圳也一樣,深圳周圍也不咋地,深圳也挺好,但是深圳壓力也很大。目前了解現在年輕學生畢業的地方很愿意在長三角,首選杭州,上海太貴了,現在杭州也貴得接受不了,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機會。這是第二個,政府有足夠的吸引年輕學生愿意去當地落戶結婚生孩子的長期發展過程。反過來環境要好、政策好,而且有兩三個企業的選擇,不然失業就得搬家,老婆萬一離婚怎么辦。東家不打,打西家,很多企業在那里。政府確定了比如集成電路,像珠海一樣,珠海也沒有那么好的條件,但是珠海是集成電路超級強的城市,建立了產業園,逐漸長期支持的過程。

講講我這二十年看到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需求,本質上是政府的長期支持。謝謝大家!

白國超:兩位講得比較全,總結下主要有四點,一是政府的政策連貫性,有時候感覺一屆政府有一屆的傾向性,對企業來講也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地方;二是區位優勢,很多人找工作看的是生活和工作的舒適性,區位優勢對吸引很多人才也很關鍵;三是產業鏈配套的齊備性,對于整個產品研發過程還有整個產品成本控制都有很大關系;四是市場的需求,如果能在本地找到我們很多的客戶,對于我們來講應該說是非常幸運的,這樣能夠大大縮小對市場開拓的難度,這四點是智能制造行業所需要的幾個方向。

朱麒磊:其他地方政府情況不了解也不好評判,以我們開發區為例,經開區以往是以外資企業包括科創型企業雙項并舉方式在做。外資企業,政策的延續性等,我理解的是政府對企業承諾的這些政策,簡單說像引進樂高、雅培、瑪氏等跨國知名企業,我們形成了一套內部的機制,包括管委會的確定政策機制。這個機制避免了因為領導個人或者團隊個人變化發生了對享受政策的影響。這幾年開發區逐步轉型,特別是疫情發生以后我們跟其他政府也在轉型,2013年1月也成立了幾個工作專班,原來打混戰,現在開始專業化,制造業的三個專班:生命健康專班、能源電子專班(新能源、電子)、智能制造專班,每個專班團隊深入這個行業,整理好這個行業的資源。12月份也會成立相關行業聯盟,在生命健康范疇里把企業組成聯盟,信息溝通,包括政策宣導。另外一個專班,我們有專門的人才專班和服務業專班,服務業專班就是開發中心城區,高鐵區域的商業和住宅。整個團隊按照不同功能定位去做,包括產業。

人才方面,一直以來嘉興的人口是凈流入的,為什么呢?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我們嘉興市本級也好,下面縣級市也好,總體員工收入跟當地的房屋價格是能夠有一個匹配的,還有額外的人才政策,像嘉興人才政策,各個地方都有,嘉興人才本碩博不同層次的,只要跟企業簽3年勞動合同,第一次來嘉興簽3年勞動合同或者交多長社保,政府就把房貼打給個人。嘉興房價從中心城區來說高端的三四萬都有,關鍵是上班近,不用擠公交。如果一開始首付壓力很大的,可以選擇一些老的小區,可能80年代、90年代甚至00年的老房子,那些房價最核心位置可能就在1萬到1萬5,員工有很多選擇,而不是被迫選擇非常高的房價。他要面積大可以大,他要小的,剛畢業的買個98的也可以。嘉興的購房政策,沒有房的沒有戶口的都可以買,20%的首付。在項目落地的時候,我們也會幫助企業去跟本地的銀行做對接,基本上工農中建各大行做對接。我們也會提醒到銀行跟企業,談的時候應當把企業自身的銀行需求,服務需求跟員工的福利捆綁起來。這些都是銀行可以談的,你的資金存放開戶選擇哪一個銀行可以告訴他,銀行來出方案,給你高管也好,員工也好購房優惠或者信用貸款優惠,整個體系做到把人才吸引在嘉興。

華海波:最后一點時間,也是最后一輪小問題,我平時工作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焦慮的時候,我基本上找一個投資企業博士過來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在和大家聊天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對中國經濟和人類發展未來充滿美好的愿望和期許,最后請三位企業家用一句話點評一下,結合各自行業談一下發展目標和期許,朱局總結性說一下嘉興政府的獨特優勢。

謝興旺:我們企業有一個特點,我們幾位聯合創始人原來都是師兄弟,在實驗室一起工作十年,我們到現在,很多年從來沒有想到,在實驗室里做的東西,真正能夠走向臨床治療患者,今天這個事情看著它一步步成為現實,不光是中國患者,大概率是可以給全球患者貢獻幾個產品,特別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可瑞生物能有幾款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藥物,大家用得起的藥走向全球市場。

張旻晉:我們已經做了十年了,在國內也是頭部,我們的理想是能夠借此機會,重建新的全球化機會,成為全球生物識別、AI、信息安全方面的頭部公司。

白國超:我想談一下我的感受,創業幾年前三年疫情,今年剛剛好一點,創業要仰望星空還要腳踏實地,因為仰望星空可以看到更多的絢麗和美好的東西,包括對未來的期待,腳踏實地做好產品和技術,真正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從創業之初到現在,一直堅持初心和理想,要為智能制造提供靈活、可靠、安全、智能的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謝謝!

朱麒磊:講六個字,前兩個字學習,我們政府還是要保持學習態度,第二個,剛才我說的保姆,提供最好的服務,第三個賦能,整合資源讓企業在商戰上占得優勢,就這些。

華海波:謝謝四位好朋友1小時的分享,線下如果大家對企業有興趣或者對嘉興政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一步溝通,謝謝大家!

盛典最終解釋權歸界面新聞所有

【界面財經盛典】組委會聯系方式 huodong@jiemian.com

【關于梅賽德斯-奔馳】

特別鳴謝本次盛典戰略合作伙伴梅賽德斯-奔馳。身為汽車的發明者,梅賽德斯-奔馳既是綠色創新的先行者,又是堅定的踐行者。梅賽德斯-奔馳將“可持續的發展之道”貫穿于汽車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以高度數字化的汽車生產環節實現最大的透明度,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向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穩步前行。同時,梅賽德斯-奔馳立足中國客戶數字化、生活化的用車需求,不斷迭代客戶體驗生態。梅賽德斯-奔馳純電EQS最高813公里CLTC純電續航,給你0焦慮的駕馭松弛感。獨特的弓形車身設計,輔以駕駛艙前置布局及無縫車身,成就創紀錄的0.20Cd超低風阻系數。與風為伴,馭電而行,當電動與豪華交匯,駕馭自在于心。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界面財經盛典l 圓桌對話:科技產業的投資與落地

由上海報業集團作為指導單位、界面新聞主辦、梅賽德斯-奔馳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的2023【界面財經盛典】于12月13日在上海中心舉辦。盛典現場,多位嘉賓圍繞《科技產業的投資與落地》這一主題,展開了圓桌對話。感謝學術支持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作為國內領先的原創財經媒體,上海報業集團 | 界面新聞于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在上海中心大廈2樓大宴會廳3(浦東新區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舉辦了2023【界面財經盛典】。

華宸資本董事長華海波、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謝興旺、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麒磊、邦融微電子總經理張旻晉、知行機器人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白國超圍繞《科技產業的投資與落地》展開了圓桌對話。特別鳴謝本次盛典戰略合作伙伴梅賽德斯-奔馳、學術支持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以下為圓桌對話文字實錄:

華海波:下面我們做一個圓桌環節,進行一次深度動。本次邀請的這幾位都是我最好的幾個朋友,今天請的三位企業家是不同領域的佼佼者,謝博士是做生物醫藥的,張博士做智能芯片的,白博士做智能機器人的,朱總是我們的政府投資人代表。首先請各位介紹一下自己,先從謝博士開始。

謝興旺:特別感謝華總的邀請,各位現場的嘉賓好,我是來自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謝興旺,我本人是先在北大有十年左右的腫瘤相關的基礎研究的經歷,也是前面一些年看到生物醫藥的研發行業非常好的機會,現在投身到創新藥研發領域,做了可瑞生物公司,可瑞生物專注于新的藥物用于治療惡性腫瘤和原來難以治療的慢性感染,比如慢性的乳頭瘤HPV感染、慢性的乙肝病毒感染等。目前在做的藥物基本上是全球首創藥物,甚至有全新的全球首創的藥物形式,這是我們大概的情況,謝謝!

朱麒磊:感謝華總邀請,我是來自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創新投資集團的朱麒磊,我簡單說一下經開區,經開區是1992年成立的,2010年升級為國家級經開區,位置在嘉興的市本級,剛才圖片上老城區,占嘉興市本級的2%,我原來是干政府招商工作、產業投資、項目引進、政策擬定等,已經工作14年。今年內部進行國企化改革,把原來的招商職能、載體職能、科技創新所有工作劃到了國有企業、國資公司,我去擔任副總經理和黨委委員。簡單介紹這些!

張旻晉:大家好,我是張旻晉,來自邦融微電子,博士畢業后在中科院干了10年,一直從事專用算法初期設計。我們公司是伴隨AI芯片行業發展起來的,我們主要是針對生物識別、信息安全、金融支付方面的專用AI芯片設計,我們在這個賽道中一直是領跑者。

白國超:大家好,我是知行機器人的白國超,我也是2019年英國留學后回國創業,4年多的時間,我們公司主要產品是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另外也做智能制造相關的設備和產線。

華海波:我特別選了三個在行業里有代表性有意義的企業,三輪簡單問題,通過問題方式對行業和地方政府落地之間的關系淺談一下。第一個問題,先請三位企業家一起探討一下中國科技發展的獨立自主和世界融合發展之間的發展趨勢,大家從各種行業角度怎么看待我們自己獨立發展自主和世界融合發展之間的優勢?請地方政府的代表說一下,我們政府在承接這樣的產業發展優勢過程中做了哪些準備和措施?謝博士開始。

謝興旺:我先拋磚引玉,因為我是在生物醫藥尤其是創新藥的方向,確實也是現在非常受關注的一個領域,我也想分享一下對這個領域,剛剛華總提到的角度中國的自主創新和我們對世界的融合發展的看法。

今年大家都知道,投資特別是生物醫藥投資不是特別好,即便這個情況下,很多對于現階段的投資,最悲觀的投資人都有這樣的結論,生物醫藥一定是一個朝陽行業,未來五到十年一定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只不過大家可能會擔心近期表現。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判斷呢?兩方面,首先是需求,尤其是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人均收入已經到1萬美元的坎兒,我相信如果有健康方面的問題,一定會盡量用自己的財富和資源去解決這樣的問題。這個需求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全球市場,增長是非常剛需的方向。第二點,有了這些需求,現在的技術手段看到了更多來解決這些需求的辦法,近期FDA批準用基因編輯方法來治療的兩款新藥,這應該是非常全新的前沿的治療方法,可以治療很多原來想象不到的疾病,未來延長壽命這些,應該不是不可及的問題。這樣的技術創新應該是目前處于非常活躍的狀態,我們看到有很多新的可能,能夠用我們的技術來解決疾病。這是我從需求和目前創新提供了解決方案的兩個角度,這是非常創新的行業。

在這個大的行業里面,回到中國創新藥的領域,我們可瑞生物是非常典型的,目前一些產品在臨床一期階段,創新藥的企業。我們怎么理解中國目前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形式?首先,即便是近期資本市場有這樣的挑戰,我們還是覺得中國生物醫藥領域有非常大的機會,首先是在過去的一些年,國家實施了千人計劃等手段,有非常多的一些,在生物醫藥各個領域的前沿人才,回到國內的實驗室,開創的方向,也培養了一批人才。現在國內基礎研究領域,我們跟全球最頂尖的差別在逐步縮小。我們看全球最頂尖的科學雜志像自然科學等,目前來自中國實驗室和團隊發表文章數量非常多,退回到三五年之前是完全不能比擬的。這樣的基礎研究,確實在推升我們整個領域,無論是創新還是人才都有很好的進步。

第二個,一些非常重要的藥物領域的改變,大力把中國創新藥的評審政策跟國際接軌。不久前大家有個印象,很多藥在國外市場上市很多年了,國內患者要用要輾轉,要么到海外要么到香港。現在這樣的情況基本上沒有了,很多藥品在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基本上全同步上市,中國藥物評審和國際接軌非常高,允許了創新品種通過這些研究走入市場。

前面那些年,VC投資非常活躍,可能有一定泡沫,但是這個泡沫把這個冷遇的基礎設施、人才和項目推到非常高的高度。在這些背景的情況下,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創新藥里面,已經有一些逐步的但是又顯著的變化。原來大家會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說法,曾經做醫學研究的人來講有一點屈辱的點,這些藥里面有中國人研發的嗎?今天這句話不成立了,不光在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里,有很多療效特別好的藥就是在中國本土,由中國人全部研發出來的。比如說中國有一家傳奇生物跟強生合作的一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細胞基因治療,它的療效非常好,很多患者基本上能夠百分百治愈。比如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等,可以說是這個領域最好的產品由中國人研發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變化。

還有一個非常大的趨勢,最近兩年除了剛才我提到的已經上市產品之外,大家關注生物制藥會發現,非常多中國早期研發企業,把產品授權給全球頂尖的企業,而且授權交易金額非常大。前幾天有一個新交易把AC產品以將近80億美元,首付款8億美元交易賣給BMS。這樣的交易近兩年有幾十起,全球地域里,中國出去的交易最活躍。說明現在即便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沒有漲到禮來那么大的企業,但是變化已經在發生了,中國生物制藥企業已經能夠開始產出非常多好的產品。我們看到非常大的機會,也看到顯著發展在發生。

我們要講跟世界的融合發展也是一個必要的選項,中國本土創新企業的機遇和發展之上,我們還有很多的挑戰。比如說大家知道生物醫藥的投資周期、投入和風險非常長,一款藥可能投幾億美元最終可能面臨失敗。尤其是資本市場面臨短期挑戰的情況,對于一些早期創新藥來講還是有比較大的挑戰的。

剛剛介紹到的這些企業為什么把這些產品授權到國外?就是因為依靠這些小型的像可瑞生物企業,承擔這么長的周期和投入把產品最終做到上市,這之中的財務投入風險是挺高的。但是整個專業長期的大量投入,合作方還是在海外,能夠出到幾十億美元購買這些產品開發的企業主要還是在海外。

海外市場雖然說人口沒有中國單個市場那么大,但是從藥物的營收來講,最大市場不在中國。中國單個市場人口最大,但是醫保支付等問題,現在基本上創新藥,一款好的藥全球營收不在中國,主要是在歐美市場,基于市場端,要求中國企業要更多的跟世界融合發展,借世界的成熟市場的力來把中國產品不斷做到更大的商業化成功。謝謝!

華海波:謝謝,大家可以看到復星醫藥推出了120萬一針的治療藥物,謝博士說在他的領域里完全可以降到個位數,5萬、10萬、8萬可以實現復星的120萬的效果,我們敬請期待。張博士主要是做AI芯片的,在市場消費領域相信大家都應用得到,有請張博士

張旻晉: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因為集成電路產業是一個很成熟的產業,早在十多年前世界幾大巨頭就已經完全壟斷這個行業。事實上美國對中國的芯片封鎖,從建國以來一直是封鎖的,只是這兩年炒得比較厲害,我們國家在智能制造2025之前,國家主要投資集成電路方面的研發都是在補短板,包括我們的和核高基一期、二期都是對標國外的高端芯片,我們在做相應的研發。事實上因為研發出來之后,也沒有什么人用,這個事情中國一直處于一種在研發,但是缺乏使用迭代的過程,這是中國為什么過去20年一直處于落后美國5-10年集成電路水平的關鍵。

這次對集成電路行業來講是重大驚喜,美國的封鎖逼我們思考下一步集成電路要不要做大做強,目前一致認為要做大做強。因為長期在下面十幾二十年,之前缺人缺錢缺制造能力,這幾年隨著國家大量投入,我們在低端和中端完全覆蓋的,缺的是高端,卡死的是光刻機。但是我作為設計行業來說,我們的能力相對美國來講,差距并沒有那么大。只要臺積電讓我們生產的話,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出非常高端芯片來。難的是在生態,我們對美國不僅僅是芯片制作不出來。

第二個應用階段,我們的芯片在全球市場,沒有生態的支持,我們只能夠跟著美國走,美國說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就照著他們一模一樣做。過去這幾年國家投入很大,做了很多創新的集成電路公司,但是大家會發現任何一個小賽道上十幾家公司,我們都是盯著復制一個美國芯片,就形成了現在亂戰階段。

今天包括明年可能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最后的黑暗時期,后面就是光輝的十年,因為美國當年芯片行業早期的時候,芯片企業比中國現在還要多,要靠海量并購,最狠的時候一家大型企業一年并購60多家企業。芯片行業不是一兩個殺手級產品賣遍全球,大部分芯片公司有成百上千個產品,有很多小團隊慢慢發展起來的。健康的集成電路企業以合并、并購為主,下面集成電路行業還需要大量發展,但是并購應該是主流,而不是獨立尋求上市,這是我們的機會。

第二個,華為打響第一槍,中國芯片企業有三階段,第一階段彌補短板,缺少什么做什么。第二階段是創新路徑,尋找新路徑,美國人沒有做的芯片,我們做出來了,不一定是更先進,可能是應用更好,新的領域,新的創新性芯片,賽道沒有對手。這是未來兩三年創新芯片公司最大機會,這是可以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三個階段,最后的終極階段,我們跟美國硬拼的階段是生態的時代,我們在應用產品上全部是國際領先的,但是我們的企業都是大而不強的,華為除外,所以缺乏行業定義能力,沒有辦法定義自己的生態,長期依賴美國發展。華為打響第一槍,不管是制度創新,還是生態上對安卓的不兼容。新的方式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態,比如說AI芯片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態,自己的模型,自己的框架。未來我覺得芯片肯定是最重要的工具,我堅信未來通過5-10年發展會成為芯片行業的另外一級,所有行業可以同美國競爭。

從事因為工程師的優勢,大概3-5年之后新興血液會成為強大的競爭力,全世界不會有這么多人才了,這些人是中國未來在這個行業成為世界第一的關鍵。還是照著美國這條路徑走,另外是涉及到基礎研究,包括碳化硅等新興工藝方面,我們國家發展也是快,比如專業最牛的期刊IICC,在我讀博士的時候全中國一篇都發不了,現在1/3都是中國人發的,證明我們的先進工藝、先進基礎上的基礎打得非常牢。再過幾年發展,我相信下一代的集成電路,不止是光計算等,也是非常有能力能夠站住腳甚至反超的機會,因為畢竟來說,集成電路中國是第一大市場,這點跟創新藥一樣,創新藥其實中國不是第一大市場。相對來講集成電路的發展更大,首先把自己國家的循環打通,我們在國內拿刺刀拼出來的戰斗力,再放到國際市場上去,我們是能贏的,我是堅信這件事情。我對這個行業非常有信心。持續努力,在政府支持之下,我堅信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謝謝大家!

華海波:感謝張博士,中國企業里面,經過十年發展,已經有幾家千億級市值的企業,當然我們跟高通、英偉達仍然有差距,這個領域里面我們做了很多前沿性的投資和布局。現在請白博士分享這個主題。

白國超:之前人工智能在中國有些是世界領先的,但是還要看到很多不足,現在國際環境多變,針對科技來講既有挑戰也有機遇。之前最大的挑戰是,我們可以看到機器人的使用量,在去年的時候機器人的出貨量、使用量在中國超過全球50%。但是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機器人的核心算法和生態問題,還是非常明顯的。我們有很多的應用場景和出貨量,但是核心的基礎,需要時間積累和很長時間的技術研發還有工藝迭代的產品,還存在很大不足。

跟國外脫鉤之后,可以看到有很多的,本來可以很快在國際供應鏈里面獲得的東西,但是現在拿不到了,現在只能通過快速自主研發實現自給自足,這是現在遇到的一些挑戰。這也是給我們創新型企業帶來很多機遇。比如我們現在做的電磁副執行器,在驅動里面也是屬于相對比較前沿的。之前有國際巨頭在我們很難跟他們抗衡,但是國產替代是未來主旋律之后反而更容易了,很多制造業和很多產品很多設備更多喜歡用中國的自主品牌,這樣也能夠大大促進市場上的影響力,這是在國際競爭和發展中我們所享受到的一些好的方面。也可以看到現在很多的制造業,因為中國的人力成本,中國和美國的競爭關系已經開始外遷,比如外遷到越南和印度。

更大的機遇是,我們看到很多在提倡自己內部的轉型升級,我們雖然人力成本高了,但是通過柔性設備、柔性產線、自動化優勢特別是各行業積累的技術,能夠迅速把這方面的短板補齊,雖然印度人力成本低,但是人工做出來品質差,這種情況對我們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是有一定機遇的,我們本身公司產品也是這樣的,我們主要圍繞兩大方面,一是核心零部件,再一個是柔性設備和產線。這樣既能滿足國內在底層的基礎零部件領域的缺乏,又能為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以及效率提升、品質提升,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不管是中國科技的自立自強還是國際權利的趨勢和變化,都是有很多正面的,有很多挑戰,這是我對我們這個行業的見解和想法。謝謝!

華海波:剛才請三位企業家從各自領域里做了自身的看法和行業發展的遠期情況。朱總主管管創投和政府招商,請朱總從招商角度,談一下政府在承接科技企業落地過程中有哪些工作準備?

朱麒磊:首先講一下華總一直跟我講過的主題,政府在承接科技型企業落地的時候,首先從大方面講,從宏觀講,一是從上到下的政策體系,怎么理解?很多科技型企業應該關注兩個中央部委網站,一是科技部,二是工信部,這應該是每一個科創企業關注的,這些部門會發一些產業的指導意見,這是最高層面,在整個國家層面的規劃,按照邏輯接下來是各地的省政府,這個要想做是符合我們的,省政府出一些具體細化的產業政策,再落到各個地方。科技型企業一是關注好中央部委網站,還有一個是跟屬地政府,這取決于當地政府的服務,跟政府做好政策銜接。打比方我明年2月份看到國家出了一個產業指導意見,正好自己企業處于這個領域里面,應該適當關注,包括跟屬地政府溝通,什么時候政策跟當地有產業規劃,這是政府作為承接應該做的,政策的延承跟傳導到企業。

第二,政府的資金支持里面又細分為兩塊,大層面像國家、省、市都有,國家層面像國家大基金等都在投。資金支持分兩塊,很多企業對政府的政策補助不是太了解,政策資金支持分為兩塊,第一塊是財政性的資金支持,就是企業做到了,政府兌現給你,打到你賬上,這個錢拿到之后不用退給政府的。第二塊是華總這樣的,我們創投集團的股權投資,可能程序更復雜,包括一些對賭的條件,包括未來的退出,這樣兩塊的資金方面。

第三,每個地方做的是創新環境打造,創新環境是很復雜的體系,簡單舉個例子,十幾年前或者二十幾年前,當時大量工業用地無需發展,只要有一個項目來就拿地了,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這些企業生存不下去了,但是它有廠房怎么辦?或者企業自己招租。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原來業主招進來的項目未必是政府想要的,同時進來的企業,房東是私營業主他也不放心。現在逐漸在經開區開始做一些國資進廠,我們去拿工業地塊,我們國資公司代表政府進行地塊的開發,開發的模式可以建好標準型的。像可瑞我們的廠房設計偏重于醫藥方面、生命健康方面,對半導體的可能會采用通用層高的廠房,對于智能制造像機器人,更多提供的是機械廠房。這取決于政府在不同產業板塊布局這樣的載體,政府來當房東,企業進來,形成雙方的綁定。這是政府在做創新環境優化時的一塊工作。

還有一個軟性的,像高端人才引進,嘉興就有一個人才碼,企業員工進到這個企業來,掃人才碼就能享受購買津貼等,只要跟企業把政策宣傳到員工個人,跟企業就沒有關系了,這些政府來承擔,這也是政府在科技型企業落地的一塊工作。

政府在內部把專精特新、獨角獸、小巨人的企業引進納入到對政府服務特別是招商跟服務的一個考核體系,這是在水下的,大家外面看不到的。國家層面、省級層面也會做一些幫助,我們科技型企業跟國際交流合作的內容。其實政府主要是做這六大方面。

如果從開發區微觀角度來說,我們其實是扮演好兩個角色,對于科技型企業來說政府就是做好兩個角色,一是保姆;二是賦能。保姆怎么理解?剛才企業家說我們在外面混戰,我們作為一個根據地,不能打仗回來之后根據地一塌糊涂,我們作為一個根據地的保姆角色。企業需要哪一項的政策宣導,這些都是政府來做。另外是產業賦能,政府的股權投資也是講效益性的,我們不是簡單的跟項目落地。現在可能大家募資的時候碰到的投資者說,你要接受我的投資,我要投你,但是你必須要到哪里進行反投,這是很普遍的。我們認為在這方面我們不做太多要求,你落地我們也愿意投你,這其實是最完美的,最重要的是你落下來我能給你賦能什么,打比方人才不用操心了。像白總這邊,我如果說旁邊區內企業能夠采購你的產品,我來出這樣的政策,或者我來跟你談政策的時候,這也是政府的賦能。像可瑞這邊,我可能跟可瑞這樣生物醫藥項目的時候可能會談的基金策略不一樣,包括團隊協助可瑞向相關的藥監局從市里到省里甚至國家局溝通,不能說引進來了什么都不管,這是沒法做的,半導體可能又是另外一套賦能措施,從微觀角度政府是做兩個角色,宏觀是六點。謝謝!

華海波:下一輪正好接著朱局給我們拋的命題,所有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原來是設計企業,小規模200平辦公室就可以了,到一定規模的時候要產業落地。現在先請三位企業家從各地行業特點說產業落地的需求,朱局從政府供給角度看看這些需求跟政府供給之間如何匹配?

謝興旺:接著領導說,像可瑞這樣的生物醫藥企業,我們最關注的還是落地政府對產業的理解,因為生物醫藥是投資周期比較長,也是屬于長坡厚雪的賽道,這個賽道的一些特點,確實需要對產業理解,我們可能在研發階段有5-10年是沒有任何營收的,但是要持續地花錢。我們政府在投入和引進項目的時候,一定是對產業特點有深度的理解,也包括對這樣長周期的項目,要有足夠的戰略定力和投資決心,否則雙方的契合度會受到影響。

其他涉及到創新藥,畢竟是科技屬性比較強,我們對人才的訴求,像剛才領導也講到了,我們在任何一個地方落地都是需要有這樣的良好教育背景的,有相關專業能力的人才源源不斷地加入企業,才能夠支持企業發展,一定是要當地有這樣的產業氛圍和人才氛圍才能夠在當地招到發展人才其他的載體和政策支持相對來講容易解決,我的主要觀點就是這些,謝謝!

張旻晉: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是很有意思的一個企業,它的發展基本上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十幾二十個人,大概目標是對標美國某芯片,大家有一個辦公室什么都不用干,在家里把東西做出來就行了。大多數早期集成電路企業都是這種路數,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這條路走不下去了,開始創新,創新是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最需要的是靠近我們的客戶,比如說做車規MCU,我必須跟主機廠跟Tier 1都要打成一片,最好的方法甚至是跟主機廠跟Tier 1去合資公司,在當地落地,這種方式,這是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時候公司可能是一百多人兩百人,需要的場地就挺大了,因為它跟Tier1合作的時候涉及到整條測試線,整條模組、仿真,可能是一個中等規模,接近上市水平的公司。

設計公司發展到第三個階段的時候,已經上市,看到我們上市的公司,基本上需要的是一整個產業園,因為集成電路設計屬于整個產業最上端,需要大量的支持企業,包括方案公司、模組廠、提供測試的,這樣才能降低成本直接出貨。像IDM,比如做模擬的自己建廠,會越做越大。所以是指數級增長的過程。芯片設計公司投成一家,回報非常大,基本上當年投資幾千萬,回來一個產業園。合肥就是其中一個佼佼者。不同投資階段有不同需求,我們階段是第二階段,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我們需要當地產業支持力度比較大的,當地政府對集成電路對產業有理解的才適合去。

第二個,集成電路產業需要政府長期的支持,單獨引一家集成電路風險很大,很可能人跑了,招不來人,因為人才很稀缺,所以需要很長期的持續投入。第二地理位置可能有一定要求。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很多年了,基本上老同志像我這樣的20年前開始干集成電路的這幫人,很少。第二部分人是大量年輕人,從2020年開始大量畢業的年輕學生,這些學生大多數不想留在北上廣深,他們也在尋求新的落地的地方。他能夠吸引新興的學校包括湖北湖南,這些學校的學生愿意到這里來發展落地,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地方。這一點長三角非常好,都說環北京貧困帶,北京周邊是沒法去的,上海周邊其實是非常好的地方。深圳也一樣,深圳周圍也不咋地,深圳也挺好,但是深圳壓力也很大。目前了解現在年輕學生畢業的地方很愿意在長三角,首選杭州,上海太貴了,現在杭州也貴得接受不了,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機會。這是第二個,政府有足夠的吸引年輕學生愿意去當地落戶結婚生孩子的長期發展過程。反過來環境要好、政策好,而且有兩三個企業的選擇,不然失業就得搬家,老婆萬一離婚怎么辦。東家不打,打西家,很多企業在那里。政府確定了比如集成電路,像珠海一樣,珠海也沒有那么好的條件,但是珠海是集成電路超級強的城市,建立了產業園,逐漸長期支持的過程。

講講我這二十年看到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需求,本質上是政府的長期支持。謝謝大家!

白國超:兩位講得比較全,總結下主要有四點,一是政府的政策連貫性,有時候感覺一屆政府有一屆的傾向性,對企業來講也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地方;二是區位優勢,很多人找工作看的是生活和工作的舒適性,區位優勢對吸引很多人才也很關鍵;三是產業鏈配套的齊備性,對于整個產品研發過程還有整個產品成本控制都有很大關系;四是市場的需求,如果能在本地找到我們很多的客戶,對于我們來講應該說是非常幸運的,這樣能夠大大縮小對市場開拓的難度,這四點是智能制造行業所需要的幾個方向。

朱麒磊:其他地方政府情況不了解也不好評判,以我們開發區為例,經開區以往是以外資企業包括科創型企業雙項并舉方式在做。外資企業,政策的延續性等,我理解的是政府對企業承諾的這些政策,簡單說像引進樂高、雅培、瑪氏等跨國知名企業,我們形成了一套內部的機制,包括管委會的確定政策機制。這個機制避免了因為領導個人或者團隊個人變化發生了對享受政策的影響。這幾年開發區逐步轉型,特別是疫情發生以后我們跟其他政府也在轉型,2013年1月也成立了幾個工作專班,原來打混戰,現在開始專業化,制造業的三個專班:生命健康專班、能源電子專班(新能源、電子)、智能制造專班,每個專班團隊深入這個行業,整理好這個行業的資源。12月份也會成立相關行業聯盟,在生命健康范疇里把企業組成聯盟,信息溝通,包括政策宣導。另外一個專班,我們有專門的人才專班和服務業專班,服務業專班就是開發中心城區,高鐵區域的商業和住宅。整個團隊按照不同功能定位去做,包括產業。

人才方面,一直以來嘉興的人口是凈流入的,為什么呢?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我們嘉興市本級也好,下面縣級市也好,總體員工收入跟當地的房屋價格是能夠有一個匹配的,還有額外的人才政策,像嘉興人才政策,各個地方都有,嘉興人才本碩博不同層次的,只要跟企業簽3年勞動合同,第一次來嘉興簽3年勞動合同或者交多長社保,政府就把房貼打給個人。嘉興房價從中心城區來說高端的三四萬都有,關鍵是上班近,不用擠公交。如果一開始首付壓力很大的,可以選擇一些老的小區,可能80年代、90年代甚至00年的老房子,那些房價最核心位置可能就在1萬到1萬5,員工有很多選擇,而不是被迫選擇非常高的房價。他要面積大可以大,他要小的,剛畢業的買個98的也可以。嘉興的購房政策,沒有房的沒有戶口的都可以買,20%的首付。在項目落地的時候,我們也會幫助企業去跟本地的銀行做對接,基本上工農中建各大行做對接。我們也會提醒到銀行跟企業,談的時候應當把企業自身的銀行需求,服務需求跟員工的福利捆綁起來。這些都是銀行可以談的,你的資金存放開戶選擇哪一個銀行可以告訴他,銀行來出方案,給你高管也好,員工也好購房優惠或者信用貸款優惠,整個體系做到把人才吸引在嘉興。

華海波:最后一點時間,也是最后一輪小問題,我平時工作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焦慮的時候,我基本上找一個投資企業博士過來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在和大家聊天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對中國經濟和人類發展未來充滿美好的愿望和期許,最后請三位企業家用一句話點評一下,結合各自行業談一下發展目標和期許,朱局總結性說一下嘉興政府的獨特優勢。

謝興旺:我們企業有一個特點,我們幾位聯合創始人原來都是師兄弟,在實驗室一起工作十年,我們到現在,很多年從來沒有想到,在實驗室里做的東西,真正能夠走向臨床治療患者,今天這個事情看著它一步步成為現實,不光是中國患者,大概率是可以給全球患者貢獻幾個產品,特別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可瑞生物能有幾款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藥物,大家用得起的藥走向全球市場。

張旻晉:我們已經做了十年了,在國內也是頭部,我們的理想是能夠借此機會,重建新的全球化機會,成為全球生物識別、AI、信息安全方面的頭部公司。

白國超:我想談一下我的感受,創業幾年前三年疫情,今年剛剛好一點,創業要仰望星空還要腳踏實地,因為仰望星空可以看到更多的絢麗和美好的東西,包括對未來的期待,腳踏實地做好產品和技術,真正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從創業之初到現在,一直堅持初心和理想,要為智能制造提供靈活、可靠、安全、智能的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謝謝!

朱麒磊:講六個字,前兩個字學習,我們政府還是要保持學習態度,第二個,剛才我說的保姆,提供最好的服務,第三個賦能,整合資源讓企業在商戰上占得優勢,就這些。

華海波:謝謝四位好朋友1小時的分享,線下如果大家對企業有興趣或者對嘉興政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一步溝通,謝謝大家!

盛典最終解釋權歸界面新聞所有

【界面財經盛典】組委會聯系方式 huodong@jiemian.com

【關于梅賽德斯-奔馳】

特別鳴謝本次盛典戰略合作伙伴梅賽德斯-奔馳。身為汽車的發明者,梅賽德斯-奔馳既是綠色創新的先行者,又是堅定的踐行者。梅賽德斯-奔馳將“可持續的發展之道”貫穿于汽車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以高度數字化的汽車生產環節實現最大的透明度,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向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穩步前行。同時,梅賽德斯-奔馳立足中國客戶數字化、生活化的用車需求,不斷迭代客戶體驗生態。梅賽德斯-奔馳純電EQS最高813公里CLTC純電續航,給你0焦慮的駕馭松弛感。獨特的弓形車身設計,輔以駕駛艙前置布局及無縫車身,成就創紀錄的0.20Cd超低風阻系數。與風為伴,馭電而行,當電動與豪華交匯,駕馭自在于心。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凭祥市| 墨竹工卡县| 左权县| 三江| 晋江市| 湾仔区| 长丰县| 安徽省| 广汉市| 长子县| 若尔盖县| 攀枝花市| 郴州市| 平凉市| 澜沧| 册亨县| 昭苏县| 景东| 理塘县| 陕西省| 泾源县| 襄樊市| 上杭县| 马鞍山市| 栖霞市| 靖江市| 探索| 邵武市| 枞阳县| 疏勒县| 周宁县| 吉林省| 德庆县| 长兴县| 乐山市| 颍上县| 彭阳县| 怀远县| 道孚县| 抚顺市|